<p class="ql-block">又到初冬,南京栖霞山的枫叶红了。网友们都说今年栖霞山的红叶特别漂亮,我们也有很多年没有去过了,吃过午饭就过去看看。</p><p class="ql-block">今天去栖霞山还有一个特别的心愿,就是到栖霞山千佛岩去拍一张与六十八年前同一机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到达栖霞寺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这里新增了一个栖霞禅寺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火红的枫叶映衬着这对石狮</p> <p class="ql-block">栖霞古寺的大香炉,这是以前就有的。</p> <p class="ql-block">正门建有一座殿堂,匾额上题写“摄山栖霞寺”。这个建筑以前没有,应该是近几年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明镜湖到了</p><p class="ql-block">明镜湖位于栖霞寺山门前50米,是曲桥与明镜湖的合称。明镜湖原为桃花涧水的汇集地(今已改道),湖水澄碧,光可照人。湖上有六角亭,以状若彩虹的曲桥相连,雅号“彩虹明镜”。彩虹桥毁于清咸丰兵燹,上世纪20年代重建,恢复原貌。此后桥、亭又历经修葺。</p><p class="ql-block">1981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旁边铅锌锰矿的开采,</span>一度发生明镜湖湖床塌陷、彩虹桥折断、彩虹亭坍塌的罕见现象,一汪湖水消失殆尽。1991年,“彩虹明镜”复建工程正式启动,次年竣工。</p><p class="ql-block">重建的明镜湖呈方形,面积约3000平方米。湖中有亭,六角形,丹楹黑瓦,翘角飞檐,其上“彩虹亭”3字为当代高僧茗山法师题写。彩虹桥曲折临波,与亭连为一体。湖边竖有一碑,正面刻“彩虹明镜”,背面刻《复建明镜湖碑记》,详述重建原因和经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石碑我们2015年12月来到时候就有了。</p> <p class="ql-block">1954年3月,母亲和她们学校的老师们在栖霞山明镜湖的曲桥上合影。照片上的老师那时候多年轻,拿现在的话说:都是帅哥美女。他们都是我非常尊敬的师长,对我的教诲和帮助永生难忘。</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明镜湖上曲桥还在,只不过已经不是木制曲桥,而是水泥桥了。</p> <p class="ql-block">老伴到曲桥上去留个影,可惜已经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月牙池,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现在依然在。</p><p class="ql-block">栖霞古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二年(484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佛教“三论宗”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时期与鸡鸣寺、定山寺齐名,是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p><p class="ql-block">栖霞古寺座东朝西,后面背靠栖霞山,前面有月牙池和明镜湖,所谓前有照后有靠,是个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从月牙池往东就是栖霞古寺了。</p> <p class="ql-block">寺庙正门的北面是鼓楼</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南面是钟楼</p> <p class="ql-block">毗卢宝殿</p> <p class="ql-block">寺外右侧是舍利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七级八面,用白石砌成,高约15米。塔基四面有石雕栏杆,基座之上为须弥座,座八面刻有释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图”,有白象投胎、树下诞生、九龙浴太子,出游西门、窬城苦修,沐浴坐解、成道、降魔和涅槃。八相图之上为第一级塔身,第一级塔身特别高,八角形,每角有倚柱,塔身刻有文殊、普贤菩萨及四大天王像等浮雕。以上各层上下檐间距离较短,五层檐由下至上逐层收入,塔身亦有收分。各面均滩两石竞,龛坐一佛。檐下斜面上还雕刻飞天、乐天、供养天人等像,与敦煌五代石窟的飞天相似。塔顶刹柱为莲花形。整个舍利塔造型精美,不仅是隋唐时期江南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古代佛教、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p> <p class="ql-block">舍利塔在抗日战争中,因日军飞机轰炸,塔身有了损毁。</p> <p class="ql-block">千佛岩</p><p class="ql-block">千佛岩位于舍利塔后边的山岩上,还有一组南朝时期开凿的石窟,内凿佛像500余尊,称千佛崖。其中最大的佛像是无量寿佛,高达10米,左右是观音、大势至菩萨立像,组成西方三圣。周围的岩壁上遍布着佛宪和佛像,在最后一个石窟中,出现了一尊手执铁锤与铁锥的石工雕像,是佛像的开凿者把自己的形象也凿入佛龛。千佛崖的佛像精美壮观,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在文革中有些石佛遭到红卫兵破坏,非常可惜。</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1956年12月,母亲和祖母带着我、我姐姐、我妹妹,和学校的老师们在栖霞山千佛岩合影。是我保留的最珍贵的照片,是由栖霞照相馆的摄影师拍摄。老照片的噪点比较多,这张照片是我用AI画质修复后的。</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四岁,姐姐六岁,妹妹三岁。到今天已经六十八年过去了。老的栖霞街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栖霞古镇,但是这些山岩上刻凿的佛像几十年不变的站在那里,那座经历了多少风雨和战乱的石头舍利塔依然挺立着。</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是我们最幸福的时代,十年后噩梦来临,和我同龄的同学可以升学,我因“家庭出身”原因只能下乡插队。</p><p class="ql-block">儿时,受母亲和老师们的耳濡目染,对栖霞山的美景情有独钟。游至栖霞山老师们会咏颂唐代杜牧的“七绝: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像刻在我脑子里,至今没能忘怀。</p> <p class="ql-block">我在同一个位置再拍一张千佛岩的照片,当年合影中的许多人已经成为记忆,我非常留念他们!</p> <p class="ql-block">三圣殿</p><p class="ql-block">千佛岩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里面供奉无量寿佛,为南齐时代开凿,位于舍利塔东。佛像坐身高十点八米,连座高十三点三米,观音、势至菩萨左右立侍,高十一米。佛像的衣褶风格,颇似大同云冈石窟之佛。原为舍利塔旁的两尊接引佛,高三米多,秀美典雅,与洛阳龙门石佛相似,亦为中国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的绝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栖霞古寺的后山有很多的枫树,每到秋冬季节,山上一片片的红色、黄色,甚是美丽。</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枫树林在阳光下像一片片彩云,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迎着夕阳走出栖霞寺,一路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黄色的枫叶在红色枫树林映衬下更加迷人。</p> <p class="ql-block">栖霞古寺的入口处新增了这样一个雕塑,通体鎏金,被周围的枫叶包围着。但是我不知道它干嘛用的?</p> <p class="ql-block">懂佛教的人也许会知道它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随手一拍就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要离开了,在这儿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从景区出来,我们去找一找老栖霞街。这时候才发现老栖霞街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全新的“栖霞古镇”。</p><p class="ql-block">仔细看看,除了这些大梧桐树,没有一点旧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古镇有很多商业用房,还有一些在建设中,只有很少的门面店铺挂了招牌,大部分都是空的。</p> <p class="ql-block">原来老栖霞街都是沥青路面,现在都铺上了石板,有点古镇有味道了。这个牌坊以前是没有的,一个全新的石雕牌坊,做工不错。</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老的宁栖公路边拍了一段视频,现在的栖霞街找不到一点过去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条公路通到龙潭,公路旁边是栖霞中学,现在都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过去没有这个亭子</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栖霞古镇延伸到这条河边,这是一条通到长江的河,叫九乡河。河口叫“划子口”。</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桥上可以看到长江四桥,过了四桥就到了江北的龙袍镇。</p> <p class="ql-block">很多年没有去过栖霞山,栖霞寺还是老样子,千佛岩、舍利塔千年不变。但是栖霞街的变化真是太大了!原来的老街道和沿街房屋全部拆光了,除了那些大梧桐树,没有一丁点老东西。栖霞街上的原住民都搬走了,新建的仿古建筑目前基本上都是空的,这么大面积的商业街区何时能完成招商?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建古村、古镇、古城的风潮之下,栖霞街拆迁新建“古镇”也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今年的红叶特别漂亮,网友们没有说错。就是游客也是特别的多,节假日估计更加多。</p><p class="ql-block">最近天气晴好,有时间可以去栖霞山看看红叶,感受一下“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p><p class="ql-block">谢谢您的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