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宝江:浓浓乡趣付诗情(散文)

圣龙文学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阴晴暮色隔清溪,误入桉林细雨迷。</p><p class="ql-block">归牧滩头蛙鼓起,方知已近板桥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日阴晴不定,回乡的脚步更加急切。已到薄暮时分,不远处出现了一条好眼熟的清澈溪流。这时忽然下起了小雨,情急之下不知不觉走进了一片桉树林,让我一时迷失了回家之路。茫然间,突然响起一片熟悉的蛙声;我细辨了一下,哦,这里原来是我儿时放牛归来经过的那个小滩头!现在才知道我已经快到了家乡小板桥的西边……</p><p class="ql-block">  这是梁先生《七绝.回乡遇雨》中的诗意,短短的四句诗中,却蕴涵着十分浓厚的乡情乡趣,让人读来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现实中,乡村的景象随着所谓城市化的步步进逼已逐渐让国人淡漠,大多数人心里惦记着的只有经济效益和对物质的占有,真正关注自然和乡村的人们(包括诗家、**人员等)已实属不多,而能为之付出真挚感情的人就更毋须多说了。梁先去这首诗却体现出一种十分深挚的乡村情结,其表现出来的,实质就是一种对自己真正的家园的眷恋情绪;或者,是借助于诗的形式“低调”地对逐渐沦陷的家园进行深情而沉郁的呼唤。</p><p class="ql-block">  诗中表现这种感情,却不是那么直接的。相反,它是通过作者久别家乡之后而在回到近乡途中几个小细节来体现出来的。回乡的原因,诗中没有交代,或是回来探望双亲和朋友,或是清明回乡祭祖,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近乡途中发生的那些“故事”片断及其心理活动。回乡时的天气——阴晴不定,暗中映衬出作者回乡时那种起伏不定的情绪;发生“故事”的背景和具体时间——前面出现一条小溪时,暮色即将降临;发生的“故事”——下起小雨,误入桉树林而一时迷失回家方向;心理活动——因蛙声响起而突然忆起此处乃自己在孩童时放牧回来要经过的那个地方(滩头),进而醒悟到“我”已经快回到了家乡小板桥的西边,也就是快回到家了!顿时,满心的喜悦一时难以言表,只有加快步伐朝家的方向走去!就这样,一首只有四句二十八字的七言小诗,竟包罗了那么多美的“元素”,而且曲折又自然顺畅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如果没有高度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又怎能做得到这些?更可贵的是诗中这些“元素”大多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审美情趣,那“清溪”、那“桉(树)林”,那“牧归”和“滩头”,以及那细雨中的“蛙鼓”,都是诗中很有乡趣的意象,尤其是读到最后“方知已近板桥西”一句,不由得让我想起大词家辛稼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结末那两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可见家乡这些美的“元素”早已深深嵌进了作者的骨髓里,终其一生也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是真正用心来写的,因此其用语是自然轻灵的;诗既典雅又明白流畅,诗的起承转合也处理得很好,这体现出作者的古典文学功力。作者身为公职人员,却有如此雅怀,写出如此精彩的诗作,实在难能可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