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文化|治河有功的他,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宋大毛

<p class="ql-block">“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并引用了清朝康熙年间著名清官张伯行的《却赠檄文》。接着,习近平总书记举重若轻地用一句话总结:“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党同志树立了一古一今两面“镜子”:古人即兰考籍清官张伯行,今人即兰考原县委书记焦裕禄。</p> <p class="ql-block">张伯行(1651年—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张伯行34岁中殿试三甲并赐进士出身,曾官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一生为官操守极清,生活简朴清廉,深得百姓拥戴,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治河兴利 “致君泽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span></p><p class="ql-block">黄河自北宋改道、下游南迁、夺淮入海以来,豫东、皖北及江苏地区水灾连绵不断。至清初,因泥沙大量沉积,河床越来越高,水患也愈演愈烈,自清顺治元年(1638年)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间,考城、仪封一带大的决溢就有13次。张伯行目睹黄河水患对家乡人民造成的灾祸,提出“治河十议”,督修黄河南岸堤二百余里及马家巷、东坝、高家堰诸地的水利工程,今天位于山东济宁的运河道署衙门的“布泽安流”牌匾,就是康熙为表彰张伯行治河成绩而御书的。</p><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八年六月(1699年6月),连降大雨,黄河一支流黑里河冲毁仪封城北的河堤。因父丧而在家守孝的张伯行自行招募民众,用麻袋装土、抛投块石的办法进行填堵,最终塞住被洪水冲破的堤坝缺口,疏解了险情。时任河道总督的张鹏翮巡视之后,见张伯行深谙河务,治河有方,大为欣赏,奏请其以原衔参与治河事务。</p><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下达谕旨,命张伯行赴河工之任。张伯行亲自督修黄河南岸堤坝二百余里,“往来督催,无时即安”,日用车马皆自备,毫无所染。明代潘季驯为综合解决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地区的问题,创修洪泽湖水库,清初时洪泽湖已出现淤高湖底、破溃堰堤、漫流里下河的严重局面。张伯行主持修建洪泽湖高家堰,借旧石工留宽两丈暂为外障以防风浪撞击,以糯汁、石灰作为胶砌材料,并将石块之间全部用铁锔衔接,同时在堤坝外又加修坦坡,防止外水浸入减少抗力。之后,张伯行还主持修建了马家巷、东坝诸地的黄河水利工程。张伯行在回忆这段治水的经历时,说:“余自庚辰(康熙三十九年)岁,奉命效力河工,日夕奔驰于淮扬(指扬州一带)徐泗(徐州地区)数百里之间”。三年间,张伯行清理财库弊政,革除陈规陋习,每年为河库节省数万金不当开支,保证了治河工程的财政支持。</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伯行被授为山东济宁道。当时正值灾年,山东“通省大水,秋无禾”,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心忧百姓的张伯行从自家运来钱、米,并让人缝制棉衣,拯救灾民于饥寒之中。之后,康熙下旨分道赈济,张伯行被派往汶上、阳谷二县。到了地方之后,张伯行散发存放在仓库的谷粮2万余石,许多灾民因此得以活命。山东布政使责备其“专擅”,未经请示就擅自动用国家仓谷,准备上奏弹劾。张伯行慷慨陈词道:“皇上有旨赈灾,发放仓谷一事算不得是‘专擅’,是仓谷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听了他的言辞,布政使方才作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济宁段运河</span></p><p class="ql-block">清政府在开海运之前,运河一直是南北经济运输的大动脉。由于运河河床狭窄,加之长期淤积,容水量有限,往往黄河发大水时,倒灌入运河中。张伯行驻地济宁,地当运河要津,距黄河甚近,黄河一发大水,济宁地段运河同被水灾。他在此任上,以治河为要务,倾注了心血与才能。张伯行还详察运河水量,提出北运河要蓄水,需要开引河一条,引汶水入运河,同时号召提出退耕还湖、退耕还河,动员百姓移民搬迁,还颁行《济宁以南各闸放船之法》,设法蓄水、量塘放船,确保运河各段水量丰盈、船只畅通。</p><p class="ql-block">治河期间,张伯行出入治河一线工地,细心体察河务,精心研究治河方法,写出“治河十议”,提出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的设想方案。张伯行根据自己的实践,参酌古人治水经验,著为《居济一得》一书,提出治水的原则是:补偏救弊,相时度势,毋拘成格,毋循覆辙,善为之节宣;他认为,河水宜蓄者蓄之,宜泄者泄之,黄河只要“蓄”“泄”得宜,就不会为害,还提出“三禁三束”“四防八因”等防汛要事,切于实用。《居济一得》还详细提出了大运河坝闸管理、水利堤岸修筑、河道疏浚、蓄泄启闭、内河漕运之法,对各类水利问题进行考证、分条目记述。张伯行关于水利的主张被录入《四库全书》,为后人治理黄河、兴修水利提供了宝贵经验。</p><p class="ql-block"><b>清正在德 刚正不阿</b></p><p class="ql-block">自张伯行入仕后,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伯行调任江苏按察使。到任后,张伯行不仅不收来访者所送礼品,连他的生活也简朴至极,他的官邸四壁萧然,仅小桌一张,床榻一副。他的日常花销,包括米面蔬菜、衣服穿戴,甚至是磨面的驴、石碾,都是从河南老家运来。尽管条件简陋,张伯行却“恬然安之”。</p><p class="ql-block">按照当时官场“惯例”,新官上任应给上司送礼以示尊敬,但张伯行秉性刚直,对此官场陋习深恶痛绝,表示:“我为官,誓不取民一钱,安能办此!”其上司视张伯行为掌中钉、肉中刺,时常排挤。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到了苏州境内,让当地总督和巡抚推荐有才能的官员,无人推荐张伯行,康熙亲自举荐,当场破格擢升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并赐予“廉惠宣猷”的匾额。</p><p class="ql-block">张伯行任福建巡抚期间,福建百姓祭祀瘟神,张伯行命令毁掉这些瘟神的塑像,改祠堂为义学。民间多尼姑,有人卖贫苦人家的女子,以致削发为尼者成百上千,张伯行命令这些人家赎回自己的女子,为她们选择配偶。有家境贫穷无法赎回的,由官府出钱赎出。</p><p class="ql-block">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张伯行任江苏巡抚,为了杜绝接踵而来的送礼者,特撰写《却赠檄文》张贴于居住的院门及巡抚衙门之上:“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他巧用了八个“一”字,表达他廉洁奉公的原则与操守。送礼者看到这样犀利的檄文,也不敢自讨没趣,便偃旗息鼓,悄然离去。这篇檄文也不胫而走,被人们誉为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成为大清官场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张伯行卸任江苏巡抚时,扬州城内万人空巷,百姓皆涌上街头以水果蔬菜相送,被他婉言谢绝,百姓们哭着说道:“您在任上,只喝了我们江南一杯水,您今天走了,千万不要推辞百姓的一点心。”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张伯行才收下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以昭示自己为官“一清二白”。此后十余年间,张伯行历任地方巡抚、六部侍郎和尚书,花销均为自己俸禄与自家贴补,始终保持清正廉洁,被奉为百官楷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江南贡院</span></p><p class="ql-block">康熙五十年(1711年),江南贡院发生科考舞弊案,落榜考生将财神像摆进学堂,与孔子像并排而立,又将“贡院”二字改为“卖完”。张伯行受命主审江南科考案,经过调查发现,两江总督噶礼有受贿嫌疑,便上疏弹劾,同时噶礼参劾张伯行“七宗罪”,爆发了轰动一时的“督抚互参案”,康熙将噶礼革职,又授张伯行户部侍郎,督考恩科乡试,以正学风。张伯行的清廉品行深得皇帝信任,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今日兰考黄河</span></p><p class="ql-block">张伯行终其一生践行“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这位治水能臣廉吏身上体现出的精神伟力,也滋养着兰考这片灾难贫瘠土壤上的人民,200多年后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兴水利,实现了全面脱贫,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张伯行与焦裕禄“古”“今”两面镜子映射出的治水文化、廉洁文化将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