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好好

<p class="ql-block"><b>《清明上河图》</b></p><p class="ql-block"><b>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b></p><p class="ql-block"><b>画家:张择端</b></p><p class="ql-block"><b>创作时间:北宋</b></p><p class="ql-block"><b>尺寸:横528.7厘米;纵24.8厘米</b></p><p class="ql-block"><b>材料:绢本,淡设色</b></p><p class="ql-block"><b>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b></p> <p class="ql-block"><b>画卷右边开端处,是宁静的田野和村落。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茅舍,草桥、流水、老树、扁舟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一片柳林,枝头刚刚泛出嫩绿,使人感觉到北国早春的气息。两个脚夫赶着5匹驮炭的毛驴,正向汴城方向走来。路上有一行人,正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前段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点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定时间和风俗,为全画展开了序幕</b></p> <p class="ql-block"><b>北宋清明上河图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现的人物都多(三国1200人)。</b></p> <p class="ql-block"><b>最后一段是热闹的市区街道,画面上有市街上的各种商业、手工业、和各类人游览的活动。这段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除了酒楼、药铺等大型店铺外,还有门前挂着“解”字招牌的当铺。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画中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各种交通运载工具,如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平头车等绘色绘形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热闹的光景被画家安排得有条有理,杂而不乱。</b></p> <p class="ql-block"><b>《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徽宗时期,首都汴京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1500多个,皆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构图疏密有致,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明了易见,笔墨章法也很巧妙。</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清明上河图》汴水虹桥</b></p><p class="ql-block"><b>《清明上河图》中央位置的汴水之上,有一座规模宏大、古朴典雅的木制拱桥,其结构精巧、形式优美,以较短的木质构件形成大的跨度且保证桥下水域通航,而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独特创造。</b></p><p class="ql-block"><b>画面描绘最为热闹的地方,是横跨汴河的那座木质结构拱形桥。画家将桥上桥下的场景和人物活动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艘准备驶过拱桥的木船,船在逆水而行,船桅已经放倒,船工们握篙盘索。桥上呼叫接应,桥上桥下聚集了过往的行人,都在围观这紧张的一幕。看着画面,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也会产生紧张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汴河是画中段的主脉,河面上舟来船往,沿河还有许多粮仓。画家凭着敏锐的观察力,用写实的画笔,将这些场景如实描绘了下来。仔细观察,会发现,在画家的笔下,满载货物的船只吃水很深,水面几乎已经接近船帮,而已卸完货的船只,则吃水较浅,具有极强的真实感。</b></p> <p class="ql-block"><b>汴河上,一艘大船正要穿过虹桥,虹桥上的行人发现大船的桅杆没有放倒,眼看就要撞上虹桥了,桥上的人们开始大声呼喊。</b></p><p class="ql-block"><b>大船上,一个船工爬上船顶,去放倒桅杆,另一个用标杆顶住桥梁,减缓船撞上桥梁的速度,船舷上的船工也纷纷撑起长篙转向,让船远离虹桥。</b></p><p class="ql-block"><b>桥上的人,有的翻出了桥栏,其中有两个人扔下了绳子,抛下来的两根绳子,一条已经垂下,一条正在空中打转儿……</b></p><p class="ql-block"><b>画面就停在了这一刻。</b></p><p class="ql-block"><b>大船正面临着既不能让桅杆撞上虹桥,也不能让船尾撞上小船的双重危机。桥上和岸边的人,有的跟着叫喊,有的指手画脚出着主意……</b></p><p class="ql-block"><b>此刻,虹桥上同样也充斥着争执。汴河北岸,有两个男子骑着马上桥,南岸,有一顶轿子上桥,两队人马在桥心相遇,马童和仆人都张开双臂挡住对方的去路,据理力争,各不相让。</b></p> <p class="ql-block"><b>此画有总有分,有主有次,有紧张有松弛;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给人一种真实顺畅之感。从此图中能看出豪奢闲散和贫困辛劳的对比,这件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资料,对研究宋代生活和风俗、建筑、工商、交通、服饰等很有价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