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我去过赤壁四次,但只写三次游览的经历。第一次去是1984年,以长岭炼油厂子弟小学校外辅导员身份去做安全保卫工作,恪尽职守,根本没时间玩,故除外。应该说明的是,我去的不是苏轼写词和前后二赋而闻名的那个位处长江北岸的湖北省黄冈县文赤壁,而是处于长江南岸的武赤壁,那里东汉时期真正发生过大战,因曹操战败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我游览时,此地属湖北省蒲圻县,由咸宁市管辖,现在为发展旅游业,已经改设县级的赤壁市,从网络上看到,建了很多仿古建筑,是今非昔比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第一次去游,是1985年秋天,虽是回原单位——驻厂军事代表室,但属于代表师级机关下基层,故能享受单位安排的旅游待遇。刚大学毕业才两年,缺乏社会知识,书本知识也还不丰富,满足于至此一游。先是到江边刻有大小“赤壁”字迹的景点照了像,然后回到绝壁顶上,看翼江亭。此亭据说是赤壁之战东吴大都督周瑜破曹军时的指挥哨所原址上建的,样子看起来太小家子气了。翼江亭上盖六角绿色琉璃瓦,柱上刻有红油漆字长对联:“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危言、兴霸良策;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初中读过《三国志》残本,高中读过司马光的《赤壁之战》课文,大学读过《三国演义》,故联中人物多数熟悉,但因联长,和黄翼一起断了好久的句子才读顺。遗憾的是无落款,不知谁撰写谁的书法。我心中甚至有疑惑,为啥对联没写诸葛亮?他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立了大功,那么有名!<br> 到拜风台(又称武侯宫)时,心就平复了:还是没忘记功臣诸葛亮,据传这是他当年设祭坛借东风之处。拜风台建得还算气派,分前后二殿,内殿供奉着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的全身塑像,右侧有文物陈列馆,建于1979年,内陈列赤壁出土的战场文物刀、枪、剑、戟、镞、戈等,也有三国东吴铜币“大泉当千”、“大泉五百”、“大泉当百”,并有东汉铜镜和剪轮“五铢钱”等,足以证明此地为真古赤壁之战场。<br> 最后去看位于南屏山东南的金鸾山上的凤雏庵。走近金鸾山,山门横额上“赤壁古风”几个大字龙飞凤舞,赫然醒目,马上摆个姿势留影。此庵古色古香,为纪念刘备军师庞统而建,面积不大,正殿供奉庞统全身塑像,神龛两侧有对联一副:“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室;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惋惜庞统早逝是应有之义,只是感觉对其才能的评价高了一些。黄翼问照不照像,我摇了摇头。<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次去游,是次年秋天,那时,我们长沙广后军代处机关原车船油料处关英华老处长解决了副师职待遇,拟回广州离休,杨永茂总代表说老首长今后难得来,请他去岳阳玩一趟,我陪同。岳阳楼、君山他都玩过不想再看,于是安排去湖北。<br> 赤壁的景点一点变化也没有,不过是我年龄增长了一岁。关处长锡伯族,当年随林彪从东北打到南方来的,是一个随和而少言寡语的人。除了陪同的张弛同学偶而在景点作些讲解并给老首长和我照了几张像外,气氛显得比较沉闷。一年前玩过赤壁后,我经常闲暇时回味,加之一年来读过十多本书,坚持订阅报刊,知识面拓展了,故此刻也陷入了深思,完全否定了自己第一次来时的看法。<br>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批评了《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写人的失误:“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又重读司马光写的正史《赤壁之战》,发现其实此战刘关张的部队只是配角,真正战事与诸葛亮关系亦不大,不过是他作为刘备一方的说客,随去刘表处吊孝的鲁肃到东吴柴桑,用激将法让孙权下决心联合刘备武力抗拒曹操大军而已。赤壁之战是东吴之主孙权派周瑜、程普为大都督指挥获得的胜利,这在古代诗文中也有体现,如唐代诗人李白《咏赤壁》说:“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唐代杜牧《赤壁诗》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台中锁二乔。”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虽然将地点弄错,但战争这剧戏的主角是看对了。明朝王奉路过赤壁,也曾题两首绝句于石上,诗一:“赤壁横崖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诗二:“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br> 岳阳至今有黄盖湖之地名,亦有小乔墓等古迹印证赤壁之战这段历史。<br> 据正史,赤壁之战纪念建筑,我认为应该雕塑孙权、周瑜、程普、鲁肃、黄盖等东吴一方人物之像,而不是按敷衍出来的小说而以诸葛亮为主角,同时让战争配角的刘关张在此大出风头。什么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以及关羽单刀赴会,都是附会的传说或将事实偷樑换柱、以讹传讹而已。如单刀赴会,主角其实非关公而是鲁肃。至于凤雏庵,就更不应该在此出现,建到庞统故乡才是正经。因为庞统与赤壁之战的关系更无正史可考据。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将传说用文字固化,严肃的正史情节倒被人们遗忘,起到误导后人的坏作用。他这样写,一是将刘备的蜀汉作为三国时的正统来对待,二是为了好看,吸引读者。这种胡乱演绎,结果是将东吴周瑜等人的大功,悄然转移到了关系不大的刘关张和诸葛亮身上了,是非常有害的。<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990年9月,我第三次来赤壁玩。如果我一个人下基层,肯定不想再来,但是和秦乐平干事一起跟机关政治部主任(党内职务为纪委书记)黄清泉下来查驻厂军事代表室做油生意被骗巨款的案子,期间的星期天,临时负责的副团职军代表李照请黄主任去赤壁玩,黄主任刚从广州军区后勤部法院院长岗位升任从广州来湖南的,这边没有来过,欣然同意。我们作为随从不能不陪。<br> 赤壁开始搞建设了。当地主管部门领导感觉到了周瑜才是赤壁之战的功勋卓著的主角,于1988年建了周瑜巨型石雕像位于赤壁矶头的长江边上,周瑜形象上设计有突破,没有按苏轼词中所说的“羽扇纶巾”,而是以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主帅身份出现,是大将的形象:着铠甲,披斗蓬,手持利剑,更显军人的英武,这便是常说的大将风度了,我认为这样更符合历史的真实。看后,有一种对英雄的仰慕之情激荡于心中,但又为这位赤壁之战中功绩第一的少帅仅活35岁就病逝而长叹。<br> 我经历过了1987年的广州军区后勤部、广州军区和全军三级知识竞赛,除平时读过许多书刊报纸外,竞赛便读了100多本各类书籍,年龄又增长了几岁,思想也就更成熟了一些。在拜风台,我不禁思考起诸葛亮的命运来:若不出山,自己会长寿、子孙繁衍于世,但不能成为蜀汉丞相而成就一番事业,中国历史舞台更显寂寞。但我也看到,阻止曹操统一国家,事实上造成了中国的分裂,而且,三国分立阶段战事频繁,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治理下的蜀国人因饥饿而面带菜色。三国也并未分立多长时间就一统归于司马懿的晋朝了。诸葛亮任丞相后,曾按《隆中对》的设计,以弱国而讨伐中原强国魏国,六出祁山都劳而无功,最终积劳成疾,死于五丈原中,终年仅53岁,属于死于非命。而且,在国家倾覆之际,皇帝刘禅乖乖投降的背景下,诸葛亮的长子诸葛瞻一支人却全部为国尽忠被杀,好不惨也!我跟着领导一起游览,持逆向思维,在这赤壁反复地想:是不是诸葛亮不出山,让国家早点统一,对民族对他个人都更好呢?<br> 结束我胡思乱想的,是回程车上,秦乐平问黄清泉主任:“后勤部系统有没有未破的大案子?”黄主任想了一下,作肯定地回答:“有,驻马店军分区司令员的女儿在桂林181医院当护士,晚上值班时被杀,这案子没有破。分析可能是情杀,请的职业杀手,那人离开前在地面的血迹上撒了沙子,将脚印都扫除了,我们四处寻找凶器也没有找到……”<br> 我后来一直在想,也许不是情杀,而是他父亲在提拔职务或工程承包方面得罪了人,对方杀其女儿以报复。这,算是题外话了。<br><br> 2016.10.21-29.于广州-长沙-津市<br></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