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星球第287篇日记~~彩礼之殇

真语真言

<p class="ql-block"><b>  前几天看《今日头条》,刷到一则消息吸引了我的视线:12月11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步行街一男一女跳河身亡。目击者称,凌晨2时左右,男女从酒店出来,男孩先跳入河中,女孩迟疑了一下,也跳了下去。凌晨4时许男生遗体被打捞上来,早上8时女生遗体也被打捞上来了,但二人均不幸身亡。</b></p><p class="ql-block"><b> 市中派出所民警称,已联系上家属,系此前两人发生争吵所致。</b></p><p class="ql-block"><b> 正好前几天,我和小区里面的几个菏泽邻居聊天,说起关于天价彩礼的问题,我就预判肯定与彩礼有关,看到后续报道印证了我的判断。从报道后的评论得知(不知是否真相),这对恋人争吵的原因是因为彩礼问题,两人非常相爱,但男方家里拿不出足够额度的彩礼,遭到女方家人的反对,才发生了报道中的事件。刚二十多岁的年龄,两人为爱殉情,真让人惋惜心疼啊。</b></p> <p class="ql-block"><b>  我听说,就菏泽市来说,某城彩礼最厉害,两次礼或四次礼,聘礼范围在3个9w9到5个9w9之间,通常还包括一辆车和一套房子,还要三金或五金。农村的二层楼不算,要在城里买房,还要裹包袱。我问了裹包袱是咋回事?原来,女方根据亲属和亲戚的数量多少问男方要相应数量的包袱。这里并不是二三尺见方的小包裹,而是要大被面,里面要包上烟、酒、糖干果,还要水果、鱼、肉、奶等等,女方要什么就放什么。有的女方家里要到四五十个包袱,男方开着大三轮送到女方,女方再分发给亲属或亲戚。我的天啊,这简直是敛财啊!</b></p><p class="ql-block"><b> 在古老的中国传统中,彩礼作为一种聘礼,象征着男方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因为那个时代,男尊女卑,男方娶妻,女方嫁女,女方到男方家居住,主要是孝敬公婆伺候丈夫孩子,对娘家关照很少。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一女不嫁二夫”“休妻”“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都是对女性的约束和摧残。那时交通不便,更没有电话手机,女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自然,婚后女方和娘家的沟通很少,所以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养儿防老,女儿是赔钱货。</b></p><p class="ql-block"><b> 随着时代发展,男方下聘礼其本质是对婚姻的一种承诺,还有美好祝福和期许,并且女方一般把彩礼置办成嫁装都带回到男方去。</b></p><p class="ql-block"><b> 据菏泽的邻居说,现在,由于生活压力大,女性的独立和觉醒,很多高智女性不结婚。农村的女孩子跑到城市打工,不愿意找农村对象。而计划生育时期的极度重男轻女,造成当时的出生比例失调,男多女少,男性找对象就更困难。有儿子的家庭,从儿子出生就拼命攒钱给儿子说媳妇,两个儿子的,更难找媳妇。聘礼、车子、城里的房子(父母一定要全款买或至少出首付款),粗略一算,不下一百万。农村很多有男孩家庭,为了给儿子说媳妇,父母不得不到处借钱,除非培养的儿子特别优秀,有能力。比较困难的家庭,为了儿子娶媳妇,向一个近亲属或亲戚能借到十万八万。儿子结婚后女方坚决不还借债,还要父母自己还债。</b></p><p class="ql-block"><b> 尤其可怕的是,社会上还兴起一股攀比风,甲家给未婚妻多少彩礼,乙也要学着来,不能再低,丙、丁也要随上……并且,这些礼金是女方父母代为保管,并不都用于婚事的置办上。这给男方父母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一辈子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在还债。我就想,儿子结婚时父母一般五十多岁,靠种地打工一年能挣三四万就不错了,他们干到六十多岁,要多少年才能还清欠债啊?</b></p> <p class="ql-block"><b>  可悲的是,人们往往将彩礼的多少作为衡量家庭地位和社会声望的标志。这种扭曲的金钱观,不仅加剧了彩礼的异化,也让婚姻失去了其应有的庄重和神圣。但另一方面,那些财大气粗的富裕家庭,只要儿子还可以,非常好找对象,说媳妇倒不用花多少钱,假设出手阔绰也是为了炫富。</b></p><p class="ql-block"><b> 高价彩礼,拉低了女性的家庭地位。很多男性认为,砸锅卖铁借债花重金娶来的媳妇,如牛马一样,是交易的产物,可以任意打骂,对女性不尊重甚至家暴,导致离婚。</b></p><p class="ql-block"><b> 退一步讲,现在既然男女婚后不再在男方村子里生活,而是要去城里居住,女方就更不该要这么多彩礼了。有的说,孩子跟丈夫姓,就该给彩礼。那双方可以协商下,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好了。我也奇怪,就是这样的天价彩礼,还改变不了某些地区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人们还是想尽千方百计生儿子,怕不能传宗接代。连媳妇都娶不起,上哪儿去传宗接代呀?农村很多家长说,即使借钱能有处花,有人收,这也是幸运的,也高兴;有儿子连媳妇也找不到,没处花钱更是悲哀。</b></p> <p class="ql-block"><b>  诚然,目前的经济社会,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女方考虑一下男方经济条件无可厚非。但是,要以双方的感情为基础,除了物质,更要关注对方的人品。双方是成人了才可结婚,婚后应该自己去努力挣钱,创造幸福生活,而不要认为父母给予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一直在啃老。</b></p><p class="ql-block"><b> 有的女方家长,把女儿得到的彩礼作为自己儿子娶媳妇的聘礼,或作为自己对女儿的养育费据为己有。嫁女被一部分人扭曲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让原本应充满爱与承诺的婚姻,沦为了一场冷冰冰的金钱交易。这种异化不仅违背了彩礼的初衷,更是对婚姻神圣性的亵渎。当彩礼的金额被不断抬高,甚至成为婚姻能否达成的先决条件时,婚姻本身的意义就被金钱所淹没。</b></p><p class="ql-block"><b>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高价彩礼的责任归咎于某个个人或家庭。这种风气的形成,是人们对社会文化的扭曲,是道德观念的偏离,是攀比之风的盛行,更是被裹挟的无奈。</b></p><p class="ql-block"><b> 我想,全社会都要关注婚姻中的性别平等问题,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物化。男方家庭应尊重女方,认识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避免将婚姻视为一种物质交换。女方家庭也要摒弃“嫁女脱贫”的观念,尊重女儿的意愿,助力她们在婚姻中实现自我价值,让前文中的悲剧不再重演。也希望真心相爱的男女,冲破天价彩礼的藩篱,靠双方的自立自强、踏实肯干追寻并获得自己的幸福,千万不要共赴黄泉,死都不怕了 还怕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b> 彩礼之殇,不仅是婚姻之痛,更是社会之病。期待政府出面,规范恋爱婚姻中的礼尚往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将婚姻视为金钱交易的做法,让婚姻回归其本质和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充满爱的社会。</b></p><p class="ql-block"><b> 每一个人都应明白,婚姻不是一场交易,而是需要双方用心经营、用爱呵护的感情。我们应该鼓励人们追求真爱、珍惜家庭、尊重彼此,让婚姻成为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说明:文中部分素材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