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洞小学简史

乡野神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波洞小学简史</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黄平县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山川秀美。不仅以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吸引着世人的目光,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办学校孕育着旧州古镇一代又一代的学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波洞小学”</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坐落</span>于旧州至上塘古驿道上波洞村茨岭岗的龙脉尽头处。这里鸟语花香,古木参天,环境优美。作为旧州古镇教书育人的一个文化载体,波洞小学不仅承载着旧州古镇的教育历史,更是见证着旧州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波洞小学的创建,与旧州古镇悠久历史紧密相连。早在明清时期,旧州作为舞阳河上游的经济、贸易和商业文化重镇,自古商贾云集,由此也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之乡。旧州不仅经济繁盛,而且重视教育的传承。在这样的背景下,波洞小学应运而生,成为旧州古镇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支柱。</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波洞小学始建于公元1904年(<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农历甲辰年</span>)。也就是说,波洞小学的创建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由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普及,旧州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致力于教育事业,以<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周新德、王新学、余伟</span>等旧州地方人士为创建发起人,他们积极筹措资金,会同当地名门望族、开明人士一道出谋划策、共商建校事宜。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选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旧州波洞桥圆通寺</span>创建了波洞小学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桥圆通寺旧址风光</span></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04年春,学校开始动工修建,于夏季(6月)竣工。因学校建立在圆通寺上,故学校命名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圆通寺小学堂”</span>。开设<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span>等课目。学校建校之初虽条件艰苦,设施简陋,但为波洞当地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育机会。</p><p class="ql-block"> 圆通寺小学堂在教学中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如教员采取汉苗语言进行讲解课程等,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学校生源除波洞本地外,分别来自于松洞、红梅、洋码头、打米坡、寨碧、龙昌、平溪坝、何家榜、么罗、孙村、大坪、上塘、板桥、野鸭塘、登马等。</p> <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宣统退位,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变革。</p><p class="ql-block">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学变化的需求,公元1915年,<b>圆通寺小学堂</b>更名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初等小学堂”</span>。学制四年,设<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图画》、《手工》、《唱歌》</span>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裁缝》</span>9门课程。</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40年3月,为配合新县制的推进,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国民教育实施纲领》,对初等教育实行重大变革,小学改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民学校”</span>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心国民学校”</span>两类,实施“政教合一”及“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合一”的政策。根据这一制度,每乡镇设立中心国民学校,每保设立保国民学校。</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波洞隶属保甲制,所谓保甲制,就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编组,通常10户为甲,设甲长;10甲为保,设保长。波洞有住户超10甲之多,故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保</span>(保,相当于后来的村)。自公元1943年后不久,<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初等小学堂”</span>被更名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保国民学校”</span>。初定学制四年,设<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国语》、《算术》、《三字经》、《五经》、《百家姓》</span>等课目。</p><p class="ql-block"> 保国民学校是以“政教合一”为特点,为乡村儿童提供了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旨在通过教育普及和提高国民素质,同时利用政治力量推动教育的实施。它的设立,在当时对于普及乡村教育,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波洞返乡台胞杨禄中(原名杨光华),于公元1988年3月28日在波洞小学操场前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杨禄中曾于公元1947年9月至1948年9月期间担任波洞保国民学校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为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波洞保国民学校进行了相应的改建,并将学校正式更名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 据史料记载,1951年至1952年度,波洞小学只设一年级1个班级,教师1人;1953年至1954年度,一年级和二年级各设1个班,教师共2人;1955年至1956年度,一年级设2个班,设复式班1个,学生133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5人,教师3人;1957年至1958年度,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各设1个班,学生117人,其中女生32人,少数民族学生64人,教师4人,校长为黄道明。</p><p class="ql-block"> 公元1958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普及程度,全国范围内兴起学制改革试验。贵州省对小学教育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当年,波洞小学开始增设高小阶段(5一6年级),学校教育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初小四年制</span>开始向<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小六年制</span>过渡。</p><p class="ql-block"> 至公元1959年,学校教育有了空前的发展。波洞小学教师增至9人,学生增至320人共7个班级,实行全日制,基本普及了全乡教育。当年出现了波洞历史以来的首届高小毕业生。</p><p class="ql-block"> 该学年度,波洞小学教师队伍有党员1人,共青团员4人,初中文化程度3人,小学文化程度6人。老师有工会组织,学生有少先队组织。根据师资实际情况并结合每个老师的工作能力、兴趣及特长,对每个老师作出明确的分工:</p><p class="ql-block"> 代大恒:负责政治学习、行政事务;</p><p class="ql-block"> 潘文超:教导工作、教研组长(四至六年级);</p><p class="ql-block"> 杜兆岷:六年级班主任、保健工作、伙食团;</p><p class="ql-block"> 田中富:五年级班主任、大队辅导员;</p><p class="ql-block"> 宋光月:四年级班主任、图书管理;</p><p class="ql-block"> 杨明高:三年级班主任、事务工作;</p><p class="ql-block"> 杨光林:二年级班主任、生产管理;</p><p class="ql-block"> 黄道明:一一班主任、教研组长(一至三年级);</p><p class="ql-block"> 杨应波:一二班主任、文娱体育。</p><p class="ql-block"> 同年八月 ,代大恒、田中富两位教师在县教育工作评比大会上被评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模范教育工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在<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破四旧立四新”</span>的历史背景下,波洞小学进行了系列的改建并扩建。原有的寺庙被拆除改作他用,部份木料作扩建校之用材,在圆通寺旧址上建起了二层楼的砖木结构房屋,成为学校的主要教学场所,并对操场作了相应的拓宽改造,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这一时期,学校教学设施经历了从传统庙宇到现代砖房的转变。因受到政治的影响,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无论语文或算术,课本变成工具书,被称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色课本”</span>,越来越具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革命性”</span>。学校教学受到一定影响,但依然坚持办学。</p> <p class="ql-block">  为响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span>以及<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span>的伟大号召。文革期间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下放到波洞小学支教的知青分别有:<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书芳、张亮帮、曾凡玉、吴凯</span>等。</p><p class="ql-block"> 知青的到来,无形之中改善了波洞小学的师资状况,丰富了波洞小学的文化生活。拓宽了学校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不仅是对波洞小学教育上的重要补充,也是推动波洞地区发展和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小学首届初中毕业师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公元1970年初,根据县教育系统的相关文件精神,波洞小学的学制由原来的6年制改成了5年制。这次改革是基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span>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一改变并未持续很久。公元1981年,县教育局根据中央及省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先在城镇恢复小学6年制,实行四、二分段,农村小学逐步改为6年制。于公元1985年,波洞小学学制又由5年制重新改成了6年制。</p><p class="ql-block"> 公元1974年9月,波洞小学在原有小学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设施和师资力量,开始增办三年初中教育。由学校业务稍好一点的老师担任初中课程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从此,波洞片区有了自己的初中教育,学生再也不用到红梅小学读初中了。</p><p class="ql-block"> 公元1980年夏,黄平县对全县教育结构进行调整,决定逐步撤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除五七小学、上塘小学、纸房小学三所完小续办初中外,其余小学一律不再招初中生,毕业一届送走一届,三年摘掉“帽子”。在此前提下,波洞小学于1981年结束了戴帽初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波洞小学增办“戴帽”初中的历程,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教育政策和社会需求的产物。增设初中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波洞当地学生接受中等普通教育的需求,缓解了学生升学难的问题。这一举措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波洞具有重要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风光旖旎的波洞小学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波洞小学自创建到公元2000年2月搬迁到打米坡,在风云变化中走过了近百年的峥嵘岁月,始终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宗旨,致力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基础人才,学校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强调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回望百年,建校、易名、改制、易址,我们从波洞小学教育先贤那一串串深深浅浅的脚印中,读到了初心之美,信念之坚,奋斗之韧。</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岁月里,波洞小学见证了旧州的变化与发展,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与希望。学校虽地处偏远山区,但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为当地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波洞片区更多的孩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为旧州、黄平乃至全省各地源源不断输送了优秀的基础人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span>。从波洞小学走出去的名人不计其数,原贵州省劳动局副局长(地厅级)杨翠光;原黔东南州医药局副局长(县处级)杨光熙;原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县处级)狄良舟等,都曾是“波洞小学”的学子。</p><p class="ql-block"> 贵州省省长王朝文,年轻时从干校毕业后,曾于1950年8月到波洞村执行农村土改的“五大”任务,在波洞村工作近四个月,期间在波洞小学成立并主持召开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波洞村农民协会”</span>的选举工作……</p> <p class="ql-block">  波洞小学自创建以来,作为波洞当地的基础教育机构,为波洞村及周边地区的孩子提供了基础的教育服务。对提高波洞地区的人口素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悠悠岁月,木铎声声。一百年如一首壮丽的史诗,书写出无数先贤的执着与艰辛。一百年如一幅立体的画卷,铺陈出波洞小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参考资料:</p><p class="ql-block"> 1、《黄平县档案馆藏件号56一1一72一0014》;</p><p class="ql-block"> 2、《黄平县教育志》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乡野神笛</p><p class="ql-block"> 编辑:杨沄</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7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摄于公元1988年的波洞小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摄于公元2018年的波洞小学旧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