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驾游(1)

沄八世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9年5月底,在老谢几次邀请下,我们一行5人来到德国首都柏林的老谢家,开始了为期20多天行程5500余公里的自驾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到达柏林,老谢开车来接。一路穿行于市区却不见高楼大厦灯火辉煌,这哪里像个大都市,更不要说还是首都,这是来德国的第一印象。后面的旅程将会告诉人们,没有玻璃幕摩天大楼的德国有多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谢家两室一厅,从美国来的瑞虎、小幸夫妇一室,我夫人和希米一室,我和老谢直接睡客厅了,老谢还非让我睡沙发,他自己干脆打了地铺!我每天早上见证了老谢打坐,一分钟便鬼使神差进入摇头晃脑的入定状态。无论怎样按他所言想象一道金光从头顶进入丹田,我这个俗人也丝毫没有任何感觉。我们前后在老谢家搔扰了6晚(这帮人也真不客气),瑞虎、老谢两个美食家是当然的主厨,一路开启了乌托帮小日子。这次自驾游路书是瑞虎早在美国就做好的,吃住行全程周全详尽,费了不少功夫,还得坐副驾一路导航。我是图了清闲,除了开车,啥心也不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用三天时间先游览了以柏林为大本营的两条支路及柏林部分景点,一条支路是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另一条是稍远一些的德累斯顿。我们这三天开的是老谢和他女儿的小车把近处先玩儿了,然后才在开始环游德国前租了一辆适合6人旅行的奔驰商务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不仅游了大部分德国,还三出三进奥地利,并到荷兰逛了一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波茨坦在柏林西南40公里处,这里最有名的就是无忧宫花园了,相当于北京的避暑山庄。大风车是花园门口的打卡之处,那个铜板立体模型就是整个花园的布局。大风车是一座农民的磨坊遗址,还有一段故事。磨坊主格拉文尼茨(Gr?venitz)因建无忧宫时不肯搬迁,王宫用高墙围绕葡萄园并且种植了许多高大树木,导致他的风车磨坊因为来风减少而无法正常运转,不得不停工,但还要缴纳年佃租。于是将腓特烈二世起诉到法院,请求减少租金或者让国王给他在其他合适的地方建一个新的磨坊。法院判决磨坊主在巴贝尔山另外兴建一座磨坊,原来的磨坊停止运营,为此还减了磨坊的租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忧宫(Sanssouci Palace)是18世纪德意志王宫和园林,位于德国波茨坦市北郊,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 ,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全部建筑工程延续时间达50年之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虽经两次世界大战,但从未遭受炮火的轰击,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是波茨坦访问量最大的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忧宫的一侧,有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翠绿色亭楼,这栋建筑被称为“中国楼”(Chinesisches Haus)。中国楼是一座圆亭,周围站立有各种亚洲形态的人物雕像,这些雕像都确确实实是镀金的(因此普通旅客都禁止触摸),包括整个亭楼外壁都有镀金装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没走两步大块头老谢就借口体验一下瘫软到轮椅上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无忧宫居高俯视后花园真是漂亮,顺着甬道一直通向新宫背面,一路有精美雕塑与花坛喷泉为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宫(Neues Palais)毗邻无忧宫,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宏伟建筑由红砖砌成,高三层,中间是带有半圆形屋顶的塔楼。新宫的外表看上去是用许多宽阔的壁柱分隔开来,屋顶整齐地排列着扶栏,矗立着人物雕塑,其建筑风格和老宫(无忧宫)迥然不同。新宫中包括贵宾室、舞厅、客房等共200间房间,还有一个剧院厅,后面还有一块单独辟出来专门供仆人和朝臣们日常起居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等于从新宫背面绕到正面,最后一张图中可看到新宫的正门已经荒芜(希米和瑞虎留影处),拍个全景都躲不开那棵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波茨坦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一看,那就是波茨坦会议旧址——西席林霍夫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席林霍夫宫始建于1912年,1917年竣工。由威廉二世所建,后被一富商购得改为别墅,因《波茨坦协定》在此签署而闻名遐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战期间,在这里召开的波茨坦会议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此举行会议。7月26日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则的《波茨坦协定》。该公告义正言辞地要求日本必须选择无条件投降。正是由于日本无视这一公告及美军空投了六千份警告信,最后导致美军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宫顶上的是紫翅椋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德累斯顿在柏林南近200公里,距与捷克共和国接壤的边界约30公里处,雄伟地耸立在易北河上。这是撒克逊统治者的所在地,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河边的宫殿和高耸的教堂上,并带着大量艺术品和古物离开了这座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得让人惊叹。而纳粹期间,它又成为德国的地狱。在这个意义上,就20世纪的战争恐怖而言,德累斯顿轰炸事件是一个绝对带有惩戒意味的悲剧……直至今日,它依然被看成二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面的游览景点离得不远,一路走过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易北河大桥上沿易北河可见一系列著名建筑,左侧后面最高的圆顶建筑为著名的圣母教堂,前面是造型艺术学院(图2),中间有法院,神学院,绿穹珍宝馆,宫庭教堂(图3),最右侧的绿色平顶建筑为森帕大剧院(图4)。</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莫里茨纪念碑是德累斯顿Jungfernbastei外墙上的一座砂岩纪念碑。它位于德累斯顿防御工事的东北角或Brühlsche Terrasse的东端。纪念碑高6米,宽3米。它由汉斯·沃尔特于1555年创建。莫里茨纪念碑是德累斯顿保存最古老的纪念碑,也是第一座为韦特纳竖立的纪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毗邻这条长廊的是造型艺术学院,建于1894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纪念碑沿着易北河一直走到门洞,进去后可延台阶上到布鲁克露台(布吕尔平台)。露台上去就是造型艺术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露台走到头就是法院前的城堡广场(Schlossplatz),图4从左至右为法院、神学院、艺术博物馆和大教堂。图9法院前的雕像是获得"公正者"称号的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肖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870年建成的102米长的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也是非常壮观的景点。在墙面上镶有迈森出产的陶瓷片,手工精细,共用了27000片瓷砖。壁画追述了韦廷王朝的历代君主,描绘了从1123年到1904年间萨克森王侯的骑马雕像以及当时的艺术家们,总共93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神学院门洞两端神像的雕塑高大张扬很有特色,甚至有点恐怖。路边也有欧洲常见的街头人体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德累斯顿的圣母教堂是德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重建项目之一。壮观的巴洛克式教堂于1726年至1743年由拜尔设计建成,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物之一,成为德国与世界近代史的一个象征。作曲大师巴赫曾多次在这座教堂内演奏。圣母大教堂在1945年的盟军轰炸中被摧毁后,旧建筑物的废墟被分类存储以用于其重建。1990年德国统一后,重建计划迅速制定,而在2005年重新开放时,其中已包含近4,000块原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母教堂周围有许多人体雕塑艺人表演,下个目标是茨温格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茨温格宫(Zwinger)是位于市中心易北河旁的一座宏伟的18世纪早期宫殿,作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德累斯顿又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是德国巴洛克式建筑的最好典范之一。值得一逛,只是欣赏它的体系结构。在它的南侧是雄伟的32湾长廊,在其东,西两侧是四个对称布置的亭子,分别是Wallpavillon和Nymphenbad(若虫浴场),以及优美的喷泉和神话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距德累斯顿(Dresden)东南30公里德捷边境附近有一个撒克逊瑞士国家公园(Saxon Switzerland National Park),面积93.5平方公里。那里是石灰岩柱子高耸的荒野,可欣赏到易北河的美景。步行小径形成了贯穿整个公园的网络,最著名的景点是Bastei桥,它是一座76米高的石拱桥,连接着岩层。这里是攀岩爱好者的圣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下来先把在柏林前后游览两天的景点介绍一下,然后开始介绍自驾环游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胜利纪念柱(Victory Column)在蒂尔加藤公园的中心,是为纪念普鲁士丹麦战役的胜利而建的,通体金黄,顶端是是胜利女神雕像。底座里有免费展览,还可以登上纪念柱俯瞰整个柏林,远眺6月17日大道上的勃兰登堡门。这里也是各条干道的交汇点,每年元旦这里可以看到烟花和同性恋大游行,所以这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二位女士登上柱顶俯瞰柏林全貌,剩下三人在俯视图下方台阶上坐着呢。两位男士有点儿力不从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纪念柱可以沿着基本东西走向的6月17日大道的两边漫步穿过蒂尔加滕(Tiergarten)公园,一直走到勃兰登堡門。6月17日大道是当年西德政府为纪念东德政府6月17日镇压工人运动事件而命名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蒂尔加滕公园绿树成荫,湖光花色,还有名人雕塑点缀其中,让人们享受闹市中的安宁幽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7日大道边上的苏军纪念碑是德国柏林的一座战争纪念碑,纪念在1945年4月和5月的柏林战役期间阵亡的8万名苏军士兵。有意思的是这一纪念碑却建在西德境内,而且在德国统一之前一直由苏军仪仗兵守卫!尽管在德国对此一直有争议(必竟苏军在德国也有许多劣迹),但德国政府一直遵守维护协议,如今俄乌战争再度引发是否拆除苏军纪念碑的声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快到勃兰登堡门时有一个三米高的青铜雕塑《呼喊者》(Der Rufer),由德国雕塑家格哈德·马克斯(Gerhard Marcks,1889-1981)于1967年设计。为了庆祝这位杰出的艺术家诞辰一百周年,这座雕像于1989年5月被安置在西柏林的大街中央,柏林墙和柏林墙后面的勃兰登堡门近在咫尺。呼喊者面向东方,拼尽全力,发出有力的呼喊。在雕像的基座上,镌刻着十四世纪意大利诗人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1304-1374)的诗句:“我走遍世界并呼喊:和平,和平,和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9年11月9日,雕像落座仅六个月后,柏林墙轰然倒塌。世界听见了呼喊者对自由和正义的呼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勃兰登堡门是位于德国柏林的一座18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纪念碑,是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该建筑标志着柏林到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的道路起点。德国统一前,柏林墙紧挨着勃兰登堡门将其隔在东德一侧,成为东西德对望之景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铜制雕塑,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持有带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雕塑象征着战争胜利,雕塑是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勃兰登堡门的南边是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亦称为浩劫纪念碑。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罗·哈普达设计,纪念浩劫中受害的犹太人。它占地19,000平方米,安放了2711块混凝土板,在一个斜坡上以网格图形排列。混凝土板长2.38米,宽0.95米,高度从0.2米到4.8米不等。根据艾森曼计划,混凝土板设计类似墓园,高低差营造出一种导致心神不安缠扰不清的气氛,而且整个雕塑打算代表一个原有秩序因人为因素而远离人类。不过可能由于周围环境的嘈杂,在这里感受不到肃穆忧伤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勃兰登堡门北侧不远就可看到1894年建成的德国国会大厦( The Reichstag ),这里是德国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它是民主的象征,并时刻提醒着人们这个国家动荡的过去。 大厦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二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新建的穹形玻璃圆顶内可供人游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国会大厦前,设置有纪念被迫害谋杀的96名德意志帝国议会成员的纪念碑,纪念碑由一组钢板组成,每块钢板上铸有被害议员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柏林墙当年在东德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不少东德人前赴后继冒着生命危险逃往"法西斯"西德。西德统一后保留了部分地段作为遗迹希望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图柏林墙左侧为西德的马路,右边东德一侧则曾有宽宽的隔离带,且岗楼林立,防止有人靠近并翻跃柏林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些是柏林墙东侧的遗迹与介绍,第一张图左侧的粉色大楼据说是党卫军的党部,也划在东德一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党部大楼内部富丽堂皇,门前的两尊熏黑的残破雕像却保留着炮火硝烟后的原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见党部大楼门前马路边的一条线了吗?那是当年柏林墙的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环游德国回来后,我们也体验了一天坐城市交通的方式,继续游览柏林。接点儿地气儿,也尝尝德国烤鱼的味道,好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柏林洪堡大学位于东西横贯市中心的主干道菩提树大街北侧(图1右侧),沿途有些名人雕塑。柏林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Ãt zu Berlin),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于1809年由普鲁士教育改革者及语言学家威廉</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冯</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洪堡及弟弟亚历山大</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冯</span>·<span style="font-size:22px;">洪堡所创立,是第一所新制的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对于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影响都相当深远。柏林洪堡大学2012年6月入选为11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倍倍尔广场是柏林市中心区的一个广场。该广场位于这条东西向横贯市中心的主干道南侧,其西侧是属于洪堡大学的一座最古老建筑(图1、2),东侧是德国国家歌剧院(Staatsoper Unter Eden Linden ),南侧是柏林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该广场得名于19世纪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奥古斯都·倍倍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广场周围的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多被摧毁,后来得以重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使倍倍尔广场闻名于世的是1933年5月10日,褐衫队和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受到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鼓动,在此举行焚书仪式。纳粹烧毁了大约20,000本书籍,其中包括托马斯·曼、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海因里希·海涅、卡尔·马克思和其他许多人的著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在倍倍尔广场设计了一个玻璃顶的下沉式方坑,放置了一个空书架,以纪念焚书事件。并且雕刻了1820 年海因里希·海涅的一行诗句:"Das war ein Vorspiel nur, dort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verbrennt man am Ende auch Menschen. Heinrich Heine 1820" (“这只是一场前戏,哪里烧书的地方,最后也将烧人。 海涅 1820 ”)。 每年,洪堡大学的学生在广场上进行售书以示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穿过教堂不远就是位于柏林宪兵广场(Gendarmenmarkt)的柏林音乐厅(KONZERTHAUS)。有意思的是音乐厅两旁看似一样的双子教堂,左边是德意志大教堂,右边是法兰西大教堂。只有走进其中,仰望,才能分辨出柱式支撑镂空岩壁结构的是德意志大教堂,而红砖垒砌悬挂座钟的是法兰西大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倍倍尔广场沿市中心的主干道继续向东,不远的北侧就是德国历史博物馆(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再过一座桥就快到柏林大教堂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建造于1894年~1905年,位于德国柏林历史博物馆以东,是威廉二世皇帝时期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伦王朝的纪念碑。很多王室成员都长眠于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普鲁士王室的宫廷教堂,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非常壮观,也是游人必打卡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俗称断顶教堂,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一座教堂,由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建造,以纪念德意志帝国的首任皇帝威廉一世大帝。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严重,战后保留了教堂钟楼的残骸,并在周围建造了新教堂和钟楼、礼拜堂和前厅,旧建筑和新建筑的合二为一给人压迫感,作为警世战争的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毗邻的新教堂完全是一个现代化式的教堂,进入教堂后不由的让我想起巴西里约大教堂(</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t6bkra"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2px;">南美五国自由行(15)巴西篇——故都里约热内卢</a><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里约大教堂更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此具有历史沧桑感的断顶教堂旁居然出现了一个现代化高楼大厦,这可就太违合了!看广告莫非是华为大厦?作孽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篇将开始我们的环游德国之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