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余晖 永恒之痛

孤独的老狼

<p class="ql-block">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无论是春秋、战国、先秦、两汉还是魏晋、隋唐、两宋、金元,尽管经历了多次江山易主朝代更迭,但中华文明的光辉成就始终遥遥领先,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霸秦、强汉、雄隋、盛唐、富宋、广元、刚明,几乎所有的朝代都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留下过光辉的印记,然而,承接明朝余晖的满清却如同一抹坠落的夕阳,带着最后的一丝光亮将华夏民族拖入漫漫长夜的黑暗,一次次割地赔款,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倍感屈辱、痛彻心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满清是继蒙元之后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的建立者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我国东北地区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是白山黑水间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左传》记载:“肃慎、燕、亳皆为周代北土”。战国时,肃慎改称挹娄;南北朝及隋唐时又有勿吉、靺鞨等称呼;五代时,黑水靺鞨改称“女真”,这个称呼一直沿用到明末。《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清晰地说明了女真族的出处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明永乐元年,朱棣设置建州三卫,女真建州部族首领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随明成祖亲征北元被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子孙世袭其职。万历二年,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努尔哈赤外祖父)反叛,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觉昌安(努尔哈赤祖父)及其子塔克世(努尔哈赤父亲)为明军平叛带路,混乱中被明军误杀,明朝为安抚努尔哈赤,不仅归还了其父、祖遗体,还授予其都督佥事、左都督、龙虎将军等职。努尔哈赤利用其父、祖遗留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与以往女真部族首领臣服明朝或直接对抗的态度不同,心思深沉的努尔哈赤表面上对明朝辽东总兵李成粱毕恭毕敬,暗中却依靠明朝封赏的官职积蓄力量。在李成粱的纵容下,努尔哈赤用十一年的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部,又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将东至滨海、西达开原、北抵嫩江南至鸭绿江的女真各部统一起来,成为东北地区一直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决心挑战大明王朝的统治,在盛京誓师宣读“七大恨”,率两万精兵发动了对明朝的战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努尔哈赤的率领下,后金占据了东北大部分土地,成为威胁大明王朝统治的一股劲敌。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重用明朝降将,将后金统治下的汉人与蒙古人一同编入八旗壮大自身实力,形成了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的军事结构,在与明朝的作战中取得了扭转性的胜利,为进军关内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族”,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崇德六年(1643年),时值壮年的皇太极骤然猝死,其弟多尔衮在与豪格等人争夺皇位时妥协,拥立年仅六岁的福临登基。第二年,明朝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驻扎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在吴三桂的协助下攻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满清政权迁都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面对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出身于东北边陲的满清统治者内心深处有着难以言喻的惶恐和不安。为了巩固其统治从心理上摧毁明朝遗民的反抗意志,满清实行了“剃发易服令”强制要求汉民族改变原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装束,以“留发不留头”的残暴来摧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为防止和镇压汉族文人的反抗意识,实行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文字狱”,从文章诗句中摘词取字、网罗罪名,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株连之广、案件之多、手段之狠在整个封建时代都绝无仅有;为了消灭反抗清庭的有生力量,清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比较著名的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屠杀中罹难的汉人高达三四千万之多。鲁迅先生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了康熙年间,清朝政府的统治才逐渐趋于稳定。康熙先后进行了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等一系列战争,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疆域的完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经过70多年的努力,征服了雄踞西北的准噶尔蒙古汗国统一了天山南北,设立伊犁将军府进行管辖;遏制了沙俄的侵略扩张,通过《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疆域;选派驻藏大臣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并且确立了达赖与班禅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使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同时也推行了一部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清朝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巅峰时期清朝的疆域达到了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也从清初的七千万飞速增长到四亿。这一时期大清王朝的疆域空前辽阔,经济富庶繁荣,文化、科技、艺术等多个方面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阶段被后世称作“康乾盛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王朝辉煌的成就恰如同夕阳落山前那一抹绚烂的晚霞,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沉浸在“十全老人”的洋洋自得之中,认为大清之外皆为蕞尔小国、海外蛮夷,在“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骄傲之中关闭了对外通商口岸,采取了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此时世界格局却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欧洲进入工业大革命时代,英国凭借着工业革命的契机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一个新兴的国家在北美大陆快速崛起……闭关锁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清朝的政权,却也闭塞了视听,切断了与世界的联系,错过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大清王朝在“天朝上国”的幻象之中沉沉地睡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不足百年的酣梦中,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水平与西方已经远远拉开了差距。鸦片战争爆发时,面对着英国的坚船利炮,几十万八旗军队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长矛在数千侵略军的快枪、大炮面前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也是在这次惨败之后,西方的强盗们真正看清了大清王朝庞大外壳下的虚弱不堪,于是对清朝的欺诈和凌辱逐渐变得丧心病狂、肆无忌惮。从鸦片战争到清朝灭亡的七十二年里,清政府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343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累计赔偿白银近20亿两,丢失国土面积高达两百多万平方公里,中国彻底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朝从鼎盛到衰落的风云跌宕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惨痛的教训。工业大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可满清政府却在这场时代的洪流中裹足不前,统治阶层沉醉在夜郎自大的满足之中不知居安思危,毫无国际视野和政治远见。大屠杀摧折了华夏民族的血性和骨气;“文字狱”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和灵魂;闭关锁国遮蔽了整个国家的视野和胸襟,清朝后期的积贫积弱,万马齐喑,思想麻木,死气沉沉,导致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外敌入侵、列强凌辱,这痛苦和屈辱在一百多年的岁月里时刻撕扯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痛定思痛,吾辈自强。</p><p class="ql-block">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形势面前,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昂扬的斗志、谦逊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无所畏惧、砥砺前行,中华民族必将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