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监测、运动疗法、营养疗法、药物治疗。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类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分为七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磺脲类降糖药</b></p><p class="ql-block">1、常用药物: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p><p class="ql-block">2、作用机制:磺脲类降糖药是胰岛素促泌剂,主要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而降低血糖。</p><p class="ql-block">3、不良反应:降糖疗效明确,但易致低血糖及体重增加。</p><p class="ql-block">4、用药指导:格列本脲:宜餐前30分钟服用。格列美脲:宜早餐前或第一次正餐前服用,服药后立即进食。格列齐特:宜进餐时服用。格列吡嗪:(普通片、分散片、胶囊)宜餐前30分钟服用,控释片宜与早餐或当天第一顿正餐同服。格列喹酮:宜餐前30分钟服用。用药期间,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格列奈类降糖药</b></p><p class="ql-block">1、常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p><p class="ql-block">2、作用机制: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又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p><p class="ql-block">3、不良反应:格列奈类药物降糖效果与磺脲类药物相近,体重增加的风险相似,也可引起致命的低血糖。</p><p class="ql-block">4、用药指导:需餐前15min内服用,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要求较高。不准备进食时不要服用。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双胍类降糖药</b></p><p class="ql-block">1、常用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胶囊、<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二甲双胍复方制剂</span>(吡格列酮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二甲双胍格列本脲、二甲双胍吡格列嗪、达格列净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恩格列净、西格列汀二甲双胍)。</p><p class="ql-block">2、作用机制:作用于肝脏,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作用于外周组织(肌肉、脂肪),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作用于肠道,提高GLP-1水平。</p><p class="ql-block">2、不良反应:胃肠道不良反应;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p><p class="ql-block">3、用药指导:二甲双胍主要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部分吸收。普通片在胃内崩解释放,肠溶片和胶囊在肠道崩解释放,缓释片和缓释胶囊在胃肠道内缓慢溶出、释放。普通和缓释制剂:宜在进餐时或餐后立即服用。肠溶制剂:宜在餐前服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防止出现乳酸酸性中毒。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者可每年测定1次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如缺乏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α-糖苷酶抑制剂</b></p><p class="ql-block">1、常用药物: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伏格列波糖。</p><p class="ql-block">2、作用机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双糖和多糖,需要在肠道内分解成单糖(葡萄糖、果糖)才能被吸收,α-糖苷酶(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等)参与此过程。α-糖苷酶抑制剂通过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抑制双糖、多糖的分解和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p><p class="ql-block">3、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胀气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果不遵守规定的饮食,则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p><p class="ql-block">4、用药指导:这类药物必须随餐服用,否则没有降糖作用。阿卡波糖:片剂宜整片吞服后立即用餐,或在进餐时伴前几口食物咀嚼服用;胶囊宜整粒吞服,不需要咀嚼,服药后立即用餐;咀嚼片宜与食物一起咀嚼服用。伏格列波糖:宜餐前服用,服药后请立刻进餐。米格列醇:宜在每次正餐开始时服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b></p><p class="ql-block">1、常用药物: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曲格列汀等。</p><p class="ql-block">2、作用机制: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肠道会分泌肠促胰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肠促胰素很快会被DPP-4分解而失效。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DP-4i)通过抑制DPP-4的活性,提高内源性胰高糖素样肽 1(GLP 1)的水平,而达到降糖目的。</p><p class="ql-block">3、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少,对体重影响中性。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出现低血糖。</p><p class="ql-block">4、用药指导:服药时间不受进餐影响。维格列汀的半衰期短,早晚各给药一次;曲格列汀半衰期长(约54小时),每周口服1次,应在每一周的同一天服用;其他药物每日清晨给药一次。沙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宜晚餐时服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b></p><p class="ql-block">1、常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和恒格列净等。</p><p class="ql-block">2、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钠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的活性,增加尿葡萄糖排泄,从而达到降糖作用。SGLT-2i有利尿、降压、减重和心肾保护等作用。</p><p class="ql-block">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单独使用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p><p class="ql-block">4、用药指导:SGLT-2i有利尿作用,建议早晨服用。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等,每天服用一次,不受进食的影响,餐前餐后均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b></p><p class="ql-block">1、常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复方制剂。</p><p class="ql-block">2、作用机制: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TZD)类是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骨骼肌、肝脏及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降糖作用。</p><p class="ql-block">3、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体重增加、水肿、骨折和HF的风险增加。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p><p class="ql-block">4、用药指导:罗格列酮:空腹或进餐时服用均可。吡格列酮:空腹或进餐时服用均可,宜每天早晨同一时间服用。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宜每天早晨同一时间与食物服用,且避免饮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