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家族》,二十三、安详离世

广宙

<p class="ql-block">校长突然能出什么事?这一章我还不想说,心中对奶奶的离世始终无法释怀,几十年过去了,我似乎感觉到奶奶在离世前是不是有啥预感,伯父带回家的小铝锅有一年多,奶奶一直舍不得用,怎么就在离开的前一天用了一次而安详的离开我们,奶奶没有在炕上躺一天,也没有给我们伺候行孝的机会,这也是奶奶走后我们全家悲痛欲绝所在。老人常说,走的干净利落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一个人没有病痛折磨,没有给后背添麻烦,这是万年之福,当时并不理解,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深知其中的含义。还是那个阴雨连绵的傍晚,还是那个慈祥可亲的奶奶,一去不回头,半个世纪过去了,音容笑貌铭刻在心,有时候看到父母的一举一动,深知亲还在,不留遗憾,多一份孝心,少一分遗憾,为自己的心安所在。</p> <p class="ql-block">记得前些年,跟伯父谈及亲情关怀时,伯父无不遗憾的告诫我 他在爷爷弥留之际没有音讯,在爷爷走后没有能赶回来送爷爷最后一程,在奶奶的最后岁月没有听到奶奶嘱托的一句贴心的话 因为奶奶没有弥留的时间,走的是那么的急促,走的是那么的决绝,从容不迫带着微笑离开,把朴实和勤劳留给了后人,把始终如一不麻烦别人的品质送给了他。对生死的淡然处之,对后事处理的超凡脱俗。1992年伯母离世以后,伯父为了排遣在家中的寂寞,他就去西工大校内的交通银行值夜间的保卫,一干就是五年,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已有七十岁的高龄,他可是一个离休干部呀。</p> <p class="ql-block">伯父是离休干部,按规定的待遇,离休后享受高干的医疗待遇,不但住院全部免费,而且享受高干病房。可是伯父离休以后仅有一次住院,是在八十六岁那年在家骨折住院手术,伯父平时交代几个姐姐说有病就把他送到职工医院,不要送到省人民医院,两家医院的级别是天地之差,尽管两家医院只隔一个友谊路不足几百米,他说生死在天,富贵由命,就在他的遗嘱中交代了他的身后事,发紧病后到职工医院抢救,不要到大医院,抢救过来是福分,干净利落的走了他会从容不迫,这一点想跟奶奶一样,从不拖累别人一天,伯父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人。</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21号的那个上午,我接到了四姐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一个震惊的噩耗,伯父昨天晚上走了,我急不可耐的把父亲从老家接来,问起伯父离开的情景,伯父精神状态一直不错,每天在家里可以来回走动,那一天早上起来跟平常没有啥区别,中午还吃了一小碗面条,这是伯父最爱,面条煮的软软的。好消化,好多年了还是没有变。到了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有点喘不上气,心脏明显出现问题,几个姐按照伯父的嘱托送到了和省医院只有一路之隔的职工医院,到晚上十一点从容的离开了,这一点跟奶奶走的惊人的一致,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按照伯父的遗嘱,不给亲友报丧,不摆花圈,不贴挽联,不能哭,更不能放炮,静悄悄的离开小区,不惊扰邻居,这么多的这也不能,那也不能,我的父亲至今不能理解,伯父就是这么一个人,生前看病不住院,死后不搞任何离别仪式,我在最后的告别仪式上看到了遗体上覆盖的党旗,似乎明白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待生死的高贵品质。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说人活着就要有质量,小病就扛,大病从天,不做任何没有质量的生命延续,但是有几个人能像伯父一样,九十二岁的高龄是长寿之人,从不住院是健康之人,走的那么从容是幸福之人,这真是我们永远思念的。</p> <p class="ql-block">话又说回来,人生还是要有一些仪式感的,不能把生活中的人情来往简化到极致,感情淡漠是会传染的,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个分寸,如今的有些农村在婚丧嫁娶方面大操大办,相互攀比,造成一些人的相当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这其实是不应该提倡的,但是在一些城市老人去世后子女及其简单的火化完了事,任何亲友也不通知,这是不符合中华民族尊重长辈死者为大的优良传统的。甚至还有报道有些父母把子女培养到社会精英,身居国外或者要职,送最后一程的缺失,还有的子女孙辈直接缺席葬礼,让人难以接受。极个别子女在国外是人中龙凤,父母亲人去世也不见回国,让社会很是受伤。这里我要说的是伯父有五个女儿,五个外孙子孙女,葬礼及骨灰安葬仪式孙子辈的五个只有两个参加,两个外孙一个外孙女始终没有出现,我父亲至今都耿耿于怀,作为伯父的女儿还是缺乏一个解释。怀念故人其实是寻找自己的心理慰藉,让社会得一延续,如不正确引导,不婚不育的现象蔓延,社会的危机不可避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