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情缘】 钩沉峥嵘岁月 见证襄俞铁路

紫阳赵

<p class="ql-block">昵称:紫阳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1122441</p><p class="ql-block">图片:致谢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阳(原襄樊),西至重庆,正线里程895.3公里。自1968年4月开始修建(工程代号2107),1971年8月铺通到达县(现达州)。‌襄渝铁路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湖北襄阳与重庆的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该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各地民兵、三线学兵、职工等均参与了建设,是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襄渝铁路的建设背景与当时的三线建设密切相关。1969年12月29日,珍宝岛冲突爆发后,战备气氛日益浓重,襄渝铁路的建设被列为铁道兵的“可圈可点七大工程”之一。建设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机械化程度不高,许多年轻的铁道兵和学生为此献出了生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襄渝铁路的修建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也为沿线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的全线通车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成为中原地区入川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我生长在襄渝铁路边,家住任河流域中下游,距紫阳县城约40公里 。襄渝线在紫阳境内一直沿汉江、任河修建,且先修为铁路拉运机器设备的公路。在不通公路、铁路以前,我们的家乡何等闭塞,任河——我们的母亲河,是多么重要!因为这条天然运河是我们沟通外界的唯一通道,木船、竹排是唯二交通工具,除此,只有脚力徒步,肩挑背扛,背篓、背架、“T”型打杵子、扁担、箩筐这些原始工具。</p> <p class="ql-block">襄渝铁路线紫阳段建设战线长,参加人员多,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在襄渝铁路紫阳段建设时期,铁道兵与紫阳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紫阳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在儿时记忆里,我们看到的公路铁路建设者们,犹如远古时代先民们刀耕火种一般,铁道兵、学兵、民兵,大凡是用手掌胳膊肩膀,加钢纤洋镐铁钉钯竹篾筐来对付山水险恶;夜以继日地修公路,凿隧道,筑大桥,八磅锤抡得飞圆,青石上凿出几十公分深的炮眼,填上几节炸药筒,插上雷管接上引线,再串联十几、几十个相同的炮眼,点火,轰鸣,数数,待炮眼与爆炸声吻合后,乘着硝烟弥漫,便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地冲进隧道清除石渣准备又一轮凿石打眼放炮开山……有电了用风抢,停水了干打风枪,硝烟尘末大张旗鼓进入肺腔咽喉,但动摇不了跟帝修反抢时间、备战备荒为人民、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壮志凌云一一这些与坚硬冥顽作搏击争斗的年轻人,他们比石头更坚硬。</p> <p class="ql-block">从精神层面讲:世代生活在巴山深处的山民们,一年四季除去集镇赶集、去公社办事外,很多人一生都没去过县城。猛然间,来这么多外地年轻人,铁道兵、学兵山民不去分,但话音可分出来自全国各地。战士们整日施工,开山放炮,机器轰鸣,军号声、喇叭声不停。静悄悄的山村,变得热闹非凡,每日几次听(见)到部队战士开饭前唱革命歌曲,频率最高的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并从侧面了解到部队严明的纪律。乡村学校也有了部队首长子女和我们同学,有时我们还到部队同战士们看电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物质层面讲,我们生产的鸡、鸡蛋、水果等农副产品扩大了销路,尤其是可用五斤红薯、土豆可换回一斤平时用钱买不到的优质大米或上等面粉,有了伤病在附近连卫生队就诊就医也很方便,我们村里的老草药先生还被介绍给部队首长家属治疗不孕不育症。我们生产队还注重收集农家肥,常年给工分派社员到附近连队驻地拾人粪尿,肥沃了土地,多年获得好收成,同时我们大队符合条件的民兵被招去参加三线建设,分配在其他区域,也给家里带来新消息。总之,从襄渝路开工,给我们带来的现代文明是空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车营运后,我们家在两个小车站之间,下到县城、到安康,上去达县(现更名为达州)、重庆都很方便,也十分安全。后来又有了货运站,山里的煤炭、石板也能运出去变成钱,还出口创外汇。如此等等,没有襄渝铁路,一切皆不可想象……</p> <p class="ql-block">襄渝二线与原襄渝铁路平行,于2005年8月动工。</p><p class="ql-block">襄渝二线是站在襄渝线的肩膀上,充分享用襄渝线带来的一切成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裁弯取直,缩减弯道,建成了一个又一个超长隧道,比襄渝线缩短了线路60公里。浇筑安装整体道床,将时速提高至120~160公里。</p><p class="ql-block">铁路的建设发展日新月异,襄渝二线建设,与老线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了大兵团作战,没有隆隆的炮声、硝烟滾滚,没有了工地上的人声鼎沸,看不到运输物资和施工车辆,只看到工地在不断变化,从我们家门口的工程可管中窥豹,便可见证我国铁路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发展,西康高铁、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的开工建设,对安康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为沿线人民提供安全、舒适、绿色、健康的出行服务。高速铁路,高速发展,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陕西省作协会员、安康女作家李春芝女士,历时近十年采访撰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丰碑——襄渝铁路纪实》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春芝丰碑”),全书50多万字,十六章,呈现了几十个个案侧记、特写,展示了当年铁道兵、学兵、民兵们可歌可泣的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起这段封尘之史 ,我这个五十年代末出生的人较特殊,自封为耳闻目睹之辈,因建设期系未成年人,我们的哥哥姐姐、叔叔婶婶等亲人不少亲历亲为。读这样一本书,我就不能简单地写写读后感,而要掩卷沉思,书内书外,想的多一些,于是乎就写了《阅读“春芝&lt;丰碑>” 钩沉峥嵘岁月一一读李春芝女士新书&lt;丰碑一一襄渝铁路建设纪实>笔记一文,发布交流后反响较好,市阅读会特选段阅读,录制视频在网上播放。</p> <p class="ql-block">作者赶在建党100周年出这一本书,具有特别意义。习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宣布我国摆脱绝对贫困,实现了全面小康。十九届六中全会,做出了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新中国;和平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当年备战)也是炮火连天的战场。在我们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凯哥高奏的当下,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建设者们的牺牲和付出做些什么?即在文章中提出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象春芝作者这样出书、写文章,用文字为先烈们发声。英雄不怕牺牲,害怕遗忘,不能让英烈在历史缺席,敬畏生命,高扬尊严,尊重每一位逝去的、伤残的人!</p><p class="ql-block">〈二〉、象紫阳县一样建永久性基地</p><p class="ql-block"> 有资料显示, 襄渝线陕西段途经陕南5个县,全然在秦巴大山的“肚子”里穿行,地形十分险峻,工程量巨大,机械化程度非常低,全靠人海战术,仅陕西民兵就有30万人,平均每公里牺牲两人,沿途尤其是县城大都建有烈士陵园。紫阳还建设了“永远的铁道兵光荣传统教育基地”,这对于我们缅怀革命先辈,铭记历史,教育后人,进一步弘扬知难而上、苦拼实干、敢为人先、精诚团结的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p class="ql-block"> 〈三〉、邀请欢迎接待建设者尤其是烈士们的亲属“回家”</p><p class="ql-block">十余年前5752部队学兵8年,回访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一紫阳县芭蕉乡(我的家乡),他们带着第二故乡的深情,给乡九年制学校送去了价值5万元的体育器材(此前为紫阳争取建设资金几十万元),回访中,他们深感40年之变化,深情表示,一定要铭记传承当年的作风,为芭蕉沟的富强和兴旺继续做出应有的贡献,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邀请当年的战士们及烈士的亲属们“回家”,既可带动陕南旅游,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传承当年建设者们的精神和意志力,那种奠定新中国发展基础的、改天换地的勇气。铭记英雄之志,弘扬理想信念,让建设者包括众多的安康儿女谱写的青春之歌永不消逝,英烈长存,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远鼓舞着活着的人们! </span></p><p class="ql-block">(四)、创造条件留下影视作品</p><p class="ql-block"> 修建襄渝铁路时,很多地方不通公路,没有电力,急需的钢材水泥枕木以及后勤生活物资,全靠战士们肩挑背杠,可以说襄渝铁路是建在战士们的脊梁上的,那个火红激情,艰苦奋斗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如能将“春芝丰碑”拍成记录片,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受众面更宽,宣传作用会更好。</p><p class="ql-block">〈五〉、固定节日组织学生、干部职工前往烈士陵园祭奠</p><p class="ql-block">建议对烈士陵园加强维护与管理,每年在清明节、寒衣节组织在校学生、机关干部,社会群众(志愿者)隆重地悼念,让人们牢记烈士们的血肉之躯上曾发生的那些砥砺笃行的事迹,滋养人们灵魂,让以后的每一代人从中吸取当代中国建设者的永不衰竭的力量,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的接力,肩负使命,中国就一定会有未来的光明和民族复兴的宏图!</p> <p class="ql-block">  2024.12.16于煌上煌悟禅芸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