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的藏画(1)

黄闽

<p class="ql-block">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从皇宫变为博物馆开放。将卢浮宫单独作为一座博物馆的概念是一位叫安琪维勒伯爵(国王路易十四御用的杰出建筑总管)提出来的。现在,卢浮宫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藏品,都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和一种文化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博物馆开放之初,只有藏画735幅,而现在已达到15000幅左右,各类藏品达40万件了,每一位参观者都会为之赞叹。下图是1794一1796年的卢浮宫大画廊,展示了当时的面貌。</p><p class="ql-block">作者:建筑画家休伯特.罗伯特,时任卢浮宫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卢浮宫的藏画主要是从1200年一1850年间西方画作,属于古典画。下图是1832年,美国画家兼电码发明者塞缪尔用14个月完成的《卢浮宮画廓》,墙壁上展示了馆中40多幅最伟大、最重要的藏品。</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某一位美篇作者2023年夏天,拍的大画廊内景。</p><p class="ql-block">回想起在卢浮宫参观时,时间的仓促,背景知识的不足,面对众多藏品的艺术海洋,只能走马观花,许多人和我一样,带着感叹和遗憾而回。<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近,我借到了一本《卢浮宫博物馆》的画册,我终于能够在家里慢慢地仔细地欣赏这些人类艺术的珍品了。</span>我想将我觉得有意思的作品挑一些出来,不一定是大家熟知的名画,和大家一起欣赏,以弥补当时的遗憾,也开扩我们的眼界。</p> <p class="ql-block">《宝座中的圣母》</p><p class="ql-block">作者:奇马布埃</p><p class="ql-block">时间1240年</p><p class="ql-block">木板蛋彩画,427cmX280cm</p><p class="ql-block">这是卢浮宫收藏的年代最早的画作之一 ,也是卢浮宫的祭坛装饰屏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画中人物表现出平静而安祥的神态。看到它,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送子观音图。画家借鉴了中国神仙故事吗?</p> <p class="ql-block">《圣母子》</p><p class="ql-block">作者:摩德纳的巴尔纳巴</p><p class="ql-block">时间:1361一1383年</p><p class="ql-block">109cmx72cm</p><p class="ql-block">木板画</p><p class="ql-block">在哥特式画框中,圣母玛利亚抱着圣婴耶稣。圣母的姿态和动作,表现了她的慈爱和救赎的使命。圣婴则表现得天真无邪,纯洁可爱。</p> <p class="ql-block">《法国国王约翰二世》</p><p class="ql-block">作者:巴黎画派</p><p class="ql-block">时间:1359年</p><p class="ql-block">60cmx45cm</p><p class="ql-block">木板画</p><p class="ql-block">这是西方绘画中看到的第一幅肖像画,表达了国王的狡黠、粗犷和个性。</p> <p class="ql-block">《耶稣受难与圣多明我》</p><p class="ql-block">作者:弗拉.安杰利科</p><p class="ql-block">时间:1430年</p><p class="ql-block">435cmx260cm</p><p class="ql-block">壁画</p><p class="ql-block">这是卢浮宫最珍贵的作品之一。主要体现在画家引入了透视和明暗对比的技法,使人物和物体更具立体感。这种绘画风格后来成为西方美术发展的基础,也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繁荣期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圣科斯马和圣达米安的殉难》</p><p class="ql-block">作者:弗拉.安杰科利</p><p class="ql-block">37cmx46cm</p><p class="ql-block">木板画</p><p class="ql-block">卢浮宫购于1882年</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将哥特式理想画作向现实题材转变的早期作品。 </p><p class="ql-block">圣科斯马和圣达米安是孪生兄弟,从医并信基督教。当时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推崇奥林匹亚诸神,要消除基督教的影响,要求兄弟俩放弃信仰。兄弟俩经历吊在十字架上,被箭射,被石头砸等折磨,始终不从,最终被斩首殉道。他们坚持自己信仰的事迹受到广泛的尊崇。这幅画让我看到当时教派争斗时的残酷场面。但这幅画的推荐词却说看到了画家对托斯卡纳风光的生动描绘。风景画得很好,清新怡人,但人们对斩首这种事情怎能熟视无睹呢!</p> <p class="ql-block">《罗林大臣的圣母》</p><p class="ql-block">作者:扬.凡.艾克</p><p class="ql-block">时间:1441年</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66cmx62cm</p><p class="ql-block">15世纪时的法国地盘称勃艮第公国,公爵是公国的统治者。罗林任勃艮第公爵的大臣,当宰相达40年,是公国的实际掌权者,权势极大。画家把他和圣母画在一起,没有象宗教画那样展现崇拜的场面,而是罗林和圣母分坐二边,画面的中间是远山、城市和河流,体现了当时罗林的地位。让人感到崇拜与自我崇拜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法国国王查理七世》</p><p class="ql-block">作者:让.富凯</p><p class="ql-block">86cmx71cm</p><p class="ql-block">木板油画</p><p class="ql-block">让.富凯是法国王室的御用肖像画家。这幅画对这位饱经苦难且性格软弱的君主进行了非常准确、真实的描述,是法国最后的中世纪艺术。</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p><p class="ql-block">作者:让.富凯</p><p class="ql-block">时间:1450年</p><p class="ql-block">6.8cmx6.8cm</p><p class="ql-block">铜版画</p><p class="ql-block">我觉得这可能是卢浮宫收藏的最小尺寸的画作,虽然是只有6.8平方厘米的画家自画像,但反映了宫庭文化和贵族的审美趣味。</p> <p class="ql-block">《去往骷髅地》</p><p class="ql-block">作者:西蒙.马尔蒂尼</p><p class="ql-block">时间:1336一1342年</p><p class="ql-block">28cmx16cm</p><p class="ql-block">木板蛋彩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描述的是耶稣去骷髅地受难的路上,经过城墙边时众多人物的场景。耶稣自己扛着十字架,玛利亚模仿着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表情。每一位追随者和迫害者的表情和动作都被细致地刻画出来。你要知道,这是在一块手掌大的木板上画出的30多位人物。</p> <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