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当代国考文武双进士陈延军律师</b></p><p class="ql-block"> 陈延军“文武双修”,1995年国家律师资格考试中超越录取线13分通过了国家律师资格考试,2013年11月在首届武术国考中以高分取得“中国武术高段位七段”称号,被称为“当代国考文武双进士”。中国武术高段位七段、国家级段位考评员指导员、国家一级武术裁判,现任中国武协市场开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武协监事。 现任北京律协军民融合专委会副秘书长,现从事山西军史方面研究。</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af7m6l" target="_blank">陈延军:祖父陈维屏于1952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二等高额生产模范户称号(盂县志P724页记载)</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tyyvhe2" target="_blank">陈延军:祖父陈维翰是段祺瑞贴身保镖、上校军官,享受军刀与战马待遇。</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sc7uwjt" target="_blank">陈延军父亲陈明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原来,它是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ue0afo" target="_blank">陈延军:山西盂县赵家垴陈家杰出人物~晋中地区供销物资采购调配能手陈性善</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b8vmqz" target="_blank">陈延军表叔常恺(海玉),中国传媒大学系主任、著名教授、全国优秀教师。</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p1fi3h"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赵家垴陈家杰出人物~国家公务员局原副局长陈刚</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cj3osos" target="_blank">陈延军:晋察冀边区政府表扬的抗日英雄陈兆麟(十世祖)</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4gadhyv" target="_blank">陈延军:晋察冀边区政府参议员陈汝煜</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gc5fk8h"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赵家垴村的建国前老党员赵三桃</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5moo14"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实验小学原校长陈维铭老师逝世</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933年的阳泉地图</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u3ow4k4" target="_blank">陈延军:赵家垴陈氏家族京城老字号“复瑞成参茸店”</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7ngb11o"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赵家垴村陈家碾道院</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6irj2xp"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赵家垴村陈家老院有田院</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85d541q" target="_blank">陈延军:赵家垴村陈家后边院陈有相院</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7wzqgyq" target="_blank">陈延军:赵家垴村陈家后边院陈树滋院</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41hx1b2"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赵家垴陈家“余庆堂”大院</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8jbl4ek"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赵家垴村陈家规模较大“西院”</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1rm6mcp" target="_blank">陈延军:盂县赵家垴《龙王庙、大龙垴水库》</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1nuvwa3" target="_blank">陈延军: 盂县赵家垴《观音庙、老爷庙、众神庙》</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jzb61tu" target="_blank">温河大峡谷</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pks43u" target="_blank">陈延军:陈贵兴谈盂县人在北京开设手工作坊小记</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0tiyr5z" target="_blank">陈贵兴:赵家垴村赋</a></p> <p class="ql-block"> 导读: 赵家垴地处庙梁山麓,温河南岸。北面靠温池村,南流村,东与郊区小河村相接,南与贾家垴、南沟接壤,西面是贾家沟村。在清城东北4公里。清乾隆与光绪“县志”均载:“赵家垴”。以姓氏及地形得名。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840亩,人523口。置村民委员会,只辖本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家垴远在唐宋时期,就开采铁矿,土法冶炼。”清代光绪版《盂县志》载,光绪二十四年(1898),全县在……赵家垴……有焖铁炉8座,年产生铁4500吨。 1961年《盂县县志》载: “……赵家垴……等村,曾经冶炼过很长年代。焖铁炉产生铁,炒铁炉产熟铁,除本地销售外,熟铁货大部远销省北各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家垴村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煤矿、铝矿、石灰石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山西盂县赵家垴村赵学士先生曾为北京知名洗染技师</b></p><p class="ql-block"> 赵家垴村赵氏十三世赵学士先生,乳名河贞(珍),男,汉族, 生于公元1916年(民国五年)农历5月29日,卒于公元2003年农历11月8日,终年八十八岁。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系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路家村镇赵家垴村人。与妻子王榴花生有一子两女,儿子赵喜寿,女儿赵喜英、赵彩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学士是长子,性格刚毅,10岁就随父在家种田,1928年又随父在本村开砖窑,起早贪黑承受着一个少年不能承受的重负。十六岁外出谋生步行进京,从此开始了他的在外生活,二十几岁时曾三次被扩军、参军在八路军中,化装小贩,做交通员,出生入死几次穿越封锁线,离开部队后在张家口、太原、北京等地干洗染工作。民国三十四年父亲买下了房产欠现大洋八百,其当时已近三十岁,在北京拉洋车昼夜不停四个月当款现凑齐后,连夜返家,才成全了父亲购置房产大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学士先生1931年在北京投身洗染行,在前门李铁拐斜街一家小店当洗染工,由于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性格,很快由一名学徒工上升为一名出色的洗染师傅。</p><p class="ql-block"> 后在大昌洗染店担任洗染技师,大昌洗染店于1936年开业,坐落在前门外李铁拐斜街路北一座观音庙旧址上,是当时的名店大店。该店属于北京最繁华商业街~大栅拦商业圈。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因赵学士先生洗染技术过硬,口啤极隹,业务繁忙, 经常承接住在该胡同的京剧大师梅兰梅、谭鑫培等众多名人洗染业务。</b></p><p class="ql-block"> 百度一下胡同的名称的来历:这条街在明朝时只叫斜街,也从来没有什么铁树。到了清朝时,街上有家卖铁锅的李家棚铺很有名,于是大家就叫这条街“李铁锅斜街”了。<b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铁锅与神仙李铁拐只有一字之差,叫到后来,就谐音成李铁拐斜街了。</b>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又改称铁树斜街。</p><p class="ql-block"> 1946年至1949年在震寰染坊担任洗染技师,地址在宣内大街路东,该店两间门面,进深两间,计4间房屋,面积约6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1955年至1962年在国营福龙洗染厂担任洗染技师,福龙洗染厂坐落在广安门大街480号,该店两间门面,进深两间,后面有约10平方米的小院和南房一间,总计5间房屋,总面积约8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学士先生从1931年到1962年间,老家的一切开支都由他一个人来承担,背负着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1962年国家实行城市人口疏散政策“中央大力精简职工,减少城市人口”,迫于生活压力退职回村务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赵学士先生老年时迁居孟城东关北村。规律的饮食起居,成为他长寿的秘决。一日三餐床上放一小桌,几碟小菜,一盘鸡蛋是定数,并饮白酒一盅,上午绕城一周,日日坚持,下午饮水一壶,终身戒烟,晚间清洗入睡,闲时通阅古书也是他的一大奢好。</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uvqhxd" target="_blank">陈延军:毛泽东周恩来身边工作过的胡通德</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Dm-LV8AKauz_JPzTiRd21Q" target="_blank">清代称李铁锅斜街,清末时雅化为李铁拐斜街。街名沿用到1949年以后。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棚铺夹道、升官巷并入,改称铁树斜街。</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qyufo4wy1U4US83mqV-H1w" target="_blank">护国观音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西街、铁树斜街和樱桃斜街交汇处,门牌为北京市西城区樱桃斜街4、6、8号。</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vhIJx8rP7FybK4pTGu8rgQ" target="_blank">大栅栏街道的护国观音寺和五道庙</a></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盂县人在北京开设手工作坊小记</b></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盂县人就开始在北京开设店铺、从事商业服务和经贸活动了。一直到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盂县人在北京开设店铺达到高峰时期。根据陈维栋的回忆,参考了郭剑平的《盂县人在北京》一书,我们可以得知那时的一些具体情况。陈维栋十六岁时,离开家乡赵家垴村,去北京学徒,公私合营后留在洗染店工作,后调到青海省西宁市工作。他回忆说:“那时候,围子铺和染坊几乎都是盂县人开设的,其它省份和县份极少,偶尔有之,也大多雇佣盂县人经营管理。可以说,这些店铺遍及京城各个街道,形成盂县人垄断之势。”据郭剑平的资料记载,盂县人那个时期在京城从事商业活动的大约为130多户,从事手工作坊的占到百分之九十。其中,车围铺占到百分之四十,洗染业占到百分之五十,纯属经商的参茸业只有8户,占百分之六,从事货栈和其它的只有3户,占到百分之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盂县人在北京开设的洗染店</b></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前,洗染业是盂县人在北京经营的第二大行业,累计66户。盂县人在北京从事此行业时间久远,且从业人员众多。以下介绍的是山西盂县赵学士先生曾工作过震寰染坊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盂县人在北京开设震寰染坊</b></p><p class="ql-block"> 震寰染坊地址在宣内大街路东,该店两间门面,进深两间,计4间房屋,面积约64平方米。震寰染坊是由韩财土、张必、王永财等人合伙开设的。据说,永顺公染坊也曾在此投资。这家染坊开业时间是1946年,开业不久,王永财退出。震寰于1949年停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震寰染坊部分职工名单:</b></p><p class="ql-block">姓名 籍贯</p><p class="ql-block">韩财土 盂县清城滴水崖</p><p class="ql-block">王永财 盂县东沟村</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赵学士 盂县赵家垴</b></p><p class="ql-block">张马必 盂县清城寨垴子</p><p class="ql-block">聂广生 盂县清城</p><p class="ql-block">王孝良 盂县马乡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盂县洗染业占到百分之五十,形成垄断京城洗染业之势。</b></p><p class="ql-block"> 俗语称作“染坊“的行业,其实是为顾客清洗衣物并为旧衣服着色上彩的一种服务行业。其起始年代要晚于车围业。</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位于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号的”祥顺洗染店约为1900年前后开设,业主是盂县温池村人赵广厚。这是目前可知的最早的染坊。</p><p class="ql-block"> 这是盂县人在北京又开设的另一种手工服务行业。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比前一种行业要快,在短短10多年的时间里,作坊遍及京城大街小巷达近70户。形成垄断京城洗染业之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洗染业是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产物,其主要有三类服务对象:</b></p><p class="ql-block"> 一种是权贵豪绅,这类人衣着讲究,或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因其衣服质量珍贵,需要专门技术和专门设备来清洗,这就需要洗染店来专业服务了。</p><p class="ql-block"> 二是工作比较高雅而又比较繁忙的人,这类职员人物,工作繁忙,时间定时,穿着也比较考究,也是西装革履,自然需要找洗染店了。</p><p class="ql-block"> 三是社会地位比较低微的人,这些人经济窘迫,买一身衣服要穿好多年,在衣服破旧时需要重新着色加工,当做新衣再穿。</p><p class="ql-block"> 有了这三类人的需求,就有了洗染业的业务。洗染业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天冷时,要与冷水打交道,双手经常泡在水中,皮肤皲裂严重。天热时也得和烙铁相伴,满头大汗也得手提十几斤重的烙铁烫衣服,其辛苦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但是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洗染工人是在苦,手提烙铁像火炉,天气越热活儿越多,加班只有汤一锅。</b></p><p class="ql-block"> 洗染工人是在苦,冬天不能糊窗户,鞋袜衣服都湿透,懂得全身打哆嗦。”特别是分担洗衣的工人,每天10多个小时双手都泡在肥皂水里,弯腰在洗桶里一洗就是十多小时,其苦痛可想而知。新学徒都得经过这一关。</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洗染店中,位于崇文区精忠庙大市北拐弯7号的天元染坊是规模最大的染坊,占地有一亩多,房屋30多间,设备先进,工人众多,技术出色。</p><p class="ql-block"> 据说是购买天津庆王府的私产,股东是盂县陈南庄的陈家和南坪村赵家。1955年,天元染坊与非盂县人开设的义胜、四联、成记染坊组成公私合营北京染绸厂。华丽洗染厂是天元的分号,位于西单北大街路东40号,属繁华之地,最先使用西式的洗染方法,顾客较多去。1956年并入永顺公洗染店。培华洗染厂位于西长安街路北52号,是京城四大洗染厂之一。(当时有东城的美大、大美,西城的培华、华丽是京城四大洗染店之称)。德盛染坊位于安定门内大街路西122号,前后三院落相连,总计房屋20多间,1956年公私合营中,后更名为东风洗染厂。通过以上的简介,可知当时盂县人在北京开设洗染业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下面我们将要分析一下盂县人为何在京城开设这么多的服务行业。原因有如下几点。</b></p><p class="ql-block"> 一是山西紧邻北京,历史上晋商在京城经商者居多,有这样的风气。盂县在山西的北中部,距北京有900里左右,属于距离较近之地。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徒步也只有十多天的路程。对于那些穷人来说,徒步去北京谋业还是可以实现的。盂县有靠近阳泉,阳泉有了火车站之后可以乘坐火车去京城。</p><p class="ql-block"> 二是盂县地处山区,属于封闭落后贫穷地区,经济困却,贫苦农民只靠耕种那点瘠薄的土地,难以解决生计问题,自然就得到繁华的京城去挣钱来养家糊口。</p><p class="ql-block"> 三是盂县与本省南部县区相比较,经济匮乏,少有平遥、介休那样至今雄厚的豪商大户,由于资金原因,自然选中了着两项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周转快的行业。</p><p class="ql-block"> 四是盂县人自古就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格,着两种行业就是靠汗水和辛劳挣钱的职业,又要求守信用遵约定,还不能贪财,遇到顾客遗留在衣物中的贵重物品,必须归还。</p><p class="ql-block"> 五是盂县人古风纯朴,特重感情,家族亲戚和好友间常互相照顾,就形成了人托人、亲托亲,互相拉扯上北京的风气。穷家子弟,无有职业,一到15岁左右,就想到京城学一门手艺,挣钱养家。</p><p class="ql-block"> 据陈维栋回忆,那时的穷家子弟都很珍惜着来之不易的机会,很听话。很尊重掌柜和大师傅,就想伺奉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加心在意,深怕有不足之处。还要抽空学习文化,那时文化人缺少,能够写毛笔字和打算盘就算是上等的文化人,就有当掌柜顶生意的希望。学习技术尤其重要。所以,那时的学徒很能吃苦,尽管受掌柜的凌辱,尝饥寒之苦难从不叫苦叫累,一门心思学手艺。每天要劳作十几个小时。其中的苦楚是惊人难以体会到的。</p><p class="ql-block"> 真实由于盂县人肯吃苦有讲信用,做出的活儿好,从不违约,所以深受广大顾客的欢迎。生意兴隆,买卖火爆,竟把一般人看不上眼的营生做到极致,一统京城之天下,我们不能不惊叹他们吃苦精神和精湛技术。</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百多年的商海颠簸中,盂县人靠的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京城的锦旗、车围、洗染业默默奉献、工作着,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人们的生活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开设了布类、呢绒加工业的新河。随着社会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这些店铺走完了她的历程,融入公私合营企业中,继续为社会服务,预选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将会影响着后人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新的业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