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府铜牛</p> <p class="ql-block"> 这件造型生动、设计精巧、工艺考究的镶嵌错银饰的铜牛,是1956年春安徽寿县一位农民在犁地时发现的,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早期遗物,埋藏地下历时2300余年,不仅纹饰华美完好无损,而且雪白光亮,闪耀着夺目的金辉,不禁令人神往!</p><p class="ql-block"> 铜牛为卧伏状,青铜铸造,浑圆壮实。身长10厘米,前脊高5厘米,后股高4.5厘米,重1.7公斤。前膝双跪,后腿屈于腹部,头颈回伸,尾巴甩贴于左股之上。脊部和股部特别显得丰圆,整个造型,极其生动有力。牛眼、眉、鼻用白色金属镂错而成,周身及前后蹄镶嵌成舒展和卷曲的图案,背梁中线有相互对称的银质花纹,于绿色斑锈中现出银白光亮,华美流利,非常清晰可爱。铜牛这种金辉夺目的花纹,都是用金银错嵌表现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金银错嵌工艺,是继春秋中期兴起的青铜器表面镶嵌红铜的工艺之后而出现的。金银错,也称错金、错银,就是在铸造的铜器上,刻镂出沟槽,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纹饰或文字,然后用错石,也作“厝石”,把器物的表面磨光。金银错的优点是:能显示出色彩对比,使纹饰的线条更鲜明,艺术形象更生动,且又不生锈。这一技术,在我国战国时非常盛行。这件铜牛即将嵌错工艺同施于一器,把飞旋流动的曲线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 在铜牛的腹部还铸有“大府之器”四字铭文。据专家考证,“大府”是楚国官名,为楚王“治藏之长”。“大府之器”的铜牛,就是楚王“治藏之长”的大府官所藏或所铸的宝器,其制作的年代约于公元前323年前后,是楚国早期宝器。楚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建都18年,经历四位楚王。寿春,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故地,在其周围遗存着相当数量的楚墓葬,地下文物丰富。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古墓已陷入瓦埠湖中,而大多早已夷为耕地。新中国成立前后,寿县境内常有零星文物出土,大多数是农民在耕种土地、河沟捞泥、建造房屋时发现的,青铜器较多,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如“大府之器”的铜牛。</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文化史上,牛这种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它力强耐劳,是我们祖先生存的有力助手。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就发现有用牛头作随葬的。商人、周人也以牛头图案装饰青铜器等,学者们解释说:这是因为把牛视作财富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大府之器”———小小的铜牛,制作得如此精美,反映了战国时代青铜工艺的高水平,同时也可窥见楚王宫生活豪华的一斑。</p><p class="ql-block"> 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956年某天,邱家花园一60多岁的邱姓老人,他在寿州城东南二道坝旁边的邱家花园地里挖地,无意中挖出了这件精彩绝伦的大府铜牛。</p><p class="ql-block"> 老邱对此件国宝青铜器也不懂,便来到二道坝子卖烤红薯的老张这里,跟老张说从地里挖个铁疙瘩,你是城里人你懂,你看着给几个钱就卖给你了。</p><p class="ql-block"> 老张头是寿州城东街人,其实他也不是太懂,但毕竟见过世面。就说,给你二块钱吧。邱姓老人说,好吧好吧。</p><p class="ql-block"> 过了两年后,1958年寿县博物馆成立,老张头便加了十块钱卖给了博物馆。终于使这件国宝级文物现身于大众面前。</p><p class="ql-block"> 铜牛背上银白色花纹是将金属材料镶嵌到铜牛背部,进行打磨形成。银白色材料是银还是别的,目前还没有鉴定结论。</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远景</p> <p class="ql-block">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1:1比例的复制品——"大府铜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