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是我退休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秋天,应好友张帆、张剑涛的邀请,我和爱人徐梅一同踏上了回河南老家的旅程。我的祖籍是河南,父母是五十年代从河南到新疆的支边青年。我少年时代曾随父母回过老家河南,但这次旅行不仅让我重温了儿时的记忆,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老家河南地处中原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人才优势、历史悠久的深厚底蕴、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给我们留下了诸多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11月7日,秋风轻拂,我们驱车沿着郑州市中牟平安大道前行,路旁的指示牌上赫然写着“只有河南 戏剧幻城”。我在那一刻,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对故土的思念,还有对这片土地上文化传承的好奇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是中国首座全景式沉浸戏剧主题公园,占地622亩,总投资近60亿元。是中国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之一。著名导演王潮歌用她特有的聪明才智,创作出21个大小不一的剧场,近千名演员,分为3大主剧和18个小剧,剧目近千名演员,总时长近700分钟。其主要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戏剧“幻城”为载体,主要场景包括李家村剧场、火车站剧场、幻城剧场等,每个剧目都讲述着发生在河南的故事,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中原文化源远流长的无穷魅力。</p> <p class="ql-block">来不及看完所有的剧目,一天的时间已匆匆而过,夜色渐浓,我们来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大门楼建筑前。夜晚的灯光将大门楼照得格外辉煌,上面写着“我是河南人”五个大字,站在门前,我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慨,这片土地的过去养育过多少仁人志士,发生过多少动人故事。而让人倍感自豪的这五个字还将激励着多少人去创造现在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11月8日,我们从郑州开车出发行驶110公里来到登封市少林寺,一路上欣赏着嵩山美丽的秋景,心情也随着距离的接近越发激动起来。少年时代就被“少林寺”的电影所吸引,精湛的少林武功不仅名扬天下,而切坚韧不拔的少林精神,也被弘扬成为一种中华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怀着儿时就对少林寺崇拜的心情,近距离观赏了塔林武校的表演,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慕名而来的游客依然是络绎不绝,观赏武功表演的同时,也被少林寺内橙黄一片的银杏和周边嵩山绚丽多彩的秋色所陶醉。</p> <p class="ql-block">11月9日我们来到三门峡陕州区的天鹅湖游览,这里每年11月,上千只白天鹅从西伯利亚迁徙到这里过冬,大片的水域,丰富的水生植物为白天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里不仅是国家级白天鹅保护区,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指定的白天鹅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芦花白、秋水凉,天鹅戏水舞成双,在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下与优雅的白天鹅,黑天鹅近距离对话,真的是一道心情舒畅、美不胜收的观赏风景。</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来到三门峡陕州区的地坑院,这里是中国古代民居三大古建筑之一,福建的土楼、陕西的窑洞、以前在福建和陕西旅游时都曾参观过,这次来到河南的地坑院,算是把这中国民间民居的三大古建筑看全了。</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顾名思义是在具有深厚黄土层的平地上向下挖掘而成,四壁凿出窑洞供人居住,这种建筑形式非常坚固,能够抵御自然灾害,挡风隔音,防震抗震,而且还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提高,这种地坑院虽然早已不再使用,但作为古代民间居住的一种方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坑院依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里民间有种说法,形象的描述了地坑院这种建筑的特点和特色,“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户、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我们走街串巷的在地坑院里穿行,不仅被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更是为祖国万里山河的丰富多彩所自豪。</p> <p class="ql-block">11月10日,我们来到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参观,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且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甲骨文不仅是汉字的源头,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它主要流行于商周时期,记录了商代晚期的占卜内容和王室活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信仰等方面。</p> <p class="ql-block">带着对人类文明的敬仰,怀着对殷墟甲骨文的发掘和惊叹,我们结束了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参观,漫步在今年2月才竣工重新开馆的博物馆前宽敞的广场上,重温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意义所在,更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安阳还见到了我们八十年代在新疆喀什工作事情的同事郭恒大哥,老朋友相见格外激动,千言万语讲不完当年的亲情友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p class="ql-block">11月13日,我们来到河南新乡市辉县的郭亮村挂壁公路,也叫绝壁长廊,始建于1972年,1977年完工,全部由郭亮村村民独立手工完成。这条长度大约为1300米的挂壁公路,解决了郭亮村下三个自然村的历代以来只能靠天梯出山的难题。路通了,车来了,人来了,现在的郭亮村靠旅游业富起来了。我们今天也成为了来这里旅游参观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挂壁公路是在峭壁上开凿而出的奇险公路。交通专家称,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都很少见。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相隔十余米旁开一侧窗。从远处看这条公路,就像是镶嵌在山峦之中的绝壁长廊。</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的挂壁公路被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郭亮村利用这条奇特的公路开发旅游项目,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河南省辉县万仙山的第一风景区。结束了郭亮村挂壁公路的参观,期待着后续更加精彩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