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宁波,钟灵毓秀,历史悠久,其地原以“鄞”为名,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座城市,因有历史而厚重。晚清时期的宁波,新旧交汇,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p><p class="ql-block">一座城市,因有历史而厚重。晚清时期的宁波,新旧交汇,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今天的美篇,分享一组晚清宁波、镇海、普陀山老照片,全部出自于包腊相册。</p><p class="ql-block">包腊(Edward Charles MacIntosh Bowra,1841-1874 ),出生在英国的一个中小贵族家庭,在伦敦城市学院毕业后,考入了伦敦海关。这期间,英国曾在国内招聘中国海关的雇员。1863年5月,他受中国近代海关第一任总税务司李泰国之聘请来到中国,从四等帮办做起。包腊作为中国近代海关洋员参与了1866年斌椿使团出访欧洲。这次出使在斌椿的《乘槎笔记》和张德彝的《航海述奇》中有详细记录。1867年,包腊被任命为浙海关宁波税务司。1872年升任为粤海关税务司,1873年担任维也纳世博会中国展的“帝国海关委员会”总负责,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亮相世博会。1874年10月,包腊因劳累过度,在英国休假时病逝,终年33岁。</p> <p class="ql-block">↑坐在最前面抱着狗的是包腊,左手边是他的妻子</p><p class="ql-block">包腊在宁波期间,主要负责“和各级官员维持亲密友好的关系”“为商业发展提供各种便利,助合法经营者一臂之力”,还要向总税务司赫德“通报周边地区的一切趣闻轶事,并且每两周递交一份公函”。包腊的女儿艾塞尔和儿子塞西尔(中文名包罗)相继于1868年、1869年出生于宁波。这位英国人热心中国文化,曾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曾将前八回的译文发表在《中国杂志》(China Magazine)上。</p> <p class="ql-block">↑包腊,抱着女儿Ethel</p><p class="ql-block">包腊为后人留存了大量宁波城乡的照片,共有200张左右,时间大概在1870年左右。他留存的照片中并非全由他拍摄,包括了 J. C. Watson 少校、Charles Frederick Moore 和 John Thompson 的作品。有些照片的拍摄者还有争议。</p><p class="ql-block">这些照片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景观式的照片,包括宁波老城、镇海、鄞县一带的景观,天后宫(福建会馆)、天封塔、鄞江桥、天童寺、阿育王寺、旧宁波府城墙、镇海老城等皆在其中,特别是保存了大量江北岸、浙海关一带的景观照,十分珍贵;第二类是人物照片,主要是在江北岸居住的外国官员、传教士及其家眷的肖像,个别还有旅途中所见的中国人的特写;第三类则是场景照,这类照片数量非常少,仅有几张,主要是鄞江桥居民和附近采石场工人生活、工作场景的特写。</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美篇,主要分享相册中的宁波、镇海的一些老照片。还有一些乍浦照片和慈城以及普陀山的照片,一并附于后。一百五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这些影像带我们回到那一个历史中的时空。</p><p class="ql-block">↓旧影:洋人老照片,带你回到一百五十年前的宁波、镇海、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宁波镇海口北拦江炮台。</p><p class="ql-block">宁波镇海口重关天设,地势险要,是我国历史上的海防要地,素有“两浙门户”“郡之咽喉”之誉。早在唐元和四年(809年)置望海镇,为军事建置。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1840年至1912年民国政府建立,清政府在镇海口陆续修建了十座固定炮台。包腊拍摄的是镇海口北拦江炮台。这处炮台原位于甬江口北岸镇海县城外的洋关东首,始建于1840年,配前膛铁炮7门。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炮台被英军攻陷,部分被摧毁。其后,炮台废弃。在包腊所拍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海防废弛,虽然设有大炮,但铁炮却东倒西歪,令人痛心。</p> <p class="ql-block">镇海镇远门,镇海县城的东门。当时镇海有城门五座,南面“清川”“南薰”二门;西面“向辰”“武平”二门;北面有楼无门,是与海塘合一的城墙。东门外有瓮城,环以濠河,河上架桥。如果发生战事,这种梁板式固定桥将被拆除,改为吊桥。照片上的圆拱门是瓮城门,城内侧则为正门,上有城楼。</p> <p class="ql-block">镇海海关。位于县城的东南角,五开间面东稍偏南,濒临甬江。</p> <p class="ql-block">远望镇海招宝山,山上威远城。威远城以招宝山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顶筑建,为海防要塞,扼江控海。</p> <p class="ql-block">镇海招宝山威远城内的宝陀禅寺。</p> <p class="ql-block">镇海梓荫山,县城内唯一的小山,对照光绪县志的《梓荫山图》可知,照片中的石板桥叫迎龙桥,两根石柱是迎龙门的遗迹,亭子叫“石莲亭”,其后的庙宇为“魁星阁”和“文昌祠”,再后面还有“迎秀亭”。图左远方,为招宝山景象。</p> <p class="ql-block">镇海县学内的“魁星阁”,竖匾上“镇海学”三字清晰可辨。图右侧远方,则是招宝山上的威远城。</p> <p class="ql-block">镇海县学的文笔塔,图左的“腾蛟”牌坊,是明清时期官学建筑群中必需的规制构筑物,与“起凤”牌坊一起处于棂星门前横路的两头。</p> <p class="ql-block">总持寺,镇海城内最古老的佛寺,图片中为总持寺钟楼。</p> <p class="ql-block">巾子山,在老城东北,海拔高24米,形状像是过去书生头戴的巾帻,山由此得名。巾子山为后海城塘的起点,城墙环山巅而筑,明代时称为“瞭贼嘴”。</p><p class="ql-block">巾子山是城内的山,它与城外的招宝山形成控扼之势,阻挡着海潮侵袭县城为患。所以方志上说:“非二山障蔽,不可为邑矣”(南宋宝庆《四明志》卷第十八)。图左上方的山上建有城墙,即瞭贼嘴。图下方有浮厝、坟堆的地方,就是钩金塘。</p> <p class="ql-block">镇海城内沙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镇海北拦江埠炮台。以上为镇海照片,似乎也是镇海最早有影像的照片了。</p> <p class="ql-block">慈城骢马桥。</p> <p class="ql-block">故儒士应宽妻冯氏之节孝坊旧影,牌坊座落于浙江宁波慈城东镇桥东。</p> <p class="ql-block">杭州湾,海关巡查舰上的工作场景,1873年。</p> <p class="ql-block">杭州湾,对面是乍浦,山上有堡垒。乍浦照片为英国人 查尔斯·弗雷德里克·摩尔(Charles Frederick MOORE,1837-1916年)拍摄。</p> <p class="ql-block">乍浦的木筏和帆船</p> <p class="ql-block">乍浦镇炮台,1842年5月,这里爆发了著名的乍浦之战,似乎已经废弃。</p> <p class="ql-block">乍浦镇炮台。</p> <p class="ql-block">乍浦镇港口,似乎已经淤塞,两艘帆船在岸边腐烂。</p> <p class="ql-block">乍浦城墙。</p> <p class="ql-block">乍浦城墙内的屋舍,1870年。1942年乍浦之战,城破后,英军将乍浦虏掠一空。</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此处为普济寺,前有莲花池名海印池。池上有桥三座,东边的这座叫永寿桥。</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一座重檐大殿,不知是哪座寺。</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几名僧人坐在龟趺之上。</p><p class="ql-block">↓晚清旧影:一百五十年前的宁波老城,你还能认得出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宁波江北岸的浙海关税务司署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1861年,浙海关成立,选址于今浙江宁波市江北岸外马路,并陆续在此一带建设了浙海关税务司公馆、浙海关税务司署办公楼、浙海关税务司署验货场、宁波一等邮局等建筑,形成了浙海关税务司署建筑群。包腊一家就住在这里。目前,建筑群存有浙海关税务司办公楼,现为“浙海关旧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浙海关税务司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1844年宁波开埠后,洋人大多住在江北岸。这是洋人聚居区望向东门。</p> <p class="ql-block">原图标注为The Old Hotel,这是海关俱乐部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宁波宝顺洋行。</p> <p class="ql-block">↑浙海关海关专员的住所。包腊一家就住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家很好,有漂亮的花园和农田,位于宁波最好的一处江边上。我们的草坪顺着山坡延伸到江边,正好面向对岸蜿蜒的中国城墙……我们家窗外风景秀丽,与中国城墙的距离也恰到好处,使城墙看起来灰蒙蒙的,充满古色古香的味道,部分地方还长满了茉莉花和金银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处住宅,格子门外男女似乎是包腊夫妻。</p> <p class="ql-block">包腊家中陈设,坐着是包腊妻子。</p> <p class="ql-block">浙海关的中国职员,最后排五人穿着类似海军水手的制服。</p> <p class="ql-block">宁波城墙和城门。</p><p class="ql-block">这是宁波城东北部的城墙。左侧是和义门,也被称为盐仓门。大树左侧是府学孔庙屋顶。城墙外白墙部分是威廉.帕克医生医院。</p> <p class="ql-block">和义门,建于元代至正二十年(1360年),又称盐仓门(专门负责盐商的进出),为宁波六城门之一。民国十八年,和义门与其它五门一起被拆除。2003年,考古发掘得以重现。</p> <p class="ql-block">和义门附近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和义门瓮城西侧宁郡卫安勇训练的情景。</p><p class="ql-block">1873年《申报》报道:“宁城报德观卫安局绿头勇日逐在和义门内城下大坟滩操演,甚为好看。或扒墙壁,或钻坟坑,或卧,或奔,总要快疾为最,号令极严,阵亦齐整。”</p><p class="ql-block">宁波贸易繁华,城墙城门阻碍交通运输,影响经济发展,因而在宁波市政筹备处成立后同年,就提出了隳城造路的议题。1923年决议先拆毁宁波六座城门,改筑市内东南西北四大干路。1924年,首先拆除灵桥门和东渡门。同时,因为效实学校的校舍紧贴城墙无法扩充,商准拆除附近西城墙一段。1927年,时任宁波市长罗惠侨拟定建筑宁波环城马路的建议,实行隳城之案,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拆城运动。隳城之案颁布不过三年,宁波城墙被完全拆除,从古城墙上拆除下来的大量城砖石料,作为优良建筑材料,被用于华美医院和城乡居民房屋等建造。</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看宁波城内,远处的楼阁是宁波鼓楼。</p> <p class="ql-block">从宁波白水巷远望天封塔。</p><p class="ql-block">宁波天封塔,始建于695年至696年(唐武后"天册万岁"和"万岁登封"年间),故名"天封"。原塔高18丈,六角形,相传建造时采用了泥沙层层堆积把砖石送上去的办法,大沙泥街、小沙泥街由此得名。后塔刹毁。残高41米,六面七级。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重建。以后又数次修建。清嘉庆三年(1798年)又毁于火,仅存砖塔身。1957年全面维修。登塔可以鸟瞰宁波市容。《鄞县通志》中记载:“白水巷,旧名白水青松,蒋家塘。”</p> <p class="ql-block">从塔影巷看天封塔。</p> <p class="ql-block">天封塔</p> <p class="ql-block">一处过街牌楼,上面似乎是“古棠说坊”四字。应该是现在中山东路江东段路北的古讲堂巷,当年巷口南面,正对着通往鄞东的后塘河。</p> <p class="ql-block">日湖和水月桥。水月桥右后方是文昌阁,再往右是余相国祠。</p> <p class="ql-block">日湖北部,又称细湖。</p> <p class="ql-block">日湖东岸,图片最左侧为白龙王庙。白龙王庙俗传建于南宋初年,先为祠,后为庙;先祀山阴王氏兄弟,后供奉龙王。</p> <p class="ql-block">一座庙宇,看对联,应该是一处龙王庙,或即是白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月湖桥</p> <p class="ql-block">日湖吕祖殿</p> <p class="ql-block">宁波天后宫戏台,即福建会馆。宁波福建会馆有三处,这是位于江厦街的一座,清代重修,规模宏大,被誉为甬上“城东巨观”。可惜于1949年9月20日毁于战火,迄今未有重建。</p> <p class="ql-block">戏台下有三名男子。</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戏台</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戏台</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主殿</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主殿前廊的蟠龙柱。</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前院,桥上坐着一男子。</p> <p class="ql-block">长春门城内镇明路上的四辅崇阶三台峻秩坊,为余有丁之父赠建极殿大学士余永麟立。从坊下南望,可见长春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义塔。又称瘵殇,也叫孩儿塔。旧报载,宁波凡有义冢地,其旁必另建一塔名曰瘵殇,盖贮幼孩之尸身,以免骸骨暴露之惨,每年春冬二季,体仁局与敦安公所必饬人收取,更用小棺盛殓掩埋,此已行之有年矣。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建环城马路时义塔拆除,其位置在今月湖景区之月湖女神雕像南侧。</p> <p class="ql-block">宁波道台衙署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宁波孔庙大成殿,位置大概在现在的中山广场。</p> <p class="ql-block">宁波佑圣观,元代至治元年(1321)全真高道建佑圣观,位于城区孝闻街以北,靠近宁波老城墙的北端。</p> <p class="ql-block">后塘河张斌桥附近。</p> <p class="ql-block">宁波南门附近的古木</p> <p class="ql-block">两株古木,树下各有一人。</p> <p class="ql-block">城中一位官员家中。</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标注为李鸿章,但有的资料介绍为宁绍台道道台文廉。</p> <p class="ql-block">一处寺庙中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寺庙中的僧人。</p> <p class="ql-block">万法朝宗:一百五十年前,宁波古寺旧影</p> <p class="ql-block">前往天童寺的山路。</p><p class="ql-block">远处的山脊上是五佛镇蟒塔,它是出入天童寺的路标。因塔位于东吴镇少白岭上,故又称“少白塔”。图中的旧塔早已损毁,现在的塔为民国九年(1920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天童寺古山门。</p><p class="ql-block">行走在林荫道上,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建筑,四方门洞,造型简洁,这就是天童寺的古山门。从门洞里站立的僧人可知山门的高大,更能反衬路边这些古树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天童寺古山门,穿过山门后反身回看。</p> <p class="ql-block">天童寺山门和古木。</p> <p class="ql-block">天童寺古林荫道。</p><p class="ql-block">“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天童寺东、西、北三个方向被太白山六峰所环抱,只在南面有一条古林荫道通向寺庙。这是一条整齐的石板小路,道路一旁是人工垒砌的石头矮墙,站在道路中间的似乎是包腊,旁边还有几名僧人。</p> <p class="ql-block">万工池边古樟树。</p> <p class="ql-block">万工池东南角。</p><p class="ql-block">天童寺外有两口池塘,以内、外万工池命名。这两处池塘都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挖开的,从其名称便可知当年开挖时所用人员之多和工程之艰辛。</p> <p class="ql-block">天童寺七佛塔。</p><p class="ql-block">在近处观察墙边的七佛塔,除中间一座外,其他六座形状接近:塔自下而上由须弥座的塔基,卵形塔身,仿木构塔顶及塔刹四部分组成,造型独特且非常精致。这些佛塔始建于宋代,后被毁坏,现在我们在天童寺所看到的七佛塔均为重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p><p class="ql-block">天王殿是天童寺中轴线上的第一座殿堂,前面为万工池。现在的天王殿前新建了一个照壁,为民国时天王殿失火后,当时的住持圆瑛大师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远望天王殿。</p><p class="ql-block">隔着寺前的池塘(万工池)远望天童寺。</p> <p class="ql-block">佛殿近景。</p><p class="ql-block">这座佛殿是密云圆悟禅师于崇祯八年(1635年)重建而成,门上的“佛殿”牌匾也是他亲笔题写,非常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天童寺钟楼。</p><p class="ql-block">一位僧人依靠在宝鼎旁,脚下踩着一块大石头,他是谁?他在想什么?一百五十年过去了,已经成了一个永久的谜。</p> <p class="ql-block">通往阿育王寺的石路。</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寺的二山门。</p><p class="ql-block">阿育王寺位于鄞东宝幢育王山西麓,天下禅宗名刹。山门上题额“东南佛国”。</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寺舍利宝殿。</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寺下塔,</p><p class="ql-block">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拆除旧塔,建造新塔,巍然矗立至今。</p> <p class="ql-block">金峨寺来仙亭。</p><p class="ql-block">金峨寺始建于唐,历代重修,曾是与天童寺、延庆寺、阿育王寺等齐名宁波十大禅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山间的溪流和林木景色。</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文源自"大观日知录",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