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馆

卧山随云

<p class="ql-block">文/卧山随云</p><p class="ql-block">图/网 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记忆里,一个小“茶馆”,独立于山岭的顶端。说是茶馆,其实只是一间碎石垒成的茅屋,加上门前草棚下的两条石几而已。石几上泛着琥珀色光环的大红汤茶,在我心底,永远是那样的醇香、甘甜。</p> <p class="ql-block">  将茶馆前的山道挑起的山岭,是闻名乡里的“凤凰岭”。 它如一绰约委婉的仙女,兀立于费县西南广袤的平原上。而这条山岭公路,恰似仙女飘逸的顶带,从她展开的双臂上悠然滑落,将梁邱、新庄两镇牵在一起。因而她又成了两地乡农商贾联谊的纽带。多少关于凤凰岭的传说,不绝不息的流传在民间。至今仍有人说:“ 白天不过柱子山,晚上不走凤凰岭。”可岭头上的这间茶馆,如一个“驿站”,等候着那儿,歇息着无数个疲惫的脚板。当你步履蹒跚地攀上岭端,或者满载重负的爬过长坡,也可能是推着独轮车,弓行在坡道上时,对于那处茶馆,无异于有家的渴望与温馨,如同远途跋涉踏进家门的松慵。</p><p class="ql-block"> 经营“茶馆”的主人,是一对年逾古稀的老夫妇。二十多年前,我曾在离家五十公里外的县城读书,每个周末都要骑车回家——为的是备足一周的干粮。因此,凤凰岭便成了我的必经之道。每到岭下,便卯足了劲,双脚极力地蹬着踏板,盘旋而上,骑到坡的中间,便无力前行,只好气喘吁吁的推车行进。到了山顶,支起车子,向两位主人打个招呼,找一处坐下,立等便会有碗热茶端到你的跟前。此时的我,就象只倦飞的小鸟,落于一枝桠上短栖。边喝着红汤茶,边望着远处的家乡,茶香与乡情同时在心中荡漾。末了将二分硬币放于石几,跨上车子,一路顺风地滑行下去。</p> <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代步工具已不再是自行车,穿过凤凰岭的砂子路也拓宽硬化。可每次驶过这里,少年时的情节总还萦绕在心际。黄黄的砂土路不见了,小小的茶馆没有了,但我禁不住对随行的妻儿重述着当年的故事,眼前晃动着两位老人羸弱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05年11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