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郭亮村,坐落于南太行深处的河南辉县,其有名可能缘于电影《举起手来》的热播。其实它很小,一条沟几十户人家,全村差不多就一个叫申的姓氏,你都不知如何去描画;但它很美,一个满眼红石可以说话的村落,叙述着神奇的传说和让人景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人是从山西陵川翻越王莽岭,穿通昆山隧道,跨过一水河沟,大约步行20余里抵达郭亮村的。进村看到的第一个景点是“翠谷丹屏”观景台,拂着凉凉的微风,举目四望,青山绿水红石白路尽收眼底,高峰深谷悬崖绝壁不时引起游人的阵阵惊呼。身边的驴友都在忙着拍照留影,我也举起相机八面开弓,恨不得将所有的美景都收下来。</p> <p class="ql-block">寻路前行,崖边一奇特的歪脖树吸引了我,看周边的树还泛着满身的绿意,它却满目沧桑,独个人高高地站在悬崖边,虬枝挥舞,像在讲述着村庄的传说,又像是迎接来往客人的司仪,我感觉它像一棵朴实无华的迎客松,后来得知它其实是一棵老梨树。</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石头房子,各有其名,大家都统称为崖上人家。有的是楼房,有的是明清风格的院落,有的就一独屋小商店。石房、石墙、石碾、石磨、石炕......,还有随意垒砌在墙脚的石块,看似散乱却散发着原始粗犷的美,每一块山石都张显着艺术般的个性,像是印象派画家莫奈笔下的一幅幅油画,远比我们平常见惯的贴着瓷砖的现代建筑让人玩味称道。</p> <p class="ql-block">崖上人家外有一观景台,大家相继在此以红岩峡谷为背景留照纪念。我扶着栏杆放眼望去,只见峡谷中水流潺潺,涛声回荡。左对面就是著名的郭亮洞,它挂在绝壁腰间,犹如石壁上的“机枪眼”,忽明忽暗,形状各异,隐约可见洞内车来车往。右面的红岩绝壁,耸直陡峭,像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生畏,还没散尽的雾岚在山间沟谷轻轻地散着步,给峡谷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远处,悠闲的牛儿羊儿在奇石、丛林间寻寻觅觅;近处,黄色的柿子,红色的山楂,绿色的核桃,摇摇欲坠,好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人声车流声越来越大,因为快到游客中心了。一座拱桥横跨在峡谷小溪之上,桥全由一块块的红石镶嵌而成,掩映在绿树丛中,分外惹眼。据说,原来的桥是木头的,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率领八路军驻扎于此,才从河边采石将木桥换成了石桥,这反倒成就了郭亮村的一景,这红石桥虽历经战乱,但依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我们迫不及待地在影视村中穿行,除了多了几块招牌如谢晋居、某美院实习基地什么的,其实它跟普通村庄也无别样,有鸡舍、猪圈;有农具、耕牛。所不同的是这里的不少民居改成了商店、旅馆,村道变成了街道,来来往往的游人在期间买吃的用的,好不热闹。几位大爷大妈在溪流岸边或画画、或摄像,挥毫泼墨,动中取静,好生让人羡慕,我看着他们好一会儿不想挪步,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啊!</p> <p class="ql-block">我因头天在下王莽岭时拉伤了大腿,没去前两条线路,但天梯是不得不看的。我和驴友没有坐观光车而是边走边聊边看,经过书有“关山国家地质公园过量地址遗迹保护区——国土资源部2005年8月”的石碑,很快就到了炮楼。炮楼挂在悬崖边上,登高一望,漫山遍野一揽无余。这是冯小宁拍电影《举起手来》时修的,我想如果当年日本人真的在此修这个玩意,那只能说明其军事智商有问题。再向左行便来到了天梯。它是上世纪70年代前,郭亮村与外界的唯一通道,我下去爬了一段,它就是在绝壁上凿出的“之”字型道路罢了,于我而言,并非传说的那么险峻。</p> <p class="ql-block">下午乘车返程,我们先顺着郭亮洞出村。一进洞口,大家立刻被惊呆了,全长1200多米的石洞就如同一条腰带,笔直地穿凿在太行绝壁之间,因为是人力无机械施工,所以无论路面还是洞顶都参差不齐,很不规则,显见是当年村民用斧子和凿子硬砸出来的。为了隧道的通风和照明,郭亮洞每相隔不远就留出一个洞口,长短不一大概有37个。从洞口往外眺望,正对面是如同刀砍斧剁一般齐整的赤色崖壁,向下则是百多米的太行深渊。太阳升起,耀眼的光芒从东方的山顶照射过来,让人不免有目眩神迷之感。</p> <p class="ql-block">我去过很多景点,有的给人以静谧的感觉如香格里拉普达措,有的给人以清秀的印象如青城后山,有的给人古朴的深沉如北京延庆的野长城。但站在郭亮洞里,俯瞰巍峨的南太行,我唯一能够体会的感觉就是震撼。当年开凿隧道的时候,由于经济落后、条件有限,郭亮人没有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郭亮洞就是郭亮村民们战天斗地的热血和豪情的写照,是郭亮村民留给世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这次远足最受教益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