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关南大街西首路北第一条街是南下河街,文革时期改为解放街,后又改回南下河街。</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撤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街在未修筑东关坞时,也是东关圩西圩墙外的一条排水沟,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洼,雨水顺势流至南沟西首,再汇合流入白浪河。修筑东关坞后,城墙外扩,南下河街紧挨着西城墙内边,形似西马道。在南首街西,城墙边建有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斜土坡,直通城墙顶部和奎文楼,老人、小孩都能从此处轻松走上城墙顶部,站在城墙上能俯瞰整个白浪河在市区的河段,对面的城里建筑也看的清清楚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街东边在原东关圩墙基础上修建了民房,地基也很高。南下河街路东从南往北,第一家是染线厂,第二家是永利厂,第三是小五金厂后改成木锉厂,第四个门韩家。小学同学王志海同学、曹会兴同学也在此附近居住。往北是色纸厂,防潮纸厂,此段路西是城墙根,没有房屋。继续往北至中段分为东、西两条街,夹角处老百姓叫裤裆,在裤裆处有一压水井(裤裆里有水,建设者也是心有灵犀,奇思妙想,恰如其分,相得益彰)。水井边有一刘先生开的理发店,西边街是米市街,米市街路西,南边有个公共厕所,往北二层小楼是木匠家。米市街卖米面的往北,有向西的小街直通西城墙豁口,出去豁口就是南沙岭子。在小街南边有一席棚搭建的“光华剧场”。米市街北头是东关五道庙,后改为街道食堂,再往北就是东西走向的叶挺街(现为东风东街西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边街仍然是南下河街,此段往北就是著名的南下河市场,经营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等物品的批发零售。往北不远路东是原东关圩八阁之一的王母阁原址,此处是鸡蛋、家禽市,往东有一条小巷叫王母阁巷,通中兴街,巷北有曹家大门,还有著名的挙师、卖膏药的李钦增先生在此居住。王母阁对面有一座二层木质小楼四合院,解放前叫狮子楼,解放初期成为广播站,那时每家每户用一根铁丝连接着纸盆喇叭,喇叭另一端的铁丝用钉子钉在地下,当年可能就是从这里传输到千家万户的。每天清晨那庄重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声,荡漾在人们的心头,伴随着人们的脚步走向四面八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南下河街继续往北路东有几家住户,还有一座“日”字形二层楼,从楼底开门,进入楼内是前后两个天井,周围有木质楼梯,护栏,据说解放前是一个货栈。然后是公共食堂,北边是纸盒厂。再往北有两家著名的店铺,一个是熟货铺,专卖猪头肉、猪下货、五香排骨、炸蹄筋、肉丸子等等;另一家是街西边的金祥斋点心铺,专卖各种点心,最出名的是蜜三刀和口酥,名扬京城,当年京剧名角来潍县,必到访金祥斋,吃后赞不绝口,离潍时再携带回去。此两家店铺都是前店在叶挺街,后厂在南下河街。后来好似吴家扒鸡和韩老三扒鸡也在附近。金祥斋南边有一条小过道通米市街,北边第一个是清真寺,坐北朝南。对面是刘胡子修笔部,门口开在南下河街,从南边很远就能看到显眼的招牌。(如需要观看详情,请浏览前面有关刘胡子修笔部的文章)跨过叶挺街就是北下河街,叶挺街与南、北下河街交汇处偏东是,原东关圩八阁之一的玉皇阁原址,此交汇处往西接近若飞桥是原东关坞七楼之一庆成门的原址。 </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撤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南大街,路北继续往东,有两家住户,都是高台房屋。第一家住户是杂院,里面住着中医院姜院长、杜宗礼先生,还有韩娟女士家等。第二家是东关韩氏宗族的后人韩嘉栋先生,其次子韩恩善先生,人称“山东老头”,此人爱好广泛,犹爱习武练拳。晚上他在体育场或南沙岭子锻炼后,一路上练着“四通锤”的架势(燎壶把)逶迤回家,可见对武术的痴迷程度异于常人。有一次和友人打赌,在保安桥贴北边拿大顶过桥,要知保安桥两边的落差非常大,桥南边离水面半米多,而桥北边落差有两米多,而且下面全是乱石铺就,湍急的河水奔流而下激起千堆雪,看着就眼晕害怕。可知在上面拿大顶行走并且通过近50米的距离,难度是相当大的,但最后他还是成功的拿到了赌物。</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撤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此处一直到中兴街再没有门户,临街一溜九间高房大屋,青砖黛瓦,比两层楼还要高,只留着高高的窗户临街。西边三间是弟弟韩嘉栋先生家,门口开在南大街第二个门,东边六间是门口开在中兴街路西第一家的哥哥韩嘉贞先生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请看第三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