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故事:续:旧日广州十九“甫”

虎{羊城}

<p class="ql-block">副题:黄霑年幼住西关,与傅老榕做邻居</p> <p class="ql-block">寻找旧时的大街小巷与人家</p> <p class="ql-block">前半月在《广府文化交流会》美友圈投稿一篇羊城故事“旧日广州十九甫”文,今再续“前缘”编缀有关广州西关“十六甫”的小故事---黄霑年幼时住西关。</p><p class="ql-block">黄霑这个名字,相信上了年纪的老广们应该还忆得,他本名黄湛森<span style="font-size:15px;">(1941年~2004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生于广州市,祖藉番禺沙头,1949年随父母移居香港。为当代词曲家、作家、主持人、歌手、演员、广告人,被誉为香港词坛三杰之一,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和香港三大名嘴之一,写过一千多首歌词作品,出版过30多本书籍及配乐的电影有50多部。我们所熟悉的由台湾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就是1982年由黄霑作词的普通话歌曲,并在1990年第13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获得“金针奖”。这只是其中一例,其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谱就港乐几代人的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黄霑的歌,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记忆,创作了一大批影视作品配乐。诸如,《笑傲江湖》里的“沧海一笑,江湖浪滔滔,浮沉随浪记今朝……”《倩女幽魂》里的“人生路,美梦似路长……”《上海滩》里的“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这些旋律仿佛在耳边响起,朗朗上口的歌词,不经意间让人回忆起峥嵘岁月。或许年轻的一辈对他比较陌生,但有华语歌曲的地方,就必定有他的歌流传。</p><p class="ql-block">前说黄霑1949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当年八岁,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黄露幼年时曾在广州西关生活过,其故居位于荔湾区宝华路十六甫东街一带。本名黄湛森,因为在港参加歌手比赛时怕落选丢脸,于是改名黄霑,十岁时师从梁日超大师,这是他最早接触音乐,也为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基础。而黄霑后来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这与他的天赋、努力和为人都分不开。</p> <p class="ql-block">从长寿路地铁站出来,沿着宝华路向南走,转入道路东侧十六甫东街,映入眼帘的是充满西关味的老建筑,厚重的趟栊门、别致的满洲窗,它们在默默讲述这条平凡小巷的不平凡过往。往前走,来到连登社区居委会对面,这座三层自带院落的建筑,正是黄霑的故居。院门外两块牌匾讲述了这座老宅的“身份”,一块牌匾上标注着这栋宅子于1949年起就被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块牌匾上标注着:2012年10月这里被列为“广州市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说起这栋建筑,附近街坊四邻都略知一二:这里就是黄霑故居啦。这座位于十六甫东四巷14号的建筑颇具西式风情,抬眼可见,屋顶是欧式山花装饰,房子东西两侧各有多边形仿角亭设计感的空间。</p><p class="ql-block">《荔湾老街》中记载,黄霑在这座大宅里度过了8年童年时光,据悉,黄家举家迁往香港后,委托房管部门代管大屋,后来房管部门将该大宅租给广州市化工公司作附属幼儿园,后因公司转制,这座1000平方米的豪华大宅又被私人承包。黄霑还曾亲自处理过房子事宜,表示愿意捐献给政府,不过指明只做慈善用途。</p> <p class="ql-block">与黄霑故居相邻的十六甫东四巷16号,同样大有来头---这里是曾经叱咤澳门赌坛的傅老榕旧居。</p><p class="ql-block">大家或许对傅老榕不太清楚,傅老榕原是南海西樵人,19岁时到香港打拼,从杂工做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澳门发展,闯入澳门赌业,后来成为澳门娱乐业的掌门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关商贾富绅聚居,傅老榕也选择在十六甫置地,建起一座青砖豪宅。还有一种说法是,黄霑父亲与傅老榕为好友,所以两人选择相邻置业。目前,这栋建筑处于封闭状态。</p><p class="ql-block">《荔湾老街》中记载,十六甫大街在民国时是一条繁华的商业大街,店铺林立,最集中的是裁缝店,广州人要添置衣服鞋袜,都会来十六甫。这条街上还有米铺、酒铺,其热闹繁荣程度一点不亚于第十甫、逢源大街。想必这就是不起眼的小巷里藏着这么多“豪宅”的原因吧。</p> <p class="ql-block">西关故事,藏在时间的长河里,既有历史的文脉,又充满那个时代的记忆,也有现代的潮流。西关秘密,在那因生计忙碌而被忽略的老街里,横切的往事,古旧的建筑,青石的街巷,同样有着现代的高雅生活情趣。提起西关,无论你是否陌生,它的故事,在老广口中都有它的一席之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