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即菩提

周霄山💫

<p class="ql-block">《烦恼即菩提》</p><p class="ql-block">●周霄山</p><p class="ql-block"> 六祖说:“烦恼即菩提。”菩提就是自性、真心,烦恼就是妄心、妄念。我们每个人都有真心,但是妄心、妄念把真心遮裹住了。就好比金矿石一样,黄金和石头混在一起,外行人一看,这就是块石头,一文不值;内行人一看,这石头里面含有黄金。金矿石只有经过提炼,把石头渣滓去掉,才能得到纯金。我们也一样,烦恼和菩提是一体两面,只要把烦恼去掉,菩提心就显现了。</p><p class="ql-block"> 智慧是我们自性本来就有的,不用去学,只要开发就行。要想生智慧,离不开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只要我们的心能定下来,就能生智慧。虽然说是生,其实是本来就有,只是被遮蔽了。如果我们的心很乱,定不下来的话,就不生智慧,只生烦恼。</p><p class="ql-block"> 知识是外来的,我们所闻所见的都是知识,无量无边的知识,生生世世都学不完。所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学佛不持戒,不修定,那我们学的再多,也只是学了些佛家知识而已。智慧和知识是两回事,智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后遗症;知识也能解决一些问题,但后遗症很多,还会留下更多的问题。所以一切圣贤、佛菩萨的教导,都是帮我们开发智慧,而不是让我们学知识。</p><p class="ql-block"> 佛经常说放下,放下并不是说把事放下,什么工作也不干了,而是说把心上的牵挂放下,事情再多心里也没有牵挂,这是放下。放下是论心不论事,如果我们把事情放下了,心上还有牵挂,等于没有放下。事没有障碍,障碍的是我们的妄念,是我们的分别、执着,把分别、执着放下才是真的放下。</p><p class="ql-block"> 烦恼即菩提,是站在菩提心的角度而言的。是修行者达到一定境界后的感悟。也可以说,众生即是佛。只是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通过戒定慧、四念处、六度万行等,即可转烦恼为菩提。妨碍觉悟的一切精神作用皆称为烦恼。反之,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称为菩提。然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烦恼为分别性,故其体非有。即见惑性空时,不必断除烦恼惑,而得入真如,故说烦恼即菩提。烦恼在表面上虽然是菩提之相反状态,但是在本体上,烦恼与菩提二者是相即、同一的。离却法性,别无诸法存在。同时,依此正觉而泯除“执意断除烦恼的执着”时,趋入真如、诸法实相的大道反而能豁然开朗。</p><p class="ql-block"> 烦恼与菩提,是生命的两面。烦恼即菩提,这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烦恼其实是修行的契机,是通往觉悟的必经之路。烦恼,泛指一切使人心神不宁、痛苦不安的情绪和思绪,如贪婪、嗔怒、愚痴等。而菩提,则是觉悟、智慧的象征,代表着最终达到的解脱境界。烦恼与菩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烦恼即菩提,是对每一个在人生路上修行者的指引。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让我们学会从内心出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每一次起伏,将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养分,让心灵在修行的道路上逐渐觉醒,最终达到那宁静而深远的菩提之境。</p><p class="ql-block"> 烦恼之所以能成为菩提,是因为它能够激发我们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促使我们探寻内心的真实与宁静。正如禅宗所言,“烦恼即是修行”,每一次烦恼,都是一次自我觉察、自我提升的机会。当我们面对烦恼时,若能以平和的心态去观察、去体悟,就能从中发现生命的真谛,从而转化为内心的智慧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烦恼即菩提,痛苦如浮云,这是修行,当我们修到无烦恼的时候,也就是佛家说的无漏。当我们遇到痛苦时,不要怕,要鼓励自己,去战胜痛苦,因为痛苦不是不可战胜的,痛苦也不会一直存在我们的生命里。所以那些修行很高深的人,早已悟透了人生。那些真正懂得追求人生大自在的人,才是懂得人生真谛的人,他们宁愿逍遥快活,自由自在,如同闲云野鹤,也要追求自由。痛苦如同浮云,境界就是救赎,我们只有达到淡化痛苦,轻视痛苦,无视痛苦的境界后,所有的痛苦就消失了,消失痛苦就是人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迷失了的佛。释迦牟尼悟道后,首先说的是“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即是说人人本来就有佛性,都有成佛的种子,只是被妄想、执着和迷惑蒙蔽住了。凡夫众生,只要坚持打扫我们那颗被染污的心,就一定能够成佛,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p><p class="ql-block"> 烦恼来自于贪嗔痴,消除烦恼则需要先去除贪嗔痴。万法心生,贪嗔痴也不例外,因此去除贪嗔痴,必须坚持修行,让自己的心清净,心清净即觉悟,觉悟即菩提,烦恼即菩提。所以烦恼并不可怕,它能帮助我们从迷茫走向清醒,从痛苦中得到解脱,让我们得到历练,烦恼则是我们成长的助缘。</p><p class="ql-block">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不是二元对立,而是一体两面,体性一如。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是想让我们跳出固有思维,去思考菩提的本质。菩提不是一棵实实在在的树,而是一种觉悟的境界。烦恼不是简单的心烦意乱,而是指一切让我们受苦的东西。前一念执着就是烦恼,后一念放下就是菩提。我们每天都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生活。如果我们对外界的事物起心动念,那就陷入了烦恼;如果我们能不执着,保持平静,那就是获得了菩提。也就是,烦恼和菩提就是一念之差。烦恼即菩提,没有烦恼哪来的菩提。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外境中,一念烦恼,一念菩提。也就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菩提树下”。也就是,这个变幻无常的世界,就是我们开悟的最好道场,也是唯一的道场。</p><p class="ql-block"> 烦恼和菩提看似对立,其实是我们生命的两种状态。我们本来就具有智慧和觉悟,只是因为妄想执着和业力的牵引,才产生了烦恼,遮蔽了我们的智慧。只要我们能提起那一念觉知,离开对外境的纠缠,就能瞬间从烦恼转为菩提。但是,只要我们一念迷失,又会从菩提堕入烦恼。我们只能在烦恼、困境、苦难中获得开悟和解脱,而烦恼和苦难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借假修真,在烦恼苦难中观自在,实现无我,那么我们本来就在菩提树下修行。</p><p class="ql-block"> 《六祖坛经》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凡夫即佛:我们本就佛性具足,只因受贪、嗔、痴、慢、疑干扰,迷失真心。烦恼即菩提:有烦恼说明我们已觉悟。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我们若仍沉迷于迷惑,则为凡夫;若能觉醒,则为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我们若深陷迷惑而无法自拔,便会烦恼不断。若能觉醒,放下或舍弃困扰我们的烦恼,从世俗事务中解脱出来,方能真正觉醒。</p><p class="ql-block">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是想让我们跳出对物质形式的执着,去领悟菩提的真正含义。菩提不是树,而是我们内心的觉悟。就在我们面对烦恼时的那一念觉知中。只要我们能时刻保持这种觉知,不被外境所迷惑,我们就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找到那棵“无形的菩提树”,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解脱。</p><p class="ql-block"> 慧能说“明镜亦非台”,明镜指的是本心、本源,是那个未显化的状态,是无限与空性。一切的显化其实都是我们内在与外在的投射。事实上,真正的本源处是虚无的,并没有任何东西和存在。所以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想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回归。回到那个本性去,回到无限和空性中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