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按:很小的时候,就看到奶奶门上挂着“光荣烈属”的牌匾,每逢“六一”,小学生们总要到奶奶门前,担水扫地清理家,逢年过节,总有干部们上门拿着礼品来慰问。我当时不明就里,长大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那光荣而不幸的大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长峪村勤忠都一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张氏家族人物典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自幼心怀报国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献身革命励后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张耀兴烈士的生前往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据张恒兴前辈原文及家谱原稿整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原文登载于《柳林兰台》2009年第四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张耀兴为张荣治的长子,1923年5月生。1936年在柳林三郎堡高小16班上学期间,年仅14岁的耀兴受北京“12.9”学生运动的影响,便带头起来闹学潮。领上同学们在柳林街上到处贴标语,搞游行,组织演讲,声讨日本帝国主义污我同袍,占我领土以及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人民起来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呼吁国民党政府起来抗日。校长白恒清(柳林刘家焉头村人)阻止耀兴带领学生闹事,训斥说:“抗日是政府的事,你们现在是学生,好好学习就行了。”耀兴不服,和校长争吵起来,后来一怒之下把校长的铺盖扔到大门外。为此给一贯老实巴交、胆小怕事的父亲惹下了弥天大祸。父亲到处托关系,找门路,最后摆了一桌酒席请了校长和说事人,才摆平此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6年耀兴高小毕业后,连家也没回就参加了共产党的工作。每天出入于田家沟小寺上萧阳支队驻地和沙曲庙上晋西南工委驻地,并组织社会进步青年在柳林街上演讲、宣传。1937年在地下共产党的努力下,柳林区成立了农救会和青救会,组织委派温长春同志担任农救会秘书,15岁的耀兴担任了青救会秘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父亲给耀兴定下一门亲,为明家焉村三先生的女儿王亚平,将近成亲之日,耀兴还不回来,父亲只好派家族的几个弟兄,从沙曲庙上强行把耀兴拉回村里。谁知耀兴结婚后,只在家里住了五天,便又踏上抗日征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受组织委派,耀兴于1938年冬,和同在共产党内做事的柳林杨化一道,赴岚县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回来后,先到八路军120师二大队学生队,后被分配到新军十团担任工作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39年冬,耀兴身穿八路军的衣服回到长峪村,在周边一带发动青年参加抗日队伍,在村里住了不到二十天,阎锡山就发动晋西事变,与共产党翻脸。耀兴被困入村中,后带着七八个年轻人,辗转跑到柳林北山一带找到党组织。后组织委任耀兴担任游击队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0年耀兴在成家庄一带与日本人交战时,为了掩护其他游击队员撤退,自己一个人与日本鬼子周旋,直至子弹打尽。耀兴把枪从大沟里扔下去,自己也连滚带爬跳入深沟,躲过了日本人的追踪。当时的枪对共产党的队伍来讲非常珍贵,由于耀兴把枪丢了,为此回来后被撤销了游击队长职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柳林老革命杨化回忆,耀兴一贯胆子很大,又非常机灵,在日本人占领柳林后,耀兴曾为了刺探情报,怀揣两把手枪,趁着柳林四月十八古会期间潜入柳林镇,找到了当时潜伏在柳林的地下共产党,经过互相配合,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耀兴被派往在临县的晋绥一中工作,担任后勤管理员,负责一中师生吃饭、住宿及其安全等工作。据柳林老干部江涛回忆:耀兴在担任一中管理员期间,遇到日本人来进攻,耀兴独身浮水到对岸,把陕西那边停放的船只搬过来,把师生们送到陕西,日本人被赶跑后,耀兴又把师生们安全送回来。因此,深得大家的尊重与好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老干部穆廷荣回忆:有一次我和耀兴在河曲保德去给八路军买船,原来准备雇人往回送。当时送船的人要150元钱,后来又降到五六十元,耀兴还是不肯,便和我商量,咱们自己沿黄河往回搬。于是两个年轻人就冒着危险,从河曲把船搬到临县。路上耀兴和我说:学校穷的实在无法开支了,我们路上吃喝,有20块钱就够了,自己搬能节省好几十块钱。可见其对组织的忠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3年,组织把耀兴派往延安,到延安抗大炮校学习。当时和耀兴一起去延安的还有曾任过中宣部副部长兼中央党校校长的张稼夫的儿子张燕生和后来担任炮兵八师师长李崇文。据李崇文来信证实,耀兴到延安后,担任抗大炮校九分队队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秋日本人投降后,共产党要与国民党争夺东北,耀兴便被第一批派往东北。据当时在延安八路军总部当参谋的方剑讲,耀兴他们临行前,中央组织团以上赴东北的干部在延安大礼堂召开了欢送大会,他和耀兴都参加了。朱总司令亲自讲了话。会开完以后,二人在延安东关饭店吃了饭,喝了告别酒。从延安到东北的途中,部队经过兴县,耀兴与在晋绥边区工作的本家兄长张涛见了一面,弟兄们吃了一顿饭,喝了酒,最后泪别,成为耀兴和家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张涛还给了耀兴几块银元,以备不急之时之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45年秋,耀兴到东北后,被安排到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军,38军前生)的直属炮兵营(团级建制),先任一连连长,李崇文当时为一连一排的排长。不久后,原营长周崑(井冈山时期的老红军,当时即为师级干部)调往他处,耀兴便接任独立营营长,后又兼任了教导员。1946年5月,在第二次四平保卫战中,面对敌人猛烈的炮火,耀兴不顾个人安危,指挥着已经被炮火打散的部队,结果一块弹片打进了耀兴腰部。战地救护员临时急救了一下,看到不行,便送到战地医院,后又转入后方的尚志医院,但由于当时战况紧张,医疗条件有限,耀兴在医院住院七天后,抢救无效而牺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耀兴的上述情况,是张恒兴长辈在世时,根据柳林老干部温长春、杨化、张斌、王存保、江涛、穆廷荣等以及曾任贺昌中学副校长的康定、曾任甘肃天水地区劳动局局长的雷安国(沙曲人)、曾任天水步校政治部主任的薛琦(临县丛罗峪人)、曾任中阳县县长、晋中专区民政局长车廉、曾任佳木斯军分区司令员的方剑(又名高记栓,薛家湾人)、曾任四川省南充地委副书记、专员的族人张涛、曾任佳木斯地区财政局长的张燕生(曾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张稼夫之子)、曾任炮八师师长的李崇文等人走访调查及信件沟通(这些信件至今还保留)后综合而成的,同时还有国家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可以佐证。虽然上述回忆还远不足以反应耀兴在世时的全部经历,但通过叙述,也可看出耀兴确实是一位积极追求进步,视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己任,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值得后人尊敬和怀念的一位革命老前辈,此足可以成为我家族的荣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