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喜欢去市场转悠,这个爱好从年轻时形成并一直保持。我说的市场包括小吃市场、蔬菜生活用品市场、花鸟鱼虫市场、农贸市场、地摊夜市等。其或许源于小时候随爷爷赶集,特别是跟年集。那时的农村市场物质不丰富但人特多,热闹非凡,给我留下了刻到骨子里的记忆。后来职业需要,指导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什么好销且能赚钱,信息必须来自市场。再后来,市场去多了,就慢慢喜欢上了那里的氛围、那里的气息,那里的市井万象和人间烟火。也许,没出息的男人才会这样吧?</h3> <h3> 每一个城市都有两面性,一面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华似锦;另一面,却离不了横七竖八、邋遢不洁,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市场,她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保障。那些琳琅满目,带着泥土气息的蔬菜 ,那些五花八门,香气四溢的小吃,还有那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让这人间变得更加温暖温情。高楼林立,车来车往是城市光鲜靓丽的外形,五彩斑斓、美食荟萃的市场才是城市跳动的脉搏。市场,是城市中最为古老的商业形态之一,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变迁。</h3> <h3> 到哪里都抽空去当地市场逛逛,哪怕是欧洲、中东,亦或大美新疆、宝岛台湾。德国的不锈钢炊具、以色列的手工艺品、北京的烤鸭、云南的大理石蒜窝、西藏的八一镇石锅、新疆的羊绒制品、台湾的五彩石摆件、内蒙的炒米奶酪、四川的火锅底料、山西的陈醋、陕西的小米、青岛的海鲜、杭州的茶叶……我都不远万里往回背过。到县城、乡镇,回家之前买点当地名吃、时令蔬菜更是多年习惯。谁让咱干不了大事呢!</h3> <h3> 逛一圈市场回来,你就会对所在地的人文、物价、生活水平、消费习惯等有个大致的了解。当地人的脾气性格咋样,也会一目了然。譬如陕西西安冷娃的直来直去,陇南成县人的自恋、倔强,我都在市场领教过。成县有故事说:买菜的人捏了一下包儿菜,自言自语这咋耙的(包地不紧),摊主立马回复:“东河桥底下的圆咣石硬,你抱去!”那语气,掉地上能砸个坑。</h3> <h3> 市井长巷,有琳琅满目的食材,更有当地特色美食。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心中就会有一幅当地的导购、美食地图。哪里的菜品种泛多、新鲜程度好;哪位摊主面善,不会秤上捣鬼;哪里的卤肉香、饼子脆;哪家凉粉、搅团、砂锅是名牌,早已烂熟于心。周末起床,慢腾腾洗漱过,迈着方步走向市场,夏天一碗薄面豆花,冬天一碗清汤羊肉,享用完毕,便漫步市井,看蔬菜青红皂白、鸡鸭活蹦乱跳,观各色人等百态,看市民生活万象。但见卖肉大叔手起刀落,一方肉扔在秤上,必与顾客所报斤两八九不离十;卖鱼大妈网起鱼落地,当头一棒击昏,三下五除二开膛去鳞,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不由让人记起《卖油翁》“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硬功夫。细瞅一下,剁肉的汉子并不全都面目狰狞、恶言恶语,和颜悦色,说说笑笑的也有;提一篮垫麦草洋鸡蛋冒充笨蛋的老太太,并不全都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狡诈猥琐、可怜又可恨的也有。八十岁的老爷爷,面前摆一排自制的高粱苕帚,是要换点小钱哄孙子吗?十多岁的小姑娘,篮子中的草莓码地漂漂亮亮,是为了积攒学费吗?这边两个农村妇女为争地方干仗,那边一城里女人,称完菜付了款,又抓一把菜往自己袋里装,正被女摊主逮住恶言相向。有的城里人,衣着光鲜,人模狗样,却对农村老人颐指气使,横挑鼻子竖挑眼,百般指责,貌似东西白送他(她)都不满足。有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有的却无人问津,不知是商品不好还是人不待见。生意不好的摊主心里啥滋味唉!这样转着走着,心里便想,有多少人,眼一睁就会来到市场奋力打拼,靠这小小的摊位,为家人撑起一片蓝天,有的还凭勤劳的双手,在城里买了房,将娃供进了象牙塔,多不容易!我们国家职工,每天轻轻松松进账大几百,干的工作真对得起自己那份俸禄吗?咱买点老百姓的菜,还好意思、用得着讲价吗?</h3> <h3> 汪曾祺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去哪个地方都要去那里的菜市场转转。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古龙说:“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就放他去菜市场,因为不论怎么心如死灰的人,一进菜市场,再次真实地嗅到人间烟火的气息,也必定会重新萌发出对生活的一丝眷恋。”《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也说:“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一切不逛菜市场的城市旅游,等同于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经历过疫情的人们啊!你是不是感觉这人间烟火气息最浓的市场,就是祥和、就是平安,就是封城之日多少人求之不得、梦寐以求的好去处?我想说,如果生活不如意,就多逛一下市场吧,看看那里有多少人为了生存正在比你艰辛百倍地努力!超市虽是市场的一种表现形式,购物固然很方便,但在那里你不可能去接触很多的人,你也就没机会去深入地了解市井小民生活。如果说一地官员经常去市场,他们肯定会体察民情、了解当地的物价水平。</h3> <h3> “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漫步人间烟火中,听晨钟暮鼓,赏四季更迭,享岁月静好,悟生活真谛。这不就是舒坦吗!</h3> <h3> 五斗米,三餐饭,人间有味山河鲜。有声有色、有仪式感的家庭盛宴,都离不开市场,春节的大鱼大肉、十五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螃蟹、腊八的粥……哪个不源于市场?生活中哪来那么多风花雪月、扫雪烹茶、浪漫幸福、把酒言欢。人生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自娱自乐,每个人都应学会美化和丰盈自己的生活。生活的美有很多种,唯独这人间烟火气,能温柔全家乃至整个世界。对家人最好的爱,来源于市场,诞生于厨房,萝卜青菜,五谷杂粮,一日三餐,一粥一饭,就是我们的诗和远方。</h3> <h3>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平民市井生活,看似普通,实则藏着许乐趣,就如那小巷子里的下棋大爷们,鞋子合不合脚,生活幸不幸福,只有他们心里清楚。</h3> <h3> 市井巷道长,人间烟火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