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足迹69——拜谒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陵

通达

<p class="ql-block">离开延安,3月28日下午到达黄陵县。黄陵县是中华第一陵——黄帝陵所在县,所以县名叫做黄陵县。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始祖,历朝历代均有香火祭典,绵延不绝。</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五千门前大石广场。</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景区门前有碧绿的沮水河,沮水河南岸有半圆形的轩辕广场,总面积一万平方米,地面用直径0.5米一0.6米的5000块来自秦岭的大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老乡俗称大石广场。</p><p class="ql-block">沮水河与黄帝有着许多渊源,相传,黄帝生在沮水源头的沮源关降龙峡。黄帝陵就在当下我们面前的沮水河下游河北的桥山上。</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景区轩辕广场上的景区标志碑。</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p><p class="ql-block">桥山是黄帝陵的靠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在桥山从西向南再向东三面环流 。《太平寰宇记》记载:“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载:“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p><p class="ql-block">这两段古文献的意思是说,沮河由西南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如果站在桥山上朝下看,则见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桥山底下穿过,这黄帝陵的靠山犹如一座桥架在沮水河上,故此山名桥山。</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景区导览图来自网络,作者标图。</p> <p class="ql-block">跨过沮水河和龙池上的轩辕桥,来到轩辕庙正门前 </p> <p class="ql-block">龙池轩辕桥。</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正门。</p> <p class="ql-block">在轩辕庙正门前乘电瓶车绕行两公里到黄帝陵,轩辕庙暂时不进去,毕竟来这里要先拜谒黄帝啊!当然,这也是黄帝陵景区规定的旅游路线。</p> <p class="ql-block">乘电瓶车到达黄帝陵陵区前,有文、武两条道,299级石阶到黄帝陵的陵前。</p> <p class="ql-block">从黄帝陵园东门进入,左侧便是一座24米高的高台,台旁立一石碑,上书“汉武仙台”四字。</p><p class="ql-block">这是距今2134年前即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北上巡视朔方,返回长安时路过桥山祭拜黄帝陵时所建。汉武帝命令18万士兵每人用战袍掬一袍土堆起。自汉武帝亲率18万大军祭祀黄帝陵以来,这里就一直成为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此台距黄帝陵的陵墓45米,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四围古柏环抱。</p><p class="ql-block">汉武帝以祭陵为由修筑汉武仙台,是想借黄帝飞升成仙的传说,希望自己也能借黄帝的光,成为神仙。</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祭陵台——汉武仙台。</p> <p class="ql-block">汉武仙台登台阶梯。</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的汉武仙台虽为祭陵而建,但其高度和直径都大于黄帝陵,我登上汉武仙台时觉得有些过头了。你汉武帝虽然贵为皇帝,但你不能欺祖。你建的汉武仙台既然是祭祖的,其高度和规模怎么可以超过黄帝陵呢!</p><p class="ql-block">结果回来从网上看到,古人也有一样的看法。有个封建文人,名叫寇绍光,曾写了这样一首诗:</p><p class="ql-block">满山翠柏望桥陵,上有仙台垒九层。夜夜唯留明月照,年年只见白云兴。然后他质问道:何事汉宦生异念, 登高筑眺盼飞升。</p><p class="ql-block">这位诗人对汉武帝异想天开,祈求成仙升天的梦想是很不满意的。当年汉武帝醉心于成仙升天的事早已传为笑柄。</p> <p class="ql-block">登上汉武仙台。</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不论作什么事情,都不能做过头。不管你是一朝天子,还是平民百姓,做过了头,就会贻笑大方。不过,自汉武帝以后,黄帝陵被后世列为国家祭祀大典的地方。汉武帝在黄帝陵前修筑的九转祈仙台,如今却成了后人登台怀古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是一个不是很大的土堆,直径丈余。陵前立“黄帝陵”和“桥山龙驭”两个碑。前面还有享亭。</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前的享亭。</p> <p class="ql-block">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黄”指黄帝。据史书记载:“农历二月初二,黄帝出生于沮水河畔沮源关,从此中华民族有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个吉庆的日子。黄帝一生历经53战,降服炎帝,诛杀蚩尤,统一了三大部落,被后世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初祖即是始祖。从此,黄陵县的黄帝陵就成了海内外华人认祖归宗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1962年,黄帝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在公布的时候,把黄帝陵编号为中国“古墓葬第一号”。中国的古墓葬何其多也,但只有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天字第一号的陵墓,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国的人文初祖。</p> <p class="ql-block">桥山林木茂密,古柏覆盖面积为89.1公顷,总计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p><p class="ql-block">不知道是不是天意,中国许多地方的皇家陵寝和古刹都是古木聚集,百年千年的古树比比皆是,别的地方很少有古树扎堆。也许帝王们和古代寺庙都有仙灵神气吧!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陵后柏树成荫。</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黄帝陵乘电瓶车返到到轩辕庙。古代祭拜黄帝陵都在黄帝陵前,例如汉武帝修建了汉武仙台。现代则在轩辕庙修建了巨大的广场和庙宇,海内外华人祭祖大典现在都在轩辕庙。</p><p class="ql-block">轩辕就是黄帝,字轩辕,号有熊。故轩辕庙就是黄帝庙。</p> <p class="ql-block">轩辕柏。</p> <p class="ql-block">进入轩辕庙,首先看到的是一棵“黄帝手植柏”,据说这棵柏树是黄帝亲手栽种,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因为这是黄帝亲手栽植的柏树,故名为轩辕柏而名扬古今中外。</p><p class="ql-block">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黄帝手植柏”最粗壮、树龄也最古老,赞誉其为“世界柏树之父”。</p> <p class="ql-block">皇帝手植柏。</p> <p class="ql-block">轩辕柏。</p> <p class="ql-block">我最初对轩辕柏的印象来自1983年国家发行的邮票《黄帝陵》,一套三枚。其中那棵巨大的柏树——轩辕柏在视觉上震撼了我。直到17年后,我才见到了轩辕柏的真容。这么大的古柏,有着穿透古今的沧桑感和巨大震撼力。黄帝啊!你亲手栽的柏树如今几个人都不能环抱,它同您一样,具有着中华民族初始的五千年光环!太大了,不到轩辕柏前,真的感受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大的柏树,只有轩辕柏才是顶天立地的中华图腾的根。</p> <p class="ql-block">诚心亭是进入轩辕庙之前整理衣冠的地方,每个人都要庄严肃穆,然后才能进入轩辕庙,故谓之诚心。</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诚心亭。</p> <p class="ql-block">过诚心亭,在院落的东厢,有两块镶嵌在砖壁上的石碑,为民国时期中部县(中部县后改名为黄陵县)知事程寿筠题写的“轩辕庙”与“文明之祖”大字碑。</p><p class="ql-block">院落西厢,则有近年新立的港澳回归纪念碑,以告慰中华之祖黄帝。旁边还预留立碑空位,已备台湾回归之时立碑纪念。届时,中华民族团聚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中华民族的隆重庆典,公祭黄帝,告慰黄帝。火树银花不夜天,华夏儿女庆团圆!</p> <p class="ql-block">港澳回归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港澳回归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过诚心亭,轩辕庙中轴线之北为碑亭。碑亭东侧前方一通石碑,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碑。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委派由15人组成的代表团赴黄帝陵致祭,并书写了这篇祭文,名曰《黄帝赞》。原刻于黄帝庙山门外照壁上,1988年复制,立于此处。</p><p class="ql-block">碑文内容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赞颂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和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字里行间洋溢着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的题词碑。</p> <p class="ql-block">东侧后一通石碑是蒋介石所题“黄帝陵”碑的复制品。1942年冬,蒋介石亲笔题写“黄帝陵”,国民政府即勒石立碑,立于黄帝陵冢前,1988年复刻后立于此。</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的题字碑 </p> <p class="ql-block">西侧前一通是毛泽东亲笔书写的黄帝陵祭文碑。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1937年4月5日清明节,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摈弃前嫌,同派代表齐聚桥山,举行了一次在当时最为隆重的共同祭祖仪式。国民党代表中央监委委员张继,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中共方面代表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等。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被史学家认定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师表”。毛泽东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亲笔书写了这篇祭文。</p><p class="ql-block">祭文内容:“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事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临蔑德。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为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倍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黄天厚土。尚飨!”</p><p class="ql-block">这篇祭文是毛泽东主席在陕北窑洞中用铅笔一气呵成的。这篇祭文感情真挚自然,情绪慷慨激昂,文笔流畅,语句精练,堪称传世祭文之佳作,也是黄帝陵最有价值的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黄帝陵祭文碑。</p> <p class="ql-block">碑亭西侧后面的一通石碑是1988年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题写的“炎黄子孙”。碑文寓意中华民族同祖同根,同为炎黄子孙。</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的题词碑。</p> <p class="ql-block">在轩辕庙的院落里,有黄帝的石脚印。‌这块脚印石被称为“黄帝脚印石”,长0.62米,深约2厘米,是汉代文物。它于1956年出土于黄帝陵东南2公里的郭家洼村,1965年被移至轩辕庙保存。‌</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黄帝石脚印。</p> <p class="ql-block">“人文初祖”大殿曾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现在黄帝祭祖大典都在轩辕庙后边新建的纪念广场和轩辕庙),也是整个轩辕庙大院的主体建筑,它重建于明朝。</p><p class="ql-block">人文初祖大殿上的匾额题字是民国著名书法家爱国将领程潜题字。</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汉武帝挂甲柏。</p> <p class="ql-block">人文初祖殿的旁边,有一株汉代的距今两千多年的古柏,汉武帝来祭黄帝陵时,脱下自己的战袍盔甲挂在这棵柏树上,这株柏树因名挂甲柏。</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人文初祖殿 。</p> <p class="ql-block">人文初祖殿大殿中央的神龛内供奉着轩辕黄帝的线刻全身浮雕像,这尊中华始祖的圣像是以山东武梁祠的东汉画像石为蓝本雕刻而成的,因为武梁祠的这块画像石的黄帝石像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黄帝形象,属于距今1800多年的东汉时期 。</p><p class="ql-block">浮雕中的黄帝迈步向东,左手前指,而又回首望西,似乎正在率领部族先民奋勇向前。大殿神龛四周拱围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p> <p class="ql-block">黄帝石刻画像,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纪念广场。</p> <p class="ql-block">人文初祖殿的后边是新建的占地10000平方米气势恢宏的纪念广场和轩辕庙。纪念广场前临人文初祖殿,背靠新建的轩辕庙。广场之南排列着两个高大的门阙。门阙之后的广场两厢分列九鼎,九鼎之后为西厢排列巨鼓,东厢排列巨钟。</p> <p class="ql-block">九鼎,是中国的代名词,是古代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九鼎出现在夏朝初年,夏朝开国之君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命令九州铸造九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镌刻在九鼎上,最后将九州之鼎集中于夏王朝的都城。“九鼎”就成为夏朝的镇国之宝。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夏朝开始,夏商周三代都把九鼎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中华上古分为九州,代表九州的九鼎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纪念广场九鼎 。</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用鼎,有着严格的规定,无论祭祀、墓葬,按照等级,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用九鼎,天子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九鼎常被企图谋取天下的人觊觎,所谓问鼎天下也。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九鼎沉于泗水,秦始皇大力在泗水寻鼎未果,此后九鼎失踪至今,几千年不见。</p><p class="ql-block">现在,新建的轩辕庙纪念广场使用9个新铸的巨鼎,就是采用最高的用鼎礼仪奉祀黄帝。</p> <p class="ql-block">纪念广场上的巨钟。</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祭祀大殿。</p> <p class="ql-block">新建成的轩辕庙祭祀大殿秉承汉风唐韵,大殿四周没有围墙,每面以十根石柱支撑,殿顶被设计成圆形漏天顶,寓意“天圆地方、大象无形”。</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大殿。</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大殿正中立黄帝石雕塑像,大殿的殿顶为圆形漏天顶,就是开了一个巨大的天窗,一缕阳光从天窗圆孔射入,使得黄帝身上在任何时间都有光辉笼罩,设计十分科学。</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祭祀大殿内的黄帝雕像 </p> <p class="ql-block">站在轩辕庙祭祀大殿门前回望纪念广场和人文初祖殿。</p> <p class="ql-block">告别轩辕庙和黄帝陵景区门前的轩辕桥和龙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