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晨依 美篇号1343872<div> 素有“鄂东门户”之称的湖北黄梅,建县始于汉代,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北部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黄梅,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中国地方戏曲黄梅戏出自湖北的黄梅县,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黄梅更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发源之地,佛教徒应该知道,但一般人就不一定了解了。前不久去黄梅,特地拜访参观了四祖寺和五祖寺,对禅宗的来龙去脉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曾经说过:中国的禅宗无不出自黄梅,五祖寺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发源地。<br></div> <b>佛教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历史</b><br> 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宗派之一,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禅宗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南朝梁武帝时期(约公元526年),最初由天竺国菩提达摩传入中国,达摩为中国禅宗一祖,后来经过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等人的传承,尤其盛于六祖惠能,禅宗逐渐在中国佛教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br> 禅宗祖庭,是指佛教禅宗祖师即初祖所居住、弘法布道的寺院。中国禅宗的祖庭,是赫赫有名的河南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28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他首传禅宗,影响很大,因此,嵩山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 禅宗以后历代相传,二祖寺在安徽岳西、三祖寺在安徽天柱山,禅宗传承的影响,自四祖道信时开始扩展,结束了流动生活,于黄梅双峰山聚众定居,垦荒自给,唐武德七年(624),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了正觉寺,古名幽居寺,因为位于双峰山下,又名双峰寺,为中国禅宗丛林之始。<div> 到了五祖弘忍时期,其禅称为“东山法门”,开始为朝廷承认,门徒遍布于全国,形成许多传禅基地。禅宗在第五代分为南、北两宗,南宗代表是被五祖传授了衣钵的六祖慧能,而北宗的首领是神秀,南北宗都出自黄梅的五祖寺,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及六祖惠能,对佛教中国化贡献巨大。</div> <b>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四祖寺</b><br> 在湖北黄梅县,分别建有四祖寺和五祖寺,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城西北15公里的双峰山中,是佛教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大师的道场。占地达110多亩的寺庙,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明正德、万历、清同治年间曾经多次重建,清咸丰四年(1855年)冬,毁于兵燹,光绪年间复修,后又被毁,仅存三间祖殿与古柏数株。1995年12月,本焕长老担负起重兴大业,化缘募捐历时五载,建成殿堂楼阁200余间,昔日祖庭,重现辉煌。 整座古寺建筑群依山顺势,由上中下三大部分组成,结构布局规范,层次分明,殿堂楼阁层叠交错,钵案、钟鼓楼、大悲阁、法堂、禅堂、藏经楼、华严殿、半云底、方丈室等依次排列。 除了寺庙建筑群外,四祖寺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半山腰四祖道信大师的真身舍利塔毗卢塔,这是一座仿木结构的亭阁式砖塔,属单层塔中的四门塔,建于唐永徽二年(651年),是我国现存唯一历史较早、保存最好的砖造四门塔中的精品,已被列入<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 四祖寺除了毗卢塔,还有一座古朴的衣钵塔,始建于北宋,塔为麻石砌筑而成,石构实心六角单层亭阁式,通高3.17米;相传,四祖道信大师晚年在此将衣钵传给了他的得意弟子五祖弘忍大师,为纪念此事,特造此塔。2001年此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 四祖寺还有一座被列入<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的是灵润桥,离四祖寺大门不远处破额山出水口的石鱼矶上,有一座始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历史悠久的灵润桥,这座桥由当时的四祖寺住持祖意禅师募缘修建的单孔石桥,长约20米,拱高3.2米。桥上建有廊屋5间,两端为砖砌八字牌楼门,墙壁上绘有各种花鸟图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珍贵的是,桥下石矶上有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字石刻20余处,其中以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书“碧玉流”石刻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破额山前碧玉流”诗刻最为珍贵,但经过一千多年流水冲刷,现在已经看不清楚了。 现存毗卢塔、衣钵塔、众生塔、灵润桥、四祖殿、传法洞、蕉云阁及多方摩崖石刻的四祖寺,不但在我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韩国、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享有盛誉,山青水秀的四祖寺,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b>备受皇家恩宠的五祖寺</b><br> 原名东山寺的五祖寺,位于黄梅县五祖镇的东山之上,地处大别主脉东端南沿,与江西九江隔江相望,距离四祖寺仅20公里。<br> 五祖寺始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大师的道场,也是六祖惠能得法受衣钵之圣地。五祖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千年以来五祖寺备受皇家恩宠。 弘忍大师在东山开辟道场后,广开法门,吸引了四方学者,常住门徒多达千余人。武则天立周即位后,提倡佛教,久视元年(700年),请弘忍授法弟子神秀、玄约、慧安等赴内道场供养,并赐为国师,女皇武则天把五祖的母亲封为“圣母”,因此五祖寺内有“圣母殿”一间。此后,弘忍的声誉愈高,五祖寺的声望也越大。唐大中二年(848年),宣宗敕建五祖祖师寺院,并改赐寺额为大中东山寺,亦曰五祖寺,五祖寺在李唐诸帝的支持下,进入全盛时期。 到了宋代,得到朝廷扶持的五祖寺进一步扩展,师戒、法演、表自、宗拔等名师担任五祖寺方丈后,相继大兴宝刹,修建殿宇佛塔,广扬佛法,禅风大盛,使五祖寺的名声更加震动天下。宋英宗曾为该寺匾额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则为之题写“天下禅林”,元文宗赐额“东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五祖寺建筑群,为中轴线平等布局,依山势高低建于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像古代宫殿建筑,寺院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真身殿四大主殿,其中真身殿是供奉五祖弘忍真身的殿堂。据记载,五祖寺规模最盛时,有殿宇、庵堂和亭台、楼、阁共一千余间。 历史悠久的五祖寺,千年以来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众多历史名人,曾到此游览并留有诗文。其中唐代诗魔白居易所题的《东山寺》全诗如下:“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而1300多年前五祖弘忍大师亲手栽种的青檀树,历经岁月风云,至今依旧根深叶茂。<br> 较好保存了明清时期古建筑的五祖寺,被国务院批准为<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除了信徒顶礼膜拜,还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