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黄河第一桥

叶老头

金秋十月,参加由美篇组织的“河西走廊+额济纳胡杨林之旅”,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美友,在甘肃省兰州市集合,开始了为期10天的快乐行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兰州机场铜奔马</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美友合影</i></h5> 兰州有什么?帅哥王导说:兰州有“一条河、一座桥、一碗面、一本书”。这“一条河、一座桥”就是穿越市区的黄河以及横跨黄河的铁桥中山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帅哥导游王导</i></h5> 中山桥是黄河上修建最早的铁桥,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称。2010年曾经来过这里,那时比较冷清。现在人多了,想拍一张比较完整的全景也“无从下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山桥(摄于2010年)</i></h5> 中山桥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总承包承建、中国工匠施工,是中国近代史上,甘肃人自主自愿与西方人进行纯经济技术上合作的一座桥梁。本文夜景图片由同行美友糖宝贝的妈叶老师(我的本家哦)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中山桥的全部建材由泰来洋行从德国采购,材料从德国海运而来,其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多有摩擦,经过各方据理力争,最终建成,在当时堪称是建筑奇迹。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地,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 明洪武五年(1372),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洪武十八年(1385),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在如今的中山桥的位置上兴建了镇远浮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镇远浮桥旧照</i></h5> 此后500多年间,镇远浮桥一直扼守在这战略要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矗立在铁桥南岸的用以固定浮桥用的将军铁柱,正是镇远浮桥500年兴衰史的见证。 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月十一日,甘肃洋务总局与德国泰来洋行正式签订黄河铁桥包修合同,明确桥梁使用年限80年。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从德国海运到天津,再从天津转运至兰州。 从天津到兰州的数千里路途上,一条由火车、骡马组成的运输长龙,翻山跃岭,风餐露宿,历时近两年,终于将全部材料一站站转运至兰州。建造桥梁所需物资的运输过程创造了近代运输史上的奇迹。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黄河铁桥施工现场</i></h5> 经过华洋工匠的共同努力,铁桥于宣统元年(1909)八月十九日竣工投运。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黄河铁桥施工现场</i></h5> 宣统二年(1910)四月二十五日,陕甘总督长庚就铁桥工程用款上奏宣统皇帝称,包括包修价、运输价及各项支出费用,铁桥“实用库平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306691.898498两,好精准精细的数据! 中山桥为一座6墩5孔的铁桥,每孔跨径45.9米,桥全长233.5米,总宽8.35米,其中行车道6米,两边设人行道。2004年,行车道改为步行道。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6墩5孔的铁桥</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间行车道</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两侧人行道</i></h5> 铁桥原为梯形钢桁架结构,1954年加固时增加了上部的弧形钢架,形成了目前的钢桁架+弧形钢架结构桥。 铁桥每孔2片桁架,共计10片桁架;每片桁架有9个节间,每节间各为5.1米。桁架横梁为钢梁,栏杆由角铁及钢管焊接而成,桥面为铁板。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由当时的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的“中山桥”匾额,悬挂于铁桥南面的牌厦上,黄河铁桥从此改名中山桥,沿用至今。 黄河铁桥建成时,桥梁南北各有一座中华传统的古建筑牌厦,并立有两块石碑。每座牌厦均为三开间,雕梁画栋。牌厦前后共悬名人匾额四块:其中由升允题写“第一桥”匾2块,另有“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各一块。民国后期,两座牌厦被拆除、毁坏,四张牌匾也不知所踪。有点遗憾!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山桥旧照</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山桥旧照(1925)</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山桥旧照(1928,1930,1933)</i></h5> 解放后,1954年中山桥进行整修加固处理,增加了上部的弧形钢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中山桥旧照(1954)</i></h5> 1989年,中山桥已运行80年,铁桥使用年限已满。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山桥依然巍然屹立在黄河之上。 在中山桥的上游不远处,有著名的雕塑《黄河母亲》。该雕塑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的雕塑家何鄂(1937~ )女士的作品,雕于1986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雕塑《黄河母亲》(摄于2010年)</i></h5> 中山桥上游侧有黄河漂流中心,在这里可以乘坐黄河快艇或羊皮筏子游览黄河。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羊皮筏子</i></h5> 中山桥的北岸有白塔山公园,桥的北堍就是公园入口。远处,白塔寺中的白塔隐约可见。 站在桥上,可赏滔滔黄河以及两岸的壮美景色。 中山桥作为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梁桥,集使用、历史和文物价值于一身。 夕阳余晖洒落在桥身,滔滔黄河水奔腾不息,中山桥似一位沉静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往昔。 中山桥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是洋务运动的产物,见证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探索与努力。它犹如一座中西交流的桥梁,不仅连接了黄河南北,更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了中国与西方的技术与文化。 踏上桥身,脚下的钢板和铆钉仿佛在低吟着岁月的沧桑。曾经,这里走过无数的行人、马匹、车辆,有奔赴边疆的战士,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壮志;有远途跋涉的商旅,带着对财富和未知的憧憬;有迁徙的百姓,满是生活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期许。他们的脚步与身影,都融入了这座桥的记忆。 如今,中山桥已成为历史文化的瑰宝。它不再承担繁重的交通使命,却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人们漫步桥上,触摸着历史的温度,感受着黄河文化的磅礴。 中山桥见证了兰州的变迁,从古老的商埠到现代的都市;也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从近代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繁荣昌盛。 中山桥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它不仅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时代的见证者,是精神的传承者,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奋勇向前,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