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人的“顶上功夫”

(印志均)海上樵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坦桑尼亚一年,不管是工作和生活,基本上每天都要和本地土著接触打交道,时不时惊叹黑色人种的运动天赋实在是太强了,在中国看来是耍杂技和体操的特别技能,坦桑人几乎天生都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坦桑因为经济落后,自行车不多,摩托车更少,骑行者都很自豪。我们每天晚饭后出去散步,路上偶尔碰见骑摩托、自行车的,见到我们是外国人就很兴奋,会炫耀车技,就是把前轮拉起来,只用后轮骑行。有时是一个、两个人,有时是一群人,大声吆喝着,快速单轮骑行,让我们诧异不已。当然坦桑人最厉害的功夫,是用头顶东西,已经到了登峰造极,无物不可顶的地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农具顶着带。坦桑现在还处于农业社会,基本上都是小农经济,大部分人都要到田地里干活。干活就需要农具,干农活的农具基本上跟中国差不多,就是锄头、铁锹等等。这些农具,中国人基本上是用肩头扛着的,所以才有“带月荷锄归”的唯美诗篇。但坦桑人不管是锄头还是铁锹都是用头顶着,而且顶在头上还纹丝不动,一路上还能谈笑嫣嫣。所以“带月荷锄归”如果用非洲人来写,那就是“带月顶锄归”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收获顶着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坦桑人顶着农具到田地里去干活,不管是种玉米还是种水稻,还是其它的蔬菜,总会有收获的时候。到了收获的季节,中国人一般都用筐、箩装着,用手提着或者用肩挑着、抬着回来。坦桑人也用筐装着,但是却是用头顶着回来的,所以在路上碰到头项一筐蔬菜、一筐玉米的是屡见不鲜。有的时候还能碰到头顶柴火的奇观。坦桑液化气不普及,即使是在坦噶这样的省会城市里,大部分人家都是用柴火做饭。我们经常会碰到捡柴火回家的坦桑妇女们,她们头顶着一大捆柴火,疲惫而又满足的走在路上。我小时候也上山砍过柴火,一般都是用背背下来的。所以见到这些头顶柴火的坦桑妇女,我就不由自主的担心她们的头受不受得了、脖子受不受得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商品顶着卖。坦桑的市场还是比较活跃的,有大的超市,各种货物都比较齐全。也有流动商贩,他们就带着货物在大街小巷上叫卖。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商品都是用头顶着卖的。有一次,在一个正式的阅兵场合,我们坐在观礼台上,正聚精会神的看着阅兵式呢,突然,台前冒出一个顶着一筐装着矿泉水和饮料的黑人小伙子,向我们叫卖。我们向他买了几瓶矿泉水,他动作娴熟的从头顶的筐里取下来递给我们,还轻松自如的收钱找钱,而头顶的筐牢如磐石。还有一次,我们在路上碰到一个头顶着鞋子的坦桑妇女。我有点诧异,鞋子不是应该穿在脚上的吗,顶在头上干嘛呢?据了解的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卖鞋子的商贩,她的鞋子就是用头顶着买的,这一双卖完以后再回去用头顶着一双出来。这头顶就好像是坦桑人的第三只手,没有什么不可以用头顶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坦桑的“头顶功夫”,一开始让我们惊奇、叹服,时间长了我们也见怪不怪了。经查询才知道,用头顶东西是坦桑以及非洲人的一个文化习俗。在非洲的许多地区,用头顶东西被视为一种传统技能和生活方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据科学研究表明,用头顶东西还有三大优势:一是省力。头顶物品可以减少身体肌肉维持平衡所消耗的能量,因为头顶的压强相对较小,且头部运动幅度较小,这使得能量消耗更低,效率更高。二是解放双手。用头顶东西可以空出双手进行其他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遮阳。由于非洲大部分国家处于热带,阳光非常强烈。头顶物品可以起到一定的遮阳作用,减少阳光直射,保持头部凉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了解到这三大优势以后,我们也尝试着用头顶东西,结果没有成功,不要说顶着东西自由行走,就是原地不动顶一会儿就会掉下来,还把头顶得生痛。原来这是人种的差别,非洲人的头发通常卷曲且具有较好的摩擦阻力,这使得头顶物品更加稳固,不容易滑落。看来我们黄种人的丝滑黑发,不能承受这生活之重,还是默默地为非洲人的顶上功夫赞叹吧。</b></p> <p class="ql-block"> 印志均2024年12月17日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