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情缘】军列载我去当兵

天山(陈建国)

<p class="ql-block"><b>昵称:天山(陈建国)</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3509766</b></p><p class="ql-block"><b>图片:网络(致谢)</b></p> <p class="ql-block"><b>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恍就退休了。以前经历过的许多过往,或模糊不清,或早己淡忘,唯独45年前入伍参军路上的那段经历至今还刻骨铭心,清晰如昨。当年的战友们都己过了花甲之年,但毎每聊起坐闷罐火车参军入伍去部队,还是津津乐道,历历在目,聊着聊着还会泪眼婆娑,毫不掩饰的流露出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b></p> <p class="ql-block"><b>  时间拉回到1980年11月28日。那天,我们从江苏阜宁县城出发,来到连云港火车站,登上西行的闷罐军列,远赴新疆,开启了一段军旅生涯。</b></p><p class="ql-block"><b>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见多识广。大多没出过远门,也没坐过火车,只是在电影中看到过,对军列更有一种神秘感。上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军列就是一节联一节的“闷罐”。</b></p> <p class="ql-block"><b>  闷罐车厢,相当于现在的集装箱,车厢内空荡荡,没有任何设施,它的两侧各有4个小窗户,既能采光换气又可以看看外边的风景,中间有一个可以推拉的笨重的大铁门。车厢的地板上铺着厚厚的稻草,上面放着草席,白天席草而坐,晚上可以躺下休息。由于正值冬季,车厢内还有取暖用的火炉,一个马灯悬挂在顶棚上,以供夜间照明,车动它动,摇摇晃晃。我们紧靠里边一字排开,一个挨一个,外边留有1米的通道。我们这一车厢由新兵连指导员和新兵连排长负责,他俩的位置就在推拉门附近。</b></p><p class="ql-block"><b> 随着汽笛一声长鸣,冒着白烟的列车缓缓驶出连云港火车站,奔驰在陇海线上,把一群从未离开过出生地的年轻人,送上了为国戍边的征程。</b></p> <p class="ql-block"><b>  哐当,哐当!军列开得时快时慢,三个小时后到达徐州火车站。徐州火车站是京沪线和陇海线铁路的交汇点,历史上曾是中国十大火车站之一,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b></p><p class="ql-block"><b> 我们下车来到兵站,吃上了坐火车后的第一顿饭。军供站准备了大杂烩炖菜,每人一碗;主食是馒头,很快就吃了个肚儿圆。这时天色已晚,大家方便完后,就集合上车,有几个战友散打散游,比大伙晚了十多分钟。不一会列车慢慢启动,指导员先对迟到的战友提出批评,又严肃强调了组织纪律,记得主要讲了:没当兵是一个社会青年,当了兵就是一个革命军人;部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整体,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严守时间,严格保密;战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每句话都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神经。</b></p> <p class="ql-block"><b>  哐当,哐当!随着火车车轨有节奏的碰撞,开始了坐“闷罐”后的第一个夜间行程,我没有一丝睡意,望着车门外不时闪烁的灯光和车厢内忽明忽暗的马灯,怀着对未来军营生活的期待,我思绪万千……</b></p><p class="ql-block"><b> 1980年7月刚满17岁的我从北沙中学高中毕业,鬼使神差的错过了当年高考,经过九年苦读,最后,与重要的一场考试失之交臂,心有不甘。父亲也知道我的心事,提出让我去参军,到部队这所大学校里摔打磨练。父亲的意见正合我意。说来也幸运,全村5个适龄青年参加应征,经过层层筛选,政审体检,就我1人拿到了《入伍通知书》。</b></p> <p class="ql-block"><b>  哐当,哐当!伴着列车有节奏的吟唱,借着马灯昏暗的光亮,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弯着腰探着头,从头到尾对每个新兵察看:帮这个掖下被子,帮那个盖盖脚头,又把鞋子头朝外摆齐,仔细一看,正是我们的新兵指导员,一股暖流瞬间涌向心头!我带着崇敬,怀着理想,不知不觉进入梦乡。</b></p><p class="ql-block"><b>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列车继续行驶在陇海线上,停在河南洛阳。大家纷纷下车洗脸方便,吃过早饭,回到车上,不大功夫军列启动,开始了离家后第三天的行程。半小时后,军列驶入山川秀美,美丽富饶的中原腹地。</b></p> <p class="ql-block"><b>  车开得很慢,时速也就60来公里,还时不时停下为快车让道。我们这车厢的新兵,大部分是羊寨公社的,村村相连,好多是高、初中和小学同学,互相都熟悉,又是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兴致很高。大家边家长里短,谈天说地,边欣赏沿途风景,幻想今后的军营生活,心情轻松愉快,也不觉得时间慢。</b></p> <p class="ql-block"><b>  行车途中,最让我们心情紧张和不方便的是车厢里没有厕所,如厕成了大问题。新兵排长说:我们要注意形象,尽量选择在远离城镇与村庄的时候方便。小便还好,把车门拉开一条缝解决,但大便就只能等到了兵站或车停下来时才能解决。遇到特殊情况,也不能屙裤里。记得一天晚上,有一战友,腹中早已有了“动静”,他望着窗外,一个又一个车站闪过,火车就是不停,实在撑不住了,三更半夜喊报告要解大便。还是排长有办法,他把大门拉开一条缝,在两个门框之间栓一根绳子,让他屁股朝外坐在上面,还要两个战士在车厢里拉着他的胳膊,防止掉下去,总算把大事解决了。另一战士,贴着门框撒尿,列车速度虽然不快,但风很大,待他朝外尿完,转过身来发现他的半条裤子都被尿湿了,不好意思的说:妈的,原来是顶风。</b></p> <p class="ql-block"><b>  有几次列车停在货场上,全体人员下车活动筋骨,又找不到厕所,憋得实在难受,胆子大的,脱了裤子,蹲下就解决,有人带了个头,众人也顾不了思文,纷纷效仿,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打死我也不会相信。 所以每次停车到兵站,上厕所就成了头等大事,其次才是吃饭。有人调侃说吃饭像打仗,方便像冲锋。</b></p> <p class="ql-block"><b>  哐当,哐当!军列驶入兰州附近一个军供站。一下车,大家争先恐后地找厕所,然后才去餐厅就餐。一个小时后,军列启动驶入兰新线,不一会儿,就进入河西走廊,但车门外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b></p><p class="ql-block"><b> 说起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中原与西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嘉峪关、玉门关等,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哐当,哐当!火车像一条黑龙,喘着粗气,摇头甩尾,在祁连山脚下一路向西艰难的爬行。列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车轮滚滚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哐当”声,摩擦铁轨道岔“磁啦、磁啦”声。顺着门缝往外看,一闪而过的村庄,低矮的房屋,屈居在茫茫荒野上,满眼戈壁,没有一点绿色。车厢内的战友们席地而坐,虽有火炉取暖,仍挡不住阵阵寒意。刚上车时的兴奋、激动随着荒凉的景致,几天行程的疲惫也暗淡下来。指导员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从地板上站了起来说,战友们,我们刚路过酒泉站,那你们知道酒泉的来历吗?他的这一提问,调动了大家已经松弛了的神经,打破了车厢内的宁静。沉默了几十秒后,他讲起了汉朝大将霍去病帅兵西征,打了大胜仗,汉武帝为表彰其战功,奖赏他一坛白酒,霍认为此役是全体将士的功劳,遂倒入泉中,与大家共饮,取名酒泉。大家报以热烈掌声。指导员的知识真渊博,车每过一个地方,他都能讲出那里的人文故事,历史传说。嘉峪关从车窗闪过,“南有山海关,北有嘉峪关”指导员侃侃而谈,讲起了万里长城的故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那时人们的感慨与无奈,他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我们今天乘火车,比当年的骑马不仅舒适而且要快好多倍。“真不愧是指导员,懂的就是多”,把一个个故事讲的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就这样在轻松愉快中,活跃了气氛,增长了知识,也给寒冷寂寞的闷罐车,带来了热烈。</b></p> <p class="ql-block"><b>  就这样,经过八昼夜的铁路输送,列车到达了火车运输的终点站——乌鲁木齐站,我们背着背包,个个像霜打过的茄子一样无精打采。列队走出了站外,来到军区第二招待所,好好休息一个晚上,第二天继续后面的3天军卡行进,11天后到达我们部队所在地——新疆塔城边防某部。</b></p><p class="ql-block"><b> 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军交运输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保障条件明显改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新兵运输方式也多元化,如大巴、高铁、动车、轮船、飞机等快速、舒适的把兵员投送到指定位置。为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奠定了重要基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