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张拐子”

二十千里

1987年4月5日,第一次出野外开展砂金普查,到达康县县城西7公里的岸门口镇,租住在“张拐子”家的二层小木楼上。白天忙着去镇旁边的燕子河河谷上施工砂金钻探,晚上或雨天坐在他家的院子里侃大山、打扑克、下象棋,或者在房间里整理资料、绘制图件。当年“张拐子”50多岁,在镇上小有名气,脑子灵光,很会做生意,走路一瘸一拐的,大家都叫“张拐子”。一次,一位老同事起夜懒得下楼,就站在二楼过道边撒尿,“张拐子”开始以为下雨了,没有理睬,后来尿液顺着木板缝掉落一楼房间,正好滴到他的光头上。他冲出门站在院子里破口大骂,闹腾了好一阵。第二天经过分队领导反复解释和赔情道歉后才得以平息。后来渐渐与他家人混熟了,经常拉家常、谝闲传,朝夕相处,非常融洽,好像一家人一样。“张拐子”一家住在一楼,我们分队住在二楼,上下有窄窄的木板楼梯相连,楼层很矮,常常与挑檐的木梁碰头。短暂的野外工作5月27日结束后,又转移到武都黄坪、金厂等地工作。以后曾多次经过岸门口,每次总要深情地回望几眼。几十年过去了,不时会想起租住在“张拐子”家出野外的那段时光,与老同事见面总会提起“张拐子”。一直想再去看一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砂钻施工现场</h5> 机会终于来了。2024年7月1日,去康县参加亲戚家孩子的婚礼,完事后和夫人、连襟一起专门去了一趟岸门口,寻找当年的记忆。到了镇上,变化太大,几乎认找不到以前的痕迹。沿河边新修建了康(县)阳(坝)公路,老街被挡在了后面。走进老街,原来的沙土路变成了水泥道,街道两旁的老房子已几乎全部翻新成密密扎扎的杂店商铺。向几个在屋檐下乘凉聊天的妇女打听“张拐子”家,她们毫不犹豫地指向一家修理铺,说铺子后就是。到铺子里一问正是“张拐子”儿子开的机械修理铺,他叫张小平,60岁,有点弯腰驼背。说明来由,张小平爽快地带我们进到修理铺后院,院子一侧是新修的砖混平房,中间架着简易的太阳能烧水灶,再往里,一桩破旧的二层老楼出现在眼前,一楼有大大的门厅,从左手楼梯上到二楼,仔细一看,正是38年前曾住过的地方,好像和记忆中的没有多少变化,只是破败了许多。站在二楼,整个院落一目了然,几十年前的回忆慢慢的涌上心头,一桩桩、一幕幕浮现眼前,回味着久久不忍来去。据张小平讲,老楼早不住人了,已成危房。通过交谈,他依稀记得当时的情况。提出想见一下他的老父亲,他说老人90多岁,已经老糊涂了,婉言谢绝了我们的请求。只好有点遗憾的离开张家。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楼门厅</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楼左半</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家儿子:张小平,60岁。</h5> 返回县城的路上,心情好久不能平静。时光飞逝,岁月蹉跎,回想38年的历程,在岸门口短暂工作只是一瞬,但那几个月光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录着二十出头充实而快乐的青春年华,那是人生第一次挥洒过汗水的地方。<br><br><div> 2024年12月14日追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