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日行之~天津博物馆

逛吃弎人行

<p class="ql-block">  弎人行又出来扎馆了~天津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本次扎馆重点是天博的《耀世奇珍》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清·青玉孝淑睿皇后谥册</p><p class="ql-block">共十页,等大,长28.8厘米、宽12.8厘米、 厚0.8厘米。青玉制成,玉质温润。每片均采用填金工艺雕刻而成。分别为首尾刻升降龙、火焰宝珠及云纹两页,汉文谥文三页,满文谥文五页,共计323字,纹饰精美细腻,字体优美隽永。每一册页均配有一木托,木托与册页之间用黄地织锦相隔,再将装有册页的十片木托放入如抽屉般的大木匣之中,整体做工严丝合缝、精良考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谥册是清道光皇帝为其生母嘉庆帝孝淑睿皇后所做,记述了孝淑睿皇后一生的功绩。孝淑睿皇后系满洲正白旗人,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嘉庆元年(1796)被封为皇后,次年二月病故,册谥皇后曰:孝淑皇后。道光元年(1821)上谥曰: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圣睿皇后。后又经道光三十年、咸丰十一年两次加谥,孝淑睿皇后全谥曰: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p> <p class="ql-block">宋 范宽 雪景寒林图轴</p><p class="ql-block">宋(960—1279)</p><p class="ql-block">绢本 设色</p><p class="ql-block">纵193.5厘米 横160.3厘米</p><p class="ql-block">宋代画家范宽所作《雪景寒林图》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该图为三拼绢的大幅画作。白雪皑皑中,雪峰屏立,山势高耸,山麓水际边密林重重。深谷寒林间,萧寺掩映,流水无波,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全画布置严整,笔墨浓重润泽,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皴擦、渲染并用,尽显山石和枯木锐枝的质感,被公认为范宽的杰作。画面前景的树干中,隐约可见“臣范宽制”的署款,《宣和画谱》中记《雪景寒林图》曾收于宫廷御府,这很可能是范宽专为宫廷而作,也必是精心之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范宽,字中立,华原(陕西耀县)人。画史记载:他性情宽厚,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图画见闻志》中言曰“天圣中犹在”,天圣是宋仁宗1023到1031年间的年号,说明范宽生活于北宋前期,距今已990余年。</p> <p class="ql-block">画史记载,范宽喜画山水,学画中感叹曰:“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图绘宝鉴》)。“于是舍其旧习,卜居于终南太华岩隈林麓之间,而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与神遇……故天下皆称宽善与山传神”(《宣和画谱》)。</p> <p class="ql-block">他多画峰峦浑厚、雄博苍劲的关中山川。元代汤垕《画鉴》曰其“得山之骨法”,且“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宽三人而已”,为“照耀古今”的北宋山水画三大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雪景寒林图》历经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标、安岐鉴藏,乾隆时收入内府,存于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掠圆明园时曾流落民间,后被工部右侍郎张翼购得。从此张翼、张叔诚父子两代对其倍加珍爱。《雪景寒林图》至今保存完好,除画绢自然变色外,几乎没有破损残缺,无疑更提升了艺术和史料价值。经过近千年的流转,《雪景寒林图》是现存于大陆的唯一的范宽作品。历代藏家对其收藏,能目睹其精彩的人寥寥可数。连自己的家人都秘不展示的张叔诚先生,于1981年毅然将其捐给天津艺术博物馆,使得千千万万的观众不分尊卑贫富都有机会欣赏这旷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p> <p class="ql-block">这个瓷瓶原就藏于北京的宫廷,是乾隆皇帝特意下旨让景德镇烧造了白瓷瓶。可能烧一百件,然后御窑场的官员经过筛选,挑选十件非常精美的白瓷瓶送到宫里。由宫里的养心殿的造办处请西洋画师,也就是像当时我们知道的乾隆雍正时期的一些西洋画师。像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等等这些西洋画师用进口的珐琅材料在这个白瓷瓶上用西洋的画法画这个芍药和雉鸡。并且在瓶的后面又有题诗又有印章。然后他们在低温在宫里头造办处再烧烤一遍让皇帝乾隆亲自挑选。皇帝就挑选一件最精美最完整的,那九件要当着皇帝的面就地烧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瓶子的唯一性</p><p class="ql-block">雉鸡芍药纹的珐琅彩玉壶春瓶,目前在世界上只有这一件。本世纪初的时候,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拍了一件类似的瓶子,当时拍的是1.5亿港元。但是很多专家说拍卖的那件玉壶春瓶,它的画风,它的艺术风格整个都不如天津博物馆这件玉壶春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周 太保鼎</p><p class="ql-block">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p><p class="ql-block">通高57.6厘米 口长35.8厘米 宽22.8厘米</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年间(一说道光年间),曾在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七件青铜器。它们是小臣犀尊、太保簋、大史卣、太保鼎等。这些商周青铜器,器型庄严厚重,纹饰华丽繁缛,是商周青铜器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梁山七器”。一时间,学者们研究著录,收藏家们争相收藏,成为清末民初金石学界的头等大事。目前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西周太保鼎,是唯一一件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的“梁山七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鼎是在祭祀时盛放肉类的礼器,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从太保鼎的器型和纹饰特点来看,其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早期。</p> <p class="ql-block">西周太保鼎为方形,高57.6厘米,长35.8厘米,宽22.8厘米,重26公斤。四柱足,口上铸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饰扉棱。最为显著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奇异。</p> <p class="ql-block">鼎腹内壁铸“大保铸”三字。大保即太保,太保为官职名,西周始置,为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尚书?君奭》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据学者考证,这件太保鼎是西周成王时的重臣召公奭所铸造的。</p> <p class="ql-block">  隋·白釉双龙柄联腹传瓶 - 这件瓷瓶来自隋朝,双腹相连,两侧各塑一条龙形柄,釉色匀净,白度较高,代表了当时白瓷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清·翡翠缠枝菊花纹环耳扁盖瓶</p><p class="ql-block">盖有桃形钮,盖身及瓶两侧镂雕缠枝菊花纹,颈肩镂空花耳上各套一活环,瓶身光素,抛光匀细,椭圆圈足,足下附座,上阴线刻兽面纹。尤其是对花、叶纹饰采用镂雕技法,雕琢更为精细,颇具阿拉伯地域风格,这与翡翠晶莹璀璨的质感交相辉映,为这对高贵典雅的大瓶又增添了一种灵动之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宋 汝窑青釉盘</p><p class="ql-block">宋(960——1279)</p><p class="ql-block">高2.8厘米 口径17.2厘米 底径9.2厘米</p><p class="ql-block">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据考证烧造时间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二十年间,因烧造时间短,数量少,在南宋时就有“近尤难得”之说。汝窑瓷器如此珍贵,在博物馆界和收藏界无不以收藏到汝瓷为至高荣誉。汝瓷现今传世不足百件,天津博物馆却珍藏着两件汝窑盘,故十分珍贵。盘高2.8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9.2厘米。口外撇,曲壁,圈足外卷裹釉。通体天青色釉,釉汁肥厚莹润,釉面上布满了细碎的冰裂纹,如冰似玉,清雅高洁。盘底满釉,一只盘底有三个细小的支钉痕,而另外一只盘底有五个支钉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汝瓷胎质细腻,像燃烧过的香灰的颜色,俗称“香灰胎”。汝瓷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呈“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妙色彩,并且釉面莹润如玉,有玉石般的质感。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将器物迎着阳光看,隐约可见肉红色。器表开片密布细小,形成鱼鳞状,更加独特别致。釉内气泡周边之玛瑙结晶体,形成星光闪现,寥若晨星,具有宝光内润而又高雅素净的风采。汝瓷的烧造方法也很独特,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细小而规整,因而有“芝麻挣钉釉满足”之说。长期以来,考古界与收藏界的专家权威们都对汝窑瓷器的主要特征用一句话概括,即“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汝窑瓷这些胎釉特征既有文献记载,又为出土物所证实,是鉴定汝瓷的要领。</p> <p class="ql-block">明 青花枇杷绶带鸟图盘</p><p class="ql-block">明永乐(1403—1424)</p><p class="ql-block">高9.7厘米、口径50.5厘米、底径34.8厘米</p><p class="ql-block">  天博藏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高9.7厘米,口径50.5厘米,底径34.8厘米。菱花口,板沿,细白砂底,有火石红斑。通体施白釉,满绘青花纹饰。口沿内绘一周青花缠枝莲纹,外口沿为一周汹涌澎湃的青花海水纹。内壁十六个花瓣内绘形状不同的青花折枝花果,外壁十六个花瓣内绘青花折枝菊纹,内底双弦纹内主题纹饰为青花绘枇杷绶带鸟图。整个画面布局疏朗明快,运笔顿挫有致,极富节奏感,纹样显然出自同时期宫廷画院画师的稿本。此盘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晶亮,外底无釉,抚之有糯米粉般的爽滑感,青花色泽浓艳,蓝中泛黑,是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所绘。这种钴料在明朝时十分名贵。因为其含铁量高,含锰量低,所以,烧造后自然形成沉入胎骨的铁锈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件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构图别有深意。绶带鸟自古即被作为仁爱宽厚的象征,画在瓷盘上,绝非信手拈来,而是传达统治者“仁布天下”的思想。“绶带”原指用来系帷幕和官印,后来用于系勋章。古代常用不同颜色的丝带,标识官吏的身份和等级。所以,绶带鸟即成为官吏身份和品级的标志,也就成为富贵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同类纹样的永乐青花盘传世少见,堪称珍品。就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看,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一件,天津博物馆收藏一件。</p> <p class="ql-block">砚台</p><p class="ql-block">明 朱砂荷鱼澄泥砚</p><p class="ql-block">明(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长24厘米 宽15.4厘米 高2.2厘米</p><p class="ql-block">天津博物馆“耀世奇珍”馆藏精品展中陈列有一方“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在烧造工艺和雕琢构思上皆有独到之处。此砚作鱼形砚身,呈朱红色。砚背衬以荷叶,荷叶及鱼周于烧制前均着黑色,是极为稀见的古代文房艺术精品。</p><p class="ql-block">砚作鱼形,与“余”谐音,荷鱼相配,寓意连年有余,吉祥富贵。砚背上方隶书:“给谏公赏”;中间另刻楷书小字铭:“离尘垢,伴文人,腹中书满,同上龙门。”落款“宋开蕤”;下方刻有铭文两行:“初颐园大司马赠,宋开莱藏”。</p><p class="ql-block">此外,砚台盒盖之上亦刻铭文曰:“澄泥荷鱼研,初颐园家旧物,河间吴棠湖购得收藏”。可知该砚后被清末书画家、收藏家吴浔源先生收藏。1954年,明代荷鱼朱砂澄泥砚由天津著名文物收藏家徐世章先生的亲属捐献给天津市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砚</p><p class="ql-block">明(1368~1644年)</p><p class="ql-block">直径18厘米 高10厘米9</p><p class="ql-block">此砚石质苍黑纯净,石鼓形。直径18厘米,厚10厘米。砚面开月牙形水池及弧形砚堂,水池之上有“内府之宝”方印,印两侧各一篇顾从义摹刻的“石鼓文”。砚底中部纵开长方形凹面,内书“石鼓”、“子子孙孙用之永保”、“东海顾从义摹勒上石”,凹面两侧亦分刻两篇“石鼓文”,凹面之上刻有朱善旂题铭,表明他于道光辛丑(1841)年重资从曹绍橚处购得此砚并珍藏。砚体一周摹刻六篇“石鼓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砚盒制造亦考究,紫檀木质,形状亦仿石鼓。盒盖一周雕刻花卉纹饰,中间镶嵌白玉螭纹装饰。盒身一周刻程瑶田《石鼓砚记》及孙效曾题诗。</p> <p class="ql-block">  清·翡翠蝈蝈白菜</p><p class="ql-block">该藏品高19.4厘米,宽14厘米,重约2公斤。白菜下部分为灰黄相间,伴有褐色斑,其上的叶脉分明,叶片翻卷,形象逼真,刀法简约。作者利用菜心处材质的翠绿色,圆雕一对肥的大腹蝈蝈和一只螳螂,它们好像在边爬边啃菜叶,栩栩如生。蔬菜和草虫的生命活力会引起观者的爱抚情愫。作者的巧思妙构,更使人叹赏不已,其卓越的技艺成果,在清代玉雕中堪称冠绝。</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黄玉猪龙形珮</p><p class="ql-block">此件玉猪龙早在1960年被天津文物公司于辽宁锦州收购,后归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该器高14.1厘米,宽10.4厘米,用黄绿色岫岩玉琢成,材质温润。其体形肥硕,首部有竖立大耳,大圆眼,鼻梁有多道皱纹,嘴部紧闭前突,嘴与尾相对,头尾间留有缺口,背颈有一对钻孔。此器磨光匀润,刻线流畅,工艺精美。</p><p class="ql-block">  关于红山文化玉猪龙的性质及用途是:远古时期的玉器是在神话与宗教观念下创作的。在当时已进入农业社会的初期,猪已经是家畜。猪有喜水的习性,龙是祈雨之神,二者相结合反映出了红山人的宗教信仰。该器背部正中有一对钻孔,可用丝绳穿系。由此推测,玉猪龙可能是悬挂在某处,用作红山文化先民求龙祈雨的神灵崇拜物。</p> <p class="ql-block">西周 夔纹禁</p><p class="ql-block">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p><p class="ql-block">高23厘米 长126厘米 宽46.6厘米</p><p class="ql-block">   此件西周夔纹铜禁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禁面上有三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禁前后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十六个,左右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四个,禁的四周都饰有精美的夔纹,纹饰生动,造型端庄,铸造精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关于此件铜禁的出现还有一段曲折的往事。1926年曾为古玩店学徒的陕西军阀党玉琨,组织人员在宝鸡斗鸡台戴家沟进行大规模的盗掘,挖出了大批珍贵的文物,其中就有这件西周夔纹铜禁。后来党玉琨在战乱中死去,他盗掘的这批文物落在了隶属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的宋哲元手中。宋哲元将其中的一部分送给了冯玉祥,大部分则运回了北京、天津,有很多则被转卖到国外,此件夔纹铜禁则一直保存在宋哲元在天津的家中。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天津英租界,并对宋哲元的公馆查抄,掠去很多财物,这件铜禁也在劫难逃,宋哲元三弟宋慧泉得知此事后多方打点才将这件铜禁及其他文物从日军手中赎回,并在家中尽心收藏保管。直到1968年,天津文物管理处在宋氏亲属家中,发现了被砸成几十块的铜禁碎块,加上文物工作者在物资回收部门找到的部分铜禁碎块。1972年5月送到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由高英、张兰惠等老师傅进行修复。首先进行整形,然后进行焊接,缺失的部分用厚铜板补配,并按原样予以錾花,最后在补的部分再作上假锈。西周铜禁又完好如初地展现它的风采。</p><p class="ql-block">传世的西周铜禁仅见两件,此其一。另一件夔纹铜禁现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禁上及周围摆放了各式青铜酒具。禁这种形制的铜器在国内外均十分罕见,极其珍贵,天津博物馆藏的这件西周夔纹铜禁是中国出土的铜禁中形体最大的一件,是研究中国青铜禁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1951年4月23日,慰问演出圆满结束。在慰问团胜利返回祖国的途中,在沙元里遭遇敌机的疯狂扫射,常宝堃和程树棠不幸中弹牺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日记本为紫色外皮,内为条格。记载了常宝堃同志自1951年1月18日至4月19日赴朝慰问的所见所感。</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恰饭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