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沉醉在潜口,这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段心灵的旅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条河流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潜口,一个充满诗意与远方的地方,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一个渴望实现梦想的人。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也可以激发无限的创造力,让梦想从这里起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潜口的街头,远处那座古塔静静地矗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阳光洒在古老的石塔上,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壮观。塔身穹顶式的塔芯别具一格。塔尖葫芦状,风格酷似唐代佛塔。塔内四壁绘有壁画,虽历经420多个春秋,线条依然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每层4个拱门,内置168级盘旋形梯道,上达顶层。</p> <p class="ql-block">塔尖葫芦状,风格酷似明代佛塔。塔内四壁,绘有壁画,虽经历了420多个春秋,线条仍然清晰可辨。</p> <p class="ql-block">徽州区潜口巽峰塔建成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是一座全砖结构的古塔,外形七层八面,层层收缩呈锥形,俗称“潜口锥”。塔高约37米,底径约11米,东、西、北三面开门。塔内空四层,夹壁有阶梯可达顶层。该塔由汪道植始建,历代均有维修,2019年3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峰南麓。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传统民居的徽派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1982年5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建立“明代民居建筑群”,并列入全国文物保护计划。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将散落于歙县境内民间且不宜就地保护的明清古建筑进行集中保护,明清建筑民居群别于1990年和200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建成潜口民宅一座古建筑专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82年,为集中保护古建筑,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分散在歙县和徽州的郑村、许村、潜口、西溪南等地的10余处较典型而又不宜就地保存的明代建筑拆迁复原,移建潜口民宅。拆建工程自1984年至1994年底,先后迁建了3座祠堂、5幢民宅、1座路亭、1座石牌坊。</p> <p class="ql-block">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民居的缩影。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潜口民宅很注意它的代表性。从建筑类型看,既有洞社、宅第,也有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p> <p class="ql-block">这里汇集明清两代徽州具代表性,经典的徽州民宅。既有富丽豪华的宏楼绮院,也有幽静典雅的凉亭草舍。它以馆藏实物展示,民间工艺展示,民俗表演为主体,活化了明清徽州社会的生活图景。其次其明园中亭、台、楼、阁、厅及内部陈设齐全,单体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形成村落,再现了明代山庄风貌。</p> <p class="ql-block">方文泰宅为明代中后期砖木结构民居,原坐落在潜口乡绅沙村。口字形四合院,2进3间楼房。通面阔9.33米,进深15.9米,高8.8米。楼下前进明间为门厅,两旁是厢房,后进明间为客厅,次间为卧室。两进之间为狭长天井,两侧为廊屋,右廊内设楼梯。楼上明间设祀祖座,楼梯口安装盖板。</p> <p class="ql-block">该房内装修比较讲究,窗外栏杆两旁望柱头雕有莲瓣,栏身上部有雕刻极佳的云拱3个,下部四周嵌有雕镂精巧的镂空花板,中央用镂空方格,楼面弧栏杆是该宅最突出部分,在明间缝檐柱之间置有座板,栏杆身向外弯曲,超出檐柱外侧,形状略似靠背,人称飞来椅或美人靠。弧形栏杆的处理方式,与宁波“天一阁”所藏明鲁班正式图残本中所绘栏杆相类似,足以证明方文泰宅的营造方式是明代江南所通告的做法。柱础形状特别,底部为正文形,上部为八角形,再收为圆形,线条手法简练,形体优美。</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潜口民宅从建筑类型划分有洞社、宅第、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清初名流黄宗羲、施闰章、梅庚、靳治荆等均涉足此地。</p> <p class="ql-block">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中国的某个时期。这座典型的中国古典园林式住宅,采用传统的木质结构,配以青砖灰瓦屋顶,给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感觉。门头上悬挂着红色灯笼,增添了节日气氛;两侧石狮子威武雄壮,象征吉祥如意。门前还有一块牌匾上写着“潜口民宅”,整个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韵味,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荫秀桥”建于明嘉靖年,为单孔拱桥,它由当地尼姑出资所建,桥的一头是尼姑庵,另一头是鸡犬相闻的村庄,“荫秀桥”三字,一半为阳刻,一半为阴刻,桥中央成了佛界与人间的分界线,故又叫“阴阳桥”,十分有趣的是该桥两旁护栏砌筑却是罗汉板。岁月悠悠,小桥依然,“师太不知何处去,罗汉依旧笑春风”。</p> <p class="ql-block">走过“荫秀桥”,便是“石牌坊”,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牌坊正面无题字,只雕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手里拿着一支笔,脚上踏着一只方形大斗,“鬼”与“斗”合起来为“魁”。牌坊背面刻了月宫桂树图。表明立坊者方氏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魁星,去蟾宫折桂,光宗耀祖。</p> <p class="ql-block">方氏宗祠坊是一个纪念牌坊,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立牌坊者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并光耀门楣。这座牌坊不仅是家族荣誉的象征,更是潜口历史文化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曹门厅为明嘉靖年间的厅堂建筑。原属潜口街上的汪氏支祠。大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仅剩门厅和两廊部分。9开间,通面阔21.03,进深13.50米,高6.30米。平面呈凹字形,中间为天井水池。砖木结构,悬山屋项,山面饰博风墙。阑额上加用补间铺作,以栌斗出双抄五铺作,一跳头并出45度,斜拱承檐,以代令拱。拱头卷杀分瓣苍劲有力,丁字拱雕尾。从形制上看,该厅不但在复盆础、梭柱、斗拱、雀替等构件式样 上体现了明中期的特点,而且在一些物体上沿袭了宋、元以来的“禅宗样”古法,如把大斗凹入的海棠瓣,宋称“讹角斗”。有的大斗下加垫板,古称“照板”等等,保留着宋元营造方法的韵味,有重要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顺道还参观了谢裕大茶叶博物馆,品了🥃安徽黄山毛峰。</p> <p class="ql-block">一杯清茶品日月,半壶老酒醉人生。</p> <p class="ql-block">唐模始建于唐朝,为唐越国公汪华曾祖叔所建。公元623年,汪华的后裔汪思立受父之命,娶此地程氏为妻,遂迁居该村,并利用风水原理栽植银杏树选址建设家园。同黄山徽州唐模景区时,为表先主(唐朝皇帝)对其祖先汪华及其后代的恩泽,取忠君、忠主之意,决定效仿“唐朝”标准和规模营建村庄,便改名为“唐模”。</p> <p class="ql-block">唐模是一个以水口园林和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的皖南古村落旅游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徽文化底蕴厚重,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称。</p> <p class="ql-block">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这里汇集了自宋、元、明、清以来十八位书法名家真迹碑刻,有古徽州私家水口园林的典作—檀干园,一千四百余年、青春依旧的植物“活化石”—银杏树,同胞兄弟皆翰林而受到皇帝钦赐建造—冲天古石坊,诗韵悠悠的古徽州秦淮河—水街……</p> <p class="ql-block">在潜口,不仅有古建筑的美,还有自然风光的秀。一幅描绘中国传统山水画风格的艺术作品,画面以淡雅色调为主调,山峦叠嶂,树木葱郁,展现了潜口周边的自然美景。这样的景色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净化。</p> <p class="ql-block">至今,唐模仍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山清水碧,粉墙黛瓦,“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 游唐模景区,唐代银杏树之奇、水街溪流之美、十桥几貌之胜、名家书法之雅、同胞翰林坊之特、一村三翰林之誉……令人陶醉,流连忘返。步入唐模你不禁会为这如诗如画的情景而惊喜,为精美的明清古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醇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中国田园诗画乡村、《天仙配》拍摄地—唐模。</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人坐在木制凉亭下对弈象棋,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显得格外温馨。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潜口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在潜口的小巷里,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流淌而过,河边种满了绿植,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小巷两侧分布着一些店铺或民居,其中一家店门口装饰有两个红色大福袋,旁边还放有一些玉米棒等物品,增添了一些节日气氛。此外,在画面右侧可以看到一个小孩正在行走,给这个静谧的画面带来一丝活力与生机。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潜口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在潜口的一个角落里,一个木制的大门矗立在那里,旁边有一堵白色的墙。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题词为“静”,下方还有一块小黑板写有一些文字。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潜口的宁静与和谐,仿佛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潜口不仅有古建筑的美,还有水乡小镇的风情。街道两旁排列着传统的房屋,其中一些还保留着木制门楼的设计元素。一条小河穿镇而过,在阳光下泛起波光粼粼的效果。远处则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轮廓线与湛蓝无垠天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色画卷。这样的景色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潜口,孩子们的笑脸是最美的风景。一个小女孩站在木栏杆旁看向镜头,面带微笑,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花朵一般绽放,给这个古色古香的小镇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潜口的温暖与美好,仿佛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珍惜。</p> <p class="ql-block">沉醉潜口,爱上唐模。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山一水,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也可以激发无限的创造力,让梦想从这里起航,驶向更广阔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牌坊醒狮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唐模是国内唯一一家中法合作乡村旅游示范区,黄山市十大景区之一,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安徽省文明旅游示范景区”、“中国田园诗画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最佳古村镇”和“全国文明村”,素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之美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深受各界媒体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广泛关注和肯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