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千多年前,一位单身母亲为教育儿子,三迁居处,将儿子培养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一个被尊崇为“亚圣”的孟子,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就是传颂千古的孟母三迁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时令深冬,我读《孟子》,俨然正襟危坐在孟子这位历史老人的案几前,聆听他的谆谆教诲。窗外寒意阵阵,室内暖意融融。孟子的文字因词锋犀利而有温度,孟子的思想因深邃宏博而有力量。我在读《孟子》的同时,参阅了朱熹的《孟子集注》、焦循的《孟子正义》,以及张定浩的《孟子读法》、毕宝魁的《细读孟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原典儒学的经典。钱穆先生认为”四书”是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其中《论语》应作为全天下人必读的书。当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读“四书”的人很多。不读“四书”,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只会影响个人修养;不读“四书”,也不再会发生孟母断机教子的励志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好在中学语文课本中保留了《孟子》中的经典篇目,其中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等,这些篇章是孟子思想的精髓,也是孟子文采的精华所在。我在中学当语文教师时,教过这些篇目,重温经典,不胜感慨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的思想流淌在两千多年历史岁月的长河之中,这一脉清流,不时激荡着历代仁人志士的心怀,激励世世代代铁血丹心的民族英雄,谱写出无数气吞山河的慷慨悲歌;这一脉清流,也不时砥荡着现实的堤岸,警醒着堤岸上迷惘无助的人们,观照着世道的成败兴衰。</span></p> <p class="ql-block">夫夷江景区河段</p> 2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代圣贤无不注重个人的自我修为,而且正因为其自我修为的极高境界,才成就了他们至高无上的人格和品德,造就了他们彪炳千秋的才学与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子的自我修为体现在他的致虚守静,无为体道。孔子以"九思"自省,以仁为修身之本。庄子心随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精神的超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的自我修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反求诸己”,即遇到问题时,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抱怨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反省。孟子的自我反省,并不是一味的自责,而是要求自己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他深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对现实社会的复杂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你以仁礼待人,并非所有人就以仁礼待你。你的仁礼可能会被误解,但你经过一而再的反躬自省后,仍被人非难,那你就可以不必理会。因为“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也就是那些玩弄权谋机巧的奸诈小人,是没有什么羞耻之心的。现在能做到反求诸己很难,遇事能反躬自省的人不多。反倒是随处都能听到抱怨之声,抱怨世风日下,抱怨人情淡薄,抱怨世道不公。似乎自己的过错跟自己无关,所有的过错都是他人惹的祸。尽管抱怨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抱怨只会是涸辙之鲋,任何气盛的抱怨都难以改变不堪的现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公孙丑》中有一段话,虽然时隔两千余年,却仍然切中时弊,不得不引人深思,他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这段话的意思是,古时候的君子,有错就改;而现在的君子,将错就错。古时的君子,他的错误,就好像日食月食一样,老百姓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了,百姓们都抬头仰望。现在的君子,哪里只是将错就错,还要编出一番理由为自己的错误辩白。这段话给我们的深刻警示是,没有反躬自省的意识,就有可能刚愎自用,终至于独断专行,导致错误不断。有错又不改,就会将错就错,恶化为一错再错。如果一错再错,还要处心积虑地去掩饰错误,就会在错误的歧路上越走越远。对待错误,虽然我们做不到孔子的学生子路一样闻过则喜,但需要像孟子一样反求诸己,努力做到像孔子的学生颜回一样“不贰过”。也就是有错就改,不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自我修为另一个要求是不要自暴自弃。成语“自暴自弃”的含义,是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孟子原文中的自暴,一般的理解是自己损害自己,而自己损害自己的行为,是因为用言语诋毁礼义。要摒弃自暴自弃,现在的观点是,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要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做到自强不息,发愤图强。而孟子认为,要做到不自暴自弃,就要居仁行义,这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居仁者,就是要把仁作为人心的居所;行义,就是要把道义作为为人处世的正确路径。现代人习惯于用理想之类的大道理来灌输人,用雕饰过的榜样来影响人。古人的居仁行义,是出自内心的修养,是来自灵魂的自觉。以仁义来支撑一个人的内心,就会使内心强大起来,面对困难和挫折,就拥有抵御的力量。居仁行义,实则是传统文化赋予我们的精神信仰,是我们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的基因密码。排斥、抛弃或丧失这种信仰,就会导致我们内心的孱弱,精神世界的崩塌,堕落至自暴自弃,面对困难就会退缩,面对挫折就会屈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很欣赏孟子对世道的认识,他引用了一个很有诗意的比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沧浪之水清澈时,我就用来洗冠带;沧浪之水浑浊时,我就用来洗脚。话说得是明白如话,含义却非常的深刻。这话孔子早就说过,他是以训导的语气说的:“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孔孟之道是一脉相承的,对世道的认识,《论语•卫灵公》中说得非常直接:“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孟子的态度委婉一些,无论沧浪之水的清澈或污浊,无论世道的清明或黑暗,君子的处世之道是审时度势,既要顺势而为,又不能随波逐流。君子的处世风范,就是要始终保持高洁的品行和节操。“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修为只有达到这样极致的高度,才会具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和理想的人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修为的最高境界是培养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培养浩然之气,要做到不动心和知言。所谓不动心,是在坚持居仁行义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始终做到心志坚定不移,心神纯正无邪。君子的心志,是指坚守居仁由义的道德情操;君子的心神,是指坚持人性本善的道德感情。“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而知言者,是要辨人曲直,认清是非。识人要听其言观其眸,察人要听其言观其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的浩然之气,不同注疏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浩然之气是蕴涵于生命之中的正直刚强之气,它是由内心仁义的本性孕育而成,经过善道信念的打磨,在长期的道德修为中焕发而出的精神气概,是仁人志士以浩荡的君子之风汇聚而成的人间正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舍生取义的天地正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也。”’舍生取义,这是士大夫最完美的品格,这是伟丈夫最高尚的理想,这是仁人志士生命的终极意义。从生到死是一个人生命的自然过程,在普通人平凡一生中,我们有可能活得苟且,但无愧于自己;我们有可能活得窝囊,但无愧于家庭;我们有可能活得平庸,但无愧于社会。但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仁人志士们挺身而出,为追求真理与正义,舍生取义,勇赴国难,撑起民族顽强的脊梁,汇聚起民族的浩然正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中华民族大丈夫的精神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此铿锵澎湃的言辞,如此慷慨凛然的气势,如此博大精辟的思想。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是天下士子自我修为的道德准则,是仁人志士的人格理想和精神坐标,是顶天立地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span></p> <p class="ql-block">夫夷江景区河段</p> 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孔子并没有明确提出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向善,但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孟子肯定人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中就存有仁义。《孟子•告子上》中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普遍心理,将人的本性概括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在《孟子•公孙丑》一章中,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并且强调人之所以天性中具有四端,犹如一个人天生就有四肢一样。儒家人性善良的伦理观,由孔子的“仁义礼”,发展到孟子的“仁义礼智”,再扩充到董仲舒的“仁义礼智信”,组成人性善良的基本品质,成为做人必须遵循的“五常”道德准则,构成了中华民族道德价值体系的核心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善良诚实是中华民族的本质特性,与人为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孟子的人性之善如水流向下的比喻,本义是指人性之善与水流向下一样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但这一比喻也寄寓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我的理解是,人性本善,善心如水,但水流向下并非就是一泻千里毫无阻碍,有坑洼阻滞,有顽石挡道。坑洼有似恶意,顽石有似邪念。善心似水流向下,但流水必须填满坑洼、绕过顽石才能继续流淌向前。善心如注,聚注成流,汇流成川,当个体的善心汇合为群体的善意,就能构成整个社会的和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阐述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伦理要求,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伦理层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其内在的道德规范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人在世,我们更多的是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外的人打交道。我们遵循与人为善的交际原则,但与人为善需要他人对等的响应,需要一个诚信友善的社会大环境维持。如果你的善意被误解,被歪曲,甚至被不善之人利用。也就是说,你的善意一旦被阻塞,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一旦被隔断,就像流水遇到阻碍,就会出现互不信任,滋生彼此提防的心理,逐渐升级为相互猜忌,进而萌生怨恨,最后蜕变为互害。当诚信被摒弃,善意被戕害,互害蔓延,戾气横行,就会败坏整个社会风气。这就需要我们弘扬孟子的性善论,恪守传统的伦理观念,以适应时代要求的道德教育来正己化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的性善论,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推己及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有不同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同是一个人,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其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会跟着发生改变。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想的是一样,做的是一样。不同阶层之间是存在矛盾和对立的,完全化解阶层之间的差异是不现实的。但无论富贵贫贱,人格上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相互尊重,秉承儒家推己及人的人伦道德。孔子教诲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推己及人,以仁存心,是我们应有的善良品质;与人为善,居仁由义,是我们应有的道德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人云:仁者无敌。</span></p> <p class="ql-block">夫夷江景区河段</p> 4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仁政,是孟子的政治理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效法孔子,志在推行仁政,视仁政为王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什么是“仁政”?孟子施仁政于民的主要措施是: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用现代的术语来阐述,就是从法治、财政、经济三个方面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孟子的仁政思想,重在推恩于民,关注民生。要制民之产,保证老百姓有包括土地、房屋等基本的生产资料,让老百姓能自给自足;要取民有制,反对横征暴敛,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要教化民众,重视对民众的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引导民众向善。要以民为本,与民同忧乐,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最先提出与民同乐的思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由此,开启了“民为贵”民本思想的先河。在此基础上,孟子作为仁心天下的仕子,提出了震古烁今的“民贵君轻”的口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话现在听起来,依然是振聋发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的乱世时期。君王昏庸,奸佞当道。碌碌无为者拱默尸禄,胁肩谄笑者哗世取宠。他的仁政理想,大多只能停留在与齐、宋、鲁、滕、梁等国君游说的层面上,没有能付诸于治国理政的政治实践。孟子的书生意气冲不破现实腐朽的皮囊,他想当然地以尧舜之道、三代之制的所谓王道,一厢情愿地想教育君王施行仁政,除了说动了一个行将就木的梁惠王之外,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在孟子眼里是“望之不似人君”,一眼看去根本不像是一个国君的样子,与他谈仁政爱民无非是对牛弹琴。齐宣王的态度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对仁政没有多大的兴趣。鲁平公听信姬妾宠臣的话,取消了见孟子的行程。宋国与薛国的国君听了孟子一番仁政的大道理之后,仅只是打发了他一点盘缠而已。就是一个弱小的滕国,国君滕文公诚心诚意地接受了孟子治国理政的思想,并采取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措施,遗憾的是还来不及施行,滕文公就死了,滕国不久也被宋国灭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司马迁评价孟子“正人心而存仁义,发先王而行王道”的思想,仅只是“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学说而已。在统治者的心目中,仁政王道只是用来装潢门面,骨子里追求的不是仁道而是霸道。孟子后来也认识到,从古至今的历史无非是“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而已,逃不过治乱交替、兴衰循坏的运行逻辑。孟子也只能寄希望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臆测,可就算五百年出现一次圣君贤臣的盛世景象又能怎样?作为一代圣贤,孟子无论怎样用“不怨天,不尤人”来安慰自己,也无法改变世道只有王权而无王道的现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孟子》中有几则饶有意味的寓言故事,其中脍炙人口的有“揠苗助长”、“庾公之斯”、“墦间乞食”、“校人烹鱼”、“ 弈秋诲弈”、“五十步笑百步”等。这些寓言故事的运用,极其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孟子的观点和思想。但我在读《孟子》时,竟然冒出一个怪诞的联想,孟子似乎阴差阳错地用自己的寓言故事,极其无奈地诠释了他崇高而美好的仁政理想的破灭。“弈秋诲弈”或许暗喻了他致力于教诲君王施行仁政王道这一神圣使命的失败,“校人烹鱼”或许暗示了他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一个被称为亚圣的历史老人,我们耳边老是重复着他所讲述的“揠苗助长”的故事,而历史循坏往复地在上演着“五十步笑百步”的闹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仁政始终是人类社会理想的政治图景,以民为本是执政者理应秉承的行政理念,而民贵君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夫夷江景区河段</p> 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孟子》修心,重在修向善之心;读《孟子》修性,重在修反求诸己;读《孟子》修身,重在修大丈夫的浩然正气;读《孟子》修行,重在修仁政爱民之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寂寥的深夜,读完《孟子》,仰望星空,我突然强烈地意识到,古代的圣贤有如灿烂的星辰高悬于历史的星河之上。你看不看他,他们思想的光芒永远闪亮,并随行历史的脚步,观照着世道的兴衰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孔孟之道,大道典嘉。</span></p> <p class="ql-block">夫夷江景区河段</p><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