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5日,总参工程兵沂南籍老战土邀请兰陵、诸城同年入伍的老战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光荣入伍50周年会。相遇青春,相聚暮秋,面面相觑,</p><p class="ql-block">感慨万千,举杯祝愿,把酒言欢。泪水酒水化作相思情,别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活动开始,在县总工会工作的老战友田乃全之女田丽献上了为老战友亲自订制的“光荣入伍、军旅无悔、敬最可爱的人”的祝贺蛋糕,为我们的聚会不仅增添了浓浓气氛,更让我们这些老战友十分感动,对此,战友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致谢!</p> <p class="ql-block">1974年的今天,我们农村的一群孩子,从此穿上了绿色军装,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家乡,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保卫边彊保卫祖国的征程。</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能够参军确是一件无尚荣光的事情。不仅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更是全村的光荣。每到春节,打水、扫地、除雪、贴对联,村里全包了,您说光荣不光荣?</p> <p class="ql-block">记得走的那天晚上,县武装部为欢送新兵入伍专门为我们安排了一场露天电影(那时还没有电影院)。雪花飘个不停,来接我们的部队首长,代表接兵部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蒙山柴、沂河水,父送子、哥送妹……”)。情深意长地向老区人民表达了感谢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电影结束后,我们即整装待发。不一会来了几辆罩着蓬布的卡车,这就是今晚运送我们的车辆。说实话,作为农村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尽管寒冬腊月,穿的也是很单薄的。然而我们换装后,除棉被和挎包外,多少件衣服全都穿在了身上,我细心的数了数从里到外一共七层,一时感觉“幸福享不了”。小解都不方便了。但是确比以前暖和多了。</p> <p class="ql-block">乘上车,大箱内中间两排背靠背,两侧的面对面坐着,就像一群傻孑都呆呆的。一路癫跛,风雪兼程。来到东都火车站并在站台仓库住了一夜,次日继续出发。据说比我们入伍早的老兵走时都是坐的密罐车,我们坐的却是绿皮客车。难道因为我们是军委直属工程兵的缘故,有特殊待遇?</p> <p class="ql-block">几个小时后火車到了郑州兵站接待处,由于等待下一列车,带兵首长带我们去了郑州市里,参观了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第一次见到大城市,看见什么都感到稀奇,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不开的洋境”,确实和农村不一样啊。高楼大厦宽马路,车水马龙好热闹。还没看够,就集合了乘车又出发了。那时候尽管是绿皮火车,但是,速度也很慢,不像现在的高铁像火箭头一样“坐地日行八万里′。</p><p class="ql-block">咣当、咣当……浓烟滾滚,气笛长鸣,几小时后,火车停在了湖北襄樊火车站(现为襄阳站)。带兵首长要求我们带好自己所有的东西准备下车。我心想都穿身上了还有什么好带的。不一会把我们带到了火车站广场。此时,我听见一个老人在说,″哎呀,今年接了这么多新兵,肯定走不少的旧兵吧。″我们看了一眼老人会心的笑了。随后带兵首长又把我带到襄樊兵站。</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又有卡车来接我们了,约2个小时左右,车停在了湖北省光化县师范学校的操场,这就是训练我们新兵的地方。教室就是我们的宿舍,地铺就是我们的大床。从此,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开始了,从齐步、正步、到跑步的队列训练,再到“三五枪′、三五步”的加班加点,摸爬滚打,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习惯到习惯,逐步形成了站有站姿,坐有坐样有点从农村青年转变成军人模样了。同时对军队纪律、军人职责有了较深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新兵训练结束后,面临分配下老连队,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拉关系、走后门”,去什么地方、什么连队心里一点数也没有,只好听天由命。分兵这天,我们都打好背包,等待分配。不一会就来了几辆军用卡车,我们有十几个人在班长的带领下乘上了车就开始出发,在车上和其他战友摆摆手算是告别了。</p><p class="ql-block">轮渡跨过汉江,越往里走山越大,路越险、沟越深,家乡的沂蒙山与之相比就是个岭啊。此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原来我们的部队在深山老林,团部就在此地,所有新兵是从这里分到老连队的。从此各奔东西,一起入伍的老乡、同学便失去联系,一年后才陆续的联系上,才有了交流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部队是一所大熔炉,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也为日后的部队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友们在不同工种、工作岗位上发揮出了吃苦奉献,舍小家为国家的军人作风,有的因此受到嘉奖、有的胸前挂上了軍功章,有的转为志愿兵,有的当了干部,为部队争了光,为家乡争了光。</p> <p class="ql-block">之后的日子里,有的光荣退伍,有的转业,大部分都回到了家乡,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保持着军队的光荣的传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分热发一分光。</p> <p class="ql-block">此次聚会,实属不易,都已年近70、有的已过70。夕阳无限好,黄花晚节香,愿我们的战友情日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撰文/袁宝明</p><p class="ql-block">图片:袁宝明、田丽</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12·15</p><p class="ql-block">地点:金悦家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