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上海人,说来也惭愧,外滩这个阿拉上海滩最著名的引以为豪的地标性建筑群,我竟然不知晓还有一个新名词,称为“外滩源”,前些日有老同学向我提起,有空可去外滩源走走看看拍拍照,我当时一愣,何时又冒出一个“外滩源”来,又不好意思询问,只得在网上查阅。<br> 外滩源,老建筑,新地标,古典与摩登的完美融合与典范。至于外滩源这个说法始于何时,无法考证,大约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吧。“外滩源”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br> “外滩源”顾名思义,即外滩的源头,这一地区从时间上讲,拥有外滩地区最早建成的一批历史建筑;从空间上看,又是外滩的起点。从上海开埠起,英国人最早在“外滩源”地段建造驻沪领事馆、商务和传教机构,继而从英国领事馆沿黄浦滩向南扩张,逐渐形成了外滩风景线,带动了浦江西侧腹地的纵深发展,使老城厢的郊野在20世纪20年代演变成了繁华的新城区中心。“外滩”从某种意义上可谓近现代上海城市生长发展的摇篮,是上海开埠的起源点。<br> 外滩源区域今天仍保留着欧洲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折中主义、装饰艺术派、现代主义等建筑风格各异的近代历史建筑,如原英国领事馆、联合教堂等,这些经历了岁月风霜的老房子,看似洗尽铅华,却是今天仍可触摸的文化遗产;既是现代和历史对话的桥梁,也是我们所要保护和开发外滩源的物质基础和价值所在。<br> 前些天在新天地拍摄了一组有关圣诞节氛围的照片,也是巧电视台也在播放外滩源圆明园路一带有大型的圣诞节购物活动,从视频上看,灯火辉煌,充满了节日的盛大场面。一阵冲动,15日星期天下午三点到达圆明园路,本来就不宽裕的狭窄马路,都用一道道护栏挡着,大量的客流蜂拥入场,另一波拥挤的客流缓缓相向走来,颇为壮观,还有黄牛在卖力的叫嚷,“票子要伐”!马路上的扩音喇叭不停地滚动播放,各位游客请扫码购票入场。逛圣诞节购物街市还要花钱买票,本意是休闲扫街抓拍相关圣诞节的场景照片,此时此刻狭窄的马路上既没光影,又是人山人海,闲致心情一下子顿时消失,立马转换方向,直奔北苏州河路,外滩风景顿显这边独好。<br> 可能是久未去苏州河一带了,不知何曾几时在苏州河边,展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苏州河畔一排排风情的露天咖吧酒吧茶吧,其中不乏有老外围坐,更给外滩源平添一份有着异国他乡的韵味情调。星期天遇见明媚冬日,不少年轻女性反季节着装,沿着苏州河畔纷纷亮相摆pose,娇艳柔作,可惜没带长焦镜头,拍摄距离相差甚远,大多都在马路对岸边蹭拍,也顾不上这么多了,只是夕阳加速下坠,三点半的时光,美好的黄昏霞光已渐黯然失色,拍摄效果不尽人意,四点不到光景只得无奈坐地铁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