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汪宅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严墓)古镇,依迎春河西岸而坐落着,共有六大进深,占地面积679.4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房屋是南北走向,夹街而建。第一进临东南二面河水,中间过道通向一座东西双向河埠。第二进与第一进之间有迎春街相夹,东侧有迎春桥相连,东侧有一个私家船码头。第二进至第五进均为二层楼房。第六进为三间平房。第二、三、四进均有砖雕门和石板天井,五进东面沿河有一个小廊河埠。2005年1月被列为吴江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被确认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19年开始保护性修缮。</p> <p class="ql-block">航拍汪宅全貌。</p> <p class="ql-block">旧宅与迎春河。</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与迎春桥。</p> <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碑。</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在迎春街南,东南二面临迎春河。楼房三间长11.6米,进深7.5米。南临河有一双向河埠。现河面造地建房,河面缩小了三分之二,西河埠已经不复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改作为游客接待,介绍人文铜罗。</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沿迎春街楼房三间长11.2米,进深6.5米,中间为走廊。</p> <p class="ql-block">旧宅室内设计为汪集旸地热科普馆。</p> <p class="ql-block">介绍汪宅概况。</p> <p class="ql-block">院士之家。</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后砖雕门。</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楼房三间长11.2米,进深7.2米,天井两侧为东西厢楼。</p> <p class="ql-block">院士人生。</p> <p class="ql-block">私家船码头。</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后砖雕门。</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楼房三间长11.2米,进深8.5米。天井两侧为东西厢楼。</p> <p class="ql-block">地热能科普知识图片,火山模型。</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二层中间过道。</p> <p class="ql-block">第四进后砖雕门。</p> <p class="ql-block">第五进楼房四间长11.2米,进深7.4米。天井两侧为东西厢楼。东厢房东北侧有一个小河埠。</p> <p class="ql-block">院士谈热能。</p> <p class="ql-block">小河埠。</p> <p class="ql-block">二楼场景。</p> <p class="ql-block">第五进后墙门。</p> <p class="ql-block">第六进三间平房长12.75米,进深7米。天井两侧有东西厢房。</p> <p class="ql-block">五进与六进的石板天井。</p> <p class="ql-block">科普影视厅。</p>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于显示屏,比较糊涂请君理解。汪院士回到了母校~铜罗小学。</p> <p class="ql-block">严卫强校长陪同汪院士参观校园。</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片展示了汪院士与铜罗小学的点滴故事。</p> <p class="ql-block">汪院士的社会、学术活动花絮场面。</p> <p class="ql-block">铜罗(严墓)古镇冒然,已经有许陈旧破败,但汪宅还保留着原始的风貌,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韵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曾经破败的旧宅进过了以旧修旧的修缮后,恢复了昔有江南水乡风情。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水枕人家的水乡风景。就在这古镇上走出了一位杰出的地热能专家~汪集旸院士。1935年10月11日出生在旧宅中,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有3岁的他就跟随父母举家迁到云南昆明,1945年抗战胜利后全家随单位一起近回到杭州,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铜罗。1950年毕业于震泽育英中学初中部,同年并考入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最后祝汪集旸院士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汪集旸院士平生年表、荣誉摘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