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船游博斯普鲁斯海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说,“假使这城市诉说的是失败、毁灭、损失、伤感和贫困,博斯普鲁斯则是歌咏生命、欢乐和幸福。伊斯坦布尔的力量来自博斯普鲁斯”。</p> <p class="ql-block">碧波海上,得以更开阔视野观看这座美丽城市,欧洲区一侧,海峡北向宛延,多玛巴切赫宫、契拉昂宫,这些19世纪以后建造的皇宫,无疑是光灿耀目的,它们看去更像欧洲宫廷而少有伊斯兰元素。引人眼眸的还有近博斯普鲁斯大桥奥塔科伊清真寺,建于19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外饰相当华丽。再北,近第二座大桥时,那座著名的城堡~如梅里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从安放第一块石头到竣工只四个半月,新要塞非常庞大,像一座小城镇,掌控着海峡”,“奥斯曼人称之为割喉堡,拥有4座大型塔楼13座较小塔楼”。“这座城堡在当时是建筑学上一大伟业”。</p> <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出自英国学者罗杰.克劳利《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关于如梅里城堡的描述。1452年8月31日,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闪电般建成这座军事堡垒,给处于守势的拜占庭帝国致命一击,1453年5月29日,延续一千年的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被年仅21岁的奥斯曼苏丹攻陷,灭亡。如今这座割喉堡亦历570多年沧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航过如梅里,游船自第二大桥处调转回程,亚洲区一侧,依旧华屋幢幢,争艳斗奇。遥目两岸川流般人群,忽然意识到,我们对这个历史背景复杂,宗教文化多元城市的了解,实在少的可怜,进而,我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又或对我们自己,有多少深入了解?念及此,悲从中来。</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船游,不过掠影浮光中的匆匆一瞥,一名访客,无法感受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帕慕克痛切心扉的呼愁,他谓之海洋带给人的欢乐幸福,或许是人对束缚的挣脱,是因自由而幸福,因希望而欢乐。海洋意味着出走,它开放而包罗万象,人对远方的渴望,不单单是异域情调和风景、不应停留在猎奇,需要反问的是,我们有否能力像帕慕克笔下的伊斯坦布尔人那样,既用东方的又用西方的眼睛看人,看城市,看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战略位置,处于亚洲、欧洲咽喉。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游船眺望多玛巴切赫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游船远观契拉昂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博斯普鲁斯大桥的奥塔科伊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梅里城堡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梅里城堡一闪而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学者罗杰.克劳利《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一书中如梅里城堡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