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衔接,12月16日布尔津县幼小衔接第二工作坊与白湖路小学谌春红小学数学名师培养工作室携手开展幼儿园联合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活动选取大班数学《9 的分解与组成》一课,幼儿园的吴建美老师和工作室成员韩慧、吕世玲老师带来三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内容相同,教法相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活动目的明确,旨在呈现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凸显小学与幼儿园课堂教学的不同点,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为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 活动程序丰富有序。授课教师先根据活动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上交活动设计;课后进行活动研讨,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评价并提出个人教学见解,进而梳理幼小衔接课堂具体措施。接着,依据授课内容,工作室成员王巧丽老师带来了讲座《幼小衔接活动中幼儿数感的培养》,为老师们阐述了幼儿数感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策略。最后,进行集中研讨,围绕小学数学课标核心素养要求与《幼儿园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探讨小学、幼儿园数学课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幼小衔接方向。</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们不仅在教学方法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在教育理念上达成了共识。大家深刻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的衔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