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博物通考》之梓行记略

康战燕58593927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昔者,中华博物之学,浩瀚如海,然典籍散失,鲜有系统之述。 </p><p class="ql-block"> 张述铮先生等怀凌云之志,集海内外华人学者之智慧,纂《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是书也,上溯史前,下逮清末,分天象、地物、人体等三十七类,载词条近五万,绘图二千余幅,博采众长,蔚为大观。</p><p class="ql-block"> 然先生等犹以为未足,欲更深入地挖掘中华民族物态文明之精髓,癸酉之岁,欲纂博物之书,以传华夏之物态文明,此犹昔日李耳著《道德经》,以述天地万物之理也,乃有《中华博物通考》之编纂。是考也,自一九九三年始,至今已逾三十余载。其间,先生等披沙拣金,爬罗剔抉,集腋成裘。丁酉之年,始得书稿之初成。此鸿篇巨制,犹匠人雕琢美玉,历经艰辛,方得瑰宝。</p><p class="ql-block"> 是书有幸,得文史巨匠匡亚明先生之青睐,慨然出任荣誉主编,其学识之渊博,德行之高洁,为是书增色不少。又有总主编张述铮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引领全书之编纂,使是书得以更加完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令后学敬仰之至。</p><p class="ql-block"> 至庚子之秋,十月既望,国家出版基金之项目,《中华博物通考》梓行之事,于京师正式启动。是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等共襄盛举,旨在复兴中华古典博物之学,以传扬华夏之优秀文化,此可比作孔子修《春秋》,意在褒贬善恶,以明道义。两岸学者,在张述铮总主编的带领下,同心协力,披荆斩棘,以成此书。其间艰辛,难以言表,有数位学者,已作古矣,然其志不渝,其情可鉴,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是书共计三十六卷,分五十一册,辞目繁富,多达八万余条、三千余万字。天文地理、渔猎农耕、居处宫室、交通行旅、工艺制造、民俗礼制,凡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社会生活之诸领域,皆囊括其中。其系统性、全面性,前所未有,实乃博物学之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 上海交大出版社,亦为此书之梓行,付出了巨大之努力。资金之筹措,编辑之审阅,校对之精细,皆需倾注心血。出版社同仁,不辞辛劳,日夜兼程,终使此书得以问世。其艰辛之状,犹如愚公移山,虽道路坎坷,然矢志不渝。</p><p class="ql-block"> 越明年,木蛇之春,该书定于付梓。然其间曲折,未易言也,犹如屈子作《离骚》,历尽坎坷,方得传世。直至甲辰之夏,该书方经审阅而定,正式梓行于世,犹如龙跃云津,凤鸣朝阳,光耀四方。</p><p class="ql-block"> .夫《中华博物通考》之梓行,实乃华夏文化之盛事。其书之成,凝聚众士之心血,必将对古典博物之学之复兴、中华学术之话语体系之建构,以及华夏文化之传承与创新,产生深远之影响。此乃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以润万物;又如日月之光,熠熠生辉,以照四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本书总主编张述铮</p> <p class="ql-block">2017年6月17号,《通考》首届定稿会在山师召开</p> <p class="ql-block">2020年10月16号,《通考》项目启动及出版会议在国家博物馆召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