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利奥波德(Rudolf Leopold)的职业是眼科医生,也是位奥地利收藏家。1944年,利奧波德夫妇在奥地利政府和国家银行的帮助下成立私人基金会,并筹划建立博物馆。他们从1950年代开始从世界各地收购奥地利现代艺术作品,代表艺术家包括埃贡•席勒(Egon Schiele)、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Gustav Klimt)、奥斯卡•考考斯卡 (Oskar Kokoschka)、理查德•格斯特尔 (Richard Gerstl )等。2001年,以这位眼科医生名字命名的博物馆——Leopold Museum在维也纳博物馆区正式开放。 图片来自网络 利奥波德博物馆拥有白色的石灰岩外观和开放的空间(21米高的玻璃顶中庭非常漂亮),大部分房间都洒满了自然光,不仅给参观者一种明亮的感觉,而且与窗外的维也纳古建筑相得益彰。 楼层索引 一名参观者在看馆藏介绍 1、弗里德里希•冯•阿莫林(Friedrich von Amerling,1803-1887),奥地利画家,他的作品色彩优雅、奇特,引人注目,被公认为是奥地利最优秀的肖像画家之一。1835年,他成为奥地利君主Franz Josef I(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御用宫廷画师。<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一个女孩的肖像 Portrait of a girl》,1839 2、安瑟尔姆•费尔巴哈(Anselm Feuerbach,1829-1880),德国画家,19世纪德国画派的主要古典主义画家。在维也纳期间,他结识了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著名的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并成为好友。1880年在威尼斯去世后,为纪念他。勃拉姆斯于1881年创作了作品《悲歌 Op.82》,这是一首为合唱和管弦乐队而作的乐曲。<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美狄亚Medea》,1873 《美狄亚》是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作者欧里庇得斯。悲剧讲述了远古时期英雄时代,曾盗取“金羊毛”的英雄伊阿宋抛弃妻儿后,妻子美狄亚的悲剧故事。(故事太长,有兴趣的美友可以网上查询) 3、汉斯•马卡特 (Hans Makart ,1840-1884),19世纪奥地利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以其宏伟的历史画、肖像画和装饰艺术而闻名。他的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华丽的细节,被誉为“维也纳的拉斐尔”。<br data-filtered="filtered">曾主持奥匈帝国的皇室建筑的装潢工作;策划了皇帝约瑟夫(Franz Josef)和皇后伊丽莎白(Elisabeth of Bavaria,茜茜公主)的银婚庆典游行活动。<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穿黑礼服的女人 The woman in the black dress》,1873 4、汉斯•卡农(Hans Canon,1829-1885),19世纪奥地利绘画大师和军官,在艺术上完美继承了鲁本斯和提香的风格,尤其擅长肖像画和历史画。他曾在维也纳美术学院学习,但在完成学业前就加入了奥匈帝国军队。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曾游历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灵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穿着毛皮大衣的座椅》,1880 5、恩斯特•克里姆特(Ernst Klimt,1864年-1892),奥地利画家,大名鼎鼎的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弟弟。<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男孩的肖像 Portrait of a boy》,1885 6、理查德•格斯特尔(Richard Gerstl,1883-1908),表现主义画家,年仅25岁就选择以极为轰动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和梵高一样,他的才华在他死后才渐渐被人们所发掘。 《父亲Emil Gerstl的肖像》,1906 7、欧根·吉特尔(Eugen Jettel,1845-1901 )<br> 《向日葵花园 Garten mit sonnenblumen》,1885 8、埃米尔•雅各布•辛德勒(Emil Jakob Schindler,1842-1892),奥地利画家,被称为充满“诗意现实主义”的艺术家。<br data-filtered="filtered"> <p class="ql-block">《森林里的一堆树木 A pile of woods in the forest》,1882/1885</p> 下面这幅画的左侧树林被明亮阳光照耀着,树叶有明有暗,连苔藓覆盖的巨石上的太阳光斑和树皮的亮点都清𥇦可见;小路上两条深深的车辙印拐了个弯,在那里可以看到工人拉着拖车走来,大自然的一切充满着活力和生机。辛德勒的女儿阿尔玛•马勒在她的回忆录中曾经写道,要了解奥地利的本性,你只需要看看我父亲的作品就能理解了。 《Scharfling附近的森林小路Forest Lane near Scharfling》,1890 9、卡尔•莫尔(Carl Moll,1861-1945),20世纪初活跃在奥地利维也纳的著名新艺术派画家,也是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艺术风格深受法国印象派的点画法影响,尤其以风景画而闻名,同时也因其受Johannes Vermeer启发的宁静优雅的室内场景而备受推崇。<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黄昏 Dämmerung》,1902 《有睡莲的森林池塘 Waldteiche mit Seerosen》,1900 还有没记下名字和作者的展品: <p class="ql-block">~~~~~~~~~~~~~~~~~~~~</p> 100多年前的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见后注)盛极一时,影响深远。利奥波德博物馆全面呈现“维也纳1900”这个时代背景下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展示了从维也纳分离派、新艺术运动到表现主义风格的转变与发展,成为该馆的主要特色。 10、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1862年-1918年),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他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是维也纳文化圈代表人物,被誉为“奥地利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克里姆特画作的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主题常围绕着“性”、“爱”、“生”与“死”的轮回,且画中主角大多为女性。 克里姆特 《哈纳金女孩头像》, 克里姆特早期作品 《坐着的裸体男子转向左边》,1883 画面中的少女身穿一袭白色的长裙,裙上的蕾丝花边精致细腻,显示出她的优雅与纯洁。她端坐在椅子上,双手轻轻放在膝上,目光平静而深邃,仿佛在沉思什么。她的背后是深红色的背景,与她的白色裙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少女的形象。<br>克里姆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大胆的色彩运用,赋予画面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深刻的情感。纯真娴静的少女如此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画中走出来。<br> 《坐着的年轻女孩 Seated Young Girl》,1894 <div>《死亡与生命》:早在1908年,克里姆特就开始在纸上绘制这幅作品的素描,并于1910年完成了油画版本。1911年,这幅作品在罗马的国际艺术展上首次亮相,并获得了金牌。然而,出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克里姆特在1915年对这幅作品进行了彻底的修改。 <br></div><div>在这幅作品中,五颜六色的装饰品和鲜花环绕着右侧一系列赤裸的人体——母亲和孩子、一个老女人、一对充满爱的夫妇。左侧则是一个穿着暗色服装的孤独死亡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体和动态的对比,克里姆特描绘了生命和死亡之间的尖锐纠缠。原本金色的背景在最终版本中被改为灰色,死亡形象裹着一件蓝色的装饰外套,举起一根红色的小木棍。而生命则以明亮的颜色在人物和装饰上闪耀着。 </div><div>这幅作品不仅是克里姆特对生命与死亡主题的深刻探索,也是他对艺术形式和构图的大胆尝试。通过这幅作品,他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人类生命的复杂与多样。</div> 《死亡与生命 Death and Life》,1910/1915 11.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20世纪初期的表现主义画家,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1918年10月31日,在维也纳因感染了流行全欧的“西班牙流感"后去世,年仅28岁。 席勒,1890年6月12日出生于奥地利小镇图尔恩火车站,他家就住在火车站的二楼。父亲是当地的火车站站长,本应有美好童年的席勒,却没怎么经历过美好的事情:在他没出生前,他的三个哥哥早夭;在他3岁时,10岁的姐姐患脑炎死亡;不满14岁,父亲在梅毒和瘫痪的双重折磨下精神崩溃,自杀未遂,但过不久也死了……死时他还不忘把家里的铁路股票、现金和银行存款证明等都烧掉了,无疑给这个悲惨家庭雪上加霜。又过了几年,母亲终于受不了身体(丈夫把病传染给了她)和精神的折磨也自杀了。 席勒从童年到少年,一直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丧失至亲的痛苦对席勒的心理以及后来的画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年轻的席勒,更像是一个抑郁的“愤青”。 席勒像很多天才画家一样,小时候已经展现出了一些绘画天赋。他那时喜欢收集各种石块、蝴蝶标本,观察大自然,画各种与铁路相关的东西。可他的父亲并不怎么喜欢他的画,因为小席勒不仅画火车还会画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父亲对席勒兄妹(席勒的哥哥姐姐死后,只剩下一个小她4岁的妹妹,一直当席勒的人体模特)过于亲近的关系也一直很担心,他有时会烧掉小席勒的速写本。 1906年,刚满16岁的席勒向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提出了入学申请,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了美院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有趣的是,同期考试的还有与父亲同名不同姓的纳粹狂魔阿道夫•希特勒(连考两次都落马,第二次连复试都没进)。 因为天赋过人,学习不到一年,学校里的多位教师联名推举他到维也纳当代艺术学院,系统学习素描和油画,师从维也纳分离派的旗手——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这里,导师雅致的装饰手法使他眼界大开,终生受用。 克里姆特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不但拉他入了分离画派,还带他各种见世面——看展参展。这个时期,席勒看到了爱德华•蒙克和文森特•梵高的作品,他非常喜欢梵高的作品,甚至仿画了他的向日葵,也画了自己的房间向梵高致敬,但他又被蒙克那扭曲变形的画风吸引。早期席勒的画风还是有些印象派风格的,后来慢慢向表现主义靠拢。他非常崇拜自己的老师,不但学习老师的谈吐装扮,甚至给自己取名叫“银色的克里姆特”(克里姆特的画以黄金著称),他那时画的几何形状的色块不得不说有老师的影子。 1911年,克里姆特派发了一个模特给他,也就是席勒的初恋——沃莉。当时沃莉在做克里姆特的模特,两人在画室里相遇并一见钟情。沃莉可以说是席勒的缪斯女神,她的出现,让席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灵感,甚至跳出了克里姆特的影子,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 短短不到十年,席勒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作品。不同于梵高,席勒年纪轻轻就在国际美术界享有知名度,并多次举办个人画展。<br><br> <p class="ql-block">年青时的席勒(有点桀骜不驯)</p> 克里姆特与席勒 因利奥波德对席勒的偏爱,该馆成为世界上收藏这位画家作品最多的地方——一共收藏41幅油画以及188幅素描和图样。 这幅小规模的面板画可以说是埃贡•席勒最神秘、最具表现力和最感人的作品之一,他在创作时只有20岁,1910年圣诞节时他用几小时完成了这幅作品。画中突出的是中间被包裹着的婴儿,红润的脸庞和小手;下方母亲抬起的左手像是祝福的手势,而上方母亲半闭的眼睛看着孩子,似乎在说再见。 《死去的母亲 Tote Mutter 1》,1910 《沃莉•纽泽尔肖像 Portrait of Wally Neuzil》,1912 席勒自画像的面部表情是难以置信的惊讶和痛苦呼声的混合体。 《裸露肩膀的自画像》,1912 这幅作品中席勒故意剪裁了胸部和头发,使其适应水平格式。尽管眼睛聚焦在不同方向,头部仍向右偏转,产生了强烈的紧张感。画面中的倾斜肩膀与背景形成对比,而图像左侧的树枝和中国灯笼则模仿了倾斜的头部。 《与灯笼草的自画像 Self-Portrait With Chinese Lantern Plant》,1912 一大一小两个头被一个连续的白领融合成单一的实体,处于一个不确定的黑暗背景前面。当母亲以低垂的目光和矜持的表情转向孩子时,孩子用明亮、睁大的眼睛转头面对观众,母子间应有的亲昵丝毫未见,下面的手却传达了一种对立的信息。 《母亲和孩子 Mother and child》,1912 画面中的人物有两个头、一个并用的身体,左边头像很像席勒,而右边有胡须没有眼睛的是谁?克里姆特还是父亲?左下席勒签名处上方冒出的两朵枯萎小花又代表什么?这幅画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包含了太多隐晦的元素。 《隐士The Hermits》,1912 这幅画原名《爱抚》,但广为人知的却是《红衣主教和修女》。<br>席勒画笔下红衣主教和修女,在人类最原始的情欲促使下,不由自主地触犯戒律,相拥在一起,这是一个极具讽刺的场面。画中主教露出的一只眼睛神情狰狞,双手抱着修女,这样的神情和动作与主教身份形成强烈反差。而修女眼神惊恐,脸部表情微妙且复杂,整个身体处于紧缩和僵直的状态,极有可能是被胁迫的。色彩上的一红一黑更是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br> 《红衣主教和修女(爱抚)Cardinal and Nun (Caress)》,1912 刚看席勒的作品有一种压抑、紧迫感,出于本能的抵触、抗拒,更谈不上喜欢;但为写美篇,查阅资料了解了他短暂28年人生经历后,钦佩于他的坦诚、毫不避讳、惊世骇俗的画风,同时也会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看(思考)其作品中的内涵。 参观者看席勒的画作 席勒的画作特点之一是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常以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的线条和极富个性的色彩为标志。其次,席勒的作品主题深刻且富有情感,尤其他的自画像和女性裸体画作品充满了情欲的表达和对内心世界的直观展现。席勒曾说:艺术的色情若够艺术,就非不道德。只有观者以不道德的看法看时,才变得不道德。 看席勒的作品需要思考,了解它的背景,才能明白他想要告诉你什么。 <p class="ql-block">~~~~~~~~~~~~~~~~~~~~</p> 除了美术作品外,博物馆还有不少雕塑作品。 亚瑟•斯特拉瑟 1854-1927 《眼泪碎了》,青铜雕塑,1888 古斯丁·阿姆布罗西 (Gustinus Ambrosi, 1893-1975) 《彼得·阿尔滕伯格的半身像》,1917 <p class="ql-block">同一雕塑家的两尊头像作品</p> <p class="ql-block">舞女</p> 利奥波德收藏的玻璃制品 利奥波德使用过的柜子 利奥波德的画像 观后感:利奥波德博物馆的展品比阿尔贝蒂娜的更接近生活,也许与它主人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吧。 注:维也纳分离派<br>分离派是新艺术运动在德国和奥地利的称呼,其中奥地利的部分称为维也纳分离派,是一个反对学院派的画家集团。<br>当时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等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同退出该协会,于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重新成立了 “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 Der zeit ihre kunst ; Der kunst ihre freiheit“,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也被称作为“维也纳新艺术运动”(Wiener Jugendstil)。<br>维也纳分离派的根本精神在于反对传统规范艺术,主张与现代文化、现代生活的接触和融合,与新艺术运动所追求的自然主义有机形态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又独具特色。<br>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独树一帜,在设计中加进了新艺术运动风格中较少见的直线和简洁的几何造型,特别注重产品的功能,体现出欧洲设计从摆脱传统到走向现代的过渡风格,影响深远。<br><br>博物馆门票 15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