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胜利纪念馆与吴起博物馆

海涌岚浮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在纪念园半山腰的胜利广场纪念碑后。吴起县博物馆在纪念园东边游客中心傍。</p><p class="ql-block"> 接上篇。本篇专介绍纪念馆及吴起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大门。</p><p class="ql-block"> 《七律·长征》</p><p class="ql-block">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 class="ql-block">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p><p class="ql-block">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大门,看到门上闪闪发光的五角星装饰,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的序幕,让人激动不已,许多革命英雄的伟大形象一幕幕浮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等到8点15分,纪念馆才开馆。迫不急待的举起相机,开始记录这些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征始瑞金。</p><p class="ql-block"> 1931年11月7日,即苏联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瑞金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瑞金为首都,改名为“瑞京”。1934年10月初,由于王明“左”倾思想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相继失陷,李德、博古等人便仓促决定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到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10日,中央军委、红军总部及其直属队与红一方面军主力86000余人编成野战军分别从瑞金云石山、九堡等地出发,10月18日毛泽东等离开于都,踏上漫漫征途,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干里长征。中央红军在一年零两天的长征中,迂回曲折,历尽千辛万苦,冲破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18日分路进入吴起县铁边城镇之海眼沟、南庄畔区域。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等夜宿张湾子村。10月19日进驻吴起镇,毛泽东当晚主持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作战计划,10月21日“切尾巴”战役大捷,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实现了北上抗日战略大转移目标。从此吴起镇以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一些有关吴起的诗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菩萨蛮·书陕北吴起红军长征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吴起城里正金秋,革命旧迹焕神秀。志士此曾游,丰碑耀神州。注目复回首,行走千山头。连测众山丘,绘图意正稠。万里河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红军不怕远征难。</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著名的长征。英勇的红军,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波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转战十一省,驰骋二万五干里,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p> <p class="ql-block">  大事件展板。</p><p class="ql-block"> 踏上征程、红军长征出发时的总人数、血战湘江、战略转兵、伟大的历史转折等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过草地等图片展示。右侧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的铜铸半身像。</p> <p class="ql-block">  创建西北根据地。</p><p class="ql-block"> 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士地革命战争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进行浴血奋战,在陕甘边、陕北先后建立的两块根据地的基础上统一、发展、巩固起来的。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士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三位陕北根据地创始者铜铸像。</p><p class="ql-block"> 刘志丹</p><p class="ql-block">(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受党组织指派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8年5月,参与领导渭华起义。</p><p class="ql-block">起义失败后,在陕甘边开展兵运工作。1932年1月,领导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历任副总指挥、总指挥,开辟陕甘边根据地,此后相继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参谋长、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参谋长、师长,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p><p class="ql-block">委员会主席(一说谢子长),把陕甘边、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创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9月,率部同红二十五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在陕北错误肃反中披捕入狱。平反出狱后任北路军总指挥兼红二十八军军长。1936年春,率部参加东征战役。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  征师胜利到吴起。</p><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离开俄界,突破天险腊子口,于9月18日进占宕昌县哈达铺。在哈达铺,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获知陕北有相当大的一片苏区和相当数量的红军: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榜罗镇召开,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落脚点放在陕北,在陕北保卫和扩大苏区。</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中央红军的长征宣告胜利结束。在吴起,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三次政治局会议,并取得了“切尾巴”战斗的胜利。吴起人民热烈欢迎红军,支援红军,红军指战员爱护群众,积极帮助地方建设,军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潽写了一曲扩大前进根据地的壮丽乐章。</p> <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组织序列(1935.9–11)。</p><p class="ql-block"> 司令员:彭德怀 副司令员:林彪</p><p class="ql-block">政委: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王稼祥</p><p class="ql-block">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p><p class="ql-block">第一纵队(由红一军团改编)</p><p class="ql-block">司令员:林彪(兼) 政委:聂荣臻</p><p class="ql-block">参谋长:左 权</p><p class="ql-block">政治部主任:罗荣桓</p><p class="ql-block">第二纵队:(由红三军团改编)</p><p class="ql-block">司令员:彭雪枫 副司令员:刘亚楼</p><p class="ql-block">政委:李富春 政治部主任:朱瑞</p><p class="ql-block">政治部副主任:罗瑞卿</p><p class="ql-block">第三纵队:(由中央军委纵队改编)</p><p class="ql-block">司令员:叶剑英(兼)政委:邓发</p><p class="ql-block">副政委、政治部主任:蔡树藩</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一张报纸决定红军长征的落脚点,看起来这纯属偶然。它又是历史的必然。中央红军自离开江西苏区长征以来,党中央一直在寻找落脚点。最初计划在湘西北,与二、六军团会合;黎平会议曾决定以黔北为中心建立根据地;遵义会议又提出向川西发展;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中央与张国焘争论的核心问题,即是在哪里落脚的问题。张国焘要南下西进,在川康落脚;中央力主北上东进,在川陕甘创建新的根据地。因此,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国民党报纸上得知陕北有刘志丹、徐海东的红军的消息后,即决定落脚陕北,这是历史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彭德怀给毛泽东的电报和毛泽东给彭德怀的三封电报。彭直言敢讲字里行间尽显,毛运筹帷幄事无巨细决胜千里,真一代伟人,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  长征精神代代传。</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带着吴起人民的深厚情谊,离开吴起镇,沿着洛河川南下,向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安塞县下寺湾(今属甘泉县)方向前进,走向新胜利。</p><p class="ql-block">1936年5月至7月,红军向陕、甘、宁边界地区进行西征。吴起成为红军西征的重要后方。1942年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设立吴旗县(2005年更名为吴起县)。吴旗人民积极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使吴起成为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的模范县。解放战争时期,吴旗人民以“抢我一粒粮,还我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和解放大西北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吴起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了浑煌成就。伟大长征铸就的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吴起人民𡘊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  伟大长征精神。</p><p class="ql-block">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场,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买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提起长征,人们就会说道:“苦不苦,想想</p><p class="ql-block">红军两万五”。</p><p class="ql-block"> 回望长征,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凱歌。长征中红军所形成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人民军队和人民大众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 吴起,有着无比辉煌的昨天,以中共中央和</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而彪炳史册。</p><p class="ql-block"> 吴起,有着足以自豪 的今天,以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而享誉全国,并跨入了“全国百强县”行列。</p><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更加伟大的征程上,吴起,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p><p class="ql-block">时间:1935年10月23日上午地点:吴起镇果树园子</p><p class="ql-block"> 从长征出发算起,到10月19日为止,我们共走了十二个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我们走过了闻、赣、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司令部所载日记计算,我们已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符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占领了几十个中小城镇,筹款数百万元,扩红数千人,建立了数百个县、区苏维埃政府,建立了几个地委领导机构,还建立了很多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我们走遍了千山万水,较大的有苗山、雷公山、娄山、云雾山、大凉山、夹金山、六盘山,渡过了于都河、信丰河、潇水、湘江、清水河、鸟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河、渭水河,轻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了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以来没有过的。</p><p class="ql-block">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每人两只脚,长驱二万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和它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p><p class="ql-block"> 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是因为有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的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篇大道理?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  大型雕塑“中国工农红军”。</p> <p class="ql-block">  陕西省地图。粉红色的延安市与深红色的吴起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吴起县博物馆。旌耀千古的史诗画卷。明长城大型石雕墙。</p> <p class="ql-block">  朔土长歌。吴起历史文化陈列。</p><p class="ql-block"> 吴起地处陕甘之交,白于山与子午岭纵横交错,十道河川交汇入洛,被称 洛河之源、藩屏锁钥。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民风厚朴,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此后文脉播衍、部族繁盛,演绎了或风云跌宕、可歌可泣,或浩博璀璨、绚丽多姿的边地传奇。这里有中原王朝与周边兄弟民族的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有群雄逐鹿、政权更迭的波谲云诡、辛苦遭逢,亦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精彩碰撞、亲睦交融。</p><p class="ql-block"> 鉴古至今,慎终追远,让我们走进吴起,重温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时空记忆,让我们关注历史、审视当下,在文物典籍、历史遗存中探寻风雨同舟的文脉积淀,于朔气金柝、寒光铁衣中感悟报国守士的家园情怀。</p> <p class="ql-block">  红陶尖底瓶(二级文物)。</p><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吴起县长官庙镇高台村出土</p><p class="ql-block"> 高21厘米,腹围44厘米,口径6厘米。泥质红陶,盘口,束颈,斜肩,鼓腹,尖底,腹部有双系耳,斜肩至下腹部有网格纹,有两个桥形双系,底部尖平,整体力红陶色,保存较为完整,是新石器时代标准器物。</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p><p class="ql-block"> 诞生在两干多年前的秦直道堪称世界古代史上最雄伟壮阔的道路,是秦帝国为了加强秦朝中央与北疆边陲的联系,防御北方匈奴少数民族的南侵而新建的一条专用军事交通线。它是历史最久、道路最直、路面最宽、所经地貌最复杂、筑路难度最大、修建历时最短、发生战争最多的一条古代高速公路。秦直道沿线确认了大量与直道遗迹有密切关联的古城、行官、障城、遗址、烽燧等遗址,这条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道路遗存及周边的障城遗址,是全面了解秦直道和秦代道路的形制、历史沿革以及测绘、建造方法、道路规模、使用维护、附属设施等最直接的、无法替代的珍贵史料,对于展开我国交通史、科技史和工程史的研究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秦直道路线图。</p><p class="ql-block"> 秦直道南起秦云阳县(今陕西淳化县)甘泉山,秦代林光宫遗址附近,北抵秦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的南北交通大道。据司马迁《史记》记载,秦直道全长“千八百里”(约合今1400余华里),途经陕西、甘肃、内蒙等三省十八个市县,八十余乡。道路宽度一般在20-60米之间,绵亘于我国北方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是当时由咸阳至九原郡(今包头市西)最为捷近的道路。而吴起则在兴隆关分出的西线(后于伊金霍洛旗再并回)上。</p> <p class="ql-block">  喷涂“铁边城”门及古时市民蜡像。</p> <p class="ql-block">  铁盔铁甲铁盾牌。</p><p class="ql-block"> 五律《吴起》</p><p class="ql-block"> 誓愿当卿相,儒门偶意随。</p><p class="ql-block"> 鲁国头角展,秦地岭城归。</p><p class="ql-block"> 落拓寻强楚,勃发改病梅。</p><p class="ql-block"> 刀消权贵影,定是万尊违。</p> <p class="ql-block">  战神吴起的铜铸左手握剑右手持简戎装像。</p><p class="ql-block"> 吴起(前44 0-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地名有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西和曹县西北两说)人。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吴起在楚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p><p class="ql-block">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其所著《吴子》(一说为后人伪作)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吴起县地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楚悼王与大臣。</p><p class="ql-block"> 七绝•吴起</p><p class="ql-block"> 杀妻求将心肠铁,变法图强万世崇。</p><p class="ql-block"> 魏楚恃公轮霸业,能为不败自英雄。</p> <p class="ql-block">  古代十八般兵器:刀、叉、槊、钩、殳、爪、枪、鞭、剑、戟、镗、拐、斧、锏、棍、流星、棒、钺。</p> <p class="ql-block">  吴起历史博物馆内涵非常丰富,可谓县级博物馆的翘楚,本应认真参观学习,但因下午要赶到南泥湾景区继续游览,只好走马观花,甚是遗憾。</p><p class="ql-block"> 本组照片摄于20240902,编辑于20241216。</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