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部分:抗大分校和陆军中学</b></p> <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16日抗大第四期开学,本期招收学员达到5562名,由于学员人数激增,延安校舍容纳不下,只好采取分散办学的方式。将第一大队迁至瓦窑堡,第五大队迁至甘肃庆阳,第六大队迁至洛川,第七大队迁至蟠龙。</p><p class="ql-block">抗大在延安继续扩大招生已十分困难,抗大如何发展成为党中央急待解决的难题,毛泽东深谋远虑,提出组建抗大分校深入敌后办学。全世界没有任何一所军校敢在敌占区办学,抗大成为首创,这一创举迎来了抗大发展的鼎盛时期。</p> <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1日,毛泽东、王稼样致电朱德、彭德怀、聂荣臻,提出:“<b>吸收革命知识分子加以教育成为我们的干部,意义重大。武汉失守,西北受日军威胁,钱粮两缺,因此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和晋察冀设立抗大两个分校,由抗大本校分出干部和学员开赴上述两地。延安抗大本校改为培养八路军比较高级干部的学校</b>。”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在敌后创办抗大分校,为抗大的发展前途指明了方向,通过创办分校扩大抗大的教学规模,培养更多的干部。</p><p class="ql-block">12月2日,朱德、彭德怀、左权致电毛泽东、王稼祥、滕代远、林彪、罗瑞卿,立即作出回应:“<b>估计将来交通会更加困难,延安物质条件会更加艰苦,因此抗大一部分到晋东南成立分校极好,那里有很好的军营可作校舍,物质条件较好,给养等也较易解决,可大规模招收华北各地学生。鉴于上述情况,晋东南各部队应送抗大第五期学生拟停止选送</b>。”</p><p class="ql-block">12月13日,毛泽东、王稼祥致电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中央决定抗大成立两个分校,是为了准备对付日军进攻西北,减少陕甘宁边区财政粮食的困难,扩大抗大学员人数和加强理论同实际的联系。开往晋东南分校人数5000左右,工作人员杂务人员在内,开往晋察冀分校人数2000左右。准备以陈伯钧、邵式平为晋察冀分校正副校长,以何长工、周纯全为晋东南分校正副校长。同一天,毛泽东在抗大作《关于学校建制改变》的报告,他指出:<b>中央六中全会估计到广州武汉失守后,战争的形势要逐渐进入新阶段。我们的任务就是在于如何增加力量来停止敌人之进攻,准备我们之反攻</b>。要做好反攻准备,<b>最基本的推动全盘工作的正确方针是培植干部</b>。</p><p class="ql-block">罗瑞卿副校长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抗大第一分校赴晋东南(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成立抗大第二分校赴晋察冀(晋察冀军区所在地)。这两所分校的成立,拉开了抗大在敌后创办分校的序幕,新的抗大分校在敌后陆续成立。由于抗大分校遍布敌后各抗日根据地,驻地分散,不便统一管理。中央军委对抗大总校与分校之间的管理体制和任务分工作出明确指示。</p> <p class="ql-block">1940年12月10日,中央军委致电八路军总部和抗大总校,对抗大的领导体制和工作任务作出指示:“为迎接新的局势,大量准备并培养干部是极其重要的。抗大总校不能取消。但由于分校之分散,对各分校之具体领导应责成各地分局及最高军事首长负责。完全统一是不可能的。总校应多注意总结经验、指导方针、统一材料之编辑、统一各种教法、培养教员、调剂干部,以帮助及加强各分校的领导及教育能力。”同时,还对总校与分校的任务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总校坚持在华北训练部队干部,着重训练上级干部,训练参谋人员,培养教员,有计划地编写教材,整理总结教育经验,加强对于分校的领导。</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26日,中央军委再次就抗大总校和分校的体制管理和教育任务作出指示:抗大各分校分散在各根据地,总校对分校不易领导,今后各分校由所在地最高军政机关领导,总校归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领导;总校着重培养上级干部、参谋人员、教员;各分校着重培养中、下级步兵干部,延安第三分校培养特种兵干部。</p><p class="ql-block">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抗大总校先后在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根据地内组建十三所分校、六所陆军中学和一所附设中学。这二十所学校除抗大三分校留在延安办学外,其它都在敌后办学,为八路军、新四军和地方政府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抗大总校发挥的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抗大总校经历了二年多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编写各类学习教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锤炼出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在组建抗大分校和推动敌后办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1、</b>以抗大总校抽调的干部、师生为基础,组建四所抗大分校。</p><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抗大总校抽调第五、第六大队和第三、第四大队各一部为基础组建第一分校赴晋东南;</p><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抗大总校抽调第七大队、第一大队一支队和第二、第三、第四大队各一部为基础组建第二分校赴晋察冀;</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抗大总校抽调第一大队工农干部队、第二大队职工队、第五大队敌军工作训练队、参谋训练队和总校部分教职员组建第三分校留延安。</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抗大总校抽调第四团第一、二营和第一团第三营(共九个队1000余人)赴河北涉县固新镇,与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合并组建抗大第六分校。</p><p class="ql-block"><b>2、</b>组建三支派遣大队赴分校,充实分校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加强分校建设。</p><p class="ql-block">▲1940年4月,抗大总校抽调200余名优秀干部、教职员组建第一华中派遣大队赴抗大四分校驻地。1940年6月26日抵达永城县麻冢集并入第四分校。</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抗大总校从第三团抽调130多名干部、教职员组建第二华中派遣大队赴抗大五分校驻地。1941年4月抵达江苏盐城并入第五分校。</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抗大总校从第三团抽调45名干部、教职员组建山东派遣大队赴抗大一分校驻地。1941年2月抵达山东沂南县并入第一分校。</p><p class="ql-block"><b>3、</b>组建抗三团、抗大太岳大队和抗大太行大队深入敌后,为冀中、太岳、太行地区部队和地方政府培训干部。</p><p class="ql-block">▲1940年1月,抗大总校将第四大队改编为抗三团,赴冀中与冀中军区所属教导队合并,为冀中军区、八路军第二纵队培训干部。1940年8月底该团回归总校,11月该团被拆分派遣到华中第五分校和山东第一分校。1940年8月,抗大二分校将第一大队改编为抗三团,赴冀中接替抗大总校抗三团。</p><p class="ql-block">▲1942年2月,抗大总校从第一大队抽调100余名大队干部、军政教员和五个学员队区队长组建抗大太岳大队赴山西沁源县,同年3月抵达沁源县太岳军区驻地。1944年10月,太岳大队迁至山西阳城县,扩编为抗大太岳分校。</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太行军区所属部队进行整编,抗大六分校被撤销。抗大总校将六分校第二大队改编为抗大太行大队,继续留在涉县固新镇一带为太行军区各部队培训干部。1945年4月,抗大太行大队和太行军区参谋训练队合并,重新组建抗大第六分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抗大十三所分校校长</b></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一分校首任校长由抗大总校第五大队大队长何长工调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一分校第二任校长由第一分校副校长周纯全升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一分校第三任校长由第一分校副校长袁仲贤升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一分校第四任校长由八路军滨海军区参谋处代理处长曾国华调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二分校首任校长由抗大总校训练部部长陈伯钧调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二分校第二任校长由八路军冀中军区参谋长孙毅调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三分校首任校长由抗大总校教育长许光达调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三分校第二任校长由第三分校副校长陈奇涵升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四分校首任校长由新四军第六支队(后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四分校第二任校长由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五分校首任校长兼政委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华中总分校首任校长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五分校(重建)首任校长由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六分校首任校长由抗大总校第三团团长刘忠调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六分校(第一次重建)首任校长由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徐深吉调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六分校(第二次重建)首任校长由八路军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七分校首任校长由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周士第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七分校(重建)首任校长由抗大总校副校长彭绍辉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八分校首任校长由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九分校首任校长由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十分校首任校长由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皖江区第十分校首任校长由新四军第七师代师长谭希林兼任;</p><p class="ql-block">▲抗大太岳分校首任校长由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兼任。</p><p class="ql-block">以上23位抗大分校校长,个个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著名将领,他们不仅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还在教育战线上为我军培育出无数精兵良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创办抗大分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抗大第一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一分校于1938年12月13日在延安成立,同年25日在陕西延长县举行成立大会,该校是以驻甘肃庆阳的抗大第五大队、驻陝西洛川县的抗大第六大队为主;以驻延安的抗大第三大队、第四大队各一部、驻陕西旬邑县的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大部、驻陕西三原县的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一部为辅合并组建。全校干部、师生约3000余名,何长工任校长,周纯全任副校长,黄欧东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任训练部部长。</p><p class="ql-block">12月27日,一分校在延长县进行整编,原总校第五大队编为第一大队,由何长工负责;原总校第六大队编为第二大队,由韦国清负责;其他人员编为第三大队,由周纯全负责。</p><p class="ql-block">1939年1月3日,一分校从延长县出发开赴晋东南,行军时学校代号为“何纵队”,何长工任纵队司令员。</p><p class="ql-block">1月21日,一分校抵达山西屯留县故县镇。1月25日,学校召开庆祝东迁胜利大会。八路军左权副总参谋长出席大会,代表朱总司令和八路军总部,对抗大一分校胜利抵达敌后表示祝贺。</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39年2月23日在故县镇举行开学典礼,朱德、左权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本期招收学员3237名,其中在晋东南招收的八路军连、排干部有420人,其他学员以招收地方知识青年为主,编为九个营二十九个队。</p><p class="ql-block">第一营营长杜义德,教导员铁坚;</p><p class="ql-block">第二营营长徐国夫,教导员廖海光;</p><p class="ql-block">第三营营长余克勤,教导员姜达生;</p><p class="ql-block">第四营营长张培荣,教导员李振邦;</p><p class="ql-block">第五营营长姜殿富,教导员魏鼎源;</p><p class="ql-block">第六营营长李绍桥,副教导员马兴隆;</p><p class="ql-block">第七营营长黎有章,教导员何侠,该营为特科营,主要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特种兵技术干部;</p><p class="ql-block">第八营由校直属班、队合编;</p><p class="ql-block">第九营由在晋东南招收的240多名工人编成。</p><p class="ql-block">同年5月,为适应敌后战斗环境,增设支队建制,增编三个支队:</p><p class="ql-block">第一支队支队长杜义德;</p><p class="ql-block">第二支队支队长闫捷三;</p><p class="ql-block">第三支队支队长贾若瑜。</p><p class="ql-block">每个支队下辖三个营,第一至第六营培训部队军、政干部,第七、八、九营归第三支队领导。开学后,八路军总部根据日军在战场上使用毒剂,指示学校增设防化训练队,学校立即挑选50多名政治条件好、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的学员到防化训练队学习。</p><p class="ql-block">第一期还举办了四个训练班,分别为:军事教员训练班(学员24名);</p><p class="ql-block">政治教员训练班(学员32名);</p><p class="ql-block">政工干部训练班(学员40名);</p><p class="ql-block">区队长训练班(学员80名)。</p><p class="ql-block">1939年3月中旬,第一分校派训练部政治总教室干事白彦回延安向抗大总校汇报工作。3月底,白彦回到延安后向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许光达、政治部主任张际春汇报了工作。毛泽东在接见白彦时高兴地说:“<b>你们这次行动也算是一次小长征啊!看来中央把抗大搬到敌后,就地培养干部的方针是正确的。</b>”</p><p class="ql-block">从1939年4月到6月,朱德、彭德怀、左权、傅钟、陆定一和杨尚昆等总部领导及北方局领导,都曾到第一分校讲课或作报告。</p><p class="ql-block">1939年7月6日,日伪军对晋冀豫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一分校转移到太行山南部地区,后迁至山西壶关神郊一带办学。</p><p class="ql-block">8月上旬,黄欧东调八路军第129师任宣传部长,政治部主任由李培南接任。</p><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18日,一分校在壶关县神郊大庙举行了第一期毕业典礼,毕业证书上印有朱德总司令题词“<b>从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自己</b>”,毕业学员大多数分配到八路军第129师等部队工作。</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39年11月3日在壶关县神郊村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330名,编为四个大队,学员主要来自129师的排、连级干部和少数营级干部,学员中知识青年比例减少。学员队建制由支队改为大队,撤销营建制。</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闫捷三,政委廖海光;</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王泮清,政委刘惠东;</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大队长贾若瑜,政委铁坚;</p><p class="ql-block">第四大队大队长赖光勋,政委李振邦。</p><p class="ql-block">1939年11月上旬,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下令一分校东迁山东抗日根据地,同时对一分校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周纯全任校长,李培南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任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p><p class="ql-block">学校以第四大队为基础,将不宜长途行军的教职员和第二期招收的全部学员组成留守大队,赖光勋任大队长,铁坚任政治委员,由何长工领导在原地留守。</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26日,抗大总校抵达山西武乡县蟠龙镇,何长工带领留守大队前往蟠龙镇并入总校,原一分校第二期招收的学员编入总校第六期学习。</p><p class="ql-block">1939年11月15日,校长周纯全率领一分校校部和大部分教职员1370余人从驻地出发开赴山东抗日根据地。</p><p class="ql-block">11月19日,抵达黎城县西井镇集结休整待命。随后从西井镇出发,经冀南、鲁西,橫穿平汉、津浦铁路,历时40余天,行程3000多里,于1940年1月5日抵达山东沂南县孙祖乡张庄一带。</p><p class="ql-block">1940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和山东纵队在高庄召开欢迎大会,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宣布第一分校对外称八路军第八支队,由第一纵队领导。</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经八路军总部批准,对一分校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作了调整。韦国清调任山东纵队陇海支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副校长袁也烈调第一分校任训练部部长,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并入第一分校,编为第五大队。3月中旬,一分校以第一大队为基础,抽调100余名干部、教职员,在大队长贾若瑜、政委廖海光率领下赴胶东与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一分校胶东支校,刘汉任校长,廖海光任政委,贾若瑜任副校长。</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山东军区将鲁南的115师教导大队、鲁西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划归抗大一分校兼管。同年6月,115师教导大队改称一分校第一支校;鲁西军区(后改编为冀鲁豫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改称一分校第二支校;胶东支校改称一分校第三支校。</p><p class="ql-block">第一支校(未查到详细资料)</p><p class="ql-block">第二支校由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兼任校长、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郑思群兼任政治主任,后任政委、余克勤任副校长(主持日常工作)、潘焱任教育长。支校下辖二个大队:</p><p class="ql-block">一大队大队长李文楼,教导员夏页文;</p><p class="ql-block">二大队大队长褚占彪,教导员黄雄亚。</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第二支校在河南濮阳县改编为抗大一分校陆军中学。</p> <p class="ql-block">第一分校在山东共举办六期培训:</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0年3月初在沂南县孙祖乡东高庄举行开学典礼,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出席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他说:“山东抗日根据地开创不久,斗争相当尖锐复杂,战斗频繁,环境艰苦,全校师生一定要学会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才能适应客观的斗争环境。”本期招收学员2670名,编为四个大队和一个上干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成立后被派遣到胶东,组建一分校胶东支校;</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兼教育处长王泮清,政委刘惠东,副大队长李绍桥,该大队下辖六个队,其中第六队为女生队,负责培训部队军、政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特科大队)大队长黎有章,政委郭卓辛,副大队长兼教育处长叶荫庭,该大队下辖四个队,负责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专业干部。</p><p class="ql-block">第四大队空缺;</p><p class="ql-block">第五大队大队长兼教育处长陈华堂,政委李振邦(杨大易继任),副大队长严似海,该大队下辖六个队,负责培训军、政干部;</p><p class="ql-block">上干队队长石理朝,指导员任鸿泽。</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1年1月初以大队为单位先后开学,本期招收学员2524名,编为第二、第三、第五大队:</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王泮清(严似海继任),政委刘惠东,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由一分校承担培训地方县、乡、区三级干部的任务,一分校将第二大队改为建国大队,专门培训地方干部,建国大队举办四期,每期四个月,每期学员500余人;</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大队长黎有章、政委郭卓辛(周贤继任),该大队为特科大队,负责培训工兵、炮兵、机枪,防化、测绘等专业干部,每期培训六个月;</p><p class="ql-block">第五大队大队长陈华堂、政委李振邦,该大队为普通科大队,负责培训连、排军、政干部,每期培训四个月。</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初,抗大总校抽调45名干部组建山东派遣大队,在大队长聂凤智、政委张英勃率领下赴山东沂南县加强抗大一分校建设。于1941年2月抵达鲁中军区,并入抗大一分校,聂风智任校直属机关校务处长,后又调任胶东第三支校校长。</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上旬,一分校奉命由滨海区莒南县曲流河、邢家水磨转移到沂蒙山区。第二、第五大队驻东蒙山,第三大队驻西蒙山,校部驻田庄。</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1年8月下旬在田庄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299名,编为第二、三、五大队,与第二期编制相同。</p><p class="ql-block">1941年冬,日军集中5万兵力,对山东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和中心区进行疯狂的“扫荡”。11月30日拂晓,山东分局、山东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第115师后方机关、抗大一分校等领导机关和群众万余人被围困于大青山腹地,形势十分紧急。一分校主动承担掩护突围任务。周纯全校长沉着指挥第五大队的第二、第三队近300人抢占有利地形,誓死阻击敌人,掩护被困军民向中蒙山方向突围。第二队队长邱则民、指导员程克带领40多名学员坚守高地,与数十倍的敌人激战数日,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在突围中,抗大一分校第二大队政治委员刘惠东等290余名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这场战斗被称为“大青山突围战”,是抗大在敌后参加战斗牺牲干部、学员最多的一次战斗。</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下旬,一分校由沂蒙山区转移到滨海区莒县十字路一带,校部驻郑家相邸村。</p><p class="ql-block">1942年2月下旬,一分校第一支校并入一分校,编为第一大队;建国大队(原第二大队)和女生队停办;第五大队改为第二大队。</p><p class="ql-block">▲第四期于1942年6月在滨海区莒县郑家相邸村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300名,编为三个大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张仁初(贺东生继任),政委郭卓辛;</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黎有章,政委周贤(杨大易继任),副大队长杨德轩;</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上干队)大队长王泮清,政委罗野岗,副大队长徐奕贵。</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初,一分校政治委员李培南、训练部长袁也烈、政治部副主任刘浩天先后调离。张雄任一分校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袁仲贤任副校长,闫捷三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山东军区决定,将抗大第一分校改称山东军区教导第一团,抗大第一分校番号仍保留;将一分校胶东第三支校改称山东军区教导第二团。</p><p class="ql-block">1943年7月,一分校校长周纯全调山东滨海行署工作。</p><p class="ql-block">1943年9月,山东军区任命袁仲贤任教导一团团长(一分校校长),梁必业任教导一团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孙继先任副团长兼教育长,李梓斌任副教育长。团部下辖三个营和一个上干队:</p><p class="ql-block">一营营长朱耀华,教导员邓富生,副营长赵凌汉,副教导员赵超;</p><p class="ql-block">二营营长胡大荣,教导员徐洪才,副营长孙光,副教导员刘也凡;</p><p class="ql-block">三营营长陈士法(陈志发继任),教导员郭卓辛,副营长韩斧,副教导员史达;</p><p class="ql-block">上干队队长姚世峰,教导员郭卓辛(徐洪才继任),副队长韩斧,副教导员史达(杜平斋继任)。</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袁仲贤调胶东军区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曾国华接任教导一团团长(一分校校长),李梓斌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第五期于1944年6月15日开学,本期招收学员645名,编为六个学员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军事队)队长邸怀珍,政治指导员颜红(李宗淮继任) ;</p><p class="ql-block">第二队(军事队)队长王道全,政治指导员李宗淮,副队长许绍龙 ;</p><p class="ql-block">第三队(政治队)队长余琳,政治指导员赵培桐,副队长岳英; </p><p class="ql-block">第四队(文化队)队长陈朝章(陈兴元继任),政治指导员肖麦萍(楼岱继任),副队长岳英(杜师如继任);</p><p class="ql-block">上干队队长姚世峰,教导员徐洪才(杜平斋继任), 副教导员杜平斋(史达、 李志和继任);</p><p class="ql-block">城市青年队队长陈兴元,政治指导员赵超,副政治指导员平香远。城市青年队是由山东分局城工部和一分校合办,学员由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交通线,从北平、上海、济南和青岛等城市挑选出来的进步青年。城工部负责学员的审查、选调和毕业分配,一分校负责学员的教育培训工作。</p><p class="ql-block">▲第六期于1945年4月2日在费县县城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200余名,编为一个上干队和三个大队:</p><p class="ql-block">上干队副队长岳英,副教导员赵培桐;</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余琳,教导员宋锡纯(司东初继任),副大队长杜有民,副教导员朱林,该大队下辖四个学员队,学员为部队连、排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王道全,教导员赵超,副教导员赵广恩,该大队下辖四个学员队,有二个队学员为部队班、排干部和老战士,另有二个队学员为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大队长邸怀珍,教导员李志和,副大队长徐行,副教导员李宗淮,该大队下辖机炮队和工兵队。</p><p class="ql-block">9月15日,山东军区发布命令,第一分校除留下部分干部编入第十二步校外,其余干部、师生由参教处处长邸怀珍、政治处代主任徐洪才率领开赴东北。</p><p class="ql-block">1945年11月1日,一分校干部、师生在参教处处长邸怀珍、政治处代主任徐洪才率领下分批从龙口和栾家口出发,乘机帆船和木船渡过渤海,11月8日抵达庄河,11月14日到达丹东。</p><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何长工率领抗大总校抵达通化后,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一分校并入东北军政大学,编为第三大队。</p><p class="ql-block">抗大一分校在敌后办学近七年,共举办七期培训(晋东南一期,山东六期),为八路军晋东南地区、山东地区部队和地方政府培训干部2.4万余名。一分校是抗大各分校中创办时间最早,办学时间最长,培训干部最多,长途跋涉距离最远,对敌作战最英勇的分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抗大第二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二分校于1938年12月13日在延安成立,它是以抗大总校第七大队和第一大队一支队为主,以抗大总校第二、第三、第四大队一部、陕北公学旬邑分校一部和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一部为辅合并组建。陈伯钧任校长,邵式平任副校长,袁子钦任政治部主任,张平凯任政治部副主任,徐德操任训练部部长。抗大二分校仅用十余天完成组建工作,分成三个梯队挺进晋察冀根据地:</p><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22日,抗大总校第一大队大队长詹才芳、政委李中权率总校第一大队第一支队和从第二、第三、第四支队抽调的五个学员队及部分教员组成的先遣队(共600余人)从瓦窑堡出发,于1939年1月中旬抵达灵寿县陈庄。</p><p class="ql-block">1938年12月22日,校长陈伯钧、政治部副主任张平凯率总校第七大队、总校调到第二分校工作的部分干部、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部分学员、中央组织部训练班部分学员组成第一梯队(共1500余人)从延安出发,于1939年1月28日抵达灵寿县陈庄。</p><p class="ql-block">1939年1月6日,副校长邵式平、政治部主任袁子钦率领陕北公学旬邑分校部分干部和一个学生队、总校从第二、第三、四大队选调到第二分校工作的干部组成第二梯队(共200余人)从延安出发,于1939年2月24日抵达灵寿县。</p><p class="ql-block">至此,二分校三个梯队2300余人在灵寿县胜利会师,学校驻扎在陈庄及周围村庄,以陈庄为校址建校办学。</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39年3月初在陈庄正式开学,本期学员有1106名,主要来自二分校组建时编入的学员,以外来知识青年为主,编为三个大队(下辖十三个学员队)和一个女生队,开学后又新组建一个直属支队和第三大队第十四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由二分校成立时组建的先遣大队编成,大队长詹才芳,政治协理员李中权,下辖五个队(第一至第五队);</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由原总校第七大队第一至第五队编成,大队长胡嘉庆,政治协理员明邦梅(吴宝山继任),下辖五个队(第六至第十队);</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由原总校第七大队第六至第八队、陕北公学旬邑分校学生队,原中央组织部训练班部分学员、原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部分学员编成,大队长陈文彪,政治协理员袁佩爵,下辖三个队(第十一至第十三队);</p><p class="ql-block">直属支队由开学后新入学的学员编成,支队长谢国仪,政治协理员王学清。</p><p class="ql-block">女生队从延安出发时有70余人,陆杰任队长,吴竞任指导员,到达陈庄后学员陆续分配工作,至1939年5月分配完毕,女生队被撤销。</p><p class="ql-block">1939年4月下旬,冀中军区随营学校并入二分校,编为一大队第一支队,副大队长侯正果兼任一支队长,张驾伍任政治协理员。</p><p class="ql-block">5月9日,第一期第一大队在陕北入学的300余名学员毕业,其余学员于9月初毕业。同月,从晋察冀军区招收了五个队和一个地方干部队编入第一大队。</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39年5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2327名,编为十五个队(其中包括第一期新组建的第三大队第十四队、直属支队和由冀中军区随营学校并入的第一大队第一支队)。本期开学后招收的新学员编为第一大队第二支队。本期学员主要来自晋察冀军区各部队抽调的干部和部分地方干部,学员队编制延续第一期。本期学员分两批毕业,第一大队五个队和第二大队四个队于7月毕业,其余各队于12月下旬毕业。</p><p class="ql-block">1939年9~10月,抗大总校各梯队陆续抵达陈庄,二分校将陈庄驻地腾让给总校,学校搬迁到灵寿县韩信台和唐县葛公、神南、洪城一带。</p><p class="ql-block">总校抵达陈庄后,对二分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总校政治部组织部长李志民调二分校任政治部主任,袁子钦调总校任政治部组织部长。</p><p class="ql-block">1940年1月,抗大总校将第一大队女生队70余名学员转入二分校,编为二分校直属女生队,殷之瑶任队长,陈剑戈任政治指导员。同时将总校第二大队所辖四个队学员编入二分校第二大队,唐凯任大队长,吴宝山任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二分校新成立特科大队,詹才芳任大队长,林茂源任政治协理员,特科大队下辖四个队,第一队为团级干部队,第二队为团营干部混合队,第三队为政治干部队,第四队为连排干部队。</p><p class="ql-block">1940年2月10日,抗大总校离开陈庄开赴晋东南。</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0年3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3526名,编为一个直属支队、一个特科大队和三个普通科大队。</p><p class="ql-block">1940年6月,陈伯钧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返回延安。同年7月,时任冀中军区参谋长孙毅接任抗大二分校校长。</p><p class="ql-block">1940年8月学员队编制进行大幅调整:</p><p class="ql-block">△将特科大队改编为高干科和上干科,特科大队第一、第二、第三队改编为四个队,高干科和上干科各辖二个队。</p><p class="ql-block">高干科科长詹才芳,政治协理员林茂源,副科长肖全夫,学员为部队团、营级干部;</p><p class="ql-block">上干科科长洪水,政治协理员吴彪,学员为部队连级干部。</p><p class="ql-block">特科大队第四队并入第二团第五队,该队学员为部队连排干部。</p><p class="ql-block">△将三个大队和直属支队改编为团:</p><p class="ql-block">第一团由第二大队和直属支队合并改组,下辖五个学员队,团长唐凯,副团长杜瑜华,政治处主任王功桂(傅崇碧继任);</p><p class="ql-block">第二团由第三大队和特科大队第四队合并改组,下辖五个学员队,团长任昌辉,政委李平,副团长汪乃荣,政治处主任赵国烕;</p><p class="ql-block">第三团由第一大队改组,下辖三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四个中队,团长陈文彪,政委李中权,副团长王洗凡,政治处主任陈宜贵。</p><p class="ql-block">三团第一大队大队长张行忠,教导员谢特山(周黎继任);</p><p class="ql-block">三团第二大队大队长吴益山(高龙继任),教导员韩培义(谢特山继任);</p><p class="ql-block">三团第三大队大队长程登宇,教导员韩培义(吴彪继任)。</p><p class="ql-block">第三团又称抗三团,于8月20日开赴冀中接替抗大总校抗三团,承担为冀中军区培训军政干部任务。该团驻河北唐县口头镇、梨沿庄一带,归冀中军区和二分校双重领导,先后举办三期培训。</p><p class="ql-block">▲第四期于1941年3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4200多名。在开学前,学校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精简机关,缩减编制,将高干科和上干科合并为高上科,下辖的学员队由四个缩减为三个。</p><p class="ql-block">高上科本期招收学员近300名,詹才芳任科长(肖全夫继任),林茂源任政治协理员,王功桂任总支书记。本期三个团的编制延续第三期。</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中旬,日伪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实施秋季“大扫荡”,二分校所在地陈庄成为日寇主要进攻目标之一,妄图将抗大二分校消灭。晋察冀军区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决定让二分校撤出陈庄,全校分两路转移,突破敌军的包围。政治部主任李志民率领第一团、政治部及文工团和训练部部分干部向冀中转移。校长孙毅率领第二团及校直属队进入唐县,在棉花庄、咬角镇一带与敌军周旋。日伪军的“扫荡”给二分校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只能采取分散教学和流动教学。学校在转移过程中,经常遭遇敌军的袭击,有20多名干部、师生在战斗中伤亡。</p><p class="ql-block">10月中旬,日伪军“扫荡”失败撤退。10月下旬,二分校各部门陆续返回原驻地,高上科300余名学员毕业分配。</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晋察冀军区决定将二分校第一、第二团改编为四个大队,分散到晋察冀军区所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分区办学,对外改称军分区教导大队,隶属军分区领导。</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唐凯,政委龙道权;</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肖全夫,政委傅崇碧;</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大队长杜瑜华(刘兴隆继任),政委林茂源;</p><p class="ql-block">第四大队大队长曾飞(王耀南继任),政委赵国威。</p><p class="ql-block">同期,二分校将第三团三个大队扩编为五个大队,原第一、第二、第三大队分别编入晋察冀军区所属第七、第八、第九军分区,改称教导大队。各军分区教导大队的教学业务仍由二分校指导。</p><p class="ql-block">第三团新扩编的二个大队编为直属第一、第二大队,直属第一大队大队长欧阳顺;直属第二大队大队长向明阳,教导员朱韫。同年9月,第三团团部和新成立的二个直属大队回归二分校,第三团编制撤销。</p><p class="ql-block">▲第五期于1942年3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340余名,只设高上科,科长任昌辉(陶汉章继任),政治协理员王功桂。高上科下辖四个学员队,其中高级参训队为本期新成立,招收学员40人。</p><p class="ql-block">二分校在陈庄办学期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的指示,于1942年先后创建陆军中学和附设中学(详情见十六、十九)。</p><p class="ql-block">1942年9月,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熊伯涛调二分校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二分校返回陕北回归总校建制,二分校附设中学随二分校高上科一起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2月16日,抗大二分校将高上科的四个队(500余人)与附设中学的十一个队(1500多人)混合编成三个独立营,分三路返回陕甘宁边区。</p><p class="ql-block">第一营由营长张杰轩、教导员赵卓云、副营长戴伯行率领高上科第二队和附设中学第一、二、七、九队约600余人走南路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第二营由营长江峰、教导员张驾伍、副营长陈文彪率领高上科第三、四队和附设中学第三、四、八、十一队约700余人走中路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第三营由营长熊伯涛(二分校教育长)、副营长江隆基(附设中学校长)率领高上科科部及第一队和附设中学校部及第五、六、十队约800余人走北路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3月20日,二分校三路师生长途跋涉两千里在绥德会师。3月22日上午,抗大总校徐向前代校长,彭绍辉副校长,在江隆基校长和熊伯涛教育长的陪同下,接见了二分校全体人员。4月初,二分校高上科大部分学员留在抗大总校编为第一大队,熊伯涛教育长及少数学员调中央党校参加整风学习。</p><p class="ql-block">4月30日附设中学抵达延安休整,5月7日离开延安前往甘肃合水县,5月16日抵达合水县,改编为七分校第二大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二分校陆军中学总队改为陆中第一大队,李钟奇任大队长,陈宜贵任政治处主任;同期,冀中军区教导团并入二分校陆军中学,编为陆中第二大队,高存信任大队长,方国南任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1944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二分校陆军中学第一大队划归抗大总校建制。3月中旬,陆中第一大队从湖北阜平县广安镇出发前往陕北,于4月抵达绥德,编为抗大总校第二大队。</p><p class="ql-block">1944年3月,孙毅校长调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陆军中学第二大队改称晋察冀军区干部总队,高存信任总队长,陈宜贵任政委,抗大二分校编制撤销。</p><p class="ql-block">抗大二分校在敌后办学五年,举办五期培训,为晋察冀根据地及地方政府培训2万余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抗大第三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三分校于1939年6月在延安成立,它是以抗大总校第一大队的工农干部队、第二大队的职工队、第五大队的敌军工作训练队、参谋训练队和总校部分教职员合并组建,许光达任校长(后由陈奇涵、郭化若继任),陈奇涵任副校长,张振风任教育长(后由庄正风继任),李逸民任政治部主任(后由张正光继任),张正光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三分校成立后留在延安办学,负责培训陕甘宁边区政府及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干部和来延安就学的知识青年。</p><p class="ql-block">由总校编入三分校的敌军工作训练队于1938年11月成立,12月底开学,招收学员150名,抗大第四期队列科科长邓富连(后改名邓飞)任队长兼政治指导员。1939年7月,邓调离,原敌工部副部长谢振华接任敌训队队长。该队在行政上由三分校管理,教学工作由军委总政敌工部指导。</p><p class="ql-block">由曾任八路军敌工部副部长的谢振华接替敌训队</p><p class="ql-block">▲第一期学员为抗大总校离开延安时留下来的第五期学员,共有 1758 名,其中八路军干部约240名,外来知识青年约1518名,编为两个大队、两个直属队和一个政工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胡登高;</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何辉燕;</p><p class="ql-block">直属一队为参谋训练队,队长李国华,政治指导员钟铭标,学员120名,该队是由抗大总校于1939年1月组建的参谋训练队并入,下辖三个区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区队区队长陶铁英;</p><p class="ql-block">第二区队区队长白映奎;</p><p class="ql-block">第三区队区队长沈影。</p><p class="ql-block">直属二队为东北干部训练队,队长高存信、政治指导员张炽昌,学员80多名,主要来自东北军和东北大学、东北中学的学生。1940年初,张学思(张学良之弟)任队长。9月该队挺进敌后,11月抵达冀中军区。</p><p class="ql-block">1940年3月19日,第三分校在延安大礼堂举行第一期第一批学员毕业典礼暨欢送毕业学员上前线大会。中共中央领导王稼祥、陈云及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萧劲光出席大会。7月14日,举行第一期第二批学员毕业典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参谋长王若飞、政治部副主任谭政等领导同志出席毕业典礼。</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0年5月17日开学,本期招收学员共900余名,其中八路军干部约600名,外来知识青年约300名。本期取消大队编制,编为七个学员队。</p><p class="ql-block">第二期因大多数学员文化程度较低,学校将原定学习时间延长,第一、第二队学员于1941年7月初毕业。其他各队学员于同年9月陆续毕业。</p><p class="ql-block">为了加强与苏联的交流合作,部队急需大批俄文军事翻译。中央军委决定由第三分校组建俄文队。</p><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三分校俄文队在延安东门外清凉山东麓的黑龙沟成立,学制三年。于6月正式开学,开学后又有新学员陆续入学,俄文队扩编为二个队。</p><p class="ql-block">俄文一队队长曹慕尧(又名曹慕岳),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汪涵芝,学员100余名,下辖三个区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区队区队长高中一;</p><p class="ql-block">第二区队区队长甘照寰;</p><p class="ql-block">第三区队区队长张靖宇(后由刘德恒继任),该区队学员是由中央军委从前方战斗部队抽调30余名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连排级干部。</p><p class="ql-block">俄文二队队长白映奎,政治指导员徐继远,学员为中央军委抽调的干部。</p><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中央军委在安塞筹备成立航空工程学校,同年10月,因苏德战争爆发,航空工程学校停办。校长王弼和教务主任常乾坤率校部及40名学员并入抗大三分校,编为俄文三队,队长陶铁英(后由王连、刘风继任),政治指导员刘端祥。</p><p class="ql-block">1941年10月,俄文一队、二队、三队合编为俄文大队,大队长常乾坤,政治协理员李觉民,副大队长何振亚(何辉燕继任)。</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26 日,中央军委指示抗大总校及各分校,对前后方培训干部作了分工,前方以训练步兵干部为主,后方以培养特种兵干部为主。第三分校的培训任务转为主要培训炮兵、工兵和参谋、俄文等专业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1年10月10日开学,本期学员编为四个大队:俄文大队、工程大队、参谋大队、炮兵大队(由延安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教导营并入组建)。</p><p class="ql-block">1941年11月21日,中央军委决定以抗大三分校为基础组建军事学院,朱德总司令兼任院长,李井泉任政委,叶剑英兼任副院长,郭化若任教育长,陈伯钧任副教育长,黄志勇任政治部主任,胡登高任院务部部长。</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1日,延安军事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本期学员主要为抗大三分校第三期招收的学员,学员人数580余名,编为五个学员队:</p><p class="ql-block">一是高干队,该队专门培训部队团以上的军事指挥员,学员从全军选调,杨勇任队长,学员有90名;</p><p class="ql-block">二是炮兵队,该队是由三分校炮兵大队改组,专门培训炮兵专业技术干部,邱创成任队长,宋承志任副队长,学员有180名,编为炮兵一队和炮兵二队;</p><p class="ql-block">三是俄文队,该队是由三分校俄文一队和俄文二队改组,常乾坤任队长,曹慕尧任副队长,张培成任政治教导员,学员有150名,编为五个区队,第一区队区队长何匡,第二区队区队长李参,第三区队区队长刘德恒,第四区队区队长郭修业,第五区队区队长卢振中,每个区队有30名学员。为方便生活管理,各区队的女学员单独编为女生区队,区队长刘温(王军继任),学员有20多名;</p><p class="ql-block">四是工程队,该队是由三分校俄文三队改组,王弼任队长,刘风(王连继任)任副队长,学员有100名;</p><p class="ql-block">五是参训队,该队由三分校参谋训练队改组,专门培训八路军、新四军各级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学员有60名。</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高干队学员转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继续学习。4月,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停办,该院第二队(文化队)并入军事学院。5月,中央军委决定将俄文队与军委总参谋部第四局(编译局)合并成立俄文学校。</p><p class="ql-block">1942年11月16日,军事学院举行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朱德出席毕业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军事学院炮兵队回归陕甘宁晋綏联防军炮兵团(原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改称炮兵团教导营。</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徐向前为军事学院院长,李井泉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抗大总校返回陕北抵达绥德,中央军委决定延安军事学院与抗大总校合并。5月初,军事学院奉命迁往绥德并入抗大总校。</p><p class="ql-block">抗大三分校在延安办学二年零五个月,举办二期培训;军事学院在延安办学一年零四个月,举办一期培训,为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培训干部和特种兵专业技术干部约3238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抗大第四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河南永城县和安徽涡阳县交界处的永城县李寨镇麻冢集村成立,它是以新四军第六支队随营学校为基础组建,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兼任副校长(后由张震继任),肖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刘作孚(后由方中铎、刘清明继任)任教育长,廖弼臣任训练部部长。</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0年3月18日在支队司令部驻地涡阳县新兴镇新兴集的精忠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支队和边区领导彭雪枫、吴芝圃等出席了大会。彭雪枫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勉励大家要能文能武,立志做一个<b>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b>。本期开学时招收学员500多名。</p><p class="ql-block">抗大总校为加强四分校的组织建设,抽调200余名干部、教职员组建第一华中派遣大队,在大队长刘清明,政委李干辉率领下于1940年4月9日出发开赴四分校驻地。6月26日抵达永城县麻冢集并入四分校,刘清明任教育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派遣大队的到来,大大加强了学校的管理能力和教学力量,学员人数增加到1000多名,编为两个大队和两个直属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大队长吴刚,政治教导员刘结挺,大队下辖三个中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彭修强,政治指导员沈坚;第二中队中队长钟福云;第三中队中队长刘步周;</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大队长谢裘,政治教导员赵坚明,大队下辖三个中队:第四中队中队长韦非;第五中队(青年队)中队长季辉;第六中队中队长严肃,政治指导员刘建功;</p><p class="ql-block">直属防化队队长耿佩伦,政治指导员施哲平;直属女生队队长解少江,政治指导员贾铁梅,学员约120名。</p><p class="ql-block">1940年9月18日,第一期学员经过六个月的培训后毕业。</p><p class="ql-block">1940年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四分校由麻冢集转移到安徽省涡阳县北吴桥寺、牌坊集一带。</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0年11月7日在牌坊集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约900名,编为两个大队,七个中队,其中军政干部队三个,地方干部队一个,知识青年队三个(其中女生队一个)。</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武刚,政治协理员刘结挺,大队下辖三个中队:</p><p class="ql-block">第一中队中队长杨再林,政治指导员杨致平;第二中队中队长李平夫,政治指导员刘步周;第三中队中队长王天锡,政治指导员王伟。</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王光堂,政治协理员李泗美,大队下辖三个中队:</p><p class="ql-block">第四中队中队长陈秉德,政治指导员马云涛;第五中队中队长周子平,政治指导员项铁;第六中队中队长董振华,政治指导员刘建功。</p><p class="ql-block">直属女生队队长解少江,指导员尹锡珍、副指导员兼支部书记黎珂。</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13日,四分校随师部转移到江苏泗南县(现江苏盱眙县)洪泽湖畔祖姚庄。8月30日,在祖姚庄举行第二期学员毕业典礼。</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1年10月27日在祖姚庄开学,本期招收学员约700名,为精简机构,取消了大队编制,直辖六个学员队,其中:</p><p class="ql-block">上干队一个,队长张永远,政治指导员寿松涛,学员为师部从部队抽调的80名营、团级干部;</p><p class="ql-block">军事队、政治队各一个,学员为部队连、排级干部;</p><p class="ql-block">知识青年队一个,学员来自当地招收的知识青年队;</p><p class="ql-block">青年学生队一个,学员来自上海、南京、广州等江南沦陷区的学生;还有一个女生队。</p><p class="ql-block">本期开学不久,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兼任分校副校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7月4日,在泗南县鲍集镇举行第三期学员毕业典礼及第四期开学典礼,彭雪枫校长、张震副校长、肖望东主任来校参加了典礼。第四期招收学员约700名,编为六个学员队,其中:</p><p class="ql-block">军政干部队四个,学员来自从各部队抽调的干部;</p><p class="ql-block">青年队一个,队长陈秉德;</p><p class="ql-block">普通科一个,普通科的学员来自从淮宝地区招收的知识青年,学员约200名。</p><p class="ql-block">8月11日,蓝桥调四分校任训练部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12月20日,四分校奉命接替淮宝县防务,学校迁至江苏淮宝县朱坝的曹王庄(今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朱坝街道曹庄村)。</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17日,陈锐霆调四分校任副校长,同时兼任淮宝县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1日,四分校在曹王庄举行第四期第三、四队学员毕业典礼及第五期开学典礼,彭雪枫校长出席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第四期其他各队学员于1943年12月19日毕业。</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刘清明教育长调任新四军第九旅参谋长,教育长后由校务部长孙叔平继任。</p><p class="ql-block">第五期政治队队长马云涛,政治指导员李扶中,学员来自从各地选调的地方武装政工干部。</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3日,四分校由洪泽湖东的曹王庄迁至洪泽湖西半城镇附近的杜巷、张塘。第五期学员因参加整风学习,培训时间延长,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学习,于11月在校部驻地杜巷毕业。</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师长在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彭雪枫牺牲的消息对外保密,没有公布。</p><p class="ql-block">▲第六期于1944年9月下旬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000余人,编为三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第三大队为青年学生大队。</p><p class="ql-block">1944年10月,淮宝县委根据地方工作的需要,委托四分校为淮宝县培训地方干部,淮宝县委从该县区乡干部中选调学员120余名,编为第五队,队长童保常,政治指导员杜月凯。培训时间半年,于1945年3月毕业。</p><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13日,四分校政治部召开全校排以上干部会议,邱一涵主任沉痛地报告了彭雪枫师长于1944年9月在收复豫皖苏边区的战斗中英勇殉国的经过。1月14日,校部各机关、各大队举行追悼仪式,悼念彭雪枫师长。2月4日,四分校全体同志臂戴黑纱、胸前戴白花,整队到师部驻地大王庄灵堂向彭雪枫校长告别。2月7日,四师和边区党政机关在半城镇举行彭雪枫同志追悼大会及安葬仪式。张爱萍师长主持大会,恭读祭文,邓子恢政委致悼词。抗大四分校全体同志参加了追悼大会,并敬献了花圈、挽联和挽词。</p><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作出《关于纪念彭雪枫同志的决定》,将抗大四分校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彭雪枫牺牲后,四分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张爱萍兼任校长,政委邓子恢兼任政委,参谋长张震兼任副校长,陈锐霆调离学校,冯文华任副校长,邱一涵任政治部主任,孙叔平任校务部长。</p><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24日,第四师在泗洪县张塘举行庆祝第四分校成立五周年暨雪枫军政大学命名大会。第四师师长兼第四分校校长张爱萍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抗大四分校正式更名为雪枫军政大学。</p><p class="ql-block">同年4月20日,第六期第一、二大队学员在杜巷举行毕业典礼。</p><p class="ql-block">8月下旬,学校派出未毕业的第三大队普通科部分学员参加接管已收复的中小城市工作,9月完成任务后返校毕业。</p><p class="ql-block">9月中旬,原国民党第三路军第八军十八师师长杜新民(我地下党员)率部起义,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该军选送表现好的初级军官60名到雪枫军政大学进行培训教育,编为政治队,队长童保常,政治指导员兼政治教员钟相国。该队于同年11月结业,学员全部返回原部队。</p><p class="ql-block">同年11月,学校全部学员和部分干部分配到部队和地方工作,抗大第四分校完成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15日,学校转移到高邮县界首镇。4月,根据华中军区指示,雪枫军政大学与苏中公学、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更名为“华中雪枫大学”。</p><p class="ql-block">抗大四分校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分校,在敌后办学五年零九个月(含雪枫军政大学),共举办六期培训,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培训近5000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抗大第五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五分校于1940年11月25日在江苏盐城市原省立盐城中学成立,它是以新四军的江北指挥部江北军政干部学校(缺淮南第三大队)、苏北指挥部苏北抗日军政学校为基础组建。皖南事变后由薛暮桥率领的原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近百名机关干部和教师并入五分校。</p><p class="ql-block">五分校隶属新四军军部领导,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代总指挥陈毅兼任校长及政委,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兼任副校长、冯定任副校长兼政治部主任,谢祥军任教育长,贺敏学任副教育长,谢云晖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1年元旦在盐城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478名,其中从江北军政干校编入400余名,从苏北军政干校编入400余名,其余为新招收的苏、沪、皖青年学生。</p><p class="ql-block">学员队编为三个大队(下辖十个队)和一个直属女生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为军事队,大队长严昌荣,教导员黄瑛,下辖第一、二、三、四队,学员主要来自从部队抽调来的连、排、班级干部及少数营团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为政治队,教导员石炎,下辖第五、六、七队;</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为政治队,大队长周长胜、教导员朱讯,下辖第八、九、十队。</p><p class="ql-block">第二、第三大队学员主要来自从上海、江南及苏北、皖东地区招收的知识青年和爱国华侨。</p><p class="ql-block">直属女生队队长钟屏,副队长钟毅,指导员克宁、张西蕾,副指导员兼支部书记王丽英。女生队下辖三个排:一排长陈少健,二排长谢冰,三排长尤珍,全队干部、师生112名。</p><p class="ql-block">军部责成五分校代管的一个炮兵连和一个警卫连编为校直属队。</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9日,抗大总校从第三团抽调130多名干部、教职员组建第二华中派遣大队,在大队长洪学智、政委吴胜坤率领下赴抗大五分校,加强五分校建设。1941年4月28日抵达江苏盐城并入第五分校。</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1日,第一期学员举行毕业典礼,本期实际毕业学员1262名(减员216名),其中女学员129名。</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新四军军部重新调整五分校领导班子,洪学智任副校长,余立金任政治部主任,吴胜坤任政治部副主任,薛暮桥任训练部部长、谢云晖任训练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1年7月在盐城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526名,学员队编为一个上干队、两个直属女生队和三个大队(下辖十个队):</p><p class="ql-block">上干队为本期新成立,负责培训从各部队选调的营、团级干部;</p><p class="ql-block">直属女生队分为女生一队和女生二队;</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何东江,教导员黄瑛;</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大队长张兴发,教导员于辉;</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大队长田培芳,教导员朱讯(后由吴凡吾接任)。本期三个大队的学员队编组延续第一期。</p><p class="ql-block">1941年7月20日,日伪军对苏北盐阜地区发动空前规模大“扫荡”,五分校一部奉命配合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参与反“扫荡”作战。</p><p class="ql-block">1941年9月,训练部副部长谢云晖率领第三大队的两个队前往苏中东台地区与新四军第一师干部学校合并,编为抗大苏中大队,大队长吴啸,政委谢云晖,副大队长姜茂生,第三大队编制撤销。</p><p class="ql-block">1941年10月,五分校迁至阜东县的东坎、八滩。洪学智副校长调任盐阜军区司令员,冯定副校长调新四军政治部工作,韩振纪继任五分校副校长。</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以抗大五分校为基础组建抗大华中总分校,负责统一领导新四军各师的抗大分校、随营学校及教导队的干部培训工作。</p><p class="ql-block">1942年元旦,第二期学员举行毕业典礼,本期实际毕业学员共1257名(减员269名),其中女学员240人。</p><p class="ql-block">同期,五分校抽调部分机关干部、教职员和学员队四个男生排、二个女生排组成地干队,赴新四军第三师驻地江苏阜宁县益林镇北面的裴庄(现益林镇北郊村)创建新的抗大五分校,隶属新四军第三师领导。第三师师长黄克诚兼任校长(钟伟继任),吴盛坤任政治委员,张兴发任副校长,庄林任教育长(王信虎继任)。</p><p class="ql-block">三师五分校成立后,共举办二期培训:</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2年1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000余人,编为十一个队。</p><p class="ql-block">第一至第四队为军事队:</p><p class="ql-block">一队队长崔芝岐,政治指导员姜石修;</p><p class="ql-block">二队队长邢一孚:</p><p class="ql-block">三队队长叶进夫;</p><p class="ql-block">四队队长薛疏芳,政治领导员任奇智;</p><p class="ql-block">第五至第十队为政治队:</p><p class="ql-block">五队队长程国璠;政治指导员李云龙;</p><p class="ql-block">六队队长艾绍叶;政治指导员阎平波;</p><p class="ql-block">七队队长赵伯如,政治指导员李祥麟;</p><p class="ql-block">八队队长曾峰,政治指导员颜捷玉;</p><p class="ql-block">九队队长沈达恩。</p><p class="ql-block">第十一队是外籍人员队,主要是朝鲜人,教育长王信虎是朝鲜劳动党派来领导第十一队学员的。</p><p class="ql-block">1942年底,日伪军对盐阜地区发动拉网式“扫荡”,新四军实行精兵简政,第三师决定五分校暂时停办,学员全部结业,教职员分配到其它分校。</p><p class="ql-block">1944年春,第三师决定阜宁张庄岳齐庙重新组建抗大五分校,谢祥军任校长,吴胜坤任政治委员,沈铁兵任副校长,王信虎任教育长,唐克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4年9月15日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200多名,编为十一个队,其中部队干部队三个,学员400多名;知识青年队六个,学员800余名。</p><p class="ql-block">第一队队长崔芝岐,指导员姜士修;</p><p class="ql-block">第二队队长邢一孚;</p><p class="ql-block">第三队队长叶进夫;</p><p class="ql-block">第四队队长薛毓芳,指导员任奇智;</p><p class="ql-block">第五队队长程国藩,指导员李云龙;</p><p class="ql-block">第六队队长艾绍叶,指导员闰平波;</p><p class="ql-block">第七队队长赵伯如,指导员李祥麟;</p><p class="ql-block">第八队队长曾峰,指导员颜捷玉;</p><p class="ql-block">第九队队长沈达思。</p><p class="ql-block">本期学员于1945年5月毕业分配。同年9月五分校校部改编为盐阜军区独立旅司令部,抗大五分校编制撤销。</p><p class="ql-block">抗大五分校在敌后办学四年多,举办四期培训,为新四军军部、第三师和盐阜地区培训军政干部近5000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抗大五分校旧址正北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抗大五分校旧址前刘少奇半身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六、抗大华中总分校</b></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以抗大第五分校为基础组建抗大华中总分校,华中各抗大分校接受华中总分校的领导,成为总分校的组成部分。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兼校长及政委,新四军参谋长赖传珠兼副校长,韩振纪任副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薛暮桥任训练部部长兼政治部主任,后由余立金继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4日,总分校召开全校干部大会,陈毅校长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祝贺总分校正式成立。总分校的任务是统一领导新四军各师的抗大分校、随营学校及教导队的干部培训工作,建立完整统一的军事教育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和检查制度。</p><p class="ql-block">华中总分校成立后,原五分校抽调部分干部、教职员到新四军第三师组建新的抗大五分校,隶属第三师领导。</p><p class="ql-block">华中总分校于1942年6月1日在江苏阜宁县陈集镇空寺村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296名,编为五个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为指挥科,以培养营、团级军事指挥员为主,培训时间一年,队长何东江,政治指导员尚民,学员76名;</p><p class="ql-block">第二队为政治科,以培养营、团级政治干部为主,培训时间一年,队长罗有荣,政治指导员吴凡吾,学员60名;</p><p class="ql-block">第三队为基干科(军政混合队),以培养连级军、政干部为主,培训时间八个月,队长宋传海,政治指导员孟文选,学员64名;</p><p class="ql-block">第四队为参谋科,以培养团级司令部参谋为主,培训时间八个月,队长王韬,政治指导员宋养朴,学员56名;</p><p class="ql-block">第五队为工兵科,以培养工兵技术干部为主,培训时间八个月,队长刘品玉,政治指导员于熬,学员65名。</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1日,为加强对华中各分校培训工作的指导,总分校在苏北阜东县(现滨海县)东坎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研究总分校和各分校教学工作的改进,包括教育方针、制度、计划和教材,总结过去工作,交流教学经验。陈毅校长亲自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对会议中有争论的问题作了总结。</p><p class="ql-block">1942年12月,日伪军对苏北盐阜地区发动拉网式大“扫荡”,新四军军部决定向淮南地区转移。</p><p class="ql-block">1943年初,新四军军部从盐城转移至淮南的盱眙县黄花塘。华中总分校随军部转移至盱眙县牛沛湾。</p><p class="ql-block">1943年春,根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关于精兵简政、缩小机关、减少人员、加强基层的指示,抗大华中总分校被撤销,学校的干部、教职员和学员全部分配到新四军各师和各分校。有一部分干部、教职员充实到抗大八分校工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七、抗大第六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六分校于1940年11月30日在河北涉县固新镇成立,该校是以抗大总校派遣的第四团第一、二营和第一团第三营(共九个队1000余人)与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合并组建,隶属于129师,抗大总校第三团团长刘忠任校长,黄欧东任政委,姚继鸣任参谋长,铁坚任政治部主任,胥光义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六分校组建后,奉命转移到山西武乡一带选择校址,因日伪军对太行地区进行春季“扫荡”,学校转移到黎城一带。</p><p class="ql-block">1941年2月15日,在春季反扫荡战斗结束后,迁至山西武乡县蟠龙镇办学。</p><p class="ql-block">▲1941年3月18日,六分校在蟠龙镇义安村举行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出席了开学典礼,刘伯承发表了关于敌后干部训练问题的讲话。本期招收学员2700多名,学员主要来自从129师和晋冀豫军区选调的部队基层干部和从晋冀豫边区选调的地方党政机关干部,还有从抗大总校转来的学员,学员队编为四个营(每个营均下辖五个连)和直属干训队、地方干部队、青年队。</p><p class="ql-block">第一营营长吴恒夫,教导员梅盛伟,该营主要负责培训部队连级军事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二营营长梁俊亭,教导员张敬朝,该营主要负责培训部队排级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三营营长谢光梓(邹顺华继任),教导员张照全,该营主要负责培训部队营、连政工干部;</p><p class="ql-block">第四营为特科营,营长谢光梓、教导员邢亦民,该营主要负责培训炮兵、机枪、工兵等专业干部和供给管理干部,下辖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工兵等五个连。</p><p class="ql-block">本期还为晋冀豫边区政府培训了大批地方干部,成立第五营专门培训地方民兵干部,成立地方干部队专门培训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培训地方干部采取短期轮训,每期三个月,共轮训三期。</p><p class="ql-block">本期原计划学员于1941年12月下旬毕业,因参加反扫荡作战,有些教学课程没有完成,师领导决定增加两个月的学习时间,改为1942年2月毕业。刘忠校长在学员毕业前离校,调八路军129师386旅任副政委。</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20日,八路军总部决定六分校与抗大总校合并,3月29日,六分校迁至河北邢台浆水镇并入抗大总校。</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抗大总校奉命返回陕北,1月中旬,中央军委决定从抗大总校抽调部分干部,以基本科第一、二、三营为基础重新组建抗大六分校,隶属于八路军129师,徐深吉任校长,袁子钦任政委,胡汉标任教育长,张力雄任政治部主任。新六分校成立后迁至河北涉县固新镇原曲村。</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抗大太岳大队划归新六分校建制,大队长刘鹏,政委李良汉,副大队长罗友生,该大队归建后仍留在太岳地区办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初,新六分校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000多人,原抗大总校基本科第一、第二、第三营扩编为第一、第二、第三大队,每个大队下辖三个中队,每个中队有100余名学员。</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大队长胡鹏飞,政委何德庆;第二大队大队长童国贵,政委彭宗珠;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诚汉,政委袁文波。同年4月,冀南军区陆军中学编制撤销,该校有200多名师生并入抗大六分校,编为第四大队,大队长孙三,政委马毅之。</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太行军区所属部队进行整编,抗大六分校被撤销。抗大总校将六分校第二大队改编为抗大太行大队,隶属于太行军区,童国贵任大队长、彭宗珠任政委兼政治处主任,继续留在涉县固新镇一带办学。太行大队成立后,招收学员500余名,编为五个学员队,举办二期培训,学员主要来自太行军区连、排干部。</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以抗大太行大队和太行军区参谋训练队为基础再次组建抗大六分校,隶属于太行军区,太行军区司令员李达兼任校长,孟擎宇任教育长,李克如任政治部主任。新六分校校址位于涉县庄上村。本期招收学员500余名,编为五个学员队,学员为太行军区选送的连以上干部。开学后又陆续招收各地知识青年和豫西贫民数百名,学员队扩编为十个。</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抗大六分校教育长孟擎宇、政治部主任李克如奉命率领600多名干部、师生从涉县前往长治县,与抗大太岳分校和抗大总校派遣的干部大队汇合,合并组建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抗大六分校编制撤销。</p><p class="ql-block">从1940年11月至1945年10月,抗大六分校与抗大太行大队在敌后办学四年,经历了三次建校,在学校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多次变动情况下,为八路军129师和晋冀豫边区培训干部近6000名。</p> <p class="ql-block">河北涉县固新镇龙王庙抗大六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河北涉县固新镇原曲村抗大六分校旧址(龙王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八、抗大第七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第七分校于1941年7月26日在山西兴县李家湾举行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它是由八路军120师教导团改称抗大七分校,120师师长贺龙出席了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120师参谋长周士第兼任校长、徐文烈任政治委员、喻楚杰任副校长、杨尚高任政治部主任、方复生任教育长、李硕任训练部部长。</p><p class="ql-block">本期招收学员1000余名,编为八个学员队:第一队为营长队,第二队为营教导员队,第三队为参谋训练队,第四队为测绘训练队,第五队为指导员队,第六队为青年队,第七队为骑兵队,第八队为地方干部队(该队只举办一期,学员分配后撤销)。在本期学员中,从八路军120师各部队抽调的学员占66%,从晋綏新军抽调的学员占27%,由晋綏边区地方党政机关选派的学员占7%。由于学员中工农干部占绝大多数,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本期教学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阶段以文化教育及队列训练为主,学习五个月后转入本科,本科阶段以学习军事和政治课程为主。</p><p class="ql-block">七分校成立后,面对日伪军对晋西北地区的频繁“扫荡”,学校没有固定驻地,发现敌情随时转移。七分校师生在生活环境极端艰苦条件下,一边抗击日伪军的袭扰,一边在战斗间隙坚持教学,经受了严峻考验和锻炼。</p><p class="ql-block">11月中旬,晋綏军区决定将七分校转移到条件比较好的兴县瓦塘办学。</p><p class="ql-block">1942年4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指示,七分校在兴县魏家滩成立一所陆军中学。七分校政委徐文烈兼陆中部部长,政治部主任杨尚高兼政委,李亚民任副部长。学员主要来自晋西北军区在精兵简政时裁减下来的部分有培养前途的青年(详情见十七)。</p><p class="ql-block">学校对学员队编制进行了统一调整,增设抗大部和陆中部。</p><p class="ql-block">抗大部将原来的八个队改编为五个队,第一、二、三、四队序列不变,将原第五队(指导员队)和第六队(青年队)划归陆军中学,将原第七队(骑兵队)改为第五队。</p><p class="ql-block">陆中部下辖八个队,学员队序列从第十一队至第十八队。原第五队(指导员队)改为第十一队,原第六队(青年队)改为第十五队,新组建了第十二队(红军队)、十三队、十四队。同年秋冬,随着学员不断增加,又新组建了第十六队(红军队)、十七、十八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第七分校及所属陆军中学转移到陕北办学。晋绥军区决定,抽调陆军中学第十二队留在晋綏,由李亚民副部长率领筹建晋绥军区教导营,七分校及陆军中学其它七个队全部开赴陕甘宁边区。</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16日,七分校及陆军中学在副校长喻楚杰、政治部主任杨尚高率领下从驻地出发开赴陕北,3月21日抵达陕西绥德县进行整编。七分校将抗大部第一、第二两个营级干部队、第三队一个排和部分机关连级干部共345名干部(营职70名,连职275名)编入抗大总校参加整风学习。抗大部其余人员与陆军中学合并改编为晋綏陆军中学,下辖九个学员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由原第三队留下的排与总校拨来的一个青年排合并改组,黄荣忠任队长,陈肇源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第二队由原第十八队改组,叶大枝任队长,越斌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第三队由原第十四队改组,霍烈坤任队长,刘涤生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第四队维持原第四队不变,吴绍奎任队长,吴法舟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第五队是由延安军事学院补充进来的新队,学员大部分是中央机关和联防军司令部的警卫、公务、通信人员,车振汉任代理队长,宋明祥任副队长,鲁光任指导员,赵兴勤任副指导员。</p><p class="ql-block">其它各队经过调整改编成第六至九队:</p><p class="ql-block">第六队队长刘志超,指导员阮官清;</p><p class="ql-block">第七队队长贺盛瑞,指导员刘晓峰;</p><p class="ql-block">第八队队长汪星三,指导员杜向辉;</p><p class="ql-block">第九队队长申玉坤,指导员温宗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晋綏陆军中学、抗大二分校附设中学合并,重新组建抗大第七分校。任命抗大总校副校长彭绍辉兼任七分校校长、张启龙任政治委员、喻楚杰任副校长,杨尚高任政治部主任(康永和继任),方复生任教育长(唐子奇继任)。</p><p class="ql-block">新七分校成立后,陆续组建三个大队。</p><p class="ql-block">▲组建第一大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9日,晋绥陆军中学在校长喻楚杰、政委杨尚高率领下离开绥德,于4月13日抵达延安。4月15日傍晚,朱德总司令、叶剑英总参谋长在王家坪八路军总部门前亲切接见全校师生,朱总司令在讲话中着重讲了以下三点:</p><p class="ql-block">1、下决心做一个革命军人,坚定政治方向,永远跟党走,做人民的勤务员;</p><p class="ql-block">2、提高军事技术,练好杀敌本领,勇敢作战,英勇杀敌,听党指挥;</p><p class="ql-block">3、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困难,打破国民党的封锁。</p><p class="ql-block">4月17日晋绥陆军中学离开延安前往甘肃合水县,4月26日抵达合水县,改编为新抗大七分校第一大队,大队长何辉燕,政委张世良。</p><p class="ql-block">1943年7月8日,中央军委命令驻山西临县克虎寨一带的新军教导大队迁往陕西米脂,协同独一旅第二团担负坚守米脂城的任务。之后,中央军委又决定将新军教导大队改编为抗大总校第二大队,大队长杨文安,政治委员王燕士,副大队长柴汉生。下辖六个队,每队下辖三个排,学员以爱国知识青年为主。改编后,第二大队从米脂迁至绥德三十里铺参加整风学习。</p><p class="ql-block">1943年12月下旬,抗大总校决定由大队长杨文安率领第二大队大队部及第二、四、六队(共300余人),从绥德出发前往甘肃合水县,于1944年1月上旬抵达合水县,与先期到达的晋綏陆军中学合并,合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杨文安任大队长,康永和任政委,肖显旺任副大队长,徐兴华任政治处主任。第一大队学员人数达到1500名,学员队经过调整编为九个队(原骑兵队奉命调大青山)。随后第一大队迁至华池县大凤川。</p><p class="ql-block">▲组建第二大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中央军委决定抗大二分校返回陕北回归总校建制,二分校附设中学随二分校高上科一起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2月16日,抗大二分校将高上科的四个队(500余人)与附设中学的十一个队(1500多人)混合编成三个独立营,分三路返回陕甘宁边区。</p><p class="ql-block">第一营由营长张杰轩、教导员赵卓云、副营长戴伯行率领高上科第二队和附设中学第一、二、七、九队约600余人走南路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第二营由营长江峰、教导员张驾伍、副营长陈文彪率领高上科第三、四队和附设中学第三、四、八、十一队约700余人走中路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第三营由营长熊伯涛(二分校教育长)、副营长江隆基(附设中学校长)率领高上科科部及第一队和附设中学校部及第五、六、十队约800余人走北路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30日,附设中学师生陆续抵达延安休整。5月4日,朱德总司令、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在大砭沟八路军大礼堂接见了附设中学全校师生。5月7日附设中学离开延安前往合水县,5月16日抵达合水县。7月10日附设中学八个男生队改编为七分校第二大队,黄荣忠任副大队长,江峰任政治处主任。7月22日第二大队迁至华池县豹子川。</p><p class="ql-block">同年8月,白求恩卫生学校及附设中学部分学员在刘忠朴、赖志友率领下来到豹子川,编为二大队第八队,第二大队学员人数达到1105名,编为九个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队长罗才元,指导员周晓山;</p><p class="ql-block">第二队副队长罗勇胜,指导员任天云;</p><p class="ql-block">第三队队长高建国,指导员周祟礼;</p><p class="ql-block">第四队队长梁光荣,指导员王万冰;</p><p class="ql-block">第五队队长苟成富,指导员王序卿;</p><p class="ql-block">第六队队长黄光富,指导员刘强;</p><p class="ql-block">第七队队长权彬,指导员蔡应楷;</p><p class="ql-block">第八队队长刘忠朴;</p><p class="ql-block">第九队队长郭放哲,指导员杨国范。</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匡唐伟任二大队政委;</p><p class="ql-block">1944年5月,何远平任二大队大队长。</p><p class="ql-block">▲组建校部直属女生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5月16日,附设中学抵达合水县后,学校将300多名女学员编成一个女生队(后又分成二个队),进驻合水县柳沟,直属校部领导。</p><p class="ql-block">女生一队队长徐光、副指导员白露;</p><p class="ql-block">女生二队队长梁秀坤、指导员顾玉玲、副指导员王克然。</p><p class="ql-block">▲组建第三大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29日,太行陆军中学(原抗大总校陆军中学)奉中央军委命令迁往陕北。全校分成两个梯队,校政治处主任戴先军率领第一梯队,校长任白戈(政委陈鹊桥留129师政治部工作)率领第二梯队,先后从山西太谷县范村出发前往陕甘宁边区。</p><p class="ql-block">1944年1月上旬,太行陆军中学二个梯队先后抵达合水县平定川,编为七分校第三大队。</p><p class="ql-block">1944年1月,晋冀鲁豫军区所属太岳陆军中学奉中央军委命令迁往陕北,在张力之副校长率领下,从山西沁源县郭家沟底出发前往陕甘宁边区。</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25日,太岳陆军中学抵达合水县平定川,并入七分校第三大队,任白戈任大队长,高厚祖任政委,张力之、张捷轩任副大队长,李国璋任教务处主任,李一平任政治处主任。第三大队学员人数达到1100多名,学员队经过调整编为九个队。</p><p class="ql-block">1944年9月上旬,七分校校部机关和女生队从合水县迁至华池县东华池村。</p><p class="ql-block">至此,新七分校组建完成,在校学员总数达到4000多名。</p><p class="ql-block">新七分校在建校期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自己挖窑洞,建校舍,共挖窑洞690孔,还修建了伙房、食堂和一个可容纳2000余人的木制大礼堂。在办学期间,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共开垦荒地6万余亩,生产粮食折合细粮共5650余石,养猪1300余头、羊1100余只、牛100余头,实现了粮食和蔬菜全部自给自足。</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本期学员陆续毕业离校。▲1945年9月6日,抗大七分校第三大队1113名干部、师生在大队长任白戈、政委高厚祖率领下从平定川出发,重返晋冀鲁豫前线。11月12日抵达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驻地,进驻磁县新庆村、羊巨沟一带。11月21日,第三大队在新庆村举行毕业典礼,滕代远副司令员亲自主持并发表讲话。</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18日,七分校校部和第一大队1000多名干部、师生在副校长喻楚杰率领下从驻地出发重返晋綏。</p><p class="ql-block">10月24日抵达延安,10月25日下午,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中央党校大礼堂亲切接见七分校校部及第一大队全体师生,并发表重要讲话,毛泽东主席说:“<b>同志们,我们欢迎你们,同时又欢送你们。‘双十’协定第一条规定要和平,但国民党却在调动大军打我们。我们要坚决消灭反动派,从针锋相对斗争中争取和平。希望你们到前方后,要和战士打成一片,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b>。”</p><p class="ql-block">11月13日抵达山西兴县,校部驻关家崖,一大队驻炭窑沟。11月24日,第一大队学员全部毕业,彭绍辉校长改任吕梁军区司令员,喻楚杰副校长带领由七分校部分干部组成的东北干部工作团赴热河后改任热北军分区司令员。校部其他干部和教职员陆续离校分配工作。</p><p class="ql-block">▲1946年1月上旬,七分校第二大队有50名学员调中央机要处和中央秘书处学习机要工作和速写技术,有140多名学员调延安炮兵学校学习。</p><p class="ql-block">2月上旬,二大队有35名学员调中央军委一局工作,有101名学员调中央军委二局工作。</p><p class="ql-block">3月上旬,二大队约100名学员调延安中央医院、国际和平医院及延安医大附属医院工作。</p><p class="ql-block">1946年4月26日,七分校第二大队在豹子川举行毕业典礼。</p><p class="ql-block">5月中旬,二大队迁至陕西安塞县砖窑湾,以二大队队部和部分留校学员为基础扩编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至此,抗大总校及各分校、各陆军中学及附设中学圆满完成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教学任务,退出历史舞台,但它播下的种子遍布全党、全军、全国。</p><p class="ql-block">抗大七分校在山西晋綏办学一年零八个月,在甘肃庆阳办学三年,这一期成为抗大各校学习时间最长的一期。学校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我党我军培训4000多名军政干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九、抗大第八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八分校于1941年5月在安徽天长县张公铺成立,它是由新四军第二师军政干部学校(原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驻淮南第三大队)更名为抗大八分校,隶属于新四军第二师,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任校长,二师副师长罗炳辉兼任副校长,冯文华任教育长,高志荣任政治部主任(后由何泽洲、朱云谦继任),何泽洲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1年5月4日在张公铺开学,本期招收学员365名,学员中部队干部223名,地方干部142名,编为六个队,其中上干队学员为部队营、团级干部,余龙贵、杨元三先后任上干队队长,余明、吕清先后任上干队指导员,学员有60多名。其它五个队分别为:连级军事队一个、连级政治队一个,排级干部队二个、地方干部队一个。</p><p class="ql-block">5月底因日伪军发动大规模“扫荡”,学校撤离张公铺,几经辗转,于8月迁至天长县龙岗镇办学,在迁移途中又招收了一批知识青年,编为第七队(文化队),全校学员人数达到600多人。</p><p class="ql-block">1942年春,第一期学员经过八个多月的学习后毕业。在第二期开学前,第二师师长罗炳辉兼任八分校校长。</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2年4月在龙岗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827人,学员主要来自第二师营以下干部,大多数干部工农出身,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本期教学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阶段先学习三个月文化知识,学习课程有国文、历史、地理、自然常识、算术五门,文化课通过后转入本科阶段学习。</p><p class="ql-block">预科阶段学员按文化程度编为七个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学员58名,下辖一个男生排(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和一个女生排;</p><p class="ql-block">第二队学员170名,初中肄业;</p><p class="ql-block">第三队学员120名,高小毕业;</p><p class="ql-block">第四队学员105名,识字1000个左右;</p><p class="ql-block">第五队学员140名,识字600~800个,该队由第二师参谋训练班并入;</p><p class="ql-block">第六队学员94名,识字600个以上;</p><p class="ql-block">第七队学员140名,识字不到600个。</p><p class="ql-block">本科阶段学员队改编为六个队:</p><p class="ql-block">上干队(营以上干部队)、连级军事队、连级政治队、排级军事队、支部书记训练队和青年学生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春,抗大华中总分校撤销时派遣数十名干部、教员加强八分校的教学力量。这批干部、教员大部分来自抗大总校第二华中派遣大队,具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使八分校的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八分校离开龙岗镇,迁至葛家巷千棵柳办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秋,第二期学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后毕业。</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3年秋开学,本期招收学员约500名,编为五个队,学员都是来自第二师的干部。开学后不久,第二师实行精兵简政,将八分校整编为新四军第二师教导团。冯文华任团长,刘毓标任政委,黄元庆任参谋长,朱云谦任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1945年春,八分校搬迁至黄花塘。</p><p class="ql-block">▲第四期于1945年5月黄花塘开学,本期招收学员300多人,编为三个队,主要培训第二师的基层干部。</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第四期学员毕业,第二师教导团撤销。</p><p class="ql-block">抗大八分校及二师教导团在敌后办学四年零三个月,举办四期培训,为新四军第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培训军政干部2200多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抗大第九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九分校于1942年5月在江苏启东市海门县海复镇成立,它是以抗大苏中大队(该大队是以抗大五分校第三大队两个队与新四军第一师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为基础组建,隶属于新四军第一师。第一师师长粟裕兼任校长及政委,刘季平任副校长,张日清任教育长,姜茂生任副教育长,谢云晖任政治部主任,刘亚奇任政治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2年5月在海复镇开学,本期招收学员600多人,编为八个队,分别为:连级军事队、连级政治队、参谋训练队、青年学生队、地方武装队、电台训练队、会计培训队和师卫生部办的医务干部训练队。</p><p class="ql-block">9月12日,第一师二旅参谋长杜屏调九分校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上旬,苏中区党委和一师师部决定,九分校南下苏南,转移到第十六旅驻地溧水地区,一师第一旅和第三旅的两个教导大队划归九分校建制。</p><p class="ql-block">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张崇文率部分机关干部到九分校工作,张崇文接任九分校政治部主任,一师政治部服务团转入九分校学习。</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4日,第九分校、苏中区委党校、第一师师部机关和师政治部服务团一起渡江南下,抵达茅山西南溧水区晶桥镇一带,完成从苏中到苏南的转移。九分校对外代号称“特务团”,军事行动归一师十六旅指挥。</p><p class="ql-block">2月26日,九分校遵照一师师部指示进行整编,十六旅教导大队划归九分校建制, 苏中区委党校并入九分校,全校师生达1200余名,编为一个直属党训队和三个大队,下辖十个中队。</p><p class="ql-block">党训队学员主要来自苏中党校、师部服务团和部分营以上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一大队以第一旅教导大队为主编成,下辖第一、第二、第三中队,大队长汤万益、政委唐昆远,副大队长文有武;</p><p class="ql-block">第二大队以第十六旅教导大队为主编成,下辖第四、第五、第六中队和机炮中队,大队长樊道余,政委许彧青,副大队长杨绍良,机炮中队队长黄方桂;</p><p class="ql-block">第三大队以第三旅教导大队为主编成,下辖第七、第八、第九中队,大队长朱传保。</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3年3月10日在晶桥镇甘戴村举行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600多人,学员队编制延续第一期。</p><p class="ql-block">4月12日,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对苏南新四军发动全面进攻,九分校三个大队全部投入战斗,配合第十六旅作战。九分校在坚守西线阵地铜山、里佳山、观山等战斗中与敌军激战三天,伤亡近200人,牺牲108人(包括一大队大队长汤万益、政委唐昆远、副大队长文有武、一大队第三队队长张茂发、二大队第五队队长陈吉冲),成功突破敌人的包围圈,取得苏南反顽战役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九分校突围后,奉命撤离苏南溧水地区,在副校长刘季平率领下渡江北上。5月,九分校转移到淮南抗日根据地天长县大通镇。7月,全校移驻铜城以东的龙岗镇,此时抗大八分校已在龙岗镇办学一年多,为了使远道而来的九分校获得安定的教学与生活环境,八分校将自己在龙岗镇的教学、生活驻地让给了九分校。九分校进驻龙岗镇后,按照上级指示对组织机构进行了精简,取消了大队建制,学员队缩编为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炮中队和一个党训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为连级军事队(含部分副营级干部);第二队为排级军事队;第三队为班级军事队;第四队为政治干部队;机炮中队学员为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操作使用人员;党训队学员主要是营以上干部、文艺骨干和女同志。</p><p class="ql-block">九分校在龙岗镇驻训八个多月,举办了二期培训(第三期、第四期),每期招收学员600多人。</p><p class="ql-block">1944年3月15日,九分校奉命离开龙岗返回苏中,迁至宝应县曹甸镇金吾庄。</p><p class="ql-block">1944年5月31日,抗大九分校建制撤销,各队学员全部结业。6月1日,苏中区党委、苏中军区决定,以抗大九分校为基础组建“苏中公学”。</p><p class="ql-block">抗大九分校在敌后办学二年,举办四期培训,为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和苏中、苏南、淮南地区抗日根据地培训干部3300余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一、抗大第十分校 </b></p><p class="ql-block">1941年10月,新四军军部决定以新四军第五师随营军事学校(原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随营军事学校)和师政治部干部训练大队为基础组建抗大第十分校,隶属于新四军第五师。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任校长及政委,肖远久任副校长(后由杨焕民继任),黄春庭、郑绍文任副政委,冷新华任政治部主任(后由余潜继任),余潜任政治部副主任,张水泉任训练部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曹勖率部进犯鄂豫边区随县南部根据地。副政委黄春庭、副校长肖远久率领十分校师生和五师警卫部队及随南游击队与敌展开激战,将敌军击溃。1月18日,黄春庭在追击残敌时不幸中弹,英勇牺牲。</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2年2月15日在湖北随县白兆山区洛阳店(现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胡氏祠举行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本期招收学员1000多人,编为三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主要培训连级及少数营级军事干部;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主要培训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及少数营教导员,大队长刘群;第三大队为知识青年大队,学员多数是由河南地下党组织选送来的知识青年。开学后不久,十分校迁至鄂豫边区党委、行政公署及新四军第五师师部的驻地大悟山,学校驻大悟山麻沟。</p><p class="ql-block">▲第二期于1942年秋开学,本期招收学员约1000名,编为三个大队,第一大队为军事大队,第二大队为政治大队,第三大队因敌人加强对根据地的封锁,外来知识青年人数锐减,改为以培训部队班、排干部和老战士为主。本期新成立参谋训练队和日语训练队,参谋训练队主要为各旅、团培训参谋、通讯、机要测绘、统计人员;日语训练队主要培训日语翻译和对敌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8日,十分校迁至湖北孝昌县小悟乡向阳村阳家燕窝湾。</p><p class="ql-block">▲第三期于1943年开学,本期招收学员约1000名,编为军事大队、政治大队、参谋大队和学生队。</p><p class="ql-block">▲第四期于1944年在大悟山麻沟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090名,编为军事队、政治队、机炮队、参谋队和学生队。机炮队学员有120多名,主要来自第十三旅的优秀班长和特级射手;学生队学员主要来自武汉、黄石、沙市、宜昌等沦陷区的青年学生,少数来自国民党统治区重庆等地的革命知识分子。</p><p class="ql-block">1943年秋,肖远久副校长调任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郑绍文副政委调任第五军分区政治委员,冷新华调任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杨焕民继任副校长,余潜继任政治部主任;邝林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第五期于1945年春开学,因第五师所辖地域扩大,所属部队包括第十三旅和八个军分区。为了适应新形势,十分校抽调部分干部、教员组建四个教导团,分别到离师部较远的第十三旅,第二、第三、第四军分区和鄂东分区部队驻地培训干部。校部直属的四个学员队,负责培训驻学校附近的部队干部。</p><p class="ql-block">十分校在办学三年多时间里,一直没有固定的校址,由于战斗频繁,流动性大,学员们经常是早上起床就打好背包,学习时把背包当座椅,转移时背上背包就走,学员们把学校称之为“背包大学”,利用作战和行军的间隙进行教学成为学校的主要教学方式。学校先后流动于湖北的随县、应山、京山、钟祥、孝感、黄陂、天门和河南信阳等八个县。经常是铁路西边敌情严重时,就转移到路东的大悟山、小悟山去;铁路东边敌情严重时,又转移到路西随县的白兆山去。在一个地方一般只能驻扎十天、半个月,能较平静地驻扎一个月是很难得的。学校经常处于作战和行军转移过程中,学习和生活环境异常艰苦,学员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学业。</p><p class="ql-block">1945年8月底,十分校随新四军第五师转移到湖北应山县吴家店村(今广水市吴店镇塘畈村)。</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十分校在应山县吴家店村举行第五期学员毕业典礼。十分校校部改编为第五师第十四旅旅部。</p><p class="ql-block">抗大十分校在敌后办学三年半,共举办五期培训,为新四军第五师和豫鄂边区培训干部3100余名。(以上资料主要摘自抗大十分校政治部主任余潜写的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湖北随县白兆山区洛阳店胡家河村胡氏祠抗大十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湖北孝昌县小悟乡向阳村阳家燕窝湾抗大第十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二、抗大皖江区第十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皖江区第十分校(又称第七师抗大十分校)于1945年5月在安徽无为县红庙镇山水涧团山里村成立。它是以新四军第七师教导大队和干部训练班为基础组建,隶属于新四军第七师,新四军第七师代师长兼皖江军区司令员谭希林兼任校长,师政委曾希圣兼任政委,陈仁洪任教育长,杜剑华任副教育长,阙中一任政治协理员(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5年6月1日开学,本期招收学员1000多名,编为五个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为军事干部队,队长赵刚,政治指导员舒政,学员主要来自部队的连排长及部分优秀老班长;</p><p class="ql-block">第二队为军事干部队,队长韩文甫,政治指导员单扬,学员主要来自部队的连排长及部分优秀老班长;</p><p class="ql-block">第三队为地方武装干部队,队长张振中,政治指导员张中琪,学员主要来自地方游击队骨干及在地方分管军事工作的干部;</p><p class="ql-block">第四队为政治干部队(队干部未知),学员主要来自部队的正副指导员和准备提升为政工干部的排长;</p><p class="ql-block">第五队为学生队,队长汪伯昆,政治指导员张平,学员主要来自从上海和其他城市招收的青年学生和部队中的中学生,该队主要是为部队培养文化教员、文工团员、书记员、文书等人员。</p><p class="ql-block">此外,学校还成立一个地方干部训练班,代培地方干部,学员主要来自敌占区暴露了身份的地方各级党政干部。</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皖江十分校随第七师师部撤退到苏北的淮阴。10月,第七师进行整编,皖江第十分校被改编为第七师干部随营学校。</p><p class="ql-block">皖江区第十分校在敌后办学五个多月,为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培养干部1000多名。</p> <p class="ql-block">安徽无为县红庙镇山水涧团山里村抗大皖江区第十分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十三、抗大太岳分校</b></p><p class="ql-block">抗大太岳分校于1944年10月在山西阳城县李庄沟成立,它是由抗大太岳大队扩编组建,隶属于八路军太岳军区。八路军386旅旅长兼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兼任校长及政委,赵征夫任副政委,李良汉任政治部主任,李懋之任教育长。</p><p class="ql-block">抗大太岳大队是由抗大总校组建的独立派遣大队,赴太岳军区培训干部。</p><p class="ql-block">1942年2月,抗大总校从第一大队抽调部分大队干部、军政教员和五个学员队的区队长组建抗大太岳大队。杨秀全任大队长、张力雄任政委兼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1942年3月15日,大队长杨秀全率领太岳大队100余名教职员从邢台浆水镇出发前往太岳地区,18日抵达山西沁源县阎寨太岳军区驻地。太岳大队受抗大总校和太岳军区双重领导,教学工作和大队干部配备由抗大总校负责,日常党政工作和后勤供应由太岳军区负责。</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于1942年6月开学,本期招收学员600多人,编为五个学员队。学员主要来自太岳军区、第386旅、决死纵队第一旅、新一旅的连、排干部及少数营级干部和部分地方武装干部。</p><p class="ql-block">1942年秋,太岳军区决定由太岳大队派遣一个队赴阳城县李圪塔乡松树庙村(今董封乡新兴林场)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驻地,组建太岳大队中条山中队,专门培训太岳地区地方武装干部和来自豫北、豫西及敌占区的知识青年,共举办三期培训,每期3~4个月,培训干部300多名。一位曾在该中队工作过的干部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p><p class="ql-block">中条松树庙,抗大军旗飘;</p><p class="ql-block">中华好儿女,五湖四海聚。</p><p class="ql-block">民族危难时,艰苦学军事;</p><p class="ql-block">主席发号令,“站在最前线”。</p><p class="ql-block">出征晋豫边,战场显威名;</p><p class="ql-block">烽火传捷报,军民笑开颜!</p><p class="ql-block">1943年夏,中条山中队回归,被编为太岳大队第五队,专门轮训地方县、区武委会主任和民兵干部,共举办二期,每期半年。</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抗大六分校重新组建,太岳大队划归六分校建制,大队长杨秀全调太岳军区,政委张力雄调抗大六分校任政治部主任,刘鹏继任大队长,李良汉继任大队政委,罗友生任副大队长。同年5月,太岳大队南下迁至晋城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地处历山脚下,对外番号称太岳军区历山大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抗大六分校被撤销,该校170多名学员转入太岳大队学习。</p><p class="ql-block">太岳大队在敌后办学,类似随营学校,随太岳军区机关行动。由于太岳根据地位于战略要地,被日寇视为眼中钉,多次派遣日伪军进行大规模“扫荡”。学校的教学环境异常艰苦,驻地不固定,采取流动办学,一边行军打仗,一边坚持学习成为常态,太岳大队几乎跑遍了太岳根据地每一个县。</p><p class="ql-block">▲1944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指示,太岳大队迁至山西阳城县李庄沟,扩编为抗大太岳分校。本期招收学员700多人,编为八个队,其中:营连级干部队一个;连排级干部队二个;班级干部队二个;知识青年队二个(男、女生队各一个);地方干部队一个。</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太岳大队政委李良汉奉命率领600多名干部、师生前往山西长治县,与抗大六分校和抗大总校派遣的干部大队汇合,合并组建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太岳分校留下来的干部、学员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随营学校。</p><p class="ql-block">抗大太岳大队和抗大太岳分校在敌后极为艰苦环境中坚持办学三年半,为八路军第129师和太岳军区各部队及地方政府培训干部1800多名。</p> <p class="ql-block"><b>各分校办学情况汇总:</b></p><p class="ql-block">分校名称 办学时间 培养干部</p><p class="ql-block">第一分校 6年多 24000</p><p class="ql-block">第二分校 5年 20000</p><p class="ql-block">第三分校 3年多 3200</p><p class="ql-block">第四分校 5年半 近5000</p><p class="ql-block">第五分校 4年多 5000</p><p class="ql-block">华中总分校 1年 296 </p><p class="ql-block">第六分校 4年多 5000</p><p class="ql-block">第七分校 4年半 7200</p><p class="ql-block">第八分校 4年多 2500</p><p class="ql-block">第九分校 近3年 3300</p><p class="ql-block">第十分校 3年半 4000</p><p class="ql-block">皖江十分校 5个月 近1000</p><p class="ql-block">太岳分校 3年半 1000</p><p class="ql-block">以上13所分校培养干部总计:81700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组建陆军中学和附设中学</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1年10月15日,八路军总部颁布关于成立陆军中学的决定:“各抗日根据地成立陆军中学性质之学校,附属现有抗大分校或另设,由各战略根据地按照实际决定之。学生三百至五百人,学校以三年为期,初期主要的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末期加强军事政治理论的学习。必须抽调一切可以抽调的,可以深造的中下级干部就学”。</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抗大总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总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1月中旬在河北邢台县浆水镇宋家峪村成立,抗大总校副校长滕代远兼任陆军中学校长,史紫千任副校长。</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1日,抗大总校在浆水镇举行第八期开学典礼暨陆军中学成立大会,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p><p class="ql-block">5月下旬,史紫千在反“扫荡”战斗中负伤被俘,英勇牺牲。滕代远调任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任白戈调陆军中学任校长、陈鹤桥任政治委员、梁俊亭任副校长、郭彰任教务处主任,徐兴华任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学员是从八路军总部各机关,各直属部队实行“精兵简政”精减下来的干部、战士中选拔出来的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德才较好的班、排干部、宣传干部和优秀老战土及宣传员,本期招收学员630名,按文化程度编为六个队,学制为三年。</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抗大总校奉命返回陕北,将陆军中学划归晋冀豫军区领导,改称太行陆军中学,校部迁往坡子峪村,继续留在浆水办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冀南军区陆军中学编制撤销,该校100多名学员转入太行陆军中学学习,编为第七队。</p><p class="ql-block">1943年10月29日,太行陆军中学奉中央军委命令迁往陕北,全校分成两个梯队,校政治处主任戴先军率领第二、五、六队作为第一梯队,校长任白戈(政委陈鹊桥调129师政治部工作)率领校部及第一、三、四队作为第二梯队,先后从山西太谷县范村出发前往陕甘宁边区。</p><p class="ql-block">1944年1月上旬,太行陆军中学二个梯队先后抵达甘肃合水县平定川,并入抗大七分校,编为第三大队,太行陆军中学编制撤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浆水镇宋家峪村抗大总校陆军中学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抗大一分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一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8月在河南濮阳县琉璃井村成立,它是以抗大一分校第二支校为基础组建,隶属于冀鲁豫军区,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兼任校长,余克勤任副校长(主持工作),军区宣传部长郑思群任副政委,朱子伟(后由潘焱继任)任教育长,赵风岐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本期招收的学员主要是从冀鲁豫军区整编时编余的干部中挑选出来的团、营、连级干部及部分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班,排长和优秀老战士。共招收学员600余名,编为四个中队,第一、二中队学员为团、营级干部,都是老红军、老八路;第三中队学员为连、排干部;第四中队学员为班,排长及老战士和从敌占区来的进步青年学生,其中有一个女生班。</p><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冀鲁豫边区开展整风运动,陆中学员毕业,陆军中学奉命迁往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临淇镇,改编为冀鲁豫党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在晋察冀边区行唐县的阎庄与灵寿县的大庄成立,招收学员600多人,编为一个总队,唐子安任总队长,陈宜贵任政治处主任。陆军中学隶属于晋察冀军区,学员是从军区各部队中选拔出来的参军两年以上、有一定战斗经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老战士、班排长和少数连级干部。总队下设四个学员队,学员按文化程度编队,文化程度较高的编为一队、二队,文化程度较低的编为三队、四队。此外,还增设一个骑兵区队和一个文化区队。</p><p class="ql-block">陆军中学学制二年,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为四个月,以文化教育为主,预科结业转入本科阶段学习。</p><p class="ql-block">1943年8月,陆军中学总队改称陆中第一大队,李钟奇任大队长,陈宜贵任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教导团并入二分校陆军中学,编为陆中第二大队,高存信任大队长,方国南任政治处主任</p><p class="ql-block">1944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二分校陆军中学第一大队划归总校建制。3月中旬陆中第一大队从河北阜平县广安镇出发前往陕北,于4月抵达绥德,编为抗大总校第二大队。陆军中学第二大队改称晋察冀军区干部总队,高存信任总队长,陈宜贵任政委,二分校陆军中学编制撤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于1942年4月14日在山西兴县魏家滩举行成立和第一期开学典礼,陆军中学隶属于八路军第120师,被编为七分校陆中部,七分校政委徐文烈兼部长、七分校政治部主任杨尚高兼政委,李亚民任副部长。杨尚高政委在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徐文烈部长致辞,学生代表致答辞。</p><p class="ql-block">学员主要是从八路军120师“精兵简政”编余人员中选拔出来的有培养前途的连、排、班长和优秀老战士。本期招收学员600余名,编为六个学员队,学制三年,分为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预科一年半,本科一年半。教学以文化教育为主,军事、政治教育为辅。</p><p class="ql-block">1943年3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七分校及陆军中学在副校长喻楚杰、政治部主任杨尚高率领下从驻地出发开赴陕北,3月21日抵达陕西绥德县,并入抗大总校。经过整编,陆军中学改称晋綏陆军中学。</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将晋綏陆军中学与抗大二分校附设中学合并,重新组建抗大七分校,校址位于甘肃合水县东华池。1943年4月26日晋綏陆军中学迁至合水,与抗大总校第二大队第二、四、六队合并,编为七分校第一大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太岳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太岳陆军中学于1942年5月1日在山西沁源县南石村成立,隶属于太岳军区,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兼任校长,张力之任副校长,曾延伟任教务处主任,李一萍任政治处主任。学员主要是从太岳军区第129师386旅和山西青年决死纵队“精兵简政”编余人员中选拔出来的连、排长、优秀班长和老战士</p><p class="ql-block">抽调的参谋、干事、文工团员、警卫员、侦察员、公务员等,另一部分是从太岳军区教导大队的青年训练队转入,共招收学员300多人,编为三个学员队,学制三年,教学以文化教育为主,课程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五门。</p><p class="ql-block">1944年1月,太岳陆军中学奉中央军委命令迁往陕北,张力之副校长率领全校干部、师生从山西沁源县郭家沟底出发前往陕甘宁边区。</p><p class="ql-block">1944年4月25日,抵达甘肃合水县平定川,并入抗大七分校,与太行陆军中学合编为七分校第三大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冀南军区陆军中学</b></p><p class="ql-block">冀南军区陆军中学于1942年2月在河北元氏县成立,它是以冀南军区干部轮训队为基础组建,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兼任陆军中学校长,原轮训队大队长王波任陆军中学副校长,原轮训队教员室主任许法任陆军中学教务处长,原轮训队教导员李友兰任陆军中学政治处主任。王波调走后,由冀南行政公署副秘书长石蕙轩任陆军中学副校长。</p><p class="ql-block">陆军中学本期招收学员约300名,编为四个学员队。</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选拔108名部队连、营干部和地方区级干部组建“山东纵队西进干部队”赴延安受训,因通过日寇封锁线受阻,冀南军区领导决定将该队并入冀南陆中,编为第五队。1942年7月,冀南溢东中学因日寇“扫荡”,教学环境恶劣,将20余名师生转入冀南陆中学。全校学员人数达400余人,编为五个学员队。</p><p class="ql-block">1943月4月,冀南地区因日寇封锁和遭受旱灾,不具备办学条件。经129师师部决定,将冀南陆军中学学员转移到太行山整训,学员中部分红军干部去了延安,其余学员有200多名编入抗大六分校学习,有100多名编入太行陆军中学学习,冀南军区陆军中学编制撤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7、抗大二分校附设中学</b></p><p class="ql-block">1941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的指示精神,二分校开始筹建附设中学。</p><p class="ql-block">4月派遣袁佩爵、张杰轩带队赴冀中平原招生,经过考试录取学员近600名。</p><p class="ql-block">8月又从冀中第八中学和第十中学调入学生160多名,全校学员达760多名,编为六个队,第一至第五队为男生队,第六队为女生队,先进行开学前的预备教育。随后,学员队在冀中军区十七团的掩护下,越过敌人封锁线,转移到灵寿县陈庄,校部驻女庄,学员队编为六个队。</p><p class="ql-block">第一队驻大湾,队主任彭云,军事指导刘忠朴;</p><p class="ql-block">第二队驻陈庄,队主任徐光,军事指导毋继征;</p><p class="ql-block">第三队驻东庄,队主任沙拉,军事指导高席瑛;</p><p class="ql-block">第四队驻东庄,队主任张益山(童振声继任),军事指导周志坚;</p><p class="ql-block">第五队驻陈庄,队主任姚峻,军事指导张倜;</p><p class="ql-block">第六队(女生队)驻女庄,队主任伍文华(施亚继任),军事指导杨克谦。</p><p class="ql-block">1942年1月5日,抗大二分校附设中学在河北灵寿县陈庄正式开学,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兼任校长,袁佩爵任教导处主任。开学后,学校又从军区机关、边区政府和军区所属文艺团体等单位招收学员200余名,学员队编制增加到八个队,学员人数近1000名,学制定为三年。</p><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华北联大教务长江隆基调附设中学任校长,同时任命张杰轩为校务处主任。</p><p class="ql-block">1943年1月上旬,冀中军区抗属子弟中学(简称抗属中学)师生500余人,由王泽带领编入附设中学,学员队编制增加到十一个队,学员人数达1500余名。各队队长和指导员为:</p><p class="ql-block">第一队队长刘忠朴,指导员康文彬;</p><p class="ql-block">第二队队长母继征,指导员高琳;</p><p class="ql-block">第三队队长高席瑛,指导员聂地;</p><p class="ql-block">第四队队长徐光,指导员田丁;</p><p class="ql-block">第五队队长童振声,指导员贾铿刚;</p><p class="ql-block">第六队队长刘卓群,指导员田凯;</p><p class="ql-block">第七队队长杜培梅,指导员张益三;</p><p class="ql-block">第八队队长冀云,指导员潘特;</p><p class="ql-block">第九队队长刘成勋,指导员张鹤田;</p><p class="ql-block">第十队队长朱来茂,指导员姚峻;</p><p class="ql-block">第十一队队长罗宗铭,指导员陈播。</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20日,江隆基校长率领附设中学师生从驻地女庄村出发返回陕北。</p><p class="ql-block">4月30日,附设中学抵达延安;</p><p class="ql-block">5月5日,在八路军大礼堂召开欢迎会,朱德总司令、何长工副校长发表讲话;</p><p class="ql-block">5月7日,离开延安,前往陇东;</p><p class="ql-block">5月10日,抵达甘肃合水县,与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合并,编为抗大七分校第二大队。</p> <p class="ql-block">抗大培育出来的“种子”在敌后遍地开花,大放异彩。</p><p class="ql-block">以上资料摘自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编写的抗大分校研究–资料汇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