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介绍</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於中国歴史文化名城洛市南十三公里。追泉来(香山)、西(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水登其间而北流、形如一座天然門閥,故史稱"伊閥"。隋場帝都洛陽,因宫城城門面封伊阁而始稱"龙门"。著名的龍門石窟就分布在伊水雨岸南北长速一公里的崖壁上,它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阔石窟并稱馬中国古代三大佛教石窟藝術交庫。一九六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国國务院公布龙门石窟马全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000年十一月列入《世界遗産名録》</p><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始医於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歴經束魏、西魏、北齊、隋、唐和北宋诸朝,营造时间長達四百餘年。東西雨山现存窟愈二千三百馀伺,佛塔近八十座,碑刻题记二千八百餘塊,造像近十一萬尊。這些窟愈造像多分布在西山,柬山主要是唐武周时期的造像。</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窟愈造像约占總造像的百分之三十,代表洞窟有古陽洞(1443號窟)、蜜陽中洞(140號窟)、蓮花洞(712號窟)、魏字洞(1181號窟)、皇甫公窟(1609号窟)等,其中古防洞開鑿最早、造像内容最豐富,著名的"龍門二十品",該洞占有十九品。</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唐代窟愈造像约占總造像的百分之六十,代表洞窟有奉先寺(1280號窟)、潜溪寺(20號窟)、萬佛洞(543號窟)極南洞(1955號窟)、大萬伍佛洞(2055號窟)、高平郡王洞(2144说窟)、看經寺(2194號窟)等,尤以奉先寺属代表的大虚舍那像鑫群像,雕刻精湛、氯势磅礴,是盛唐雕刻藝衍的代表,人類美衍史上的傑作。</p><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造像題記之多馬中國诸石窟之冠,它們既是研究歷史的佐證,又是不同時代、不同書體的真迹,從中精遇出的"龍門二十品"和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書丹的"伊阔佛龛之碑"是魏碑體和唐楷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是北魏和唐代皇家贵族發顾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在石窟藝術中具有典型的皇家風範。其栩栩如生的佛教藝術造像,是中园古代富有才革的雕刻藝術家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宗教"儀轨"的束缚,以现实生活馬源泉而創造出的。它是中国古代劳動人民聰明智慧和創造才能的結晶。</p><p class="ql-block">龍門石窟開整一千五百多年来,遭受了自然和人焉的破壞,精美的造像损壤嚴重。中華人民共和固成立后,国家封龍門石窟高度重视,使龍門石窟得到了妥善保護、合理利用。龍門石窟包蕴廣博的内涵,豐富精湛的雕刻使我們乃至後世子孫從中可得到知識的滋養、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佛教石窟寺简史</p><p class="ql-block">所谓石窟寺,就是开凿在河畔山崖间的佛教意院。石窟寺在形式上虽然与地面上的木构寺院有所不同,但它是模仿地面寺院建筑而建造的,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大都具有与一般砖木构寺院相同的功能,其本身也是一座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佛教石窟寺一般开凿在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的地方,其开凿的目的与佛教徒的修禅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定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进行禅思时,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在僻静的山林和河畔山崖间开凿石窟坐禅是符合禅修需要的。楼佛经的要求,修禅首先必须观像,也就是要谛观佛的种种相好,这样静虑入定之后会出现种种见佛的幻境,达到心神与佛交装的境地。因此,石窟中又雕凿了配合观像需要的佛教偶的,此外,开凿石窟还与地面木构塔寺易毁,而石窟坚固,久,易于长存;僧俗信徒修功德、祈福田,以便求得佛祖的佑等原因有关。</p><p class="ql-block">溯源</p><p class="ql-block">石窟寺约在公元前3世纪起源于古代印度。或砖木结构寺一院兴起的同时,当时的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就开始了凿山开窟。他在继位后的第12年,为外道在巴拉巴尔开两处石窟。最早的石窟寺并不是佛教徒开凿的,只是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徒借用了这种寺院的形式,并逐渐使之流行起来,同时也适应印度当地炎热的天气。印度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西部,特别以马哈拉施特拉邦为主,该地区石窟分布最广、延续时间长,可以说是世界佛教石窟之摇篮,保存有著名的阿梅陀、续洛拉、根赫里、吉达等石窟。</p><p class="ql-block">入华</p><p class="ql-block">随着佛教势力的扩展,佛教文化广泛传播,石窟寺及其建筑雕塑艺术通过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经中亚、西域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古代的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地区,在中西文化传播和佛教东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佛教东传中,西域诸国大都信奉佛教,建寺译经开窟造像,盛极一时。如于阗、龟兹等国都是当时佛教最盛的国家。以库车为中心的古龟兹国是西域诸国中的一个大国,控制着丝绸之路北道中段。大约3世纪时,龟兹已成为葱岭以东的一个佛教中心,龟兹石窟寺的开凿亦大约开始于这一时期。所以以库车、拜城为中心的古龟兹地区是新疆地区石窟寺最为集中的一个区域。现存有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库木吐喇石窟等。在今吐鲁番地区还有吐峪沟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p><p class="ql-block">开花</p><p class="ql-block">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两汉之际的初传经过逐步发展走向了繁荣。西域诸国开凿石窟的风气,经东来译经传法僧人的传播而逐渐施展它的影响。(1)约在4世纪后期至5世纪初,以凉州(今甘肃武威)为中心的河西地区亦开始了石窟寺的开凿。现存石窟有十六国时期开凿的武威天梯山石窟、西秦时期开凿的永靖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也开凿于5世纪。(2)5世纪前期,北魏天北凉(都城在今甘肃武威),统一了中原北方地区,凉州佛教遂输入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使其成为中原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中心,这样于平城地区聚集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能工巧匠,为石窟寺的开凿创造了条件。因而,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复法(恢复佛教)时,就在平城(今大同市)附近的武州山开凿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开凿活动一直延续到北魏迁都洛阳。在此期间,这里始终是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开凿的中心。(3)公元493年(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南伊阙开凿了龙门石窟,并由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石窟寺群,如周边的巩县石窟、水泉石窟、鸿庆寺石窟等。(4)公元534、535年(6世纪前期),北魏政权分裂为东、西魏两个互相对峙的统治集团,政治中心分别转移到了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和长安,继而又演化为北齐、北周政权。在东部,形成了以邺城为中心的石窟群和以陪都太原为中心的石窟群,如今河北邯郸地区的南北响堂山石窟、水浴寺石窟、小南海石窟等。西部地区政局较为平稳,石窟的开凿依旧在原地点进行,如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等。(5)6世纪后期至8世纪,是隋唐统一王朝的鼎盛时期,石窟寺的开凿地点较前有所增加。在洛阳龙门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固原须弥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也都有大规模的开凿活动。特别是唐代龙门石窟的开凿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皇室发愿造像集中,具有明显的皇家色彩。(6)8世纪中期以后,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由盛转衰,中原动荡,北方地区的开窟造像热潮受到了打击,从此趋于衰落。相反,由于交通问题,偏于西南的四川地区米受"安史之乱"的打击,政治、经济相对稳定,文化较为发达,开窟造像的中心便转移到此,如广元、巴中、安岳和重庆大足等地都有开凿。(7)到五代,北方地区佛教衰落,石窟寺的开凿非常少。南方却较普遍。到宋、辽、西夏、金、元时期,佛教有所发展,石窟的开凿也有一定的恢复,在陕西延安、浙江杭州、云南大理、西藏阿里地区都有规模较大的石窟摩崖造像的开凿。明清时期,石窟开凿逐步趋于寂寥</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中国开凿石窟约始于3世纪,或于5--8世纪,最晚的可到16世纪。</p> <p class="ql-block">陈毅元帅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陈抟碑</p><p class="ql-block">此碑为五代北宋时期著名隐士陈抟手书墨宝的摹刻。陈抟先后在武当山、华山栖息隐逸数十年,周世宗、宋太宗待之甚厚,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碑石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意即要像开天辟地奔赴天边的神马,要像老子一样与众不同成为人中之龙。书写潇洒飘逸、自由奔放,恰如陈抟一样非同寻常、个性不羁。</p><p class="ql-block">据碑刻左下题刻可知,此联原为陈抟华山隐居期间书写并留存华山,北宋真宗年间被盗后几经辗转,清代同治年间洛阳陈肇镛得其手摹卷,请龙门僧智水将其刻于石碑并镶嵌龙门崖壁。</p> <p class="ql-block">不约</p> <p class="ql-block">宾阳中洞</p><p class="ql-block">宾阳中洞三壁分别造像一铺,正壁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南北两侧壁的一佛二菩萨,分别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洞窟前壁自上而下有三组大型浮雕,上层为维摩、文殊对坐,中间为两幅佛本生故事,下层为帝后礼佛图,其中北侧为孝文帝及侍从礼佛图,南侧为文昭皇太后及嫔妃礼佛图,雕刻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令人痛惜的是于20世纪30年代被盗凿,皇帝礼佛图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皇后礼佛图现藏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窟顶雕作巨大的宝盖状,中央莲花外绕八身伎乐天和两身供养天。洞窟地面则雕作莲花宝池状,中为纵向礼拜道,两侧各雕圆形莲花,外饰水涡、禽鸟和戏水童子等。宾阳中洞外门口两侧雕出金刚力士、甬道两侧刻大梵天、帝释天等护法形象。宾阳中洞的造像布局及装饰以突出宗教主题为前提,紧凑而相互联系,陪衬又产生效应。宾阳中洞的整个设计意匠,是中国六世纪初叶佛教石窟寺庙堂样式的重要代表;宾阳中洞创立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造像艺术特征,成为北魏皇家石窟造像艺术"中原风格"的典范之作,引领了当时中原北方地区的开窟风潮与造像样式。</p> <p class="ql-block">龍门石窟</p><p class="ql-block">伊阙佛龛之碑</p><p class="ql-block">位于宾阳南洞窟门外北侧。碑首之上有仿木构屋檐。因碑首刻有篆书"伊阙佛龛之碑"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该碑碑体及屋檐为北魏旧物,而碑文由唐太宗时的中书舍人岑文本撰文,谏议大夫、初唐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刻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碑高288厘米、宽190厘米,为目前国内所见褚遂良唐楷书法之最大碑者,是初唐楷书之精品。碑文除记述魏王李泰为其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去世后做功德祈福而造像并颂扬其母外,大部分是对李泰的一片颂词,尤其着意于他的忠孝与才华。</p><p class="ql-block">有唐一代,书法名家群才辈出,创造出楷书的不同风格,《伊阙佛龛之碑》系褚遂良46岁时的作品,其结构雄浑秀逸,笔力挺劲,全碑呈现庄严博大之气势。(清)刘熙载称它"兼有欧虞之胜",(清)康有为称其"清虚高简"。该碑笔法上显示出褚氏晚年力作《雁塔圣教序》那种代表褚氏独特成就的"褚体"的发展轨迹。</p><p class="ql-block">褚遂良(公元596-659年),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唐太宗诏命辅佐高宗李治的顾命大臣。其书体提笔空,下笔道劲,变化多。虽瘦劲,但较之欧阳询的猛张,显得从容多姿,端雅温润。其早年用笔方劲古拙,较多用隶书笔法,显得美丽多方。后期书体方圆兼备,波碟自在,而内里挺拔俊发,个性更为鲜明。代表作有《孟法师碑》、《伊阙佛龛之碑》、《雁塔圣教序》等。</p> <p class="ql-block">耶</p><p class="ql-block">宾阳南洞南洞系北魏宣武帝为文昭皇太后发愿开凿,北魏时期仅完成洞窟的外立面、内部空间结构及窟顶莲花藻井雕刻,未及造像即辍工。据窟外北侧的《伊阙佛龛之碑》记载,洞内正壁一铺五尊大像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魏王李泰为亡母长孙皇后做功德所雕造,完工于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十一月,同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大阅于龙门",应与该窟造像工程有关窟内正壁主尊佛像高8.60米,结跏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面相、躯体及服饰已摆脱北魏"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视觉特征,面容饱满,肩胸宽厚,衣纹刻划也由直平阶梯式变为圆刀刀法。主尊和两侧二弟子及二菩萨像的造型及服饰均显厚重,上承北魏刚健雄伟,下启唐代生动活泼的风格。南洞有小龛350多个,其中唐贞观纪年像龛有27个,是一处洞窟中贞观纪年最多的。该洞是初唐造像艺术的重要代表,在研究初唐雕刻艺术风格和造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窟外北侧的《伊阙佛龛之碑》描述了长孙皇后的"懿德",赞颂了李泰的"纯孝",由中书舍人岑文本撰文,起居郎褚遂良书丹,"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是唐楷书法艺术的杰出作品。</p> <p class="ql-block">宾阳三洞</p><p class="ql-block">宾阳洞是中国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开窟缘由、过程及用工等内容的皇家石窟工程。据《魏书》记载,宾阳洞是景明初北魏宣武帝元恪为其父母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所开凿的功德窟,永平时中尹刘腾又为宣武帝开凿石窟一所,合为三所,分别是现在的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合称宾阳三洞。工程始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终于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历时24年,用工802366个,后因宫廷内乱而未全部竣工,仅完成了居中的宾阳中洞,南北二洞主体造像由唐代雕凿而成。</p> <p class="ql-block">最美观音下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