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15日是难得的好天气,我们去徒步今年特别火的绍兴嵊州更楼古道。这条古道深藏着你不知道的绝美风景。</p><p class="ql-block">翻山越岭,去邂逅江南的冬天,便是重逢一个诗意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徒步路线:沙丘村—象鼻水库—鹿门书院—贵门乡观景平台—更楼古道—南山林场停车场(更楼古道牌坊处)—南山水库大坝。</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线总长约9公里,徒步用时约4小时,属于比较轻松的徒步路线。</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沙丘村鹿门水厂开始徒步,大约步行10分钟,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水库——象鼻水库。</p><p class="ql-block">水库的东南处有一长形半岛,与龟山相隔800米,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而半岛的形状非常像一只大象的鼻子伸入水中,仿佛正在吸水,因此人们形象地将这个水库称为“象鼻水库”。</p><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1975年的水库总库容为76万立方米,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下游的6个自然村来说非常重要,是这些村庄的饮用和灌溉水源。</p><p class="ql-block">水库沿岸池杉耸立,秋景尤为迷人。</p><p class="ql-block">笔直的水杉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和背后青翠的梯田茶园,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秋日画卷。</p> <p class="ql-block">从象鼻水库到鹿门书院的徒步路程,基本只需沿着平整的乡道行走即可,少有上坡,非常轻松。</p> <p class="ql-block"> 贵门乡位于嵊州市西南,乡域面积156.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2万人。贵门乡作为嵊州市的“南山花园”和饮用水源保护地,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乡、国家级卫生乡、浙江省森林乡镇、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整治样板乡镇、省级美丽城镇达标乡镇等荣誉。</p> <p class="ql-block">贵门古称鹿门,古木参天,野草丛生,时时得闻鹿鸣之声。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吕规叔创建鹿门书院。淳熙九年(1182),朱熹至嵊赈灾,访吕规叔于鹿门,在鹿门书院讲学,并所题了“贵门”两字。贵门人文历史悠久,宋韵氛围浓厚,留有鹿门书院、访友桥、南宋第一状元李易隐居地等古迹和朱熹、吕规叔、李清照等大家印迹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徒步大约1个小时,我们到达了鹿门书院。</p><p class="ql-block">这座书院为南宋理学家吕规叔创始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现存建筑为清嘉庆五年重修。</p><p class="ql-block">书院座落在风光旖旎的芦峰山麓,此地古时因古木参天,时时得闻鹿鸣之声,故称“鹿门”。</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四合式楼台建筑,穿过题有“贵门”二字的北门门洞,就进入了中间正方形的天井,东西两厢分别是书院和演武厅。</p><p class="ql-block">“贵门“二字,据说是当年著名理学家朱熹到此授课时的亲笔。</p><p class="ql-block">当时,鹿门书院以办学闻名,朱熹到嵊州赈灾时,来这里拜访吕规叔并讲学。讲学之余,他登游书院东侧的庐峰,并在书院北门题写了“贵门”两字,后人于是将“鹿门”改为“贵门”。</p><p class="ql-block">从南门拱洞穿出,登阶梯上到二层。</p><p class="ql-block">这一层四面相向、回廊相通,东侧是“更楼”,西侧则是书院。</p><p class="ql-block">“更楼”之名,也是“更楼古道”之名,来源于吕规叔之子吕祖璟。</p><p class="ql-block">吕祖璟曾任淮南安抚使,训兵抚士,恩威明信,颇有政绩。他后来辞官回乡育学,皇帝便赐建了演武更楼。吕祖璟谨遵武训,注重实战,传授有序,族人得以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更楼演武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清代。</p><p class="ql-block">所以,鹿山书院是一个文武兼修的书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书院只在周末及节假日开放,其余时间想要参观的话,可以联系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走出书院向右拐,沿着塑胶步道上山,山顶处有一个观景平台,风景绝美,是鸟瞰南山湖的最佳点位。</p><p class="ql-block">如果用一句诗来描绘南山湖秋日的山色,我觉得没有比苏轼那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更合适了。</p><p class="ql-block">对于色彩的使用,秋天是从不吝啬的。它就像一位最高明的画师,信笔挥洒点染,山河大地就铺陈出了一幅极尽绚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湖水倒映着山色,鎏金幻彩,洒满湖面的五彩颜料让人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顺着蜿蜒的长宅线往北望,可以看到嵊州市区。都市的喧嚣,这么近,又那么远。</p><p class="ql-block">在这个落叶与凉风相伴的季节里,登高望远,也许更能明白“寄蜉蝣于天地”的意义,与自我和解。</p><p class="ql-block">登高之时,一览众山小。原来人类构建的精巧社会,不过是山脚下的一点,你我也不过沧海一粟。而那些寂寥心事、人世浮沉,也就无限小了。</p> <p class="ql-block">更楼古道,是中国古代江南地区的交通要道之一。</p><p class="ql-block">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由于商贸和军事的需要,它成为了连接绍兴嵊州与金华的重要交通线路。</p><p class="ql-block">正值周末,来这里徒步的人很多,除了浙江人,还有不少是从上海或江苏慕名而来。秋日南山湖边的山径,也染上了喧嚣热闹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古道沿路,树木参天,植被遮天蔽日,颇有在热带雨林中行进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这时节的叶子还远远没有全红,但深深浅浅的红与橙,再加上翠绿的修竹,反而构成了更加层次丰富、多彩动人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山穿过一个写着“更楼古道”的木牌坊,到达南山林场旁的停车场,古道之旅就正式结束。顺着湖边徒步约半个小时,到达南山水库大坝下,大巴车在那里等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南山水库,是由当年剡溪的支流南山江截流而成。唐朝诗人崔颢曾鸣棹入剡,在此处写下《舟行入剡》一诗,感叹“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p><p class="ql-block">南山湖面积4000多亩,蓄水量有1.05亿立方米,是一座具有农田灌溉、城镇供水、防洪抗旱、水力发电、生态保护等功能的大型水库。</p> <p class="ql-block"> 贵门乡作为嵊州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地,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省级美丽河湖”小乌溪江蜿蜒而过,秀山净水演绎了一幅世外桃源画卷,也养育了一方勤劳淳朴的人民。</p> <p class="ql-block">我们徒步的终点在嵊州南山水库最北端的大坝,距离嵊州市区约30公里。</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的规模,从它的大坝高度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大坝高72米,远望时有面对高山的错觉,为人工型土坝全省之最,国内罕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