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一篇我们介绍南锣鼓巷西北侧的4条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和前锣鼓苑胡同,因这几条胡同除了奎俊府邸,几乎没有什么皇亲贵胄,就放在一起介绍了,但这几条胡同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趣闻,如网红打卡地豆汁冰激凌和泰囧外景地之一的景阳胡同,国营沙井副食店变迁等,都很值得一逛。</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南锣鼓巷16条胡同的平面图,可以看到西北侧4条胡同的位置,也可以看出,这4条胡同都比较短,有名气的大宅院也比较少。</p> <p class="ql-block">这4条胡同除了奎俊府邸,基本没有什么达官显贵居住,胡同的东口均是南锣鼓巷主街道,而胡同的西口,除了景阳胡同的西口是豆角胡同,其它3个胡同都是南下洼子胡同。</p><p class="ql-block">以下我们从景阳胡同开始,沿着南锣鼓巷主街道西侧,由南往北地逛一逛,除了4条胡同,也顺便将主街道西侧的网红打卡地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以下先介绍景阳胡同,景阳胡同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里面没有什么大宅院,但早在2012年的年底,景阳胡同东口却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因为那一年,电影“泰囧”在北京放映,并一下子爆火了起来。在电影的结尾,有一个镜头是在景阳胡同东口拍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王宝强扮演的“王宝”,从泰国回来开得一家“宝记饼铺”,看以下两个电影镜头,“景阳胡同”几个字虽然一闪而过,但依然可以看的很清楚。</p> <p class="ql-block">也不知是哪一位眼尖的观众发现的这几个字,景阳胡同立即火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游客们立即纷纷跑过来寻找这个饼铺。</p> <p class="ql-block">自然啦,这里并没有什么“宝记饼铺”,那是电影里布置的场景,我和我妹之后也过来看过几次,其实就是一家炸薯条的小店。以后的几年,景阳胡同又开始冷落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前几天,我和我妹又路过了景阳胡同东口,发现这里又热闹了起来,原来的“炸薯条店”,变成了“尹三豆汁冰激凌”店了,但我当时只给我妹拍了一张照片,并没有走近仔细看,还以为是豆汁和冰激凌分着卖的,我还跟我妹说,“怎么把豆汁和冰激凌放在同一个店里卖了?真是奇怪!”回家以后整理照片时我才发现,原来是豆汁和冰激凌掺和在一起制作的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回家后看了抖音,里面还有美女“挑战豆汁冰激凌”的小视频,吃的美女一个劲地干呕,估计大家看了这些小视频,景阳胡同又该成为新一轮的网红打卡地了。</p> <p class="ql-block">这两天,我和我妹又去了一趟景阳胡同。一路上就看见了几个豆汁冰激凌的宣传广告。</p> <p class="ql-block">到的有点早,天气又冷,没有人买冰激凌吃,我俩就互相拍了个照。</p> <p class="ql-block">据说今年夏天这里非常的火爆,但是我俩今年去过好几次南锣鼓巷,却都没有在意过。</p> <p class="ql-block">看这个豆汁冰激凌的模型,是淡绿色的,上面还插着一个胶圈呢。</p> <p class="ql-block">而且不仅有“豆汁冰激凌”,还有“二八酱冰激凌”和“豌豆黄冰激凌”,这也太奇葩了吧,真该为他们的创意点个赞,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p> <p class="ql-block">等了一会儿,就有人买冰激凌了,看这小两口,买了一只豆汁冰激凌,一只豌豆黄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他们俩对我说,豌豆黄冰激凌还挺好吃的,但豆汁冰激凌太难吃了,有股酸臭味,你们千万别买!不过我和我妹啥味的也没敢买,怕天冷拉肚子,要是夏天还可以尝一尝。</p> <p class="ql-block">进入沙井胡同,感觉这条胡同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这个宅院,沙井胡同5号,是一座“蛮子大门”,等级不太高,属于中等。这里是我国兵兵球名将庄则栋的外公家。</p> <p class="ql-block">据胡同游的车夫讲,这里是庄则栋外祖父哈同的宅子,哈同是犹太裔上海人,在当年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商业奇才,他婚后没有孩子,要了个养女,长大后嫁给了庄则栋的父亲,而庄则栋的母亲,却不是这个养女,而是庄父的一个小妾,这里面的关系有点弯弯绕,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其实,据说庄则栋并没有在这里居住过,可每一个胡同游的车夫,都会把你带到这里,给你绘声绘色地讲这段弯弯绕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景阳胡同东口附近的主街道上,有几处打卡地值得一看。南侧的主街道上,有一个地方,前几年驻足拍照的人很多,这里有一家卖茶叶的“花焙茶”小店,门脸用鲜花包围着,布置的很漂亮,北侧还有一座很精致的小楼,我和我妹虽然没有进过他家的店,但每次来都忍不住要在这里拍张照。</p> <p class="ql-block">今年这家茶店换东家了,也是一家茶叶店,是卖果茶的,但门脸很普通。</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家“南锣老酒”,门里面挂了一圈假花,也挺漂亮。</p> <p class="ql-block">北侧的这座临街的小楼,样式感觉还不错,有3个门,还都是垂花门,彩绘、雀替和垂珠都很景致。感觉垂花门应该设在二门,一般情况不会设在大门处,因此这座小楼有可能是老建筑进行了重新装修。</p> <p class="ql-block">中间的小门多年来一直都挂着“植物医生”的牌子,没有进去过,应该是卖护肤品的吧。</p> <p class="ql-block">从景阳胡同到沙井胡同主街道西侧,有一家叫做“南锣人家”的大排档,我和我妹进去过两次,主要是因为喜欢门口大树上的这个京剧花脸,十几年来一直都存在,在这里打卡拍照的人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这也成为了我和我妹多年来逛南锣鼓巷的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棵大树上的京剧大花脸,就是这家大排档的金字招牌。</p> <p class="ql-block">大树的侧面,还有一个黄色的京剧大花脸,这两个大花脸每隔几年就会重新粉刷一次。</p> <p class="ql-block">这家大排档其实就是北京特色小吃一条街,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股的猪肠子味。里面的卤煮火烧、炒肝和爆肚,我年轻的时候吃过,老了以后就不敢吃了,感觉太油腻,内脏吃多了也不健康。</p> <p class="ql-block">关于北京的美食,有些人以为就是些北京小吃,其实,北京小吃都是老年间北京的穷苦老百姓吃的,而北京的美食,应由三部分组成:“山东菜、宫廷菜和宫府菜”,山东菜如“同和居”、丰泽园饭庄等;宫廷菜如“北京仿膳饭庄”,主打的是“满汉全席”;宫府菜如北京饭店的“谭家菜”,以及全聚德等。一般在北京接待外宾的美食,都是从这些北京美食里精选出来的。因此说,认为北京是“美食荒漠”的说法,其实是不对的哟。</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和我妹都不是老北京人,不过都是在北京长大的,对于北京小吃,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只是不经常吃罢了。</p> <p class="ql-block">我俩每次来南锣人家的大排档里,基本都是转一圈看看热闹,然后买一碗小馄饨和清汤面,吃完走人。</p> <p class="ql-block">附近有几块抱鼓石门墩,虽然不是老物件,但图案还是传统的元素。左侧的莲花图案,寓意是“吉祥如意”。右侧的梅花鹿和松树图案,寓意是“送禄”,既:“送(松)禄(鹿)”。</p> <p class="ql-block">以下左侧的图案是铜钱和飘带,门墩上常有飘带的图案,一般都是绵延不断的意思,加上铜钱,就是“财源滚滚”的寓意。右侧的图案是凤凰和麒麟,是天上的瑞兽与地上的瑞兽之组合,寓意为“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再往北走,就是一家叫做“窝儿”的酒吧,也是十几年没有换东家,一直经营着,这家店的门前有辆锃光瓦亮的自行车,是给游客们拍照用的,也是我和我妹十几年来的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我俩在今年初冬拍的,在这里拍照的游客也不少。</p> <p class="ql-block">这家酒吧一直都是西餐简餐,不像中餐那么烟熏火燎的,比较清淡,环境也很安静,吃的就是个情趣。</p> <p class="ql-block">以下就是沙井胡同东口了,胡同东口的南侧原有一家国营的副食店,当时被称为是北京最后的国营副食店之一,为了保住这家国营副食店,各种意见也是争论了很久,但最后还是改制了。以下第一张照片是我从网上看到并保留下来的,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照片,第二张是我在十几年以前拍的,第三张是我在今年拍的。说不上是“沧海桑田”吧,只是感慨一下时代变迁,留给我们的一个回忆罢了。</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从胡同北侧的角度,拍的这家副食店的照片,第一张也是过去年代了,第二张也是我十几年以前拍的,第三张也是我今年拍的……。如今,鼓楼赵府街那边还有一家国营副食店,我前几年去过,带了两个瓶子,买了两瓶零打的芝麻酱和黄酱,这几年没去,也不知还在不在。</p> <p class="ql-block">沙井胡同15号,是一座气派的广亮大门,对面还有一座一字影壁。沙井胡同从15号~19号,都是清光绪年间内务府大臣瓜尔佳.奎俊的前宅,黑芝麻胡同还有他的后宅,据说,奎俊是当年京城的四大首富之一,腰缠万贯,非常的豪横。</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沙井胡同的15号、17号、19号,原是并连的大型四合院,其中15号为中路,共四进院落,院内还有垂花门及游廊等,17号和19号为东路院和西路院。</p> <p class="ql-block">沙井胡同里有几座大门的门墩,寓意都非常的有意思,古时的门墩要讲究谐音,需表达出吉祥幸福、平安辟邪或福禄长寿等等的意思。这些知识我原来不是很清楚,都是安林告诉我的,我在第一篇美篇已经介绍过安林了,爱新觉罗.安林,皇族后代,身世坎坷,在南锣鼓巷以蹬三轮为生,号称“京城胡同第一车”,我乘坐过两次他的车,他给我讲了很多胡同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以下都是安林指给我看过的门墩。鹭鸶和莲花壳,寓意为“一路(鹭)登科(壳)”。</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暗八仙”里的两个法器,有辟邪的寓意,“八仙”大家都知道,“暗八仙”是指八位仙人手里的法器,代表了八仙的法力。飘带中的笛子是韩湘子手里的法器,扇子是钟汉离手里的法器。</p> <p class="ql-block">以下门墩刻有蝙蝠、鹿和兽类动物,谐音为“福(蝠)禄(禄)寿(兽)”。</p> <p class="ql-block">以下门墩的图案是鹌鹑和一些穗状植物,以及一个铃铛,铃铛为辟邪之物,因此这个门墩的寓意是“岁(穗)岁平安(鹌)”。</p> <p class="ql-block">从沙井胡同到黑芝麻胡同的主街道西侧,有两个遗迹,一个是南锣鼓巷77号的“水准点”石碑,是南锣鼓巷道路维修时挖出来的,如今已经不可用了。</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南锣鼓巷59号的“洪承畴宅”。据介绍,洪承畴(1593一1665),是明末叛臣之一,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原门外有两只铁狮子,现存北房三间前出廊,为合瓦清水脊硬山房, 是清代中晚期建筑,据说是洪氏祠堂的所在地,时称“洪家大门",但已经后世翻建。我国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发掘出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的裴文中先生也曾在此居住过。 </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黑芝麻胡同,胡同口有一家“登陆酒吧”,也是一个网红打卡地,十几年前就比较火,在这里用餐拍照的游客有不少。</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来是简式西餐,也就是咖啡汉堡薯条什么的,后来吃西餐的人渐渐少了,近几年又增加了卤肉饭,喝咖啡就着卤肉饭,有点意思哈。但感觉里面的环境还不错,人不多,挺清净的。</p> <p class="ql-block">这两天我们俩又经过一次这家小酒吧,看门口有两个座位,就拍了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黑芝麻胡同13号,是奎俊宅邸,相比沙井胡同的奎俊前宅,也被称为后宅。对面还有一块一字影壁。</p> <p class="ql-block">这座13号广亮大门的规制是很高的,有上马石,还有高台阶,比沙井胡同的前宅还要牛的多呢。之后在民国时期,外交总长顾孟余也曾在此居住过。关于老建筑的大门规制,我在第一篇的美篇里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说了。</p> <p class="ql-block">上马石在南锣鼓巷里不太多见,只有皇亲贵胄才配拥有。</p> <p class="ql-block">里面有座小照壁。</p> <p class="ql-block">门上的彩绘挺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个门口的抱鼓石门墩非常漂亮,花卉图案寓意着富贵吉祥,覆盖着锦巾的须弥座也刻得很精致。据说过去有几个电视剧都在此取过景。13号院的东院是个花园,西院是住宅,曾有五进院,里面有垂花门、游廊和月亮门,可惜不能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13号对面的一字影壁,前面成停车场了,看起来有点乱。</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在胡同主街道墙上挂的几张老照片中,发现了这张标明了就是13号影壁两侧檐头的照片,感觉是非常精致漂亮的砖雕作品,可惜现在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黑芝麻胡同3号,也是一座较大的宅院,广亮大门。</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一个跑马灯。</p> <p class="ql-block">附近有一个很鲜艳的大门,没有门牌号,建筑风格是古代和现代合璧,旁边有一棵枯死的老树,造型不错。</p> <p class="ql-block">黑芝麻胡同9号,门上的砖雕很漂亮。这里还是安林蹬着三轮车带我来的,如今没有什么变化,保存完好。安林告诉过我,门上的砖雕是花瓶和花草,花瓶(谐音为平)代表平安,花草代表吉祥,加起来就是平安吉祥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安林说,除了门上的砖雕,门楹两侧的方形砖雕是“鹤鹿同春”,我当时没看清,就拍了下来,回家后仔细看了看,看到了左侧有一只鹤和松树,右侧有一只鹿和梅花。安林还告诉我,门墩的图案是上面有一只蝙蝠,叼着一块铜钱,四周还有飘带,寓意就是“福在眼前”,既“福(蝠)在眼(铜钱眼)前(钱)”。</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黑芝麻胡同15号的砖雕,是圆形的,很像钱币的图案,在南锣鼓巷里很少见,这座砖雕安林没有给我介绍过,我感觉应该代表“财源滚滚”吧,瞎猜的。</p> <p class="ql-block">沿着南锣鼓巷主街道,从黑芝麻胡同走到前锣鼓苑胡同,之间的南锣鼓巷49号,是一家“文宇奶酪店”,在十几年以前,也是红极一时的网红店,每次路过,都是看见里里外外地排着长长的大队。奶酪店供不应求,挂着牌子,每天营业时间上午10:30,卖完为止,牛吧。</p> <p class="ql-block">几年前又路过了几次,顾客就很少了,门口冷冷清清的。和我妹吃过一次,不过如此,味道淡淡的,奶酪味不是很浓,还不如西四那边的奶酪店呢。</p> <p class="ql-block">这一带的小店一家挨着一家,老建筑也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前锣鼓苑胡同,是南锣鼓巷西侧由南往北的最后一条胡同,也是一条很一般的胡同。</p> <p class="ql-block">这条胡同的7号院,是一家标准的四合院,经过水电暖改造,建成了一家四合院酒店,十几年前是不少国内外游客经常光顾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那时有一个国外的朋友向我打听过这家酒店,我从网上下载了几张这家酒店的内部照片,给朋友发过去了。以下是里面的一座垂花门,据说是原物。</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酒吧,看起来中国元素满满。</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餐厅。</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起居室。</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卧房。后来这家酒店不知是哪一年就关门了,一直到现在都是大门紧闭。</p> <p class="ql-block">这条胡同还有几座各种类型的大门,以下是规制比较高的广亮大门,大门进深一米左右,有四个门簪,抱鼓石门墩。</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蛮子门,大门没有进深,有四个门簪。</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如意门,老百姓住的,大门基本与外墙齐平,两个门簪,门墩为方形的。</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一座破旧的如意门,还打着几个补丁,感觉是我在南锣鼓巷里见过的最破的街门了。十几年过去了,现在不知修好了没有,其实,保留原状也没什么不好。</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前锣鼓苑胡同2号院,很普通的一座如意门。旁边还有一个说明牌,介绍说,“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民居四合院,院落不大,但保持着四合院那宽敞、优雅、宁静的特点。 进入大门,墙根下满眼绿色,令人感觉心旷神怡,清新裨益。转入正院,则豁然开朗。院内不仅整齐、清洁,摆放各种花草,姹紫嫣红,还有各种北京民间传统的健身设施。 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热情好客的北京市民在这里过着朴素、祥和、安宁的生活。…… ”</p> <p class="ql-block">听说这个院子曾经开放过,但我没有赶上,没机会进去看过。有一次看门下的缝隙很大,蹲下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里面是一个小侧门,还有一个小照壁,从左手边可进入正院。北京的四合院很多都是这样的,大门不直接通往正院。</p> <p class="ql-block">以上的几条胡同就介绍完了,多谢朋友们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