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古镇

京溪

<p class="ql-block">杨柳青镇初名“流口”,后复名“柳口”。金贞祜二年(1214)置“柳口镇”,为该镇行政建置之始,元末明初更名为杨柳青镇。</p><p class="ql-block">建国后,先后隶属河北省、河北省天津专区、静海县、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市西郊区(今改称西青区)。</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杨柳青古镇拥有以京杭大运河杨柳青段为代表的运河文化,以莲年有余为代表的年画文化,以石家大院、安家大院、如意大街等为代表的大院文化,以开拓津疆军营商史为代表的赶大营文化,附近还有文昌阁、普亮宝塔等历史遗存。</p><p class="ql-block">在北方,一个城镇的旁边有一条河,就已经是地缘的福份了,杨柳青以水为乳,南运河、子牙河二龙戏珠,因河繁荣、以水为路,世代沿革,繁华步入当代。</p><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横穿杨柳青镇,历史上曾有“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一说。运河流水潺潺,两岸杨柳依依一派江南景象,因而杨柳青镇又有“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之称。传说,乾隆皇帝南下江南曾御驾亲临杨柳青,因而此段运河又名为御河。元代揭奚斯曾赋诗《杨柳青谣》:“杨柳清清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明代吴承恩也写下了《泊杨柳青》:“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杨柳青镇因运河而繁荣,尤其是明清两代,杨柳青闻名遐迩,漕运鼎盛,运河两岸千帆竞渡,樯橹蔽日,市井繁华,商贾云集。流经杨柳青的南运河更是漕运的转运的必经之地,南来北往的商品都汇聚此地,再转运北方各处销售。繁忙的漕运,人口的流动,南北文化的交汇,使得运河边的杨柳青经济昌盛,也推动的当地文化的极大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民间艺术集散地,孕育出了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首的杨柳青年画、享誉津京的杨柳青风筝和剪纸等民间艺术奇葩。</p><p class="ql-block">杨柳青木版年画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兴旺景象。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体裁丰富、题材广泛、构图饱满、寓意吉祥、艺术特色鲜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石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古镇一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