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值冬季,天气干燥,气温寒冷,温度降低,水面结冰,是幼儿滑冰溺水事故发生的高发期。为认真落实安全工作,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切实做好冬季防滑冰、防溺水安全工作,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自救保护能力,幼儿园为大家找到了一些冰面安全自护小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冰面有哪些风险</p> <p class="ql-block"> 1.冰面光滑、易碎,冰水寒冷,一旦不小心落入冰窟窿中,施救难度非常大。</p><p class="ql-block"> 2.冰面的承重能力用眼睛是无法观察到的,不要用脚试冰面是否结实,一旦冰面破裂,会很危险。</p><p class="ql-block"> 3.在北方初冬、早春季节,由于冰面还未冻实或冰面已经开始融化,人在冰面行走、奔跑或滑行时冰面很易断裂而发生危险。</p><p class="ql-block"> 4.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岸边水草和冰混杂在一起,看似坚固的冰面其实隐藏着危险。</p> <p class="ql-block">如何预防冰面溺水</p> <p class="ql-block"> 1.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不准私自或与同伴到冰面上玩耍、滑冰。</p><p class="ql-block"> 2.不去无安全设施如池塘、河流、水库以及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戏水、滑冰。</p><p class="ql-block"> 3.见到有人落水或掉入冰窟时,不可贸然施救,应高声呼喊成年人相助或拨打120救护。</p> <p class="ql-block">冰面落水自救指南</p> <p class="ql-block"> 1.冷静。你需要保持冷静,不要急着呼吸,刚一掉进水里,身体会强烈反应让你紧张、想要大口呼吸,一定要克服这种反应。这种身体反应会在1~3分钟里渐渐消退,然后在失去意识前,你有15~45分钟的时间来脱险。要努力稳住呼吸,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攀住冰缘,避免身体沉入冰水之中。</p><p class="ql-block"> 2.寻找承重冰面。用双肘试探着寻找可以承受体重的冰面,如果冰层较薄,那么就打碎身前的薄冰,直到靠近较厚的冰层再往上爬,否则可能会不断爬上又不断落水,白白浪费了体力。</p><p class="ql-block"> 3.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果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往上扳。</p><p class="ql-block"> 4.平稳向岸边移动。不要立即站立,要像海豹一样卧在冰上滚动,放低重心爬至岸边再站立,以防冰面承受重量过大而再次断裂。</p><p class="ql-block"> 5.恢复体温。上岸后如手脚冻僵,应该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千万不要在炉火上烤或者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p> <p class="ql-block">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携起手来</p><p class="ql-block">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p><p class="ql-block">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p><p class="ql-block"> 减少滑冰溺水事故发生</p><p class="ql-block"> 为幼儿筑起一道安全防线</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