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湖北之行后,5月我们又来一次来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旅游胜地贵州。</p><p class="ql-block"> 绚丽多彩的贵州,美丽的风景数不胜数,但有些独特的小众景点吸引我们去打卡。主要是四个景点:铜仁大峡谷、土城古镇、鸡鸣三省和夜郎谷。</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的群山之间,隐藏着一个自然奇观——铜仁大峡谷。它以其壮丽的景色、独特的地理形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探秘。</p> <p class="ql-block"> 铜仁大峡谷,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兴街道区域内,该峡谷分为大峡谷景区和天生桥景区,总长达到52千米。</p><p class="ql-block"> 铜仁大峡谷有两个入口,从铜仁大峡谷入口,适合喜欢徒步的游客。从天生桥入口,可以乘坐游船到达上游,然后开始步行观光,适合希望节省体力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图为:平湖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游船,沿着弯弯曲曲河道,在平静的湖面上,欣赏峡谷两侧的风景,悬崖上飞泻的瀑布,青山和绿水,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陡峭的山崖上,瀑布飞泻而下,其水源来自于地下泉水,经化验的泉水属于国家二级饮用水。</p><p class="ql-block"> 图为:飞水岩瀑布</p> <p class="ql-block"> 铜仁大峡谷沿岸呈现出险峻雄伟的地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奇景怪石,千姿百态,</span>景色壮观,俯瞰之下就像一道深不可测的裂缝,因此被赋予了“大地之缝”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铜仁大峡谷集峻、隐、幽、旷、奇、险于一体,以峡谷、森林、空气和溪瀑组合成的奇幻自然风光。 </p> <p class="ql-block"> 高耸如云的悬崖峭壁同河水紧密相连,弯弯曲曲的河水,绿波荡漾,一潭翠绿。无数的溪流瀑布从山顶上,向峡谷倾泻,流入湖中。</p> <p class="ql-block"> 峡谷的瀑布特别多,要么倾盆而下,要么涓涓细流,总之千姿百态、各具千秋,美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 湖面碧波荡漾,倒映着周围的青山绿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想你的风吹到了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 船游平湖后,走进铜仁大峡谷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云雾缭绕的悬崖峭壁,奔腾不息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 站在峡谷之上,远眺那蜿蜒曲折的河道,不禁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图为:九龙滩</p> <p class="ql-block"> 仙女潭瀑布以其壮观的景象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游客。瀑布位于山脚下,水势磅礴,如同仙女轻纱般飞流直下,站在瀑布前,游客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水力冲击和自然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图为:仙女潭</p> <p class="ql-block"> 铜仁大峡谷的河水发源于凤凰腊尔山区科绒的苏麻河,经盘信、苗王城后与松桃其它河流汇聚到马槽河。</p> <p class="ql-block"> 造型别致的峡谷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乘坐皮划艇,在峡谷的河流中穿梭,感受大自然的惊险与刺激。</p> <p class="ql-block"> 抬头眼望飞驰而下的瀑布,如白练般从天而降,美不胜收。 </p><p class="ql-block"> 图为:彩虹瀑布</p> <p class="ql-block"> 峡谷两侧,绿树成荫,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居于铜仁大峡谷中段幽邃的峡谷中,游人在欣赏“一线天”,神奇美景的同时与漂流的游客互动。</p> <p class="ql-block"> 图为:一线天瀑布</p> <p class="ql-block"> 铜仁大峡谷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著称,峡谷内,奇峰、峭壁、栈道、栈桥和吊脚楼,形成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小龙潭瀑布是铜仁大峡谷内的一处壮观的瀑布景观。</p> <p class="ql-block"> 沿着溪流瀑布旁边的栈道,往上走是“情人谷”,但不知什么原因未开放。没有欣赏到,美丽的情人瀑布、情人潭以及动人心魄的翡翠瀑布。</p> <p class="ql-block"> 探险栈道全程约800米,位于景区的下游路段,也是大峡谷的最底部,探险栈道上皆是悬崖峭壁,巍峨的山岭连绵起伏,铁柱子横悬,面壁贴腹,屏气挪步,被誉为”铜仁峡谷第一险峻“。</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峡谷中,听到溪水潺潺,看到飞流直下的瀑布,感受到那份来自大自然的清新。</p> <p class="ql-block"> 因形似莲花,有人称之为莲花水台。虽然人工造景,但选址得当,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现已成为景区的标志性打卡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铜仁大峡谷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特色,成为了中国极具魅力的峡谷之一。</p><p class="ql-block"> 图为:老龙潭</p> <p class="ql-block"> 图为:铜仁大峡谷标志性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土城古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是一个因航运而兴的古镇,因四渡赤水而驰名的土城,该景点级别为AAAA级。</p><p class="ql-block"> 土城古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当时这里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时,发现大量用泥土建房筑城的墙基,“土城”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赤水河,这条见证了无数历史风云的河流,也见证了土城的兴衰起落。那时的土城,商贾云集,船帆林立,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 土城古镇,集山地建筑美学、商埠文化、茶馆休闲与山水文化于一体,是探索中国古代城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佳之地。土城镇其东、西、南三面临水,北面靠山,形成“镇依山建,水绕镇转”的典型山水格局。</p> <p class="ql-block"> 土城古镇边上,有一座铁索吊桥,桥上红旗引人注目,感受到红色年代的印迹,走过铁索桥便进入了土城古镇。</p> <p class="ql-block"> 土城历史悠久,文风淳朴、古迹甚多,文化遗产丰富,被誉为长征路上的红宝石,地球红飘带上的明珠。是“四渡赤水”世界军事经典战役发源地,“全国十大红色旅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5年土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21年入选贵州“第一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镇”。</p> <p class="ql-block"> 古色古香的牌匾,斑驳的墙面见证了土城特有的“十八帮”文化。</p><p class="ql-block"> 土城古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十八帮文化,即当时各行各业自发形成的行业协会性质,分别是盐帮、船帮、马帮、铁帮、糖帮、茶帮、丐帮、布帮、戏帮、经纪帮、栈房帮、米帮、药帮、油帮、酒帮、石帮、木帮、袍哥。</p> <p class="ql-block">图为:袍哥堂口</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最后一个袍哥—罗明先</p> <p class="ql-block"> “火神庙”建于清代中期,用于供奉祭奠火祖诞辰。其风格为四合院中式木结构建筑,庙前临街有山门及通堂,中有透光天井,左右配有厢房及走廊,气势恢宏、古朴幽深,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入驻土城,该庙为红一军团司令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图为:黔北银库旧址</p> <p class="ql-block"> 赤水河盐运文化陈列馆,前生是土城盐号,建于清朝晚期,抗战前夕叫“大业公司办事处”是赤水河畔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盐号。</p><p class="ql-block"> 陈列馆由王建中撰写陈列大纲,张桂林设计,2009年9月正式建成开馆。用图片、文字、场景、雕塑等展示盐文化发展和赤水河流域的民俗民风。同时,陈列馆还展示了红军长征在土城时“开仓分盐”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土城古镇,自古就是“皇木出山、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p><p class="ql-block"> 图为:盐茶小道</p> <p class="ql-block"> 乾隆十二年赤水河疏浚之后,从自贡沿泸州、合江、赤水、元厚而来的盐船,沿赤水河南进,到达土城码头。盐船到土城码头后,部分食盐转入当地“盐号”,其余食盐经赤水河航道继续南进,直到茅台。</p><p class="ql-block"> 此处巷道便是食盐入号的必经之路,故当地人称之为“盐巴巷”。至今盐巴苍的条石仿佛还能够渗出盐汗。</p><p class="ql-block"> 图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盐巴巷</span></p> <p class="ql-block"> 船帮,建于清朝晚期,面积为200平方米。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当时是船帮的商业会馆。</p><p class="ql-block"> 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土城,船帮作为政治部,李富春、邓小平、张闻天曾在这里办公、居住。</p><p class="ql-block"> 图为:土城十八帮之船帮</p> <p class="ql-block"> 张半单原名张子恒,因他靠半单船起家,经过多年打拼成为土城船帮老大。</p><p class="ql-block"> 1935年红军到土城后,博古居住于此,该住宅是张半单精心选地修建的,整个建筑雕刻精美、做工考究、视野开阔,可以远看群山滴翠,也可以近观赤虺悠然,是一座景观型别墅。</p><p class="ql-block"> 图为:张半单故居</p> <p class="ql-block"> 赤水河航运历史展览馆前身是“船帮”,建于清朝晚期,采用了中西合并的建筑风格,在土城独树一帜,当时是船帮的商业会馆。</p><p class="ql-block"> 在2009年布展陈列,改为赤水河航运历史陈列馆。馆内陈列了赤水河航运历史及航运文化,对于保护和研究土城乃至赤水河航运文化有极高的价值,是土城重要文化遗址。</p><p class="ql-block"> 图为:贵州航运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土城盐号遗址建于1909年,石墙采用当地发育最好的丹霞石建造,从建筑艺术和规模上可见当时的鼎盛气象。 </p><p class="ql-block"> 红石墙经过上百年风化和食盐侵蚀,形成了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 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点。</span></p> <p class="ql-block"> 土城也被称为贵州博物馆小镇,拥有13座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如 贵州航运博物馆、宋窑博物馆、十八帮文化体验馆等。</p> <p class="ql-block"> 在土城古镇的老街区走一走,更能感受到古镇保存完好的历史风貌、独特的商埠文化。</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周恩来住居之前是一个绸缎铺——“爱华商店”,屋子后面有一个天然的拱形岩洞,1935年1月,中央红军来到土城,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住于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图为:毛泽东住居</p> <p class="ql-block"> 图为:周恩来住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四渡赤水陈列”,展示了毛主席在四渡赤水期间的光辉事迹。</p> <p class="ql-block"> 朱德住居位于习水县土城镇长征街,始建于清末民初,为土城曾家槽房(酒作坊)。</p><p class="ql-block"> 1935年1月,中央红军进驻土城后,朱德与康克清居住于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图为:朱德四渡赤水陈列</p> <p class="ql-block"> 红军总参谋部住地前身是惠民宫,是老百姓搭戏台看戏的地方,当年红军到土城时,陈云、刘伯承、叶剑英居住在于此。</p><p class="ql-block"> 图为:四渡赤水战役旧址—惠民宫。</p> <p class="ql-block"> 耿飚长征陈列室,展陈了耿飚同志的生平事迹。1950年6月,耿飚被任命为驻瑞典大使并兼任驻芬兰和丹麦的公使,是我国第一位派驻西方国家的大使。</p> <p class="ql-block"> 受伤留在土城古镇的老红军何木林住居</p> <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纪念馆,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建设,于2007年7月建成开放,2009年免费开放,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贵州省第二批免费开放的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四渡赤水纪念馆成功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纪念馆,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馆名。</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展览分为“序”、“战略转移挺进赤水河”、“一渡赤水摆脱被动”、“二渡赤水避实就虚”、“三渡赤水调敌西进”、“四渡赤水跳出合围”、“游击武装”七个部分,生动再现了这段伟大的历史过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纪念馆综合运用雕塑、油画、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生动再现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及其战友率领中央红军3万余人,四次飞渡赤水河,摆脱国民党40万大军围追堵截,实现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历史画面,诠释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p> <p class="ql-block"> 参加过四渡赤水战役党和国家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参加过四渡赤水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军的名单。</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如武器装备、文件档案等,让你近距离感受那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 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是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承载着红军精神,是研究中国革命战争史、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以及解读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成功的宝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鸡鸣三省红色旅游景区,位于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处,与北面的四川省叙永县、西北面的云南省威信县和镇雄县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 鸡鸣三省纪念碑(老纪念碑)1996年2月,为纪念“鸡鸣三省”会议召开61周年,在鸡鸣三省村老鹰岩最高处,由萧克将军题写的“鸡鸣三省”四个大字的纪念碑落成。</p> <p class="ql-block"> 鸡鸣三省纪念碑(新纪念碑),2017年6月落成,是景区地标和主题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底座宽19米,高35.25米,寓意1935年2月5日鸡鸣三省会议的召开。纪念碑坐东南朝西北,代表红军长征从中国东南的瑞金出发至西北会宁胜利会师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主体由三面军旗组成。代表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纪念碑的顶端是一颗耀眼的五角星,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长征取得胜利</p> <p class="ql-block"> 鸡鸣三省位于黔、川、滇三省交界处的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口镇鸡鸣三省村。“雄鸡啼叫,三省皆闻”、“一步踏三省”是鸡鸣三省这一村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村名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图为:云南省</p> <p class="ql-block">图为:四川省</p> <p class="ql-block"> 一座大桥横跨,云南和四川省,峡谷深达300-500米,展现了壮观而深邃的自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 站在贵州景区,老鹰岩景点上,三省交会的区域情况以及其间的山水峡谷奇景一览无余。峡谷横跨了四川、云南、贵州三省,而赤水河则静静流淌在三省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 贵州夜郎谷景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是一个以夜郎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p><p class="ql-block"> 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这段话不仅让我们对夜郎古国有了更深的了解,还留下了“夜郎自大”的成语典故。</p> <p class="ql-block"> 当你踏入夜郎谷,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异域风情和神秘色彩的古老部落。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古老而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夜郎谷得名于古代的夜郎国,这是一个在战国至汉代时期存在于西南地区的重要少数民族政权。</p> <p class="ql-block"> 夜郎谷景区内的石头建筑、雕塑和陶艺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与大自然浑然天成。</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每一座石头雕塑,都源自夜郎古堡、夜郎图腾和夜郎脸谱中的原始文化。</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喀斯特地貌的壮丽自然景观,包括深邃的峡谷、陡峭的崖壁、形态各异的石柱、石笋和石幔,构成了一幅幅天然的艺术画卷。</p> <p class="ql-block"> 在夜郎谷,你会被那些宛如大地雕刻的艺术品——石柱群所吸引。每一根石柱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不禁陷入对历史的沉思。</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的斗篷山相传曾是夜郎王后继金竹司的住所,山顶上仍保留着古夜郎屯堡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尽管关于夜郎国的具体历史记载较为模糊,但其神秘的文化和传说却深深吸引着人们。</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夜郎国的神秘文化和壮丽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夜郎谷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 景区瀑布和溶洞等自然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p> <p class="ql-block"> 宋培伦教授和他的团队,二十年如一日,精心打造的夜郎谷,这个艺术臻品,美轮美奂地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为之惊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