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村”古名的来历

丹华斋主

<p class="ql-block">关于北辛庄村的“仁和村”古名来历</p><p class="ql-block">——.郭子华.</p><p class="ql-block">在古代时,地处燕山脚下的平谷区王辛庄镇北辛庄村,其实还曾有个另外一个挺文雅的名字,——叫做“仁和村”。</p><p class="ql-block">追根溯源,这个“仁和村”的古村名,最早的记载是来源于该村的古庙。北辛庄村原有四条大街,整整齐齐,显得十分规整。在村庄东西两端各建有一座古庙,老百姓俗称东大庙、西大庙。东大庙正式叫做“如意庵”,西大庙叫做“法华寺”。这两座古庙何时所建,为何而建,早已无从考证,但根据其恰巧各建在村庄东西两边,便不难推断,一定是在建村立庄之时,与整座村庄一块规划好的;或是在建村立庄之后,根据需要后建的。不然,为何不将其建在村中,或是建在不远处的北山上呢?令人非常惋惜的是,这两座古庙没有毁于朝代更迭与战火,却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中——古庙由于年久失修,先后被拆除,原址成为了宅基地,批建了多户村民住宅。</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中,北辛庄村有个聪明伶俐的年轻书生名叫宋好仁,可说是十里八村闻名的乡间小秀才。1939年秋天,八路军有位叫张祖光的干部,来到地处燕山脚下的北辛庄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经常住在宋好仁的杨家会村姐夫家。一天他姐夫来找宋好仁说:“张祖光让我动员你,说你是小知识分子,让你脱产当八路军去”。后来,宋好仁便当了抗日报国会的宣传委员,化名建新,后改名宋新中。宋好仁在一篇文章中曾回忆:“仁和村是北辛庄村的化名,本村东大庙的匾额上落款就写着仁和村”。宋好仁后来到八路军冀东行署工作,担任财政科科长;解放后,曾任国家财政部预算司司长。</p><p class="ql-block">。从宋好仁的文章记述中,人们可以得知:北辛庄村最早确实曾叫做“仁和村”,这是记载在该村东大庙匾额上的。</p><p class="ql-block">不唯此,记得在我小时候,东西大庙曾做为小学校,我曾在东西大庙都学习过。至今仍清晰记得,大殿横梁上面绘有一幅幅精美的彩画,其中一幅也写着“仁和村”三个字。我从部队退伍回村后,在村文艺宣传队时,经常在东大庙里排练节目,见到大殿上那幅写有“仁和村”三字的彩画下,被人用墨笔在墙壁上画了个箭头,下面又横写着较大的“仁和村”三字,不知此墨迹为何人何时所写。那一幅幅彩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都是身穿明朝服装(明清服装截然不同),描写的故事内容大概是:一家老少五口相亲相爱,生活幸福和睦。突然外敌入侵,战争来临;丈夫去从军,不幸战死沙场。军中送讯报丧,村妇得知悲痛欲绝。之后不惧生活艰辛,独自承担起赡养老人和抚养儿女的责任。年迈公婆病重,村妇请医抓药,喂吃喂药,不怕麻烦,尽孝床前,替死去的丈夫为老人送终。村妇的善行感动了众多乡邻,纷纷解囊去帮助她家度过难关。官府朝廷得知此事,为了表彰村妇与乡邻,特赐匾额“仁和村”。</p><p class="ql-block">我猜想:这彩绘中的内容,大概就是在记述并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在此建庙并赐匾额“仁和村”的来历吧?!</p><p class="ql-block">。我忽然又记起为家乡北辛庄村整理申报的花会高跷秧歌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曾有一段这样的《拜庙歌》词:</p><p class="ql-block">修盖庙宇地平川,</p><p class="ql-block">香烟袅袅拜佛前。</p><p class="ql-block">金光普照法华寺,</p><p class="ql-block">惠泽百姓如意庵。</p><p class="ql-block">善男信女把香进,</p><p class="ql-block">仁和村里众心虔。</p><p class="ql-block">公议圣会求神佑,</p><p class="ql-block">济世护民福寿延。</p><p class="ql-block">仁义之心慈悲怀,</p><p class="ql-block">和气生财结善缘。</p><p class="ql-block">诚信礼至人尊崇,</p><p class="ql-block">道德操守化美谈。</p><p class="ql-block">尘净空明去杂念,</p><p class="ql-block">佛知心诚将灵显。</p><p class="ql-block">普度众生永安康,</p><p class="ql-block">风调雨顺过丰年。</p><p class="ql-block">我常想:这歌词中的“如意庵”、“法华寺”、“仁和村里”、“仁义”、“和气”、“诚信”、“道德”……等名词及内容,不正是北辛庄村“仁和村”古名来历的最好注脚么?!</p><p class="ql-block">(草于2024年12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