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夫妇和大姑姐夫妇决定开启一段美好的自驾七彩云南之旅。我们备足行囊,备足粮草,驱车从成都出发,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沿途的风景。</span></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四人都是不止一次到过美丽的云南,但是组团自驾还是首次,所以,我们尽量避开高速,驱车国省道,去没到过的网红打卡地,慢节奏了解当地的民族风情和美食文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彩云之南,我又来啦!</span></p> <p class="ql-block">11月30日(第一天)昭通古城 首站我们到达云南昭通,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昭通市,山连着山,云海奔腾,落日余晖,如诗如醉。打卡云南昭通古城,虽然小众却也让人惊喜。漫步在古城的街巷,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长廊。古老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城连着陡街,我们从陡街进入,陡街一律用青石板铺成,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昔日的辉煌踪影或许还在一些只言片语中,但今天的热闹场面却是实实在在的,那条由石板连接而成的街道确实值得赞美。走完陡街,我们从抚镇门走出,抚镇门位于昭通古城的东边,取名“抚镇门”是因为其东边到镇雄,寓意安抚并镇守这一地区。</p> <p class="ql-block">12月1日(第二天)会泽古城 早餐过后,发现酒店旁有一公园,怎能错过美景,清官亭公园,园虽不大却有苏州园林的风韵、亭台楼阁掩映于绿树丛中,园内最著名的要数清官亭了,此亭建在池水中央,原名为三多塘,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知县王禹甸所建,亭为二层外回廊水榭,前面有石桥相通,相传王禹甸为官清廉,故名清官亭。</p> <p class="ql-block">会泽古城内外的建筑类型丰富,风格多样,显示出会泽古城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古城内宗教建筑体现出文化交融和地方文化交融特点。</p> <p class="ql-block">在会泽最有名的一枚铜钱就是嘉靖通宝,有“嘉靖通宝 汇聚百家”之说。它的原型是城中珍藏的一枚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古钱,因为他是钱王,所以会泽叫“钱王之乡”,希望财富万年长久不断,嘉靖通宝作为财源广进,招财进宝的吉祥之物,是会泽铜业辉煌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如今,它已经成为古城的标志,无论是广场上的雕塑,还是沿街的装饰,到处都能看到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钻钱眼里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会泽古城的游客来说,确是顺理成章的事儿,在嘉靖通宝的钱眼里走上一段,有人祈求富足的生活,有人幻想一夜暴富,有人读懂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多的人清醒的认识到,千万不要掉进钱眼里.....但我最大的愿望还是“钻钱眼走好运”。</p> <p class="ql-block">12月2日(第三天)昆明西山景区和滇池大坝 西山位于昆明市西侧,毗邻滇池。这里森林茂密,环境清新雅致,又可以俯瞰浩瀚滇池。山上的龙门石窟更是古老珍贵,是热爱人文的游客的必体验之地。西山景区内名胜景致众多,华亭寺、太华寺、聂耳墓、三清阁等,无不更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山间空气清新,徜徉其间颇为惬意。千百个台阶和沿途随处可见的浮雕、石刻和山洞等都是由清代匠人采用原始的工具一点点雕琢而成,整个工程历史72年才得以完工,堪称壮观。</p> <p class="ql-block">达天阁是龙门的制高点,可俯瞰苍茫的五百里滇池,在龙门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我们索道上山,电瓶车加步行下山。</p> <p class="ql-block">滇池,中国西南地区第一大湖,有“高原明珠”之誉,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走出西山景区,驱车来到滇池大坝,每年冬季,滇池海埂总会聚集成千上万只来此过冬的红嘴鸥,在湖面上翻飞的红嘴鸥成为滇池冬季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手捧食物,红嘴鸥会和你亲密接触,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12月3日(第四天)红河元阳阿者科蘑菇屋和哈尼梯田 阿者科村坐落在群山之间,村庄祥和质朴,真是人间世外桃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耕作梯田为生,这里海拔18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村子下面是依山而下的梯田,游客喜欢把阿者科称为“云上梯田人家”。 </p> <p class="ql-block">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与其他民族平等相待,和睦共处,亲如兄弟,便是红河哈尼梯田一道靓丽的人文风景线。众多梯田,森林掩映,漫漫云海,阡陌纵横,水田如镜,人间美景。</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阿者科村云烟袅袅,蘑菇屋在云海中若隐若现,长满青苔的石砌墙身,被露水洗涤得青翠的参天大树,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 红河哈尼梯田是红河南岸哀牢山脉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你就说傍晚的梯田美不美吧!</p> <p class="ql-block">依山而建的村落无法通过四轮机动车,这里依旧保持着哈尼族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仍保留着用马驮物,用背篓背东西的运输方式。</p> <p class="ql-block">阿姐来喽</p> <p class="ql-block">村寨则由一栋栋传统民族建筑蘑菇房组合而成,高低错落。</p> <p class="ql-block"> 阿者科坐落在哀牢山的半山腰,村寨内都是哈尼族村民,老人、妇女和孩子居多。</p> <p class="ql-block">12月4日(第五天)西双版纳 在赶往西双版纳的途中,油表告急,我们在一个服务区加加油、伸伸腿、放放水,遇到了云游的青海老乡,一番寒暄过后,偶然看到油站背后有个古建筑。顺着小道寻去,哇,原来是一个古寨-那柯里古寨,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 <p class="ql-block">那柯里古寨是古普洱府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百年荣发老店等古道文化痕迹,古韵盎然。</p> <p class="ql-block">踏着暮色我们抵达西双版纳。美丽的西双版纳我又又又来咯! </p><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绿色王国”、“南药王国”。</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我们想犒劳一下,品尝了有名的孔雀宴。</p> <p class="ql-block">孔雀宴是云南省德宏州的民族宴席,创作的缘由是因为德宏是孔雀之乡,美丽的孔雀头代表党和政府,这样的设计一则表示德宏是民族的大熔炉,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相亲相爱,二则表示“孔雀开屏,迎八方宾客”。</p> <p class="ql-block">孔雀宴象征着德宏五大民族大团结,菜品都是以五大民族的代表菜为主体,五大民族的味道为依托,呈现出的是一桌色彩斑斓的德宏民族菜。</p> <p class="ql-block">12月5日(第六天)曼远村吊脚楼 一大早我们通过网络搜索,来到2017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勐罕镇曼远村,这里是傣族传统村寨,这里千年古树林立,绿草花香环绕,一排排木制傣楼组成了一个宁静悠远的小乡村,平整的田地里飘来稻谷清香,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缓缓铺开。</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我们吹奏的一曲葫芦丝《我和我的祖国》和《月光下的凤尾竹》,游客驻足欣赏,拇指点赞。葫芦丝优美的曲调在美丽的傣乡吊脚楼飘起,曲调应景,身陷其中,美哉,乐哉。</p> <p class="ql-block">12月6日(第七天)橄榄坝大桥和傣族园 今早我们参观了勐罕镇的地标建筑,横跨澜沧江的橄榄坝大桥。</p> <p class="ql-block">近千年的佛塔佛寺金碧辉煌,在天地间构成了人与佛的衔接,佛在这里显灵,人在这里期盼。</p> <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西双版纳是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孔雀的尾巴在橄榄坝,傣族园就是孔雀尾巴上最美丽的羽翎。</p> <p class="ql-block">走进傣族园,首先看到的是最具傣家特色的园林式建筑,这里花开花落无四季,瓜果飘香溢全年。</p> <p class="ql-block">走进竹楼,登上杆栏式建筑的傣家,静静的坐下来,体会傣家人的待客礼仪,慢慢的饮酒,细细的品尝,傣家人的风光、神韵就这样在一喝一品一食中融进了无穷的情趣和韵味。</p> <p class="ql-block">园林学家说,傣族园是庭院园林的典范;历史学家说,傣族园是一座活着的民族历史博物馆;植物学家说,傣族园是植物王国的基因库;文学家说,傣族园是人间仙境,是远离闹市,难得寻找到的世外桃园……</p> <p class="ql-block">走出傣族园出口时,正好赶上傣族泼水广场泼水狂欢。泼水现场,人头鼎沸,笑声朗朗。</p> <p class="ql-block">畅快淋漓的武泼,感染着每一个在场的游客。泼水者有多大的力气就全使出来,泼出去的是幸福,被泼到的是祝福。“泼湿一身、幸福终生”!</p> <p class="ql-block">傣族人民的传统中,泼水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人们尽情地互相泼洒,欢声笑语,湿透全身。此时此景,北方冰雪皑皑,这里却是热浪滚滚!</p> <p class="ql-block">12月7日(第八天)中缅边境打洛口岸 打洛口岸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是国家级一类口岸,在明清时期就已成为一个重要通道。打洛,系傣语地名,意为不同民族共居的渡口。</p> <p class="ql-block">这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瓜果飘香,风景宜人。甘蔗汁、菠萝蜜、火龙果的甜蜜,沁人心脾,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12月8日(第九天)住孔雀城、游版纳大桥、逛星光夜市、品鲜花饼、尝过桥米线 连续三天我们住在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孔雀城。</p> <p class="ql-block">孔雀尾巴是孔雀身上最美的地方,那是孔雀为之骄傲的地方,用孔雀最骄傲的尾巴的形态作为建筑的形态,孔雀城、告庄西双景自然是景洪市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版纳大桥跨越澜沧江,是云南省跨径最大,桥面最宽的斜拉桥。</p> <p class="ql-block">星光夜市是东南亚最大的夜市之一,毗邻澜沧江,坐落在具有浓郁傣族风格的洪景大金塔脚下。</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这里灯火阑珊,人头攒动。这里汇聚了来自云南、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地的创意摊贩,热带水果、傣族美食,琳琅满目,大开眼界。也有许许多多小仙女们身着傣族服饰打卡留影,我们也掏得各种手工艺品和纪念品,开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旅行就要品尝当地美食,到了版纳过桥米线是必不可少的,版纳最有名的蒙自源过桥米线,滋味鲜美、吃法独特、口齿留香、素负盛名。</p> <p class="ql-block">还有版纳的鲜花饼,曾因特色风味成为宫廷御点,深受乾隆皇帝喜爱。鲜花饼花香沁心、甜而不腻、美味相伴、解馋必备。</p> <p class="ql-block">心情美美哒!</p> <p class="ql-block">12月9日(第十天)北回归线标志园,中国跳菜之乡,双胞之城 普洱市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之一。它融天文、地理和园林艺术、民族文化、观赏旅游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被称为“飞天魔毯”的传送带上山下山。</p> <p class="ql-block">主塔-超越塔(螺旋塔),由八十一级台阶组成,高23.26米。哈尼族历代相传,在北回归线上自东向西穿塔而过,可以年轻一岁,即穿越时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与北回归线的地理纬度数一致,在塔顶有一个“窥阳孔”,每年夏至日那天,可在此观看到“立杆不见影”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好奇,站在圆心说话会在回音广场产生回音。这就是所谓在自然界特定的地域中,即使发出的声音很小,也会被清晰地放大,而且声音更加悠长、连绵不绝,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这种地域被称之为“回音壁”。</p> <p class="ql-block">墨江县北回归线穿城而过,被称为"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以及"太阳转身的地方"。墨江县富有“中国紫米之乡”之称。</p> <p class="ql-block">北回归线充满着神奇与神秘,它在墨江留下的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之处,就是墨江的双胞胎现象。这个以哈尼族为主体的小县城,居然有1000多对双胞胎,最多一家四代同堂竟有7对双胞。据说双胞胎发生概率为千分之一,而在墨江却是千分之六。全县1200多对双胞胎,有600多对生活在北回归线上——这与墨江地处北回归线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童心未泯,快乐加倍。</p> <p class="ql-block">暮色渐浓,我们留宿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富有“中国跳菜之乡”的美称,彝族跳菜的传统舞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跳菜是一种礼节性风俗舞蹈。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增加喜庆气氛,往往要跳起这种舞蹈。</p> <p class="ql-block">12月10日(第十一天)泸沽湖 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湖中海堤连岛,形态各异,翠绿如玉,被誉为“高原明珠”。</p> <p class="ql-block">她如诗如画的旖旎风光,亘古独存的母系氏族遗风民俗,基督教中的“诺亚方舟”,喇嘛教的朝钟暮鼓,是那样的惹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湖的东南面,与草海连接,这里牧草丰盛,牛羊肥美,芦苇荡漾,花团锦簇。天鹅、黑颈鹤等珍稀候鸟栖息于此,平添一种生气,一种景致。</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畔居住的纳西族摩梭人,婚姻独特,风俗独特,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民风神奇古朴,每个礼仪,每种风俗,都是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一支支优扬动听的牧歌,无不充满几分神秘,几分浪漫,几分诗情,几分画意,从而给人以遐想与思忆。</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风俗外,泸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独特的服饰更是令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正值此时,我们捕捉到了最美的七彩祥云。</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即是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一经踏上这片热土,游人无不为那远远近近、悠悠扬扬的“阿哈巴拉”(民间曲调)所动容,无不为那如巨龙滚动的甲搓(民间舞蹈)所诱惑。</p> <p class="ql-block">湖畔,田园万顷,木摞房舍,炊烟袅袅,牧歌陈陈,渔火点点,阿哥阿妹,结伴相随,好一派景象万千的农家农园,令游人魂不守舍。</p> <p class="ql-block">泸沽湖的美,令人咂舌</p> <p class="ql-block">12月11日(第十二天)石棉县 今天真是“山路十八弯,弯弯绕绕接上天”呐,从泸沽湖到雅西高速,必须经过200公里左右的国省道山路,我们驱车走了六个小时,路上堵车一个小时。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真的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是我们依然“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p> <p class="ql-block">漫漫征途后抵达西昌,进入富有"天梯高速"、“云端高速”之称的雅西高速,雅西高速跨越青衣江、大渡河、 安宁河等水系和地震断裂带,整条高速崇山峻岭、蜿蜒曲折、千回百转,也抵挡不住我们欣赏窗外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旁,细雨绵绵,我们也是飘飘欲仙,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真是神仙中人,鸾姿凤态,悠哉!</p><p class="ql-block">夕阳西照,人困马乏,石棉留宿。</p> <p class="ql-block">12月12日(第十三天)返程 归心似箭,打道回府,收获满满,心情愉悦,平安抵川,旅途结束。</p>